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400000021

第21章 贵阳弘道(2)

当时,陆氏并非主张少读书,只是求圣贤之道不须过多专注于书中。他亦主张躬行,丞相周必大便称赞说:荆门之政,正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比朱熹小九岁,淳熙二年,应吕祖谦之邀,陆氏位于上饶铅山的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一场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史称为“鹅湖之会”。

在鹅湖之会前,陆以朱学为支离、朱则以陆学为禅学,二者的对立已经形成。在朱熹看来,理生万物,心具众理而生万物,故主张即事物穷理;陆认为心涵万物,心即众理而成宇宙,故主张离事自悟。

陆氏以自己的发明本心为博大悠久的易简功夫,而以朱熹的读书穷理为终究沉沦的支离事业,结果竟令一向好学深究的朱熹大惊失色!朱熹这个人,向来逞强好辩,谦和的吕祖谦等人往往都让他三分;但是陆九渊却生性有些负气自傲,他与朱熹遇在一起,真可谓是棋逢对手、水火难容了。

不过,君子和而不同,激烈的辩论并没有因此伤害到朱、陆二人的友谊,况且这样的思想碰撞对双方都有好处:一方面,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分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方面,也促使他们各人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自我反省。因此,鹅湖之会后,朱、陆二人都表示出要考虑对方观点,克服一己之偏的意愿。

当然,他们对于一些具体的经学与理学问题还是多有一致的。至于对陆学是否是禅学,朱熹在鹅湖会后也作了一点保留;陆九渊兄弟的思想近似,朱熹后来在给别人的信中还是对他们作了基本的肯定:“子寿(子静)兄弟气象甚好,其病却是尽废讲学,而专务践履,却于路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为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谨质,表里不二,实有以过人者。”

后来,朱、陆二人常常书信往来,论辩不已,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在朱熹的影响下,陆氏开始注重讲学。他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讲到动人肺腑处,居然令听者泣下。

对此,朱熹不得不承认:陆氏之言,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

可见,朱与陆的分歧并没有那么绝对化,这从朱、陆的学生互相转来转去就可以看出来:陆的学生有转而跟了朱的,朱的学生也有转而跟了陆的。

陆九渊还承认王安石乃“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对他的学术也有某种肯定:“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

在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主流的社会历史氛围中,陆象山的这种见识也是非常难得的。但是他又认为王之学术没有触及根本,乃至不甚苟同其政治改革。

任地方官时,陆氏一向政绩颇著,然而他仍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但是陆氏注重实践,主要靠自身修养立境界,靠门徒扩大影响,而不好立文字,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只有书信、少量诗文及弟子所记的语录传世——在这一点上,心学大致讲求述而不作,守仁也是如此。

守仁曾评价说:“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指周子、程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氏之传。其议论开阖,时有异者,乃其气质意见之殊,而要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故吾尝断以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

陆九渊的学说,经过其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约礼、杨简等人的发挥,又经过元代赵偕、祝蕃、李存等的继承,到了明代时,才有了陈献章、湛若水等人的发展;直到守仁这里,始集大成,开始将陆氏心学发扬光大,从而也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或称“陆王心学”。

No.4 知行合一

守仁虽在龙场不辍讲学,但他也不时会流露出思乡心切、意欲北归的情绪。有位学生看在眼里,似乎对守仁有些不满了。

“先生曾跟您先前的同僚说,对皇上还有所留恋,而今您被发谴至此,却急于想要离开,难道您已经改变初衷了吗?”那位学生疑问道。

“不是,是我觉得在这里太闲了。而今我又病着,这里不利于我养病啊。”守仁讲学以启发为主,并不复杂;他又强调落实于行,自己也需要认真思考和体悟的时间。

“先生既拿养病做理由,但是我却听说过听从天命的道理。您说您在这里太闲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您昔居高位而今处微末,昔在天子脚下而今在边远,您是对此不满意吗?孔子从前也做过小吏啊!”

“呵呵,哪里是这个道理呢!君子之仕也以行道,不以道而仕者,这就是窃居官位啊!而今我却不得行道。自来也有为俸禄而做官的,也未必做得不好,孔子当初做小吏便是如此吧。然而他能把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反观我自己呢?就很惭愧啊!我祖上有些田产,力耕足以供朝夕,你认为我到这里做小吏是为了行道呢?还是为了求俸禄?”

“不过先生此来龙场,谴也,非仕也。先生于父母,当惟命之从;臣子之于君主,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您偏要违拗君主的意思,这不是不恭吗?”

君子是最讲“理”的,但是如果不知变通,那就是愚了,名教就会成为杀人的利器。守仁常见有人食古不化,乃至于成为没有人性的怪物,所以必须要让这位学生心服口服,而且还要他懂得些变通的道理。

“我此来也,谴也,非仕也;不过我之被谴,还算是出仕,不是有人偏要役使我。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我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以承谴也,然而犹有自己的职守在。只是如今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宜这份差事,才想到要离开,不是对朝廷不满……君犹父母,事之如一,固也。不过我们奉养他,难道就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如果一味地听从父母之言,而不能秉持一定的原则,这只是妾妇的顺从,还不算真正的恭敬!”

那学生开始点头,已经有些明白守仁的苦衷,不过他又疑问道:“圣人不敢忘天下,贤者而皆去,那么君主又该与谁一起治理国家呢?”

“贤者怎么可能会忘天下之事呢?那在波涛中淹死的人,是波涛盖过了他泅水的才能;陆上的波涛,对于我而言,就是做胥吏而埋没自己的才能。我是怕这个啊!”

是啊,人谁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广阔的舞台,有更广大的施展空间。不过那学生又疑问道:“我听说贤者之造福于人,只要能够为世所用,就不会考虑官位的大小。既然先生那样说,难道有什么官位是对贤者不利的吗?”

“贤者之用于世也,行其义而已。义无不宜,无不利也。然不得其宜,虽有广业,君子不谓之利也。我也听说,人各有能有不能,惟圣人而后无不能也。我自觉尚不能算是一位贤者,但你却拿圣人的能力来要求我,这适宜吗?”

“那也就是说,先生不屑于用世吗?先生若屑于用,则兰蕙荣于堂阶,而芬馨被于几席;若是把它割了,还可以拿来盖在墙上。以草木之微,尚且可以两用,而况贤者乎?”

守仁觉得这个学生还真是固执,但还须跟他仔细讲道理:“兰蕙荣于堂阶也,而后于芬馨被于几席;你割了它,又可以拿来盖在墙上。但是你偏将兰蕙割掉拿来作盖墙之用,你这到底是爱它呢?还是害它呢……”

最后,这个学生总算被守仁暂时说服了。

就是在这一年,守仁开始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并大力散播。

徐爱当时并不在守仁身边,他是后来才有幸得闻这一师教的。不过他在初理解时,有些模模糊糊,于是便跟一帮同学讨论。他们一时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就请来守仁加以决断。

“曰仁,你试举一例来说吧。”

“如今有人明明知道对父亲要行孝道,对兄长应该讲悌道,但他却不能行孝悌,可见这知与行分明是两事。”徐爱道。

“其实,这种人的知、行已被私欲所隔断,非其本体也。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复本体,故《大学》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懂得美好之色是知,爱好美好之色是行;只要看见美色时心中已经爱好了,不是看见之后再立个心才去爱好。恶恶臭也是这样……又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此便是知行之本体。

又比如,知痛、知冷、知饥,必须是自己已经痛过、冷过、饥过才叫知道,可见知、行如何分得开?圣人教人,一定要这样才叫知,否则便不是真知,这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如今有人煞费苦心,一定要把知行分成两件事,这是什么用意呢?我如今又把它说成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呢?如果不懂得立言的宗旨,只管什么一件事、两件事,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那么先生,古人分知行为二,是否是要人看清二者的区别呢?这样一边对知下功夫,一边对行下功夫,功夫才能落实吗?”

“此正失却古人宗旨。我曾说过,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为二者,缘世间有一种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为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而后行无缪。又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是之为揣摸影响,所以必说行而后知始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见得时,一言足矣。今人却以为必先知然后能行,且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先生所言极是,今之学者即病在这虚伪二字上;而且把道理弄得烦琐,一生也未必真正求得个明白,更不去行了。”

“嗯,我今说知行合一,使学者自求本体,庶无支离决裂之病。这也不是我要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本如此;今日若得知宗旨时,即说两个亦无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得济甚事?只是说闲话罢了。”

“先生的用心学生已经大略明白了。”

后来,这次对话便被徐爱收入到了《传习录》中。

No.5 书院主讲

讲学贵阳书院,使得守仁的思想有了更大的传播的空间,也更利于传播他的声望,实现他的毕生追求。

有见于自己的切身体会,守仁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还在龙场的时候,他就立有教条,要求学生在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个方面下功夫。

他在此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就写道:“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如今,守仁又将这些教条在贵阳书院颁布。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本书包括少年才俊出身世家、努尔哈赤起兵扩张、一统白山黑水、筑实力满蒙大联盟、用汉官增强民族大融合、铲除异己权谋内外、大漠北斗星陨落等内容共10章。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热门推荐
  • 等我们再相遇的时候

    等我们再相遇的时候

    喂,我们还能见面吗?那个,你叫什么名字?
  • 月光依旧美丽

    月光依旧美丽

    父亲的背弃,母亲意外去世,外公外婆是他们唯一的亲人,心灵上的创伤造成兄妹俩对父亲的怨恨,从小分隔两地的成长,他们以他们的成功和对社会的贡献报复了他们的父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诡门十三针

    诡门十三针

    大学毕业后,找了好几个月都没找到像样的工作,爷爷把草药摊子交给了我,说是我们夏家祖上传下来的产业,能赚大钱。我被爷爷坑了,他说能赚大钱,可两个多月我都没做成一单生意。那天晚上,隔壁那位平日没什么往来的漂亮姐姐找到了我,让我用那种方法,帮她治不孕……
  • 九天星辰引

    九天星辰引

    世有执念,释者登仙,痴者成魔,浊而化妖,轻者为人禽走兽,自是万物相衡,繁衍生息;后九重天一战,仙魔两界倾覆,唯剩妖与人人间相争,又有求仙问道者络绎不绝。九重天宿命轮回,星辰决阴谋作引,演绎仙侠世界……赏一曲离殇引,听几声衷肠诉,时光让谁陷进隔世经年的梦里且醉、切行、且任凭逍遥……
  • 为了信仰

    为了信仰

    在克劳洛星球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种族和人们,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而在宇宙的另外一边,神的儿子瓦尔特因为滥用权力被父亲把灵魂抽离,为了让瓦尔特得到锻炼,被派到克劳洛星球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人家,这里住的有人和精灵。而因为生活的艰辛,父亲不得不从他们家的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卖出去,就这样已经9岁的大哥瓦尔特被卖了出去,卖到了小镇的一家饭店做帮工....发生了许多的事情。
  • 画兽

    画兽

    原本一成不变的平淡生活彻底没了。一切源于师父一顿愤怒的臭骂,说我惹了不该惹的祸。我开始还不当回事儿,直到师父怒吼让我脱掉上衣。妈的,胸口竟然有一张哭泣的人脸!谁来救救我……
  • 网游之重现奇迹

    网游之重现奇迹

    慢慢看,萌萌懂。虽然每天更新不多,必出精品。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我的手机连通未来

    我的手机连通未来

    某天,赵小东的手机里出现了一款名为未来的app,从此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不不不,人生要有更大的追求,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所以,也许,大概,可能,匹夫也有大好江山一肩扛的一天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