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
1.肝肾亏虚证症见颈项疼痛,活动不利,伴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腿疼痛等,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治疗此类型的颈椎病宜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
2.风寒湿痹证症见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椎体压痛,痛连上臂,手指麻木,遇寒则剧,得暖则舒,舌质淡、苔白及脉弦。治疗此类型的颈椎病宜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主。
下面推荐一些常用的补益食疗药膳方供参考。
川乌薏米粥
“原料”川乌末12 克,薏米30 克。
“功效”本品具有祛风散寒、除湿宣痹止痛之功效,适于风寒湿痹型的颈椎病患者食用。
“做法”将薏米与川乌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慢煨成稀薄粥,再加入姜汁5 毫升,蜂蜜10 克搅拌匀即可。
“用法”每日空腹温热服下。每日1 剂。
桃仁决明蜜茶
“原料”桃仁10 克,草决明12 克。
“功效”本品具有活血通络、清肝熄风之功效,适于脊髓型颈椎病肝阳上亢、头晕项强、口渴烦热、大便干结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桃仁研碎,与草决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即可。
“用法”兑入白蜜调服。
“提示”脑出血患者慎用。
菊楂决明饮
“原料”菊花10 克,山楂、草决明各15 克。
“功效”本品具有清肝疏风、活血化瘀之功效,适于肝肾亏虚证的颈椎病阴虚阳亢、头晕眼花、颈项不适、上肢麻木等症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草决明捣碎,与菊花、山楂一直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最后去渣取汁,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用法”当茶饮。川芎白芷炖鱼头
“原料”川芎、白芷各15 克,鳙鱼头1 个。
“功效”本品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适于风寒湿痹型的颈椎病、颈项疼痛不适、转摇不便、喜温恶寒、得热痛缓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川芎、白芷分别切成片,鳙鱼头去鳃洗净,然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生姜、葱、盐、料酒及适量清水,先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将鳙鱼头炖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 次。
胡椒根蛇肉
“原料”胡椒根100 克,蛇肉250 克。
“功效”本品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适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痹、颈项疼痛、活动不灵、遇寒或阴雨天加重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胡椒根洗净后切成3 厘米的段,将蛇肉剖腹除去内脏,洗净后切成2 厘米长的段。将蛇肉、胡椒根放入锅内,加入葱、姜、盐、黄酒及适量,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至蛇肉熟透即可。
“用法”分次服食。
乌鸡附子散
“原料”乌鸡1 只,生附子30 克。
“功效”本品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功效,适于风寒湿痹型的颈椎病患者食用。
“做法”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将附子去皮、尖研成末。然后把附子末撒在处理好的鸡上,用旺火炙为焦黄后再捣碎即可。
“用法”每日空腹用酒送服5~10 克,每日2 次,逐渐增加至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