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1400000005

第5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 析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俗地讲,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能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一个意思。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与“民”有所区别。“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统治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统治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统治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只适用于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之间的人际关系。但在当时,孔子能提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实在难能可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后来逐渐演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17世纪,孔子学说开始在欧洲广为传播。1789年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在他发布的《人权和公民宣言》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限制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家奉为“黄金规律”。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普世原则的重要性。

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成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行为准则,可见孔子对这个原则的重视。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对于为政者,孔子反对“居上不宽”,要求对下级“赦小过”。上级要根据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安排下属,不要逾越,为政者使用民力时,应像祭祀天地祖宗那样慎重、虔诚,不要轻率妄为,这些都是对为政者行恕道的基本要求。对一般人而言,要求“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多自责,少责人,以及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都是“恕”的体现。

“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情怀。一个内心怀有仁德的人,即使不能成全别人,起码遇事不会给他人下套子,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不会推到别人头上,把麻烦和痛苦转嫁到别人头上;而会在替自己打算的时候,也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一下。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好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我们在与别人发生关系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假设对方如此要求我,我愿意不愿意。如果我也会不愿意,那么就不去要求对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强调的是,在与别人发生关系时,首先从自我的角度来考虑对方的要求,如果我不愿意的,就坚决不同意。所以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不强制别人,后者强调的是不想受别人制约。

遗憾的是,现实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管理者少,喜欢“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管理者多。正是因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心理在作怪,使得我们的许多管理者在外籍管理者的眼中看起来完全不像个担当管理者职务的成年人,而仿佛还是个孩子。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者会为了一些鸡毛算皮的事,彼此争吵半天。二是自由散漫,严重缺乏依法办事,按照基本规则行事的概念。管理者无视企业的管理规范的要求,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三是责任心严重不足。工作中做错了,有了过失,既不感到惭愧,也不觉得有向企业道歉的必要,只要上司不处罚,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四是对于上级的指示,不管执行不执行,执行得怎么样,从来不知道应该主动报告,许多时候往往自作主张就终止执行了,等到上司问起才随便报告一个终止执行的理由。如此等等,只要我们留神观察,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

同类推荐
  • 与领导干部谈领导心理

    与领导干部谈领导心理

    本书共分七辑,分别介绍了领导者的个性心理、领导者的交往心理、领导决策心理、领导用人心理、领导激励心理、领导群体心理、领导者的心理调适等内容。
  •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最经典最有价值的领导经验,通过决策、战略、思维、团队管理、激励、创新与变革、领导魅力的修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组建出一个清晰简明的领导力框架,帮助管理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高管理水平,开拓管理思维和思路,积累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团队执行力和高效率。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成功领导你的团队,迈向成功,走向卓越,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杰出管理才能的实力精英。
  • 做最好的管理者

    做最好的管理者

    本书浓缩了企管大师白崇贤几十年的管理功力,特别值得各级各类管理者认真研读。因才能出众,他被“经营之神”王永庆挖到台塑集团,并在短时间内跃升为总经理。1992年,他全程策划了“康师傅”进入祖国大陆,一举夺得行业头把交椅,从此他被誉为“康师傅”的师傅。几十年来,他一直是正大、顶新、金利来、东方希望、清华紫光、TCL、海王药业、富士康等名企的特聘顾问。他将自己几十年的管理经验浓缩为培训课程,历时30年热度不减,帮助无数管理者走向卓越!本书由同名课程整理而来,相信能帮助更多的管理者做得更好!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工作是销售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较量。销售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销售员几句简单的陈述就能够实现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销售员必须在尊重客户心理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爱心来捕获客户的心,控制客户的情绪,化解客户的抵触,让客户的心变得畅通,交易自然就会达成。
  • 商界理想国

    商界理想国

    本书介绍博商会这个颇具典型性和先进性的商会组织的运作模式、商业理念和发展之路,共同来探寻这座商界理想国迅速建立与壮大的根本所在。
热门推荐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一代宠妃

    重生之一代宠妃

    前世为嫡姐铺路的庶女菡萏,被害死重生后,带着无限的仇恨,舍弃爱情,一步一步走向大夏朝的王朝顶端,扶摇直上九层天。
  • 有一种友情叫为你而死,我不悔

    有一种友情叫为你而死,我不悔

    她,唐影雪,前世来生都被七彩连珠所困。在这一世,她该如何是好········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阴阳守界人

    阴阳守界人

    我是一个孤儿,十岁那年差点被老树精吃掉,所幸被师傅所救,从此便走进了灵异圈,收恶鬼,斩妖灵,屠僵尸,战古族,入地府,抢生魂。下九幽,上天山巅,守人界太平。我乃阴阳守界人。
  • 瑶阙之巅

    瑶阙之巅

    上古神魔大战,神族被灭,魔族成为五界至尊。千百年来,人族为了抵抗魔族和妖灵一族,纷纷投入蜀山瑶阙台门下,寻求修仙,问神之路。千年后,隐世月芍村,一个普通的女娃,姜之鱼(神族后人),因为全村一夜之间被屠杀殆尽,而就此走上了修仙伏魔之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在正与邪中徘徊,之所以两者泾渭分明,皆是因为各自命运走向不同,带来的结局不同罢了。姜之鱼曾说过,世间之人总喜欢以正道为名做着异于正道之事,所以若有一天,我入了魔道,也不会就此沉沦,因为我信着我心中的那份执念。若为这份执念,屠尽所有挡我,害我之人,也势必不顾一切,在所不惜。
  • 艺文论苑(第一辑)

    艺文论苑(第一辑)

    本书是一部涉及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论文集。
  • 圣族传说

    圣族传说

    PS:暂停更她一出生就被父母嫌弃,父亲认为是她差点害死她母亲,而母亲却以为她是灾星,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受尽千万宠爱的女孩,她没有名字,是受养她的粗活嬷嬷为她取名小小
  • 那个女孩有点妖

    那个女孩有点妖

    为什么出现在我身边的女孩都这么“妖”?为什么她们都缠着自己不放?备受折磨的汤宇经常这么问自己,可是这个问题只怕没有答案。
  • 冷魅公主绝世恋

    冷魅公主绝世恋

    三个女孩,三种路,不同命运,不同线,是否能够和幸福相拥?三个男孩,三种性格,命运牵绕,是否能够和永远搭上边?不同的路,不同的人,排斥的性格,六个人的故事,六个人的梦,各自各有不能够说得苦衷,最后是否都能够释怀?开始吧,属于他们六个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