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8800000034

第34章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玉马首》

对于出现在众多文章、著述中的这件汉代流失文物,首先必须说“玉马首”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应该就用“汉代玉马”一称,后面可以加注“(已残)”。不过,此说既已流传经久,本文姑且用之。在深入介绍这件藏品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其收藏地——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这个小故事也许可以用这样一个老套的小标题——

V&A旧事

18与19世纪之交,一场由农业、手工业经济过渡到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经济的重大历史进程,正在英国缓慢坚定地发展,这就是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一场复杂、壮观、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生产方式变革。钢铁、内燃机、珍妮纺纱机等物质方面的进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设计劳动逐渐从生产劳动中被剥离出来,趋向专业化;大量经过精心设计,并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必然带来对公开展示的强烈需求。早从1760年,英国皇家学会就组织过类似展览,并取得良好效果。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在英国艺术学会的倡议下,决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一次更大规模的工业产品博览会。博览会的主会场完全采用新兴的钢框架和玻璃建造,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外形简洁,处处闪耀科技光芒和现代美学色彩的建筑。人们在惊叹之余,也将这座建筑称为“水晶宫”,这次开先河的博览会也由此被称为“水晶宫”博览会。会上一万多件最新的展品展示了人类社会工业革命以后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里程碑作用。

当年组委会还向中国清政府发出了邀请,但中国拒绝了。五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的一位商人徐荣村头脑敏锐,自行将经营的“荣记湖丝”送去参展,获得了金牌和银牌各一面,后来畅销大江南北,徐荣村本人也被赏顶戴花翎。在清代典籍中,此次展览会被称为大英万国博览会。虽然这是题外话,只是在中国上海即将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之际,我们也有必要重温一下世界博览会与中国的渊源。从当年那样一个不起眼的边缘小角色,成长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主办国,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壮阔程度堪比工业革命的大事件。

话题回到阿尔伯特亲王上来,展会结束后,亲王用展会赢利购入了“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品,并决定在伦敦南肯辛顿兴建一座博物馆加以陈列,同时收购当代名家的设计品,这就是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由来。尽管博物馆一开始不是以古代文物为收藏初衷,更不是以中国文物为主打,但由于英国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贸易关系,大批早年从中国购入的陶瓷精品渐渐通过英国官员、贵族捐赠进入馆藏。众多长期派驻中国的官员,比如19世纪后期北京英国领事馆医师斯蒂芬·布塞尔,在30年的中国生涯中收集了大批雍正粉彩瓷器。此类捐赠不计其数,所以馆方骄傲地自称:“V&A成为全欧洲拥有最多中国陶瓷的博物馆之一。”

限于本书篇幅,在此只能介绍一件V&A的中国海外国宝。所以,V&A领先欧洲,在世界范围也可谓首屈一指的陶瓷藏品怕是无缘介绍了。因为下面要介绍的《玉马首》如馆方所言,实在——

“举世无双”

V&A官方网站中文版如此介绍《玉马首》:“V&A的玉器珍藏,大部分是在19世纪收进的,其中数件是举世无双的佳作,包括一汉朝玉马首……”这里首先需要确定一点:我们应该如何定义“举世无双”?肯定不能说汉代玉马仅此一件,因为就目前所知,至少1966年陕西咸阳北郊汉元帝渭陵附近就出土过一尊玉雕《羽人飞马》(现藏咸阳市博物馆),包含有和前述《玉辟邪》一样的道教色彩。不过再严格一些去说,《玉马首》和《羽人飞马》的形态并不完全一样,前者清瘦修长,后者敦实有力。这也牵涉出一个新的问题——《玉马首》的制作年代到底是西汉还是东汉?

馆方提供的信息涵盖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整个汉代。但如果我们将《玉马首》和不同时期的玉马、铜马和陶马进行视觉形态对比,还是会有所收获。首先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秦陶马说起,秦马看起来凝重、稳健,没有刻意营造运动感。这固然有秦人质朴尚武等民族无意识的影响,也是法家“好质而恶饰”的艺术创作思想的直接体现,但更多恐怕是陶制工艺的特性使然。去过陶吧的读者想必都了解,陶泥只有在未干时才能塑形,可是在未干时又无法过分承重。秦马的稳重造型也深深烙印在西汉初年的汉马造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的战马,还有茂陵附近出土的鎏金铜马(关于鎏金的解释,请参见《金铜释迦牟尼像》一文文末)等。可以这样总结,雕塑艺术中的西汉马多呈静态,写实程度较高,而且比例匀称,看不到过分夸张的成分。相比之下,《玉马首》中的马颈在肌肉紧张作用下略微偏向一侧,从这一点上多少还是能看出《玉辟邪》那样富于东汉韵味的曲线造型。事实上,目前所见的绝大多数西汉马造型,脖颈都是较直的,越靠近东汉,马的造型就越夸张和不断加入想象的成分,刻意制造强烈动感,直到出现最具代表性、最具动感的东汉马——《马踏飞燕》(《铜奔马》)。东汉马的造型又经魏晋相传,直至“螭头龙体,矢激电驰”之风固定下来,使得画家们画骨不画肉。而这也正是韩幹所极力反对的,《照夜白图》一文中讲述了这个故事。

当然,这仅是视觉形态的分析,希望将来能通过科学的“热释光”测试证实这一观点。文中配有一幅前半身与《玉马首》最相像的东汉《铜辇车》,应该有助于读者想象《玉马首》缺损的马腿和后半身,想来也应是这样修长、飘逸,甚或有些骨感的造型。也许李贺在《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中的名句:“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最能点出这一特征。尽管李贺是唐代诗人,但是他这一系列马诗多以汉寓唐,且意义深邃。《文选》张衡曾注《东京赋》中的“天马半汉”:“天马,铜马也。”所以这里的“带铜声”既有拟声的意味,可能又包含怀古讽今之意。因为从《马诗二十三首》最后一首中假讽汉武帝实斥唐明皇的那句:“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来看,他还是更怀念虽清瘦但风骨激扬的汉马造型。

艺术往往最忠实地体现时代意识。西汉训练骑兵,与匈奴激战,出使西域,涌现出霍去病、张骞等出色的年轻军事家、外交家,现泱泱大国之风。尽管经历两汉交替的混乱,但东汉初年,直到外戚宦官掌权前,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又从容不迫的国民心态,窦宪、班超的伟业也可与卫青一比。各种西域种马的引进更成为汉朝对匈奴反败为胜的关键所在,骏马和骑兵题材在两汉艺术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惊人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鹦鹉等小飞禽在两宋艺术中的比例也是惊人的,艺术实在是民族精神状态的镜子。尽管今天的《玉马首》已不完整,但丝毫无损于其豪迈勇武。当年的作者只有与表现对象心灵相通,灵魂相契,才能将骏马塑造得如此来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看到这匹仿佛嘶鸣不已,奋蹄秦汉大地上的骏马,纵有千言万语,却难发一言,只留下对这个凝固瞬间的深深感动,这就是艺术不朽的力量。

最后

在激情、感动和历史记忆之外,有必要再谈一下《玉马首》的两个技术性问题,一是制作工艺,二是出土和入藏时间。首先需要看到,《玉马首》仅保存至今的残端就高14厘米,考虑到东汉雕刻马腿较长的事实,当年其全高可能达到甚至超过30厘米。同时骏马这一造型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前世出现过的各类几何形态、二维形态的玉质礼器与佩饰。就像英国学者苏利文注意到的:“技术上的新进展使玉工可以进一步大胆创作,刻制三维人物和动物形象,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玉马就是一个精美的典范。玉工不再挑剔有瑕疵的玉料,而是考虑利用颜色上的差异,将棕色的瑕疵变成白云之中龙的形象。”至于《玉马首》颈部明显的瑕疵是否如苏利文教授所言表现了“白云之中龙的形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比对。不过可以肯定,瑕疵丰富了《玉马首》的色泽和形态,加剧了在特定方向上的动态,由缺陷变为一种运用极为成功的表现语言。

前述出土于渭陵的《羽人飞马》,由于体量较小,高仅7厘米,长8.9厘米,且形体较敦实厚重,所以使用了整体雕刻法。《玉马首》由于体形较大,所以分为几部分雕凿,在马首与马身连接处可以看到清晰的接口。

关于《玉马首》的出土地点、出土时间、流出国门的时间,目前的资料非常有限。尽管馆方在藏品总体介绍中表示这些玉器精品大多收集于19世纪,但是《玉马首》的博物馆编号(Museum number)——A。16-1935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因为后面的年份在很多博物馆中都表示入藏时间。馆方表示收购是在艺术基金(The Art Fund)支持下进行的,原收藏者是瓦伦丁(Vallentin),线索到此为止,有待进一步查证。

同类推荐
  • 生肖集邮概说

    生肖集邮概说

    本书内容包括.生肖集邮的文化底蕴、生肖邮票的发行、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生肖邮品的收藏、生肖邮集的编目与评审、生肖集邮的社会功能。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热门推荐
  • 阴阳侦探之五阴人

    阴阳侦探之五阴人

    上小学三年级的我因为是五阴人被两个神秘人绑架同时杀光了我的家人,之后他们试图用我进行一场血祭,意图达到他们的目的,不想恰巧路过的云游道士邢凌子出手救下,出于怜悯将我带回道观中教我修炼并共我读书。十九岁时师傅寿元将近,临终前交给我一个炼妖壶一把铜钱剑。
  • 英雄联盟之诸神争霸

    英雄联盟之诸神争霸

    易大师说:“我要让菲奥娜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剑道!”冰霜女巫:“反抗军们,感受冰雪的愤怒吧。”拉克丝:‘哥哥,光辉的力量将永远照耀着你。“盖伦:“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吼…”(这是一个,关于异界大陆,诸神争霸的故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最强者!)
  • 有与无的渗透

    有与无的渗透

    逼真的魔术理论看完之后令你真的相信魔法存在非术士与术士们共同居住在一个城市有与无的相互渗透
  • 道意永存

    道意永存

    关漠自终南山冰洞得闻仙音,夺舍渡劫飞升几近身死道消的大秦最后一位飞升者,飞升仙界。女娲娘娘以山河社稷图收三界,炼为万境为哪般?每百年一次的天魔入侵仙界劫难,到底是谁发动?盘古石斧手柄碎片隐落何处?弑元枪又如何炼成?且看仙界菜鸟关漠,带您揭开仙界神秘面纱!!!
  • 上海小开

    上海小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上海滩富家子弟丁信诚、徐蕴昌、周治仁是大学里十分要好的同窗,三人常常结伴出入十里洋场,歌厅舞榭。在一次舞会中,英俊潇洒的丁信诚,与美丽清纯的舞女罗苡一见倾心,双双坠入情网,岂料受到双方家长的强烈反对。丁母执意要儿子娶银行家的小姐主卓如为妻,她看不起出身贫寒,父亲是抗日志士的罗苡。罗母则认为丁小开是逢场作戏,没有真情,反对女儿与丁信诚深交,避免始乱终弃。在重重压力之下。丁信诚不改初衷,毕业后拒绝了在上海高薪厚禄的职位,到南京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卡车司机,以行动取得罗苡的信任……
  • tfboys之四季漫游爱情

    tfboys之四季漫游爱情

    ――王俊凯篇“夏夏,你……喜欢我吗?”高冷的凯BOY在结巴的问着古半夏。“你想表白?嘿嘿...先陪我走过四季再说”娇小的人无奈的说着,于是……两人就在一个月内“度”过了四季。――王源篇“喂,姓王的,我一个女生都和你表白了!你到底答不答应!”耿大小姐没好气的指着坐在秋千上的白衣男孩。“嗯……可以,但是你得包养我!”王源耸耸肩,一脸的天真浪漫,看着脸红红的耿轻泞……――易烊千玺篇“花花花……易烊千玺,你是不是根本就不会追女生!”看着手中一大捧的百合花,韦璇安真是把花摔在地上的心思都有了。“那怎么办,你教我啊,教着教着把自己搭进去才好呢,韦老师!”半笑的易烊千玺支着胳膊半开着玩笑……
  • 蒲龙艾虎

    蒲龙艾虎

    在第一卷中,作者以李拼为主人公,描写了他刻苦学艺、见义勇为的行为;反映了爱情的心理、状态、事物;描写了主人公以推理方式找出杀人凶手的过程;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以多个悬念贯穿始终,并且逐渐解开谜题,以唤起读者的本能,刺激读者的好奇心;反映了主人公的个人遭遇、悲欢离合、集训作战等矛盾纠葛;分享了游戏心得体会,让兼具玩家身份的读者感受到现实游戏做不到的地方;任凭作者想像力自由发挥,逐渐展现作者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在某些章节融入了恐怖、科幻等元素。在第二卷中,作者将塑造更多的人物形象,更加曲折的故事情节,更加细腻的环境描写,更加尖锐的矛盾冲突,更加丰富的修辞手法,更加火爆的战斗场面,敬请期待!
  • 天堂很近地狱不远

    天堂很近地狱不远

    我希望能写的很轻松,但终究初作,所以,但愿吧
  • 邪武至尊

    邪武至尊

    传说中名噪一时的邪武丹神唐飞转世重生,踏上一条牛逼闪闪的变强之路。邪气凛然,武道不空,吞天噬地,唯我独尊!
  • 无上仙岛

    无上仙岛

    “嚣张写在脸上,内心柔软如羊,然而怒火燃起,表里如一,他便是庇护众生,无可匹敌的神!”——《华夏周刊》年度人物:李英雄。……末法终结,万象更新,且看李英雄执掌仙岛,雄霸苍穹,以校长之名,缔造一个诺大的都市修真时代。从此,入我经世之门,人人皆可如龙……校园里怒甩火球,潇洒泡妞;危机中只身犯险,热血翻盘;进可组队夺宝,狂刷装备,退可扮猪吃虎,强行装B。人生如此,逍遥一世,当然也别忘了见到老大之时,恭恭敬敬叫一声——“校长!”PS:教练,我想写书,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