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6400000008

第8章 五大名窑竟风流

宋代风行一时的斗茶活动,成就了一批精通点茶的茶艺专家,助长了奢糜之风的蔓延,夸豪斗富的社会风气,使得茶具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茶饮的神往则直接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全国各地的窑场林立,生产的茶具数量惊人,特别突出的是外销势头良好,近邻西夏、辽、金,海外的日本、朝鲜、荷兰及东南亚地区,成了中国茶及茶具的广阔市场。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促进了茶具制作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因政府的重视,后来享誉世界的瓷都景德镇,也不失时机地踏上了发展之路,烧造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掌握了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技术,只不过因为宋代尚黑釉的时尚流行,景瓷才未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尚处在承前启后的转型时期,至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则是明代以后的事了。

考宋一代,除独领风骚的建窑外,全国最著名的窑口共有五处,即官窑、哥窑、定窑、汝窑和钧窑;这五大名窑生产的茶具,擎起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官窑位列五大名窑之首,是由官府置窑烧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窑之别,此处所指的是南宋杭州官窑。南宋迁都临安后,分别在万松岭和乌龟山八卦田建造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专门烧造供宫廷和朝廷命官使用的艺术瓷及日用瓷。南宋官窑是世界碎纹艺术釉瓷的鼻祖,它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优良传统,结合宋代艺术饮茶风行的现状,在“青”和“润”上大作文章,产品由原来的薄轴青瓷发展为厚釉青瓷,而且胎体绵薄,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样雅丽。有的坯胎厚度仅为釉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在装饰上一改前朝在产品上刻花、印花或彩绘的烦琐格调,创造陛地运用“开片”和“紫口铁足”等艺术手段,独创了碎纹艺术釉,这一别开生面技术的运用,比国外足足早了六百多年。先进的技术酿就了先进的产品,独树一帜的官窑产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称羡,特别是“紫口铁足”瓷器,更是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官窑的命运是与国家的衰微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蒙古铁骑南下,南宋王朝覆灭了,造诣甚高的南宋官窑窑场被毁,身怀绝技的工匠纷纷流离失所,烧造的技艺也随之失传。

解放后,各级政府相当重视对官窑瓷的研究,从1976年起,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对南宋官窑的坯、釉组成和烧制技术进行反复的分析测定,精心探讨,终手突破了种种难关,恢复失传已七百余年的南宋官窑生产。

哥窑位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是龙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宋时龙泉有造瓷匠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均善治瓷器”,较好地继承了越窑的传统,同时注意不断吸收官窑的先进技术,烧造的瓷器质量突飞猛进,在釉色和造型上都有极高的造诣,有“青瓷之花”的美称,因而窑以人名,分别被称为“哥窑”和“弟窑”,其中哥窑名列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哥窑创烧于五代,全盛于南宋,以专烧青瓷而闻名。产品胎薄质坚,坯胎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黑灰胎有“铁骨”之称;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及炒米黄等色,以灰青为主,粉青最为名贵。以纹片为装饰,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纹片形状多样,大小相间者,称为“文武片”;有细眼状者称“鱼子纹”;似冰裂状的称“白圾碎”。还有蟹爪纹、鳝鱼纹、牛毛纹等多种。这种因釉原料在烧造过程中收缩系数不同而形成的纹形,自然美观,深受人们的欢迎,因此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装饰艺术。哥窑瓷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享有“紫口铁脚”的美称。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评价哥窑产品:“哥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

至于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弟窑瓷,也因造型优美,眙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而著称于世,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其“釉色如王”的上佳效果,至今世上尚无可匹敌者,这种无上的艺术境界,是众多瓷工艺人所终生追求的目标,弟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应占的地位,由此可略窥一二。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川村,因古代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酱、绿釉等瓷器。定窑的发展,到北宋时达到极盛。据《格古要论》记载:“古定器,土脉细色白,宋宣和政和间最好曰北定,有紫定色紫,黑定色如漆,南渡后所烧曰南定,昌南(即今景德镇)仿造者曰粉定。……北定其质极薄,其体极轻。有光素、刻花、划花、印花诸种。……其研细处,几疑非人间所有。”

定窑采用一种特殊覆烧技术来烧造瓷器,这与全国各地通行的一个碗放在一个匣钵甲烧的办法有着天壤之别,随着宋都南迁,这种方法对江南地区特别是江西,有着深远的影响。定窑产品眙薄釉润,造型优美,花纹繁复,器皿装饰多用刻花、印花的手法。北宋后期,定窑还曾为官府烧造瓷器,器具底部常常刻有“官”或“新官”等款识。定窑产品以罐、瓶、盆者居多,到元朝初期,定窑全面停烧。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车境内,原系烧制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窑,到了北宋晚期,朝廷令汝窑烧制供御青瓷,史称“官窑汝瓷”,在河南临汝民间烧制印花青瓷,则称“临汝窑”。汝民窑的烧造历史相对较短,所以传世器物不多。另一方面,官汝窑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它的造型规整,大不盈尺,以不加装饰纹样为重,却以釉色釉质见长,其釉色呈淡天青色,被瓷界称为“葱绿色”。

钧窑是北宋至金时著名的瓷窑,窑址在今河南禹县西乡神垕镇,因为古属钧州,故名。钧窑起步时间较短,但发展步伐却较快。作为北宋晚期的青瓷窑场,在烧造技术上能独辟蹊径,利用氧化铜、氧化铁呈色各异的原理,烧成了蓝中带红或蓝中带紫的色釉,改变了单色瓷的历史,这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大突破。其釉色细润,胎骨灰色,以色彩斑澜的釉色代替了原先的花纹装饰,是青釉瓷器的别格。《格古要论》形容其釉彩说:“钧窑有朱砂红,葱翠青(又名鹦哥绿),荔皮紫者,红如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钧瓷器皿底部刻有数目字者为宫廷内府专用。钧瓷最主要的特征是在釉面常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称为“蚯蚓走泥纹”。这种别具一格的装饰花纹,使钧瓷产品常为茶人所爱不释手。除禹县外,邻近的临沂、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鹤壁等地区窑场,受钧窑影响颇深,大都仿烧钧窑瓷器,由此而形成一个钧窑体系。

钧窑在元代又有进一步发展,不仅产量增大,而且声名也有所提高,名窑如景德镇者都出产过仿制品。据《饮流斋说瓷》记载:“元代钧窑,作天蓝色者与宋钧大致相同,然亦有别也。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钧釉厚而匀;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文,浅处仍现水浪纹,宋钧则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从文物标本分析,元代钧窑产品能有意识地使蓝紫两种釉料分别聚散成形,在掌握釉料变化及烧造技术方面,较前代已有所提高。

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宋代的窑口还有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耀州窑、吉州窑、磁州窑和董窑。从分布的区域看,南方较北方为多,且在烧造技术、施釉手段等方面,南方窑也要明显优于北方,特别是自南宋以来,这种情形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一、从历史渊源看,南方的科学技术水平较北方更为发达,窑场的烧造历史比北方要长得多,在技术和经验方面更有优势;二、北方名窑烧造瓷器以白釉为主,而自唐代始,茶神陆羽推崇的却是青釉瓷,遂而成风,这对主产白瓷的北方各窑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三、茶饮发源于南方,虽然很快普及推广到全国各地,但艺术饮茶的中心还是南方,这一点可确定无疑,从这个角度讲,南方地区风俗民情对窑场茶具生产的影响无疑要深远得多,这正是北方窑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四、宋都南迁后,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也随之南移,较好地吸引了大批瓷业人才,同时,北方窑场由于战乱等原因,大多被毁,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窑工来到南方,带来了北方的技术和经验及风土习惯,充实了窑工队伍,无疑这对南方窑场揉合北方技术,全方位地考虑生产品种有较大帮助。据陶瓷专业工作者分析,当时南方的各大窑场受北方定窑、钧窑影响颇深,甚至一度烧造了大批仿制品。由此可见,北方名窑对南宋时的南方窑场的日益兴盛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只有经历了这种大融合,南方名窑才能风格各异、缤纷多姿,从而在中国陶瓷界涂抹上浓重的一笔。

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虽说没象建盏及金银盏那样风光无限、炙手可热,但正因为有它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使宋代的陶瓷业出现了色彩缤纷、争奇斗妍的喜人景象。在经过元朝不到百年的级慢复苏与发展进程后,瓷茶具在明代达到了其发展顶峰,景德镇瓷器的异军突起,宜兴紫砂陶的初露锋芒,铸造了一段辉煌成就,续写了一篇不灭的神话,从此,茶具艺术走上了“景瓷宜陶”互与争锋的朝代。

进入明代,茶具艺术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一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趋势。在经历了唐代的草创阶段后,茶具一度走入崇金贵银、夸豪斗富的误区,终于,明人拨乱反正,茶具发展又步上了正轨。对茶具去粗存精、删繁就简的历史性突破,为陶瓷茶具成为品饮场中的主流开辟了通道。而白瓷茶具出手不凡的艺术成就,更是堪称我国陶瓷史上的奇迹。

同类推荐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本书汇编的大部分论文和作品,是作者自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至2008年,整整二十年间曾发表过的论文。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作者多年来在高校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教学中,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共收入论文28篇,美术、设计作品89幅。是一部含量大,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著。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神器的主宰者

    神器的主宰者

    一个随身带着系统的人在异界的江湖中游历的故事。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修罗天君

    修罗天君

    天地将崩,王者出世,万千世界,谁与争锋。在这一片名叫永恒天界的世界里,一位位来自于不同世界的强者书写着他们的传奇,在这一片永恒大陆上,无数强者再次留下了他们的奇迹,一位来自于紫极大陆的少年,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天地至尊,谁主苍穹,万君争锋,吾为天君
  • 武斗杀神

    武斗杀神

    冷面杀手剑尘死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在这里不论你是谁只要拳头比你大便可通天为此只有不断努力才可以走向巅峰且看主角如果登上武斗巅峰
  • 萌妻娇嫩,BOSS男神太厉害!

    萌妻娇嫩,BOSS男神太厉害!

    一场甚大的婚礼举行,却被一个飞来横祸的照片给破坏了,习晚晚被黑衣人给绑架,到了全S市少女心中的国民老公。最后,婚礼没结成。习晚晚被他压在身下被男人威胁的说“给我生个孩子。”习晚晚在身下娇羞地说道“嗯。”从此一入夜,他最想干的事情就是——睡她
  • 大漠黑金

    大漠黑金

    武侠不仅是江湖中独有的东西,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 默默待君来

    默默待君来

    当她终于决定放下,开始一段感情时,却陷入一场阴谋,看似萍水相逢的两人,从此爱恨情仇。一步步走近真相,一点点失去自我。默默走下去,是孤独,十年的等待,换来的是什么?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可笑亦可悲,可叹又可弃。拿什么走下去,我的爱情?
  • 绝世天才陌路之深

    绝世天才陌路之深

    筱慢慢的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这里是哪里她记得被一道天雷劈了一下一道白光闪现了一下她就在这里了
  • 妖仙缘之再续前缘

    妖仙缘之再续前缘

    前世一神,一妖以悲剧收场。今世一仙,一妖又将擦出怎样的花火。(画风突变)一萝莉捏着一个像正太的脸,什么鬼,说好的玄幻捏,说好的悲剧捏,好奇就来看看吧。(●°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