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8000000005

第5章 茶艺与茶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去一些茶楼,它们或称“茶道馆”,或称“茶艺馆”,二者究竟有何区别,相信读者从前文中已知一二。但有一点必须明白的是:在一些“茶艺馆”或“茶道馆”里,可能存在一些名不副实的东西,这就靠我们自己去甄别了。其实,你要的就是一种心境。而茶是一种心境,与心是通的,这种心境往往与外周边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你与茶彼此沟通,呼吸交谈、欣赏,在本节开始我们先了解一下茶艺。

茶艺

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

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值得注意的要点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就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踌整体。”台湾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

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台湾中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先生还认为:“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方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了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

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陕西的作家丁文先生认为:“茶艺是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浙江湖州的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在综合各家学说之后,认为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他看来:“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一般说来,茶艺就是单纯的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当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亦是前提之一,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而泡茶实质上就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操作问题,这是一个具有一般品质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茶艺的实质要求不仅如此,这泡茶的过程中同时要求具有美感。泡茶之人自己要感觉到这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作为品茶者,在观看这一泡茶的过程中亦有艺术享受的感觉。这也就是说,作为艺茶之人。他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仪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诚如蔡荣章先生所说,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表演艺术。”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道百家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从目前看来,吴觉农先生的定义还应当是很准确的。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遭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蔡荣章先生也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茶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因此,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不过,以这样的高度来要求茶人毕竟过于严格和空乏,常人不易掌握,一些茶艺学者和专家们便以精练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提出许多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操作。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

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的人,陆羽已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可以将刘贞亮提出的茶德视为对诗人皎然在《饮茶歌诮搓石使君》诗“三饮便得道”和“以孰知茶道全尔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诠释和充实。

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具体内容为: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此乃现实)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健康长寿。(茶之功用)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茶德以宣)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茶情以彰)

专家还认为: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品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湾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俭、静、洁。”“探求茶艺的根本精神”,台湾碧山出版公司出版)范先生的茶艺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虽未加以详细解释,但其含义仍不难理解。

早在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

其具体解释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沽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气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诸如品茶的环境,品茶的器具,都必须美观、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败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一项,是治茶的大本。茶叶必精选,劣茶不宜用,变质不可饮;不洁的水不可用,水温要讲究,冲和注均须把握时并间。治茶当事人,本身必须健康,轻如风邪感冒,不可泡茶待客,权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劳。茶为健康饮料,其有益于人身健康是毫无疑问的。推广饮茶,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国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茶,就有‘修、齐、治、平’的同等奥义。”

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却因为人类受生活环境所污染,于是人性积垢与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树生于灵山,得雨露日月光华的灌养,清和之气代代相传,誉为尘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须顺茶性,从清趣中培养灵气,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发挥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恒,可以参悟禅理,得天地清和之气为己用,释氏所称彼岸,可求于明窗净几之一壶中。”

伦——“‘明伦’是儒家至宝,系中国五千年文化于不坠。茶之功用,是敦睦关系的津梁:古有贡茶以事君,君有赐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汤以事父母;夫唱妇随,时为伉俪饮;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来,以茶联欢。今举茶为饮,合乎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谊、君敬、臣忠),则茶有全天下义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此外,台湾的周渝先生近年来也提出“正、静、清、圆”四字作为中国茶道精神的代表。

据陈香白教授研究,他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笑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戌(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

“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

香港的叶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说,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雅素的陶瓷茶具,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茶道主旨应当是:和(人和,和气、和谐、和悦);清(清淡、清寂、清苦、清爽、清谈、清馨、清正);净(境净、器洁);真(真茶、真香、真味、真心、真情、真陶、真瓷)。

总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

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像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儒教是中国的国教。儒家思想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亦反映在茶道之中。“和”亦是儒教的主要思想与精髓所在。在茶道中,“和”的思想贯彻始终。

在茶道中和主要表现在中和,人和、和气、和谐、和悦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从陆羽的《茶经》中看到和在茶道中的意义。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这样详细的写道: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朽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甲”;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风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嚣燥,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日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日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日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袢抬之。

俗话说水火不能相容,但在茶道中水火不仅相容,而且是相得益彰。“风能兴火,火能熟水。”当然这也只是和在茶道中的一种最为简单直接的表现,亦是最为朴素的天地和谐的表现。

在茶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和则是表现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和谐和悦。这一点在古住今来有关茶道的著述中提得也是最多。如明·许次纾在他所著的《茶疏》中对人的要求是“夜深共语,洞房阿阁,宾主款狎”,明冯可宾在他的《芥茶笺》中也有“茶宜:佳客会心文童”的要求。在不宜中许次纾认为:人事忙迫和相宜之事相违背的都不可;冯可宾在茶忌中则认为:主客不韵忙冗。此皆有背和的宗旨。人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而饮茶则使这种美益甚。人和则生和悦之情。‘心情和悦则人世间是万事方物都会因此而彰显和美之意。这就是和的最终作用,亦是最主要的作用之一。

清,也就是无杂。古人认为,喝茶本是雅事,因而与俗人饮茶是有违茶的清的精神的。因此而引伸出来了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之说。我们在从古往今来的众多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和叙述。明人屠隆在《考槊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明人陆树声与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徐渭也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同时代的许次纾在他所著的《茶疏》“论客”一节中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辨,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簿火,汲水点汤。”陈继儒在其所著的《岩栖幽事》中则说:“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由此可见,品茶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否则就落下了“施茶”的话柄。张源在《茶录》中亦有类似的说法:“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我们又回到“茶道”的“道”上来看,《道德经》的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渭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韩非子对道的解释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日道,理之者也。”关于道,古人今人的解释和所著述的文字真是汗牛充栋。但很多人都认为老子之道主要还是站在唯心这一方面的,这在自古以来的作品和文化传承方面都可看得出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亦可以看到“道”的唯心的蛛丝马迹来。

中国最早提出茶道而无固定仪式应该亦是源于此。世间的万事万物,如果从一开始就限定一个范围,那么就是非自然的,而饮茶活动本身就是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茶道本就不应该有固定仪式,否则就和茶道精神相违背,此乃茶事大忌。就茶道来说,在历来的文章中讲静多于讲清。为何?因静是清的结果,静比清来得更为直接,更为表面化。静是很容易体会到的。减如我们生活中的某些事和物,我们往往可以一眼看见结果,却往往忽略它是如何而来,从何而来。我们只看见了结果,最终就认为结果就是本源。而我们在探讨茶道的精神的时候就不可忽略这一错误了。

我们来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所写:“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韦应物所写的“性洁不可尤,为饮涤烦尘”皆是写茶之性本洁,而饮茶之人必须性清才能相得益彰。试想本是雅事,品茶之时却仍想着蝇营狗苟之事,岂不败兴。所以说茶道的精神之一应当是——清。

茶道之净的境界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说,一就是饮茶环境的净,另一个就是饮茶茶具的净,只有这两条做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茶道的境界,才能真正的享受品茗带来的乐趣。我们再来看前人对于饮时“净”的高论。

茶宜明窗净几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小院焚香

茶忌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案头多恶趣

从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对饮茶的环境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在此我们把净作为茶道的主旨之一,这并非是空穴来风。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必执着于“道”,追求于“真”。“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研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

1.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层次。

同类推荐
  •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拿手菜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拿手菜

    你想烧制几道与众不同的特色风味拿手菜吗?你想看到亲朋好友因为你的厨艺而大饱口福吗?本书汇百家之所长,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美味、风味拿手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爱上拿手菜,爱上新生活。
  • 天天家常菜

    天天家常菜

    最常吃、最经典的家常美食,最全面、最深入的菜品解析,营养知识,烹饪技法,厨事窍门,集权威专家与身边百姓共同的智慧,倾力打造出让你一学就会的家常菜谱。《天天家常菜》介绍了凉菜、素热菜、荤热菜、锅仔及靓汤这些家常菜谱,学会后在家即可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 精品美味西餐

    精品美味西餐

    西餐范围很广,大部分读者希望在家做出美味的西式风味的菜肴,却苦于看不懂异于中国菜的烹调程序与找不到食材。美食无国界,是近几年的餐饮潮流,当大家懂得一些西餐基本诀窍之后,很多活泼生动的变化与创意,自然会无限延伸而来。期待着新的发现与喜悦!
  • 健康菌茹

    健康菌茹

    都市美味,名师拿手菜。本书是上海建国宾馆推出新式菜点系列的一本,选编的菜品发挥上海菜特色,兼容东西南北口味,不乏中西合璧佳肴,又有独具烹饪大赛金牌菜点。本书图文并茂,对于各道佳肴美味用料、制作方法、特点及制作关键详细列出,让你一饱眼福!
  • 健康早餐

    健康早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谍海新生

    谍海新生

    身为富家独子的胡宁天,高考结束后独自在龙泉山游玩,却误食了一颗“白核桃”,随后就发现自己拥有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刚刚步入大学,却接到父亲病重的噩耗,在赶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时候,才得知背后的隐情和陷害父亲的仇家,从此下定决心追随父亲的脚步。一个普通大学生要成长为商业间谍中的佼佼者,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 君寻琪

    君寻琪

    水沫光影,世轮回现,魂来重生,凤女惊乾。尔虞我诈,乱世沧溟,琪心誰得,笑看苍凛。南天断,雨重楼,君寻倾卿卿赋,笔点墨墨殇魂情。
  • 隐婚老公,太专情!

    隐婚老公,太专情!

    餍足后,他递上一片事后药,她递上一纸离婚协议。“崇先生,签字!”“晁小姐,吃药!”两人颔首,照做。三个月后,他的奸计得逞,她意外怀孕,他强势将她拎回,圈在别墅悉心照料。某日,她偷来佣人的搓衣板,举在腹前迟迟下不去手,“太血腥、太血腥啦!”他悠悠走上前,“你想手动打掉孩子?!”她冷不丁一哆嗦,“没有!”他勾唇斜笑,直接壁咚斥候,调侃:“很好!终于不是你的胸先贴上我了……”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有的人先天体质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手脚冰凉……有的人后天保养不当,形体消瘦、容易疲劳、皮肤干燥……有的人气虚,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胸闷气喘……有的人肾虚,腰膝酸痛、容易失眠、眩晕耳鸣……不管你是多大年纪、什么身体状况,只要抓住了“秋冬”这个进补的最佳时节,简单进补,就能彻底改善当前的身体状态,来年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生病少!老中医陈惊蛰纵观数千年的中华养生史,将老祖宗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与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为现代家庭提供最科学、最全面、最方便的秋冬食疗进补方案。
  • 上帝在中国

    上帝在中国

    先人预言,人类与恶灵界的千年一战要提早到来,而现实中的人类过于依靠现在的文明而自身能力一代代没落,在这即将来临的末世之际,各国首脑联合提议,计划要提早一步进行,而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计划?下面即将拉开了序幕..
  • 悍女重生:王爷,你凶兆掉了

    悍女重生:王爷,你凶兆掉了

    这是一个女主拆散男主无数姻缘,男主掐死女主无数桃花的残忍故事。关于鉴王爷的传言有两个版本。【一】民间传言,鉴王爷生性乖戾,杀人越货,吃喝嫖赌样样在行,但是,鉴王爷有隐疾,那就是不举!【二】内部传言:鉴王爷其实武功高强,城府极深,在几位皇储中游刃有余,笑里藏刀,其实鉴王爷就是披着蛤蟆皮的母狼。【鉴王爷自述】身为二十一世纪枉死的女特工,重生古代还是倒霉催的特工命,混入皇家女扮男装,成天和爷们打交道,好在皇家基因优良,个个都是美男,看在艳福不浅的份上,这个假王爷她当定了!【读者QQ群:236026920】
  • 校园枫叶

    校园枫叶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他们被称为是枫叶的龙之子,重情义、讲义气枫叶(疯爷)老大:夏宇(囚牛,性情温顺,不嗜杀不逞狠)老二:郭东(睚眦,性格刚烈、好斗好杀,战神)老三:张庆(嘲风,灾难的象征,智者)老四:焦然(蒲牢,好鸣好吼,勇往直前)老五:姚冰(狻猊,相貌凶狠,喜静不喜动)老六:邴永生(赑屃,力大无穷,吉祥的象征)老七:侯华健(狴犴,仗义执言,明辨是非)老八:聂乙(负屃,看似风雅,文质彬彬)老九:离心(螭吻,镇邪避火)
  • 都市之帝国时代

    都市之帝国时代

    拥有一颗城镇之心,可以跟建筑结合变成帝国时代游戏里的城镇中心?发达了发达了!训练农民!采集资源!建造兵营、靶场、马厩、城堡!训练出强大的军队从而走向争霸世界,建立帝国的辉煌道路!等等!我为什么没穿越?不是说好了回到过去吊打土著来着吗?为什么我还是在现代社会?手里拿着长枪短剑怎么跟坦克飞机打?在线等,急!
  • 罂粟花谁与我争天下

    罂粟花谁与我争天下

    苍茫乱世,谁与我争天下?神曲惊尘,我定光耀千回!
  • 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没有能力可以,没有人脉不行;没有金钱可以,没有关系不行。如果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你首先就是要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这场心理博弈中,谁读懂了对方的心事,谁就能出奇制胜;谁掌握了对方的心思,谁就能占据主动;谁赢得了对方的心,谁就能获得自己的圆满人生。这本书将帮助你有效消除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在最快的时间里掌握人际关系背后的心理秘密,利用他人为自己服务。书中融入了大量精彩而实用的案例,手把手教你调整、改善、发展、掌控各种人际关系,是一部符合中国人社交往来规律的实用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