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8600000017

第17章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相应地得到重视。目前普遍地认识到,精神和躯体是人的生命系统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由此可知,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性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因为神经症只具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改变。

为帮助理解,作为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早期提出的典型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等,这些多为公认的。近年来范围有所扩大,几乎包括所有躯体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甚至癌症亦纳入心身疾病范畴内。

按各器官和学科分类有:

1.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不齐等。

2.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

4.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5.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

6.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

7.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症等。

8.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9.眼科:青光眼、弱视等。

10.耳鼻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口吃、咽部异物感等。

11.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

12.口腔科:舌痛、口炎、口臭等。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目前医学心理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就目前的水平而言,有多种理论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这里介绍主要的三种。

(一)心理动力理论

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早期,亚力克山大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例如,哮喘的发作被解释成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如与母亲隔离引起的焦虑)或避开危险物,此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躯体症状——哮喘来表达;溃疡病是由于病人企图得到他人喂食与款待的潜意识欲望被压抑;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的攻击性决断的潜意识压抑等等。

后来的一些心理动力学学者修正了这种理论。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从而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的。例如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在交感神经亢进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因而他们认为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

心理动力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

(二)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包括:有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十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积累的资料也非常丰富,但由于机制的复杂性,至今尚无法完全阐明心理生物学详细发病机制。

根据心理生物学研究,从大体角度来看,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以上三种机制见本章第一节之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对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反应、以及不同生物反应过程涉及不同的器官组织,因而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心理生物学研究也重视不同种类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紧张劳动和抑郁情绪,可能产生的不同心身反应过程。这方面也有许多研究成果,因而不同心身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与特定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心理生物学理论还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不同遗传素质个体上的致病性的差异,例如,有证据证明,高胃蛋白酶原血症的个体在心理因素作用下更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从而确认个体素质上的易感性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对于心身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是,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症状的形成,都可以此做出解释。

通俗的讲:在记忆当中,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失败、困难等伤心的回忆。对于美好的回忆,谁都希望重新体会一次。对于不愉快的经历,谁都不想在回忆起来。这种“不想有第二次伤心回忆”的想法,就会使我们防患于未然,成为吸取教训的契机。另一方面,当遭遇类似的情况,就会使我们联想到“之后可能会发生倒霉的事情”或是“发生了倒霉的事情了吧”,这种过度的不安使人总背负着“预期不安”的包袱。另外,预期这种不安,总是暗示自己“一定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于是,上升为更高层次的不安,便成为精神的紧张,有时甚至引起身体异常的改变。通过进一步的预期不安和暗示引起了身体异常改变,这种体验不断的叠加,像声音,气味,颜色等微小的因素都会成为诱因,导致身体条件反射,引起异常改变。

行为学习理论对疾病发生原理的理解,虽然缺乏更多的微观研究的证据,但对于指导心身疾病的治疗工作已显得越来越有意义。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一)心身疾病的诊断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一般临床疾病的诊断有些不同。心身疾病的诊断既需对患者的躯体方面作出诊断,又需对精神方面作出判断,有时还要做出躯体与精神相互关系的诊断。如“神经性厌食症”这一诊断就包括了以上几点。

1.心身疾病诊断要点

(1)明确的躯体症状;

(2)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3)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2.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l)病史采集:除与临床各科病史采集相同外,还应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材料,例如心理发展情况、个性或行为特点、社会生活事件以及人际关系、家庭支持等,从中初步寻找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一些因素。

(2)体格检查:与临床各科体检相同,但要注意体检时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有时可以从病人对待体检的特殊反应方式中找出其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特点,例如是否过分敏感、拘谨等。

(3)心理学检查:对于初步疑为心身疾病者,应结合病史材料,采用交谈、座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甚至使用必要的心理生物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检查,以确定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内容及在疾病发生、发展、恶化和好转中的作用。

(4)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结合心身疾病的基本理论,对是否心身疾病、何种心身疾病、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出恰当的估计。

(二)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综合的生物性救助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对那些有严重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病人实施床前心理指导;又如对于过度换气综合征病人,在症状发作期必须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阻断恶性循环,否则将会使症状进一步恶化,呼吸性碱中毒加重,出现头痛、恐惧甚至抽搐等。

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例如更年期综合征和慢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应重点作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均可选择使用。

2.心理干预目标 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例如因某一事件引起焦虑继而使紧张性头痛发作的病人,通过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催眠疗法以及认知治疗等,使其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发生改变,减轻焦虑反应,进而在药物的共同作用下,将疾病发作缓解于初始阶段。

(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逆转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

(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

(三)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专栏5-3

案例1:一位40岁的男性患者,在一次跑步健身的时候,他感觉心慌,以为是心脏病,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到了医院,经过各种检查并没有发现有心脏异常的证据。以后这位患者经常在半夜或者凌晨出现忽然性的心慌,有时候还伴有胸闷、气短、头晕的感觉。用患者自己的话讲,发作严重的时候会有像死去一样的感觉。每一次到医院的急诊的检查过程中都没有心脏异常的表现。仅仅有时候发现患者的心率稍微快一些等。在每次发作以后,医生都会给病人用药物,这些药大多情况下都是维生素或者是能量合剂,静脉输液等。有一天早上,这位患者出现早间心慌的感觉,到了医院检查以后,仍然是按照平常的一些处理方式给他用能量合剂进行输液。这个时候天已经亮了,输液室里面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其它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这位患者旁边来了另外一个病人,那个病人就问他为什么会到医院来进行看病,两位患者就聊起来了。说自己怎么不舒服,现在是出现一个什么情况,查又查不出来,那位病人就告诉他,说你可能不是心脏病,你不防到心理咨询门诊去看一下。输液以后,这位患者就将信将疑地到了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医生经过分析以后,认为这位患者并不是心脏病,而是诊断为焦虑症惊恐发作。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这位患者误诊了很长时间,其实他的焦虑症惊恐发作的表现是非常典型的,但是由于医务人员没有这方面的一些识别的能力,使这位患者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认为自己是心脏病。如果不是旁边那位病友善意的提醒,说不定这位患者还会继续在心脏科或者急诊科就诊下去。

案例2:慢性疲劳综合症:非常受欢迎的广播主持人小j,主持这几个热门节目,因为都反应尖锐、敏感的话题,所以受到听众的广泛支持。由于要承受在节目中不能出现漏洞的精神压力和“既然是尖锐敏感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作详细的调查和丰富的取材”这种责任感,她从清晨至深夜都在忙碌着。有一天,她有些低热,同时感到头脑不清醒。因为不能延误现场的直播,她认为只是轻微的感冒,因此随便吃一些药就坚持上班。然而持续的低热,全身的疲劳感,倦怠感变得越来越严重。她想:“不能再这样休息下去,只好坚持上班”。但症状没有改善,结果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认认真真的完美主义者,对工作有强烈责任感,不是自己做就不能放心,这种性格的人发病较多)

四、常见心身疾病

(一)冠心病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的疾病之一。除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少以及家族史是公认的危险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心理社会因素一般表现有下列几点。

1.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如亲人死亡、战争灾难、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压力过大,在引起应激反应的同时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可能。

2.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A型行为是B型行为患病率的2倍。

总结国内外临床经验,对于冠心病的处理最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生理心理治疗,方可提高治愈率,巩固治疗效果。

专栏5-4

A型性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的提出是心理学对于身心疾病研究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诱发心脏病的原因是高血压、血清胆固醇、吸烟等,但这些因素解释或预测不到心脏病的半数。后来心理学提出易患心脏病的人有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A型以外的行为模式称为B型行为模式。现在在临床上用是否为A型行为模式预测心脏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A型性格表现为:

1.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

2.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3.总是试图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4.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5.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情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A型行为其特征如下:

其一,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其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其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其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其五,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锁事上。

A型人由于一系列的紧张积累,极易导致心血管病,甚至可随时发生心肌梗塞而猝死。有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行为有关。同样,有关研究也表明,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达98%。尸体解剖检验证明,A型性格的人,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的,要比B型性格的人高5倍。有关专家认为,其原因是:A型性格能激起特殊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使自身血液中的血脂蛋白成分改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平均浓度增加,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二)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早确定的心身疾病之一,在世界上发病率很高,而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高血压也是多因素疾病,除高盐饮食、肥胖和家族史等原因外,心理社会因素也参与发病,主要表现为:

1.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高应激区(即指社会条件差、暴力行为多、人口密度高、迁居率高和离婚率高的地区),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低应激区。

2.人格特征与高血压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人具有易激动、刻板主观、求全责备、不善表达情绪、压抑情绪但又难以控制情绪。近年来证明,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发展较快的是从生物反馈和松弛随意控制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阵发性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病原因除了与过敏体质、感染及变态反应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也是重要触发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是复合因素之一,单纯的心理因素发生支气管哮喘极为少见。

1.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在儿童哮喘病人中心理社会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2.人格特征与支气管哮喘

有报道认为哮喘患者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过于被动,有些人有神经质。其应用行为治疗有三个目的:①改善肺功能;②改变不利的情绪;③改变不利的与哮喘有关的行为和家庭模式。在发作状态应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组织胺药物治疗。

(四)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其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密切相关。

1.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情绪变化能引起胃液分泌及运动功能异常,因此情绪因素是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之一。

2.个性偏移与消化性溃疡

个性偏移在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个性特点是: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不好交往,行动上因循守旧,被动、顺从、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而且过分关注自己。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抗酸剂、护胃剂,自主神经阻断剂,情绪不安定的患者给予精神安定剂。有抑郁倾向者给予抗抑郁剂。同时还应进行饮食疗法,并避免生活上紧张应激。

专栏5-5

精神紧张可导致消化性溃疡

曾有人设计了一个动物实验:两只猴子关进不同的笼子里,各坐在一张约束椅上,每隔20秒给它们一次电击,两只猴子各有一个开关,但只有A猴子的开关是真的,能切断电源,使两只猴子都免遭电击。只要A猴子在接近20秒时按下开关,即将来临的这次电击就不会出现,很快A猴子学会按开关。一个月后A猴子突然死亡,经解剖发现,它患有严重的胃溃疡。A猴子处于随时准备按开关的紧张状态,导致胃酸分泌过量,终因溃疡而死;而B猴子反正无法躲避电击,因此没有时刻准备切断电源的恐惧、紧张状态,虽然遭受同样的电击,却能平安无事。

(五)糖尿病

其病因包括遗传、肥胖、感染、缺乏体力活动、妊娠、情绪紧张等因素,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多实验证明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很密切。

1.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各种原因造成的情绪改变等等,使全身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了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醇等抗胰岛素分泌作用的激素含量,致使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

2.个性特征与糖尿病

表现为内向和情绪不稳定,有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他们具有回避痛苦和不善于延迟的满足。

(六)神经性厌食

其特征为食欲极度缺乏及显著消瘦。以女性青少年多见。病人一般是青春期女性,由于不愿长得太胖,欲保持自己的苗条体型,有意节制饮食。有的患者因急性精神创伤或长期不愉快,不满意家庭关系等而发病。起初食欲减退、挑食或偏食,继而感到进食厌恶,日趋消瘦,体重下降,出现严重恶病质,以及血压过低、脉搏过缓,女性患者闭经。其他日常基本功能尚能维持,体格检查无任何阳性病变体征。

治疗时应探寻患者心理背景,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性质而及时去除其精神因素,常能获得较佳预后。

专栏5-6

患者小刚(化名),男,17岁,厌食3年

患者具体情况:小刚是一名高一学生,一直非常肥胖被同学戏称为“肥仔”,进入青春期后的小刚非常渴望能够拥有男性潮流杂志大肆宣扬贝克汉姆等体坛明星的“型男”形象,就开始有意节食,吃饭时不是推说已吃过了,就是饭后再悄悄用手指抠出吐掉。这样过了近半年时间,小刚的体重从72.5公斤降到了42公斤。并在学校跑步锻炼,平均每天跑12公里。但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有型,仍不断减少饮食,过度锻炼。逐渐开始没有精力上课,情绪低落,不爱活动。学习一落千丈,跟不上进度。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孤僻,情绪低落,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不愿出门,话少,兴趣减少,经常发呆,个人卫生状况可。SDS抑郁自评结果提示轻度抑郁。

病例分析:近年男性厌食症患者不断增多,小刚的症状是属于典型的青春期对自己形体不满长期节食,导致的厌食症。由于长期控制进食,甚至还不断地用手指刺激咽部,使吃进去的食物再吐出来,这样就人为地打乱了正常的神经生理反射,渐渐大脑“见到”食物信号也不兴奋了,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面对香喷喷的食物不再饥肠辘辘,而是从心里感觉厌恶、想吐。当心理和生理反应趋于一致时,病理性神经反射就形成了。长期呕吐造成机体水电解质紊乱,摄食不足造成机体全面衰竭。

(七)肥胖症

个体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就视为肥胖[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社会因素对肥胖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发达国家肥胖发病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营养大大过剩,加之现代文明带来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使人们的体力消耗量大大降低。另外,不良的摄食行为如喜食甜食等因素,也促使肥胖发生。情绪因素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通过引起味觉满足的过度摄食来抵消由于失败或挫折所引起的恐惧和空虚感,因而在情绪焦虑不安或孤独寂寞时,常以多食来缓解这些情绪反应,逃避内心冲突。久而久之,这种情绪行为模式便被固定下来,形成对食物的依赖,以至只有多食才能使心情平静下来,长此以往,必然增加体内热量的蓄积,终致肥胖。

(八)恶性肿瘤

近几十年的行为医学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因素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样,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行为反应,也会严重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生存。

癌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癌症明确划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烟酒、缺乏运动、应激等均可使人易患癌症。

1.应激、精神紧张与癌症

生活事件是一个人产生应激的主要来源,与心身疾病关系非常密切,大多数心身疾病患者在其发病以前都遇到过程度不同的生活事件,所遇到的生活事件要比健康人在同期遇到的生活事件数量多、程度严重,癌症病人也不例外。在各类生活事件中,以人际关系、意外事件和幼年时期的经历较为突出。癌症病人所遭遇到的生活事件主要与一种我们称之为重要情感的丧失有关。所谓重要情感,是指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的情感,主要是指对爱人、对子女及对其他有亲密关系的人的情感,这些情感的丧失可能是由于这些人的去世,也可能是由于这些人的永久离去,如离婚等。这种重要情感的丧失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中年的离婚和老年的丧偶丧子等,使得他们内心极度的悲哀和孤独,这种丧失很难像年轻人那样可以通过再婚或再生育来得到补偿,这就有可能使得他们长期地处于悲哀和孤独之中,当这种悲哀和孤独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时,他们就会处于一种失控状态,也许正是这种状态所导致的躯体内环境的变化很适合癌细胞的生长,使得他们很容易患癌症。

2.个性特征与癌症

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应激是没有特异性的,应激所产生的躯体内环境的变化也是没有特异性的,当它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得一个人患癌症或冠心病,也可以患糖尿病。但对某一具体的人来说,却往往是一种心身疾病,即有的人容易患癌症,有的人容易患冠心病,而另一些人则容易患糖尿病,而所谓具体的人就是指的是具有特定素质的人,包括躯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专栏5-7

应激、神经紧张对癌症的影响机制: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代谢和其它躯体变化,可促进正常细胞转为为癌细胞;通过神经免疫系统,使NK细胞、Th细胞、Ts细胞的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变化,影响了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系统;通过神经生物学,使曾一度被控制的肿瘤复发;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肿瘤的转移和疾病的临床过程。

抑郁与癌的关系,近来通过使用各种量表进行了调查,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抑郁一定导致癌症,但大部分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抑郁可提高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即抑郁可使人易患癌症或加速癌的发展。

Shekelle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研究。用MMPI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筛选了20名抑郁男性,进行追踪调查,17年后发现这些人中,高抑郁分者死于癌症的人是其他人的两倍,也说明了抑郁可导致或加速癌症。其实,抑郁与癌的关系不仅表现在抑郁可导致或加速癌症,也表现在癌症患者在患癌后易变成抑郁,这种抑郁可反过来加速癌症进程。

目前的很多研究也认为癌症病人存在着易感性行为特征,称之为C型行为特征(A型是冠心病易感性行为特征,B型是与A型相反,C型癌症易感性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的概念(TCBP),主要表现为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性情绪;特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等。

目前对TCBP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对哪些肿瘤有多少影响等仍有许多争议,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杜怡蓉)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本书倡导了“细节决定健康”这一理念,提出了人一生当中必须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这些健康细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接触最多、同时也最容易忽略的,而正是这些小细节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甚至影响到一生的幸福。本书带领读者认识忽略健康细节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 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肝脏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一种既常见又难治的疾病。有关引发肝脏病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说,是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催化了肝脏病的发生。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流动的生命:瑜珈

    流动的生命:瑜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瑜伽体位法、呼吸法、契合法、收束法、制感、专注和冥想,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和教学实践,是方便读者练习瑜伽的实用教材。
  • 素食有理

    素食有理

    素食是件利于自身及全球的良心运动,它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减缓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可以减少世界性的饥饿和不公,可以为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切身福利着想。成为一个有良心的素食关怀者,首先是要了解与素食有关的健康、环境、饥饿、资源、动物权利等各方面的知识。爱惜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最新且权威的科学知识;减少肉品消费,多食谷物、蔬菜、水果,或干脆成为素食者或严格素食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肉类对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的形成和加速有着重要的影响;呼吁减少农场化养殖或集约化畜牧,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向政府提议具有永续的、少伤害的农业建议,以维护我们日益紧缺的资源.
  • 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讲述了: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可是,你知道最好的养生方法吗?不是花样百出的运动,也不是各种精致讲究的保健品,而是睡眠。我国古代学问家李渔曾说过:“养生之决,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热门推荐
  • 爱在遥远的地方

    爱在遥远的地方

    虚虚实实,梦幻人生,留在时空的影像,回头笑看,请勿对号入座。上个世纪末,静谧的古城在悄然的改变,那些淡然而过的青春岁月如同缓缓前行的河流一去不返。按着车铃乔越的身影消失在法桐树后。她第一次坐上飞机来到日本,那时她总是平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待人诚挚的小男生问她,你觉得札幌和南京有什么不同吗?她歪着脑袋看了看天回答,这里的夏天不像夏天。中田君瞪大了眼睛,她解释,是啊,南京的夏天特别的热,会留很多汗的,这里的夏天很凉爽,很快就过去了。也许她开始想念谁了,飞了回来站在她熟悉的法桐树下,她在追寻着什么也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或许冥冥之中,遥远的地方有个声音在召唤着她,她又再次的踏上了前行的旅程。
  • 特种武神

    特种武神

    特种兵转生到神秘之界。上世为人雄,这次当为神之主宰。
  • 女丞相:红妆娇

    女丞相:红妆娇

    沧海沉浮,她是权倾滔滔的绝代丞相。权力变更,她是铁血权谋下的一颗棋子。绝傲天地的皇帝,记忆中明朗如阳的江湖公子,脉脉野心,宦海风云,终究湮灭她对他诉不尽的牵挂。绝世神秘的领主,为她而生,为她而活,纠缠了她的前世今生。毒与策,爱和恨,背叛或救赎,在这个权力沉浮的年代,谁才是她的彼岸?
  • 战神异界录

    战神异界录

    三国之时,英杰辈出,其中最强者唯有一人,战神吕布,可惜英年早逝,若吕布当时灵魂未死,而是被人以大神通送到了异界夺舍重生,吕布在那个世界又会掀起怎么的波澜,是泯然众人还是逆天战八荒。
  • 极品王爷盛宠小毒妃

    极品王爷盛宠小毒妃

    南风淳:“大婚之日,喜事变丧事,明晴羽你是不是专门跟本王作对?”,尽管某男并不喜欢这婚事。某女嘟囔道:“人家穿越了好吗?你以为我想死?”南风淳:“你说什么?”某女反应极快:“要不然王爷怎么能有我这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萌萌哒小天使?”南风淳:“……”谁能想到二十一世纪叱咤黑道的第一冷血腹黑女杀手明晴羽竟穿越到千年前的幻樱都,变成萌萌哒的娇小明国公府二小姐?什么?你说二小姐是懦弱的任人揉捏的软绵绵小包子?错啦!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小姐可变成了鬼面罗刹!揭开伪善爹爹假惺惺面孔!勇斗心机庶女大小姐明玥影!还有她那便宜娘,你猜她真死了吗?看腹黑邪恶病怏怏王爷南风淳怎样收复呆萌小毒妃明晴羽!
  • 魔法协会

    魔法协会

    本书为神魔类小说。有着三只眼的修奇为了解开身世之谜,和朋友斗珍兽,遇狼人,等一系列的奇幻冒险故事。
  • 傲娇帝尊:花样宠妻一万年

    傲娇帝尊:花样宠妻一万年

    暮夜,现代豪门之女,凛冽,清冷,强势,却在一场阴谋私爱中穿越重生。宇穹天澜,苍穹大陆主宰者,长相成谜,幻术无敌,轻轻抬手即是帅裂苍穹,自带上帝属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被吐槽后笑的一脸不以为然,还带点儿温柔和宠溺。前者努力学习异世生存法则,后者带着一脸“我的人!”的迷之骄傲,当生命垂危的一瞬间,造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绝世装逼。
  • 我的吉安二中

    我的吉安二中

    如果生命可以回到刚开始,我根本就不会认识你。认识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懊悔
  • 亘古传奇之陌殇

    亘古传奇之陌殇

    浮沉大地,恩怨情长,多少辉煌已成往事云烟;开天辟地,正义凛然,多少战乱毁灭无数英豪;泣歌悲舞,浑然天成,尘世儿女看遍尽红尘觞。神州大地自女娲创建以来,出现最大劫难,然而此时的人类,已经得不到诸神的帮助,完全的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对抗邪魔,人类究竟有什么法宝呢?她最后神者的后裔,出身高贵且殊荣,但她并没有被世俗牵绊,而是坚定的走着自己的道路,强化自我,提升修为;时而活泼,时而玩闹,时而温柔,她觉得生存在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是最幸福的事,同时伴随着邪魔的滋生,她要誓死守护美丽可爱的大地,所有的一切,因为爱。他是神界上古神者之一,也是神资最高,修为最深,力量最强的天神;然而奈何天地万物自然法规,拥有最强力量的他,竟拯救不了自己心爱之人,但却发现了一个可以超乎自然法则的她,完完全全的培养她,因为她可以在不违规自然法则的情况下救出心爱之人。他是妖族三王之一,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狼王;然而生活并不想让他就此平淡下去,给予诸多考验,让他遇到他今生最大的麻烦,就是她,那个眼中只有苍生大地的女孩,一直看着别人生活的女孩;即便女孩看着别人,他也不在意,因为人生最艰难的不是做出选择,而是做出选择前的犹豫不定,绞尽脑汁。
  • 仙魔茧

    仙魔茧

    命运?身世?实力才能决定一切!看一个坎坷少年,如何挣脱命运,一步步揭开,这传承无数年的仙魔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