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每个人的避风港,而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我们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和家庭、社会联系在一块的。家庭知识很丰富,社会很复杂,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家庭生活的自救方法,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学习生活。
早晨,奶奶用一碗剩米饭给小明做了个蛋炒饭,小明吃完饭后就上学去了。谁知第一节课还没上完,小明就恶心并吐了起来。老师让小明回家休息,回到家里,奶奶看到小明苍白的面孔、发青的嘴唇,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告诉奶奶,小明是因吃剩饭引起了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而引起中毒的最终原因是奶奶感染的手指头。由于细菌在手指上,通过剩饭接触到了米饭,细菌在米饭中迅速“繁殖”并产生了肠毒素。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危及小明的生命。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注意饮食卫生是多么的重要。“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思想可千万要不得。只有讲究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两大类。食物中含有化学毒性物质或食物本身所含有的毒素所引起的中毒为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因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多见。每逢喜庆佳节,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在集体食堂中,都常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近年来,城乡自由贸易增多,大量农副产品及其半成品食物在市场上出售,各种熟食的销售量也很大,因此,更应该高度重视预防食物中毒。讲究饮食卫生,要注意不吃街头巷尾的摊点食品,少吃油炸和膨化食品。剩饭剩菜在天气炎热时容易腐败,越是营养价值高的鸡鸭鱼肉,腐败变质以后,引起的食物中毒越严重。放在冰箱里的食品,也难以保证不腐败。在-10℃至-6℃的低温下,某些霉菌仍可生存。何况保存在家庭用的冰箱里的食品大都在0℃左右,且冰箱里的湿度大,取放食品频繁,难免不污染食品。放在冰冻层的食品,肉类只能保存10~20天,蔬菜则更短些。当出现停电或其他技术故障时,冰冻层的食品解冻后也会腐败,继续供电时,食品又会冷冻,这样食品中存在的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在冷冻的环境中会很好地保存着,人们进食这些食品,也往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