记得读师范时,每个假期回家,我都要很认真地给自己安排很多学习任务,把整个假期计划得很有条理,很充实。但三年师范下来,我从未完成过自己给自己的任务。一回到家,我就如饥似渴地粘在电视机前,眼看着墙壁上的钟嘀嘀答答地绕着,心里火烧火燎地催促自己去完成计划,身子却没有移动。并开始找借口,这一集至少看完吧;这么久没看电视,就再等半小时;反正早上没时间了,下午再开始吧;下午还要去看老同学,明天再来吧。就这样,我把带来的书本又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我总以为还有下一个假期,一直到工作,我都没有好好实施过自己的计划。一次又次的打算就这样付诸流水,光阴如掌中的砂,从指缝悄然而逝。而我的后悔仅仅是瞬间的念头,年轻让我轻狂,总觉得生命中有太多的资本供我挥霍。
然而,生活很快让我见识到它的严肃和无常。我漫不经心让我痛彻心扉。自我记事起,奶奶就失明了,长年累月地摸索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关于童年最温馨的记忆便是偎依在她瘦弱而温暧的怀里,甜甜地吃她悄悄留了很久的不舍得吃的白糖糕。那时,奶奶的手总是冰冷冰冷的,特别是冬天,冻得直哆嗦,缩在衣袖里,或套在破旧的手套里,一点用处也没有。我用小手摩挲着奶奶枯瘦僵硬的手,说,奶奶,我长大了一定给您买软软的羊毛手套和羊毛衣。哎!奶奶拉长了声音,高兴地答应着,浑浊的眼睛里似乎也有了神采。
后来,我们离开了家乡,奶奶依然在小屋里。我想,长大后,一定要买手套和手衣的。每次回老家,我都这样想着。奶奶总是摸索着我的手,我的头,乐颤颤地说,又长高啦,我的孙女。初中时,女生中突然流行起编织,所有的或文静或活泼或细心或粗心的女孩子,都象模象样地拿起了织针。我满腔热情,买了柔软的羊毛,想象着已织好的手套和毛衣,想象着奶奶满面绽开的笑容,挤出每一点时间,学着,织着。耐心地织了又拆,拆了又编。然而,我的半只手套刚成型,那阵流行风一下子吹走了,似乎一夜之间,女生中所有的心爱的线团和闪亮的织针全不见了。我的热情一落千丈,硬着头皮坚持了几天,终于也把半只手套丢开了。对自己安慰般地说,等我自己的第一次工资,一定为奶奶买。(现在生活好了点,奶奶早有了爸爸妈妈买的好衣服,但她一定等着我的)
我拿到了我的第一次工资,想到了那个多年的愿望。但我忙了,忙令人浮躁的生活,种种微不足道的原因,使我一天天地推迟回老家的时间。我以为奶奶的生命也将如我所愿地延长。直到一天深夜,我接到奶奶离开的消息,才恍然明白,我犯了一个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拿着新手套和毛衣站在奶奶的灵前时,我狠抽着自己的巴掌,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
也许,你曾因匆忙的脚步,因无知的忽视,错过一朵小花的芳香,错过一颗流星的美丽,错过一次真诚的道谢,错过一个未出口的歉意,错过辉煌,错过生命……
有时,生命是无法等待和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