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1300000006

第6章 弘一法师在各地讲法汇集(1)

壬申十月在厦门妙释寺讲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

常人谓净土宗惟是送死法门(临终乃有用)。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众生之宏愿。

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形,更有不可说不可说许多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我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因最初发誓愿,决定愿以一人之力救护一切故。

譬如日。不以世界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今以一人之力,负担一切众生,亦如是。

以上但云以一人能救一切,是横说。若就竖说,所经之时间,非一日数日数月数年。乃经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年代,尽于未来,决不厌倦。因我愿于三恶道中,以身为抵押品,赎出一切恶道众生。众生之罪未尽,我决不离恶道,誓愿代其受苦。故虽经过极长久之时间,亦决不起一念悔心,一念怯心,一念厌心。我应生十分大欢喜心,以一身承当此利生之事业也。已上讲应发大菩提心。

至于读诵大乘,亦是观经所说。修净土法门者,固应诵《阿弥陀经》,常念佛名。然亦可以读诵《普贤行愿品》,回向往生。因经中最胜者——《华严经》。《华严经》之大旨,不出《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之外。此经中说,诵此普贤愿王者,能获种种利益,临命终时,此愿不离,引导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成佛。故修净土法门者,常诵读此《普贤行愿品》,最为适宜也。

至于作慈善事业,乃是人类所应为者。专修念佛之人,往往废弃世缘,懒作慈善事业,实有未可。因现生能作种种慈善事业,亦可为生西之资粮也。

就以上所说:

第一劝大家应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将谓净土法门是小乘、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

复劝常读《行愿品》,可以助发增长大菩提心。若发心者,自无此讥评。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因既为佛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种种之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关于净土宗修持法,于诸书皆详载,无俟赘陈。故惟述应注意者数事,以备诸君参考。

为性常法师掩矣笔示法则

古人掩关皆为专修禅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则不限定掩关也。仁者此次掩关,实为难得之机会。应于每日时间,以三分之二专念佛诵经(或默阅,但不可生分别心),以三分之一时间温习戒本羯磨及习世间文字。因机会难可再得,不于此时专心念佛,以后恐无此胜缘。至于研究等事,在掩关时虽无甚成绩,将来出关后,尽可缓缓研究也。

念佛一事,万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学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实第一困难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强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万不可轻忽。诵经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须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也。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宜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难行,宜与义俊法师协定课程,二人同时行之,可以互相策励,不致懈怠中止也。课程大致如下:早粥前念佛,出声或默念随意。早粥后稍休息。礼佛诵经。

九时至十一时研究。午饭后休息。二时至四时研究(研究时间每日以四小时为限不可多)。四时半起礼佛诵经。黄昏后专念佛。晚间可以不点灯,惟佛前供琉璃灯可耳。

三年之中,可与义俊法师讲戒本及表记羯磨六遍。每半年讲一遍。自己既能温习,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听律十二遍未尝厌倦,何况吾等钝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了,且记忆不忘,将来出关之后,再学行事钞等非难事矣。世俗文字略学四书及历史等。学生字典宜学全部,但若鲜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关之后仍可学习也。若念佛等,出关之后,恐难继续,惟在关中,能专心也。又在闭关时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

凡一切事,尽可待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拙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

性常关主慧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法等,将来拟别辑一卷专载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几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拭几案。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于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及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

上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供养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经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五.持名先唱赞偈云: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十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咒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或念全咒一百八十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十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喳字以下之文。未经密宗阿阁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一.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此土所译药师经有四种: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一卷,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又相传有刘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今已遗失,或云即是东晋所译之灌顶经。

(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此即现今流通本所据之译本。现今流通本与原译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两段,一为依东晋译本补入之八大菩萨名,二为依唐义净译本补入神咒及前后文二十余行。

(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前数译惟述药师佛,此译复增六佛,故云七佛本愿功德经,此后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众所读诵者为此本。

二.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日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惟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瑶善矣。

(二)供养:如香华幡灯等。

(三)诵经:如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所获利益广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十种如下:1.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2.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3.能得种种戒,又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4.得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

5.得无尽,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6.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7.转女成男。

8.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病。

9.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

(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

(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

(4)东方净琉璃世界。10.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于未出家时体弱多病,既出家后两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精勤不懈,迄至于今,身体康健,诸事顺利。法师近拟编辑药师圣典汇集,凡经文疏释及仪轨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报佛恩焉。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的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并能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清净得福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特别注意以上几句经文,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

(一)五戒八戒,当分属于小乘;然欲秉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

(二)皈戒功德,经论广赞。泛言果报,局在人天;故须勤修净行,期生弥陀净土。宋灵芝元照律师所云:一者人道须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终。言有始者,即须受戒,专志奉持。今于一切时中,对诸尘境,常忆受体。著衣吃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不可暂忘也。言其终者,谓归心净土,决誓往生也。以五浊恶世,末法之时,惑业深缠,惯习难断。自无道力,何由修证?故释迦出世五十余年,说无量法。应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因缘虽多,难为造人。惟净土法门,是修行径路;故诸经论,偏赞净土。佛法灭尽,惟无量寿佛经,百年在世。十方劝赞,信不徒然。

(三)受皈戒者,应于出家五众边受(出家五众者,菇刍、菇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然以从大僧受者(大僧者,菇刍、茎刍尼),为通途常例。必无其人,乃依他众(依成实论及大智度论,皆开自受八戒。灵芝济缘记云:成智二论,并开自受,文约无师,义兼缘碍。灵峰云:受此八关斋法,须一出家人为作证明。不问大小两乘五众,但令毕世不非时食者,便可为师。设数里内决无其人,或可对经像前自誓秉受耳)。

(四)受皈戒者,若依律制,应于师前,一一别受。其有多众并合一时受者,盖为难缘;非是通途之制。有部毗柰耶杂事云:如来大师将人涅粲,五百壮士愿受皈戒,时阿难陀作如是念:“彼诸壮士,于世尊处一一别受近事学者,时既淹久,妨废圆寂,我今宜请与彼一时受其学处。”准斯明文,若无难缘,未可承用。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热门推荐
  • 鼎炉难为:绝色炼药师

    鼎炉难为:绝色炼药师

    大婚当夜,她竟被夫君与庶妹联合骗走圣器,更是以她血肉为祭,让她灰飞烟灭重生一次,她定不会再犯前世之错弃渣男,除庶妹她是帝国最顶级炼药师,轻手一挥掀起无数风雨,看谁能与她争锋!只是似乎哪里发生了变化她竟变成了纯阴之体,天生的极品鼎炉!喂喂,登徒子们,快点滚开,本小姐可不是好惹的!
  • 南风无境

    南风无境

    我想有个心腹,这一生,忠于我,爱于我,疼痛快乐皆于我。我是他的中心,一切由我为尊!
  • 不寻归宁

    不寻归宁

    顾宁,宁,取之安宁。寄予了美好愿望的名字。然而拥有美好名字的顾宁,生活却不竟如意。她的来到破坏了两个本应幸福美满的家庭,由此被抛弃。一切突如其来,却又那么理所当然。到头来,终究却还是拂不去众人对她的厌恶。可是,她真的没错啊。为什么她的一生注定是错误呢。到后来的某天,她们或许会发现她的好吧。等待,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来。她所有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的,即使失去一切,也在所不惜。她不介意。她最亲的人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她最亲的人抛弃了她。她出生在冬日的初阳升起之时,本应充满希望,却又深陷绝望。所有人都应该感谢她的坚强。让她在他们的生命里开了一朵绚丽的花。
  • 三年很短

    三年很短

    祝大家看得开心,我不会经常更新,只有星期六去星期日会更新
  • 修罗玄天

    修罗玄天

    这个世界,强者为尊,弱者为奴。废物少年林释遭罪种种困难,最终走向王者之路
  • Bound to Rise

    Bound to Ri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蜘蛛怨

    蜘蛛怨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却经历了黄山村那一个个诡异的事情。姑妈的异常和死去几年的姑父,还有那巨大的蜘蛛,虽着一件件一幢幢的诡异事情发生,我发现,我本身也已经开始变化,半人半鬼?我究竟是什么?阴曹地府?地藏?究竟亿万11来藏着什么秘密?而我又该走向什么样的立场,什么样的地位!
  • 烈马传奇

    烈马传奇

    人生第一部小说写完了,可以说真的不满意,以后再慢慢改吧。
  • tfboys与三个女孩的故事

    tfboys与三个女孩的故事

    三位女主来到重庆,和三只结为情侣,可三位女反派来捣乱,他们能结为情侣吗?
  • 风吹初夏的唯美凄凉

    风吹初夏的唯美凄凉

    他在外人眼中是威武冰冷而不可侵犯的一个人。但在她面前,他是一个温柔至极的暖心男孩,但女孩喜欢的那个他并不是他。当她和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在一起后,但她并高兴不起来。她到处寻找他的足迹,但他像人间蒸发一般。几年后,男孩归来,他和她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千辛万苦的他和她能否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