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俊与他正在读大学的爱女胡潇合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请我点评并为之序。
秉俊1978年考进大学,1982年参加工作,十五六年前在兰州大学读文化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时是我的学生,而且是那批硕士生中的佼佼者;胡潇2008年考上大学,现在是在校大学生,年仅二十出头。父女二人为何共同关注甘肃历史文化这个课题,怎样进行研究、思考和讨论,现在的文科大学生思想状况如何,两代人的认识能够统一到什么程度,这些疑问使我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从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的文稿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故土情结、文化积累和人生思考,读出了忧思、探索、责任和担当,掩卷长思,颇多感触和感动。
其一,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知识性。《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深度思考甘肃文化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问题的专著,由甘肃史前文化之谜及思考、甘肃人文地理环境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及协调、丝绸之路文化兴衰对甘肃人文思想的深刻影响、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四个大专题和结语共五个部分组成。作者深入探析古生物时代、石器时代、史前图画与类文字符号、甘肃地理环境及主要民族、甘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接轨、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早期商业文明对甘肃文化的影响、兴盛的丝绸之路文化对甘肃的影响等问题,并就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化旅游资源的协调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思考。论述时间跨度大,笔端所触最早涉及古生物时代,空间以甘肃为主,又不拘泥于一地。对史前文化、彩陶文化、始祖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游牧文化、先秦文化、民俗文化及其在当代的延伸和发展,条分缕析,进行了气派颇大的梳理与深思,并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论述中。正所谓:史料传说,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所述所论,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与甘肃文化精神气脉相通,内容之丰富,资料之详实,大大超出我的想象,相信其他人读来一定会有同感。
其二,思路比较开阔,有较强的现实性。谈历史文化并不新鲜,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谈甘肃文化局限更大,要谈出新意难之又难。可喜的是,作者紧紧围绕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个主题,并以之为主线,深刻剖析历史文化对甘肃经济社会以及人文思想的影响,从文化的视野和角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甘肃是文化大省,各类文化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甘肃目前处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甚至“落后省份”之列。面对甘肃在新时代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困惑,我们听到的要么是无关痛痒的议论,要么是自嘲式的揶揄,还有发泄式的抱怨,以及老生常谈或者不切实际的措施和办法。这本述论则立足现实,着眼于解决问题。虽然有些想法未必成熟,但其中闪烁出的智慧的火花,足以令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例如,论述孤竹君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坚持操守,不吃周朝粮食,逃奔到甘肃渭源县首阳山隐居的历史事实,他们联系到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资源挖掘与整合,如此创意:“伯夷、叔齐逃奔的过程中,可以展现甘肃的黄土高原风貌及人情风俗;他们隐居首阳山可以展现这里的优美风光;他们‘采薇而食’,可以推介甘肃著名的特产‘薇’等原生态纯绿色无污染野菜。”又如:他们引用一位作家朋友的设想,“以甘肃秦安大地湾彩陶文化为依托,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结合交融为背景,以长江、黄河、昆仑山、草原、沙漠等自然要素和神话传说、游牧文化、农业文化等为素材,通过古朴原始的舞蹈、音乐、故事,表达自由时代远古人类进行文明创造的精神气息”创作一部史诗性的大型舞剧。还有,谈彩陶文化的发展及文字来源,谈丝绸之路文化的兴衰,谈陇东古代与中国农业文明的关系,谈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等等,不但时有创见,而且颇具现实意义;而任何科学研究如果离开了现实意义,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其三,立意志在高远,有较强的思想性。纵观全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明线是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另一条线索就是作者发出的“天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作者试图通过史前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神话传说、文献资料等,解密人类从哪个历史深处如何走来。同时,他们从甘肃史前文化发展历史中寻找答案,继续探知人类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到哪里去?正如文中所说,“现在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只能代表目前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认知水平”。这样发出“天问”,“也许面对的,只能是浩渺而悠远的星空。而我们的姿态与神情,其实与大地湾出土的那件人面陶瓶上的史前人像一样迷茫、执著、忧虑,同时,充满着深沉的人文关怀”。但是作者并不放弃寻找答案!其结论振聋发聩:“我们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虽然,以人类现在的认识水平,我们还不能彻底解释清楚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但是,我们已经能够确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承过去,联结未来!”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把历史与未来联结起来,标记好“现在”这个坐标点。“我们存在的方式就是在行进中保持不偏不倚的直立姿态,然后,留下自己坚实深刻的脚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脚印对后人意味着什么!这个脚印,应该是孕育新生命之所在。这个脚印,继往开来!”在为之击掌叫好的同时,我再一次被感动。由此看来,此专著不但有现实意义,而且有哲学思考,实为不易!
其四,文笔优美流畅,有很强的可读性。例如,关于第一只彩陶的发明:“……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想象:在远古先祖中,曾经有一位制造陶器的能工巧匠,聚精会神,用刮削器修理陶器坯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当他感觉到时,鲜血已经在陶器坯上留下了曲曲弯弯的红色印迹……当这件另类的陶器出现在部落人的视野中时,原始先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能工巧匠受到启发,便想方设法地在素陶上有意识地画上纹饰和动物、山川、日月等形象。或许这位能工巧匠某一天忽发奇想,将不同于黏土颜色的其他土石成分抹到陶器上入窑烧制。也许,这位能工巧匠就是伏羲最初的形象。”这简直就是一则美丽的、充满童真意趣的现代神话!他们自由联想,把藏区流行的集体舞蹈“锅庄”与“彩陶舞画”及洋溢着原始文化精神的非洲舞蹈进行类比。这些缺乏严格学术论证的“论述”,估计来自女儿坚持自己的想象。有些观点,明显的,父女俩并未达成一致,秉俊或许是以宽容的态度“姑且存此一说”。但是,无论是对人生的思考,还是对现实的忧患;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自由想象;无论是振臂呐喊,还是娓娓道来,优美的文笔贯穿始终,可读性在同类文稿中当属上乘。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因为是合著,有些地方风格不尽一致,甚至存在时而深刻,时而稚气,不够均衡的问题。个别地方,或有牵强之感。但是,这并不影响文稿的整体水平。
时下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空气中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许多人包括很多成年人都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秉俊和胡潇能够长时间集中研究一个专题,日积月累,获得如此成果,令人感慨万分。我想,这本文化专著,对我们的教育体制,对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包括对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很有一些启发意义。
祝愿胡潇以及广大的“80后”“90后”年轻朋友们,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如此,则明天一定更美好!
文短情长,是为序。
2011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