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诛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盎曰:“吾与汝兄善,今儿乃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就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请室,诸公莫敢为言,唯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適削地。”上弗许。淮南王益横。谋反发觉,上征淮南王,迁之蜀,槛车传送。盎时为中郎将,谏曰:“陛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有如遇霜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大弗能容,有杀弟名,奈何?”上不听,遂行之。
(二)
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谈以数幸,常害盎,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谏盎曰:“君众辱之,后虽恶君,上不复信。”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之馀共载!”于是上笑,下赵谈。谈泣下车。
(三)
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盎还,愧其吏,乃之丞相舍上谒,求见丞相。丞相良久乃见。因跪曰:“愿请间。”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之,吾且奏之;则私,吾不受私语。”盎即起说曰:“君为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丞相曰:“不如。”盎曰:“善,君自谓弗如。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帅,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者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不可用,置之;言可采,未尝不称善。何也?欲以致天下贤英士大夫,日闻所不闻,以益圣。而君自闭箝天下之口,而日益愚。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丞相乃再拜曰:“嘉鄙人,乃不知,将军幸教。”引与入坐,为上客。
“译文”
(一)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退朝后快步走出,意气很自得。皇上待他的礼节很恭谨,常常目视送他。爰盎上前说:“丞相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国家的重臣。”爰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是主在臣在,主亡臣亡。在吕后时,诸吕掌权,擅自封王,刘氏天下虽没断绝,但也像带子一样微细无力。那时绛侯担任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扶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诛减诸吕,太尉掌握军队,恰好使他成功,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假如对主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又谦虚退让,臣下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认为陛下不应当采取这种态度。”以后朝会,皇上逐渐庄严起来,丞相逐渐畏惧。过后,绛侯责备爰盎说:“我与你哥哥要好,现在你这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爰盎始终不认错。等到绛侯被免除丞相回到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绛侯被捕捆绑入狱,皇族和各位公卿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爰盎申辩绛侯没有罪。绛侯能获得释放,爰盎出了大力。绛侯于是与爰盎深交为知己。
淮南王刘长进京朝见,击杀了辟阳侯,举止很骄横。爰盎劝谏皇上说:“诸侯太骄横必然会发生祸乱,可以适当削减他们的封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淮南王更加骄横。图谋反叛的事被发觉,淮南王被征召,皇上便将他放逐到蜀郡去,用囚车押送。爰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便谏阻说:“您向来骄纵淮南王,不加一点限制,以致达到这种程度。现在却又突然摧折他。淮南王为人刚烈,如果在路上遭受风寒死去,您最后会被认为天下之大不能相容,背上杀弟的名声,怎么办?”皇上不听,还是那样办了。
(二)
爰盎时常讲述大道理,慷慨激昂。宦官赵谈因为多次受到皇上宠幸,时常暗害爰盎,爰盎感到忧虑。爰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在皇帝左右护卫。袁种劝爰盎说:“您在朝廷上羞辱他,今后再说您的坏话,皇上也就不会相信他了。”汉文帝外出,赵谈陪同乘车,爰盎拜伏在车前说:“我听说陪同天子乘坐六尺高大车厢的,都是国内的英雄豪杰,如今汉朝即使缺少人才,您为什么唯独与形体残毁的人同坐一辆车呢?”皇上于是笑起来,让赵谈下车。赵谈哭着下了车。
(三)
爰盎请假回家,在路上遇见丞相申屠嘉,下车行礼拜见,丞相只从车上向爰盎表示谢意。爰盎回到家,面对下属感到羞愧,于是前往丞相住所送上名帖,请求会见丞相。丞相遇了很长时间才接见爰盎。爰盎便下跪说:“希望单独接见。”丞相说:“如果您所说的是公事,往官署和长史属官讨论,我将把你的意见上奏,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人的请托。”爰盎就跪着劝说道:“您担任丞相,自己衡量一下,比陈平和绛侯怎么样?”丞相说:“我比不上。”爰盎说:“对,您自认为比不上。陈平、绛侯辅佐高帝平定天下,担任将相,铲除诸吕,保存刘氏天下;您不过是个脚踏强弓的武士,升任队长,积累功劳做到淮阳郡守,没有出奇计攻城夺地的战功。况且皇上从代国进京,每次朝会,郎官送上报告、条陈,没有哪一次不停下车来接受他们的意见,意见不能采用就搁下,意见可以接受就采用,没有一次不赞许。什么原因呢?就是想用这种办法招引天下贤能的士人和官吏。皇上每天听到自己不曾听到的事物,明了不曾明了的道理,一天比一天英明,您如今自己封闭天下人的口而一天天愚蠢。以圣明的君主来责求愚蠢的丞相,您遭受灾祸的日子不远了。”丞相于是向爰盎拜了两拜。说道:“我是一个粗鄙庸俗的人,就是不聪明,幸亏将军指教。”引爰盎入内室同坐,作为最尊贵的客人。
“点评”
爰盎,字丝,楚人。和晁错的文学身份出身不同。爰盎的父亲曾像刘邦一样干过强盗生意,所以爰盎也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他为人正直,而且还比较会来事,所以混得不错,至少名声很好。
爰盎兄很正直,正直的人就比较得罪人,他最先得罪的人就是周勃。
文帝即位后,周勃作为第一功臣,很是得意,走路都要抬着头做鼻孔朝天状。对这位好几朝的元老级人物,刘恒先生对他也很尊敬,每次下朝的时候都要目送他离去——担心他不看地儿被门槛绊倒了。
当时的爰盎是郎中,这个皇帝跟屁虫的官职有很多时间跟刘恒在一起。有一天,估计是乘着刘恒兄吃饱饭正打着嗝的时候(反正就是心情比较好的时候),爰盎在刘恒面前说周勃的“坏话”:周勃只是功臣(有功之臣)而非社稷臣(国家重臣),因为他在吕后时就掌管兵马却任吕后专杀刘氏不能有功于刘氏江山,诛杀诸吕只是恰好他作为太尉主持兵马而已。现在臣子有骄色而皇帝却很谦恭,不利于国家的统治。爰盎建议刘恒要摆起皇帝的架子来,以此使臣下畏服。
至此之后,刘恒端起了皇帝的架子,每天板个板砖脸做见谁拍谁状,果然很能吓唬小朋友,下面的大臣们都愈发恭敬起来。刘恒开始尝到了做皇帝的甜头。
周勃知道此事后指责爰盎:“我以你哥哥爰哙关系这么好,你小子竟然诋毁我!”
对于周勃的指责,爰盎并没有辩解,他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是没有错的——他是对事不对人的人。
周勃就国后,有人上书告他谋反。对于谋反这种罪名,由于怕被牵连,大臣们都不敢为他辩解,只有爰盎据理力争。周勃出狱后知道此事后很是感慨了一番,开始与爰盎结交。
爰盎由于太过正直得罪了很多皇帝身边的宠臣,比如赵谈等,最后被外放做了吴相。
一次爰盎回家的时候遇到得了当时的丞相申屠嘉,领导经过爰盎自然下车行大礼,但领导的架子都比较大,申屠嘉只是在车上拱了拱手算是答礼。
爰盎回头一想,觉得丢人了,就来到丞相府求见申屠嘉。等半天见到申屠嘉后要求私下里跟他谈谈。申屠嘉一口回绝了他:“您说的要是公事,你跟丞相署官商议后我把你的意见上奏就是了。如果是私事的话,我不受私事!”
申屠嘉是跟随刘邦起兵的老人,他从弩手一步一步干起的。因此他也没什么文化,但为人廉直,还不是一般的廉直,简直廉直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基本没什么私人的交往,对那些他觉得不对的人,逮到就狠狠地整一顿,比如文帝的宠臣邓通就被他整得很惨。
申屠嘉自知自己才能不如萧、曹、陈、王等,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正直无私来取得皇帝乃至群臣的认可。不可否认,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尊敬,然而大家只是对他的人格的敬重,而不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
丞相是百官之首,除了在个人的言行举止上要做百官的表率外,工作能力也是必学的。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申屠嘉拒绝了所有的人,所以他自然会失去很多人的帮助。爰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皇帝求贤若渴,从谏如流,日益圣明;而丞相您自闭天下人之口,日益愚蠢。如果有一天皇帝有事问您而回答不上来,您该如何?
申屠嘉顿然醒悟,至此将袁盎引为至交。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爰盎为人直而仁,他所欣赏的人自然也不离这两条,其中张释之就是一个正直而又仁义之人。张释之后官居廷尉,廷尉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兼检察院长,兼公安部长。总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职,他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文帝时刑罚宽厚,被公认为治平之世,这离不开张释之的功劳,也离不开刘恒,同样也离不开当时的群臣以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