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森林中一棵树倒了下来,那儿不会有人听到,那么能说它发出声响了吗?”关于沟通,我们也可以提出这样类似的问题:如果你说话时没人听,那么能说你进行沟通了吗。
心理学家Erick Fromm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均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人类可利用沟通克服孤单隔离之痛苦,我们有与他人分享思想与感情的需要,我们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别人。”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沟通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比如,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管道”不通畅了,有了民怨,要沟通;公司与职员之间有了“鸿沟”,造成“劳资纠纷”,要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了“代沟”,出现了所谓“叛逆”的子女和“霸道”的父母,要沟通;自己想不开,好像脑袋的沟给堵住了,要好好思前想后一番,也要沟通。“沟通”就是把不通的管道打通,让“死水”成为“活水”,彼此能对流、能了解、能交通、能产生共同意识。
沟通的信息是包罗万象的。在沟通中,我们不仅传递消息,还要表达赞赏之情、不快之意,或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从表面上来看,沟通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的人认为,只要有沟通的意识,主动沟通是水到渠成的事,不需要学习沟通技巧;也有人认为,只要掌握了沟通技巧,沟通就会很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沟通误区,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七个方面卡耐基著:《有效的语言沟通》,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第一,沟通不是太难的事,我们不是每天都在做沟通吗。从表面上看,沟通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人的确每天都在做,它像我们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但是,一件事情的自然存在,并不表示我们已经把它做得很好。由于沟通是如此“平凡”,以致我们自然而然忽略了它的复杂性,也不肯承认自己缺乏这项重要的基本能力了。
第二,只要具有沟通意识,主动进行沟通是水到渠成的事。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特别自信、能力强、居高临下的人,他们习惯于扮演教师、权威、家长的角色,喜欢别人依赖他,与这样的人沟通会产生压力感,从而给沟通制造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其实,即使是最懂得沟通的人,也会试图改进他们的沟通风格和技巧。
第三,沟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在于技巧。沟通者过于迷信沟通技巧。在沟通中重要的是创造有利于交流的态度和动机,把心扉敞开,也就是常说的沟通从心开始,学习沟通之后虽然不能保证日后的人际关系畅通无阻,但有效的沟通可以使我们很坦诚地生活,很有人情味地分享,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享受自由、和谐、平等的美好经验。
第四,沟通就是说服别人。在沟通中也有这种情形,某人掌握整个谈话,其他人只有做听众或服从的份。“沟通”一词来源于“分享”这个拉丁词汇。进行沟通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沟通必须是互相分享,必须是双向的,要跳出自我立场而进入他人的心境,目的是要了解他人,并不是要他人同意,避免坠入“和自己说话”的陷阱,这样沟通才能有效。
第五,沟通就是寻求统一。沟通者不能容忍另类思维,有的人认为观点不一样,好像就是挑战他不对,沟通的目的不是要证明谁是谁非,也不是一场你输我赢的游戏,你的目标是要沟通,而不是要抬扛。有效的沟通不是斗勇斗智,也不是辩论比赛。
第六,面对面的沟通要比书面表达容易有效得多。面对面沟通比书面沟通容易这个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方式更有效。事实可能正好相反,正因为面对面沟通太容易了,我们才不会仔细考虑自己要说的话,也就是说,我们要说的话不一定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七,不宜让员工知道太多的信息。应该给员工提供哪种类型的信息呢,你要相信他们迟早都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如果你不告诉员工实情,那么,他们就会自己去编造答案,这是人类的本性。而且,他们虚构出来的情况可能远远比你没有告诉他们的简单事实更跌宕起伏,故作神秘和遮遮掩掩是助长小道消息泛滥的养分。因此,你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员工知道每一件事。
在团队沟通中,言谈是最直接、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有效的语言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作为团体,成员的倾听能力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个体,要想在团队中获得成功,倾听是基本要求。对美国500家最大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做出反应的公司中超过50%的公司为他们的员工提供听力培训。有研究表明:那些是很好的倾听者的学生比那些不是的学生更为成功。在工作中,倾听已被看做是获得初始职位、管理能力、工作成功、事业有成和工作出色的重要必备技能之一。
有一句西方谚语告诉人们应更多地注重倾听:“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巴,其用意是要我们少说多听”。倾听既是我们取得关于他人第一手信息和正确认识他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向他人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倾听使我们成为一个反馈者,一个置自己于第二位的人。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查·爱略特说过:“生意上的往来,并无所谓的秘诀……最重要的是要专注眼前同你谈话的人,这是对那人最大的尊重。”
听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交流是听和说的艺术,实际上水平高的领导,往往是更多地去听别人,而不是滔滔不绝地讲给别人听。在某种程度上,听是管理者在沟通中最重要的技巧。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善于倾听的人。然而,研究表明,我们平均只发挥了1/4的倾听水平。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在倾听。因为我们有耳朵,所以我们就在听,犹如相信因为我们有眼睛所以我们会读书一样。诸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有关倾听的坏毛病妨碍了我们成为自认为的那种倾听者,比如,打断他人说话,匆匆定论,白日做梦或陷入厌倦无聊等,取得进步的惟一办法就是要做一些有意识的改变。
有人说:“沟通就是我说的便是我所想的,怎么想便怎么说,如果团队同伴不喜欢,也没办法!”从目的上讲,沟通是磋商共同的意思,即队员们必须交换和适应相互的思维模式,直到每个人都能对所讨论的意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说简单点,就是让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我们认为,只有达成了共识,才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沟通。团队成员越多样化,就越会有差异,也就越需要队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绝不能一次不成功就放弃。要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沟通。沟通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没有不能沟通的事。今天生意谈不拢,明天还可能合作;议会里水火不容,沟通后可以“共同修法”。只要我们有诚心、有爱心、有耐心,肯让对方坐上座,肯在自己底线上有最大的弹性,而且——知道这世界不是全属于我,也不可能只有我是对的,应该利益共享、团结共荣夏瑛、倪青山:《21世纪人才报》,2004年4月28日。。
沟通也许是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凝聚力的最重要因素。在团队成员间进行有效地沟通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消除等级障碍,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很清楚正在发生的事情,人们就可以分享成就带来的自豪感,分担失败带来的忧虑以及为了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工作的焦虑。
一个成功的团队领导者需要注意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个人意念,发生误解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某个来自生产线的人所具有的个人意念很可能与来自研究团队的人的意念完全不同,与某个来自人事部门的人的个人意念也不同。这可能增强团队力量,也可能削弱团队力量。此时,就需要沟通使各种意念进行整合。
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形象地说道: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的思想,它可以形象地比喻为1 1>2.可见,沟通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