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600000004

第4章 安寝

养生之道寓于生活起居之中,安卧有方、起居有常、洗浴忌频、饮食有节、散步不语、午睡适时、夜坐宁神,能做到这些行卧与饮食的细节,方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黄帝内经·素问》说:“上古之人,一般都懂得养生之道,能根据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并善于利用气功、导引等保健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再加上他们对饮食有一定的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做到形体与精神的协调,活到人类应该有的寿数,度过百岁才逝去。”

别让“念头”太多

睡眠少,是每个老年人都要面对的大问题。《灵枢·大惑论》说:“人体的卫气不能按时退归营阴而常常滞留于阳表,就会导致阴气虚弱;阴气虚弱了,人自然就不能闭目入睡。”卫气是肺脏调节之气,主要由来自脾胃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在肺的作用下,它运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全身,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的功能。营气也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的营养物质;营气分布在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作用于脏腑。卫气属阳,主动;营气属阴,主静。如果卫气经常留在阳表,不能适时归入营阴,阴阳不能相交,那么阴气就会虚弱,阴气虚弱了,人自然就不能安寝了。

人如何才能安睡呢?医书中所载的药方很少听说是有效的。北宋哲学家邵雍,曾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创立象数之学,即先天学。他说,一个人如果醒着,“神”就栖止在眼目上;如果睡着了,“神”就归入心中。又说:“一个人的‘神’是被心所统摄的”。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是在先天之精的基础上化生的,它蕴藏在五脏中,由心来主宰。“神”会随着自然界阴阳的消长而变化。白天属阳,阳主动,所以“神”营运于外;而夜晚属阴,阴主静,所以“神”退归于心。当“神”安静地退归于心时,人就能睡着,否则“神”就会游荡飞扬,而人就不能安然入眠。以上关于如何入眠的道理,基本上都强调以清心为根本。然而“心”实在是最难把握的。那么,如何把握住“心”,将“神”退归于心呢?首先应该心态平和、安居静养。入睡时,将心中的一切想法都视作未来的打算,在一个念头刚刚产生时,立即将它除去,这样,“念头”就愈除愈少,渐渐就没有“念头”了;没有“念头”,人的“神”就会归入到心,人自然就可以安睡了。一个人如果成天被事务所干扰,各种欲望如火一般炙热,难免辗转反侧,要想在短时间内安静入眠,肯定是做不到的。

入眠有“操”“纵”二法

庄周的《庄子》被道家尊为《南华经》。《南华经·齐物论》说:“入睡,是因为三魂相交而达成的。”养生家们说:“先使心睡眠,然后眼睛才睡眠。”这些,都是不着实际的空话和没有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以为,想成功地入眠,有“操”和“纵”两种方法可以选择。所谓“操法”,就是集中精神,在脑海里默数自己的鼻息,同时收回目光默视丹田,把心中所想集中在一点上,才不至于浮想联翩,这样,就可以进入睡眠状态;所谓“纵法”,就是任凭自己的心思漫游于无边无际的宇宙之间,这样,也可以逐渐进入朦朦胧胧的睡境。心中急切地想要入眠,反而难以入睡,这是因为醒与睡的交界点,绝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涉及的,所以睡眠的最好方法就是忘记睡眠。这样,不管用“操法” 或“纵法”,都可以通向睡乡之路。

克服失眠,还有一种方法很值得一用,就是古人发明的“心肾相交助眠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手心的劳宫穴去搓脚心的涌泉穴。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要穴,手心的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一个要穴。平常坐着时,用左手的手心去搓右脚的脚心,用右手的手心去搓左脚的脚心;心肾相交,对缓解睡眠障碍非常有用,而且简单易行,人人在家都可施行。

另外,中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了睡眠的良辰,即“子午觉”。入眠讲究方法,同时也要选择良辰。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在子时、午时入睡。古人将半夜23点到1点的时候称为子时,这个时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因而适宜睡眠。子时是胆经值班,胆是阳气的初生状态,还很微弱,需要特别保护,而保护的最好办法就是睡眠,所以说子时睡觉可保护阳气。午时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值班,阳气最旺,若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可以调养心经。

睡不仰卧

“寝不尸”出自《论语·乡党》,原文是:“寝不尸,居不容。”这里所说的“寝不尸”,意思是说,人在睡觉时要随意,不要像尸体一样僵直平躺,要以舒适为宜。宋代有个叫陈抟的道士,他活了118岁,是著名的“睡仙”,传说他曾一睡三年。他的安睡诀世代相传,他说:“如果向左侧睡,那么就将左足、左臂弯曲,用手上接头部,把右足伸直,将右手放在右大腿上;如果向右侧睡,姿势与此相反。”陈抟提出了两种“睡道”,即“世俗之睡”和“至人之睡”,并写诗记之。“世俗之睡”是:“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以为息,魂离形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动。堪笑尘地中,不知自是梦。”“至人之睡”是:“至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里常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陈抟特别推崇“至人之睡”,认为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真正的觉醒。“大梦大觉”、“小梦小觉”,是对尘世的超越和“道”的实现。半山翁在《午梦》中写道:“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按照陈抟的方法睡觉,似乎比较稳妥、恰当,但也不要太过拘泥于此法,只是不要仰卧睡眠就行了。

头应朝南

《礼记·玉藻》曰:“寝恒东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在睡眠时,头应该永远朝向东方,因为东方为春,春气生发;东方也是日出之位,所以头朝东方是让人顺应早晨的生发之气。《保生心鉴》是明代铁峰居士所著的一部专门讲述修真养生的书,他也说:“睡眠,春天、夏天头应该朝向东方,秋天、冬天头应该朝向西方。”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是睡眠一定要保持常规的安定状态。《礼记·玉藻》所说的“恒东首”,由于四季变化,反而会导致不安。书中又说“首勿北卧”,说这样可以避开阴气。北宋张君房所编的道家书籍《云笈七签》说“冬天睡眠,头应该朝向北方。”又说这样可承接来自北方的旺气。《孔子家语》又说:“生着的人,头朝南方睡眠,而死了的人,头应朝北方睡眠,这些说法都是从远古的习俗流传下来的。”因此如果现在是按东西方向摆放床铺的人,还是应该调整为南北方向,头朝南睡。

老、中、青各有睡道

晚上睡得不安稳时,容易反复翻身;即使睡得很安稳,醒来时还是应当转动身躯,使经脉得以通畅。否则,容易造成半边身子僵直沉重,或腰部、肋部疼痛,或四肢关节酸痛。

按:佛家戒律,睡眠只能向右侧卧,身体不得转动,不得仰卧、俯卧及左侧卧,应用右掌枕头,左掌搭膝,右侧而卧,这种姿势名叫“吉祥睡”。佛教提倡独榻,不得与人同榻,即使居士夫妇也不行。临睡时,不得多思,多思则睡不能眠。应当先静坐一小时,默念偈文,坐疲方睡。不得脱里衣睡,不得笑语高声。天未晓,宜早起。起而静坐一小时,方下榻出舍。这是告诫人不要睡得过死,目的是使人早点觉醒,它与老年人的安睡之道正好相反,但颇适宜青年人和中年人采用。

饭后睡卧法

如果一个人胃中刚纳入了食物,脾脏还没来得及消化,而此时人因为疲倦而想睡觉了,这时必须强制自己忍住。宋代王逵所撰的《蠡海集》说:“眼眶属脾,眼开眶动,脾应之而动。”这句话是说,眼睛属脾,当眼睛睁开时眼眶就要转动,这时脾脏也要与之呼应而动。该书又说:“脾闻声则动,动所以化食也。”意思是说,脾脏感知到声音就要蠕动,蠕动就开始消化食物了。按:脾脏与胃腑,位置都在人体中部,脾脏紧挨着一层膜连结在胃的左边,尽管胃的位置在右边,但它要正常消化饮食还是要靠左边脾气的正常发挥。如果饭后一定要睡,也应该向右侧卧,以舒缓脾脏之气。晋朝李石《续博物志》说:“卧不欲左胁,也是说睡眠时不要压迫到左侧肋部。”如果已经吃完饭很久了,那么向左侧、右侧睡卧都可以。

手脚缩展有时

睡醒后,一定要将手脚伸展、舒张,而睡眠中则可以弯屈身躯、收缩四肢。《续博物志》说:“卧欲足缩是也,至冬夜愈屈缩则愈冷。”意思是睡眠时要将脚蜷缩起来才对,但到了冬天的夜晚,双脚越蜷缩感觉越冷。道家经典著作《玉洞要略》说:“伸足卧,一身俱暖。”意思是说,睡眠时将脚伸展睡觉,全身都会暖和。很多人照书中说的去做了,效果果然很好。杨万里,号诚斋,他在《雪诗》说:“今宵感叹卧如弓”。可见,所谓睡眠时越蜷缩越冷,其实不是这样的。

闭口呼吸祛病

就寝后应该马上熄灯,目光不要被外物所迷惑,这样“神”就会安守在体内。中医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适应,顺应环境的变化。一天二十四小时阴阳消长的情况是:太阳刚出来时,阳气由少而渐渐增多,而阴气则逐渐减少;到了中午阳气最旺,阴气变得最少;中午过后,阳气逐渐减少,阴气则逐渐增长;到了日落天黑,阳气衰少,阴气随之转盛。前半夜阳气会减至最低,阴气会增至最高;后半夜阳气微增,阴气则稍退。天黑后,正是白天的阳气渐渐减少并入于阴的时候,因此心的阳气也应该适应自然的变化入于阴气,如果开着灯,阳入不了阴就会使心神不安。《云笈七签》说:“夜晚睡眠时亮灯,令人心神不安。”南宋真德秀所著的养生歌诀《真西山卫生歌》说:“睡眠时熄灯闭口,自然神色安宁。”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如果有人熄了灯还睡不着觉,可以用一种锡制的灯龛,半边开个小孔来通光,并把它安放在床帐的背面,这样就照不到眼睛了。

睡眠时不得大声呼叫。因为就寝时,人的五脏就像钟、磬放在一边,不可发声了。养生家说:“话说多了就要伤气,即使平时也应该少说话,更何况在睡觉的时候呢?”《玉笥要览》说:“睡眠时必须将口闭住,这样元气就不会外泻,而邪气也就不会进入体内了。”这是身体安静、和顺、安康的吉兆,否则就会使人颜面失去血色而变得枯黄。

睡应冻脑

头部是全身阳气的首领,是统帅全身各种机能的核心部位。《摄生要论》说“冬宜冻脑”,意思是说,冬天大脑应该凉一些,但也要不至于冻着。因为头部是阳气的汇聚地,冬天是四季中阴气最强的时候,热属阳,凉属阴,所以为了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就必须和变化的天气相适应,让本来阳气就多的头部凉一点。又说“卧不覆首”,是说睡眠时不要将头蒙住,蒙头睡觉,气的运行会不通畅。中医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如果蒙头睡觉的话,人体内的气就出得不顺畅,就会破坏气的正常运动。有人制作睡帽,将顶部露空,这就是“冻脑”的意思。如果仍然认为头脑太热,可以用轻纱布包住头额,就像妇女包头的式样。至于包头的面积,或狭长或宽大,可以根据四季变化来制作,只要合适就行了。

温腹养肾

腹部是五脏汇合的地方,所以腹部本就喜欢暖和;腹部是气血运行的重要场所,气血的性质是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保持温暖才能使气血运行通畅,也才能健康。“下元”,指发自肾的元阴和元阳二气,也叫肾气。中医认为,肾气是先天的根本,它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寿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肾气自然就慢慢减弱了。老人肾气虚弱,因此更应该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这样才能保证气血的通畅运行。制作一件兜肚,将蕲艾用槌捶软,然后铺匀,用丝绵将它蒙上,然后用细针密行缝好,不要让它散乱结成硬块。这是夜晚睡眠时的必备之物,就是日常生活中也不可轻意脱掉。还有把干姜、桂皮及麝香等药装进去的,可以治疗腹部冷痛的疾病。唐代诗人段成式有诗道:“见说自能裁衵肚,不知谁更着帩头。”

兜肚外再加一条束带将其扎紧,腹部是不嫌过暖的。《古今注》称这种束带为“腰彩”,有些像妇女的抹胸,大约有七八寸宽,用带系上,前面将腹部护住,旁边将腰部护住,后面将命门护住。它的好处很多,不仅睡眠时需要,平时也用得着。此外,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将性温的药物装在里面。

睡护“风府”

脱掉衣服睡眠时,被子很难完全盖住肩部和颈部,可以制作一件睡衣,就像隋唐时的半袖上衣,里面装一层薄棉絮;它的上面保护肩部,长短至腰部,前面一幅从中间分开,像一般衣服一样缝上纽扣;后面一幅下面联结一条横幅,围在腰间,像带子一样系上,可以代替腰带。再在上面缀一条领子,用它来保护颈部。颈部中央的脉属于督脉,督脉在人体的循行路线从小腹内开始运行,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里正中,往上至风府,进入大脑、头顶、下额,沿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齿。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如果督脉发生病变,就会出现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病症。“风府”是督脉在颈部的穴位,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作用。风府穴一旦受凉,凉邪会向里传,这样容易引起头痛、项强、目眩、中风等,故不可使它受冷。所以领子应有一般领子的一半高,将后颈遮住,而将前面咽喉处舒展开,这样就可一举两得。穿着小袄睡眠,就可以照此式样制作一件单的,穿在小袄外面。清代胡仪鄦编写的文言小说集《说丛》说:“《论语·乡党》说,君子平时在家,一定要有睡衣,而且其还应有一身半长。”可能当时的人们对人的身体进行了量度,然后再加身长的一半。现在穿着小袄更方便睡眠,这与书上说的意思也是相通的。

同类推荐
  • 养肝就是养健康

    养肝就是养健康

    肝病多数是饮食不良造成的,本书要让读者知道肝病不可怕,关键要靠养。书中首先介绍肝病基础常识,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结合胆囊、脾脏、黄疸等与肝病的关系进行阐释,让读者对肝脏形成较为系统的了解,然后重点对家庭自我保健手段、医疗检查手段、肝病患者的饮食和补养做了系统详尽的讲解,旨在为肝病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手册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手册

    有着丰富医学经验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蒋泽先和他的医疗团队成员以最快的时间编写了,这本深入浅出地全面介绍甲型H7N9禽流感的发生、发展、诊断、传播与预防,尤其重点介绍甲型H7N9禽流感的最新有效诊断与预防措施的知识手册。对临床医师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均有参考价值。该书通俗易懂,是一本普及公众病毒性流感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联控能力的实用的科普读物,值得民众一读。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情绪与健康

    情绪与健康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善于思维和创造,在每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不免给我们带来情绪的波动,带来焦虑,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正确保持身体健康、心里健康,调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绪与健康》这本书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阳光,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热门推荐
  • 出世无尘

    出世无尘

    两个普通的士兵在执行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之后,却意外的到了另一个世界。其中一人更是无意中获得了一份承,和接受这份传承所连带的责任。而他在偶然间所救的一人,更是让他在这个神秘的世界展开了一段颠覆了他人生的恩怨情仇。
  •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处变不惊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人鬼妖神

    人鬼妖神

    白休,一名毕业大学生,刚进社会遇人遇鬼,楼下的倩影,床边的人头,小巷的冤魂......他怎么能挡?人屠鬼怪,妖魔神佛,就在身边,他这一世是不一样的一世。故事有推理,有鬼怪,有异能,甚至还有修仙,新人作者,但会尽最大努力装一盘精彩的大杂烩给大家(故事纯属虚构,巧合怪我的开光嘴)
  • 灵魂摆渡里的超能英雄

    灵魂摆渡里的超能英雄

    什么?你穿越算什么?你会异能算什么?当现代吊丝穿越到美剧超能英雄世界之后来到灵魂摆渡里会发生什么?和谢枫一起,灭鬼弑仙!!!一切尽在书中,你还在等什么呢?
  • 网王之老爸,你好

    网王之老爸,你好

    老爸,你好,我要拯救你和老妈的爱情。by忍足澈╭(°A°`)╮by忍足侑士太不华丽了by迹部景吾
  • 南柯一梦舞倾城

    南柯一梦舞倾城

    她莫名其妙地穿越到古代,成为相国之女,却在歌舞倾城之日沦为阶下囚。他是一国辅政的三王爷,也是神秘的花面煞,却遭遇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是只手遮天的敌国太子,一心称霸天下,却为了夺得美人而放虎归山。舞一段,梦一场,一舞已尽,生死已离……却道只是,南柯一梦……
  • 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结果

    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结果

    她是背景雄厚的元武道界“少女宗师”,她时而温柔恬静,时而古灵精怪。他是高冷帅气的明星歌手“雨露星辰”的主唱,他一向对谁都是冷淡寡言。明明是两个不该有交集的人,却因为双方父母的仇恨连接在了一起,明明是两个都不太说话的人,却偏偏爱的那么深刻。她爱他,爱到了心坎儿里,却恨他的家人为什么害死了她的家人。他爱她,爱到了心窝儿里,却没有一个能和她在一起的理由。两个道馆之间的往事纷争,影响了两个青年之间的爱情,他们都那么完美那么优秀,他们都是最配对方的那一个,可是他们最不配对方的……依旧是亡母之仇……但是,他们只是真想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哪怕只有一天,一瞬,一秒。
  • 药香之医女本色

    药香之医女本色

    她是苏家三公子的未婚妻,他是苏家的忠实奴仆。她与他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是高高在上的九公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绝世风华,容颜无双;她是神秘莫测的药王谷主,医术非凡,万金难求,神秘莫测,绝资聪颖。一场变故,她成了别人家的女儿,他成了苏家三公子的替身,缘分便由此开始。他步步紧逼,深入调查灭门惨案的背后真相。她从旁相助,暗中查找相关线索。灭门惨案一朝破,信任与背叛,他将她亲手毁灭。再查真相,却是误会与心碎,远走天涯,不过是枯木难逢春。她笑靥如花,心碎如渣。历经九死一生,再回首,却只能与他相爱相杀永不休。再相遇,她与他,究竟会如何?是一个故事的结束,还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 朝三暮四女子

    朝三暮四女子

    和朝九晚五相对,北京有这么一群朝三暮四的女子,来历不明,衣着光鲜。生活轨迹是早上三点回家,下午四点起床。约会、跳舞,衣锦夜行,然后散场。她曾经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她一直想有一天她会写一本关于这些女子的书。这些别人眼睛里时髦漂亮的都市女子。她们心里的秘密花园。她们甜美笑容下的眼泪和害怕,她们洋洋自得的小聪明,她们不为人知的大委屈。
  • 萌动少女心

    萌动少女心

    这是一部校园剧,讲述的是一位女生和3个男生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