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企业和银行在货币政策变动前的财务状况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有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冲击,取决于消费和投资支出对从金融部门获得资金的依赖程度;其次,货币政策变动引起的资产价格的变化,对财务状况不同的企业的“净价值”有不同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结构;最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状况将影响到货币政策对借款和支出活动的影响。
4.5.1消费、投资活动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
金融中介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和家庭的投资、消费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和家庭储蓄,比如居民储蓄和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企业和家庭的经济活动不通过金融中介,因此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比较有限。这一点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我国目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和居民家庭来说,它们通过金融中介筹集资金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同样,印度的企业也很少依靠外部资金来源。因此,企业的投资活动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很小,货币政策很难对这些企业和家庭的活动施加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金融中介提供的资金越来越多,很大比例的投资和消费活动都依靠银行贷款。在过去的10年里,金融自由化加速了这个过程,提高了金融部门的效率和吸收储蓄并向国内外企业提供融资的能力。财政政策的变化也减少了政府活动的规模,为私人部门通过金融中介获取资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发展变化,提高了总需求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
此外,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方式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具有部门要素的特点,某些行业对利率的变动反应比较快。例如,在工业化国家,建筑部门对利率的变动格外敏感,这是由于建筑和不动产的规模过于庞大,除了通过银行借款以外,很难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资金,银行贷款在投资总额中占的比重非常大,因此,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对建筑业的影响比较大。由于相同的原因,耐用消费品支出对利率也很敏感。类似的,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要求较高的部门,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发展中国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部门性特征研究的不多,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业和耐用消费品支出确实对利率比较敏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和资本流入促进了房地产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消费信贷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重虽然低于工业化国家,但是增长速度很快。由于住宅性支出和耐用消费品支出对利率比较敏感,这种变化趋势将会使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得到强化,并加重货币政策传导在部门之间的差别。因此,一般可以认为,对银行等信贷资金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或者部门,对政策性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货币政策变动对这类国家或部门会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政策的传导也比较顺畅。
4.5.2企业和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的状况
企业和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状况的好坏对借款和支出活动影响很大,既影响收入的稳定,又影响财务的脆弱性大小。资产负债表的强度与财务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支出活动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当资产负债表状况比较好时,即资产超过需要到期偿还的债务,即使这时受到货币政策变动的冲击,企业和居民家庭所持有资产的价值有所下降,它们的财务状况在受到政策性冲击后也不会变得太差,因此,它们的支出活动不会因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太大的改变。但是,如果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不好,受到政策性冲击后,资产价值同等程度的下降,将会明显地影响企业和家庭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从而导致借款和支出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可以说,居民家庭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决定货币政策影响的重要因素,财务状况越强,货币政策通过该渠道对投资和消费发挥作用的能力就越弱。反之亦然。此外,净债务在家庭和企业的资产组合中占的比重越小,货币政策通过流动性对家庭和企业的支出活动发挥的作用也会越小。
资产负债表变动引起的支出活动的变动,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脆弱性。以下几个指标可以反映非金融企业财务的脆弱性大小。一种衡量的指标是企业的“净价值”,它能够反映企业继续从银行或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它们的财务状况比较差,当通货紧缩时,银行就会减少对它们的贷款供应,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另一个指标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它能够衡量企业的财务杠杆率,并且与企业的偿债能力高度相关。由于偿债利息与政策性利率的关系,比其与资产回报率的关系更紧密,因此,企业的财务杠杆率的大小也能够反映未来现金流量受货币政策影响的大小。第三个指标是净利息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该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货币政策对现金流量影响的大小。
通过金融自由化,私有非金融部门能够进入更多的资金市场,公共部门占用银行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资本流入速度加快、数量增加。这表明,在发达国家衡量资产负债表脆弱性的方法,已经开始适用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另外,资产负债表与支出活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非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总的状况,而且取决于企业和居民家庭各自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企业强一些,有的企业弱一些,那么,这种非线性关系使得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对于整个经济当中企业资产负债表相类似的国家来说,更加难以预测,一般情况下衡量财务状况的方法可能不适用。
4.5.3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状况
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是影响银行贷款成本和贷款供应规模的重要因素,如果银行资产资本率下降,将促使银行通过提高贷款利息和贷款审查标准来降低贷款的规模。当银行资本对其资产的比率较高时,即使是货币政策的变动导致银行的资产价值下跌,银行的资产资本率仍能够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因而,政策变动可能不会促使银行立即减少信贷供应;相反,如果该比率最初就比较低,当货币政策变动引起资金成本上升,或者贷款的使用效果恶化时,银行就会减少贷款的供应,由此可能导致信贷危机,进一步加重政策性变动引起的贷款成本上升,从而加重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影响。
过去十几年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导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在金融困境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增强了银行贷款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性。首先,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当和做出政策调整的滞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其次,银行体系对政府的依赖越来越少,政府减少了对银行的补贴,银行开始私有化,使银行的资产资本率比过去有所降低。再次,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财政赤字的减少,使大量银行贷款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缺乏对私人贷款进行评估和监管的经验,审慎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强,银行贷款的质量有所恶化。最后,上述方面被大规模的国外资本流入所进一步强化,导致银行可贷资金的数量超过了银行分配贷款的能力。因此,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是货币政策必须具有很大的覆盖能力,如果企业和居民家庭享受不到应有的金融服务,或者说通过金融中介进行投融资活动的程度比较低,货币政策的影响将十分有效。我国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时必须面对金融服务范围比较窄的实现,着力提高经济活动的银行化、证券化程度,一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创造条件。同时,银行、企业和居民家庭本身的财务状况也约束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虽然存在结构性的差别,但从总的情况看,我国银行、企业和家庭的财务状况比较脆弱,脆弱的财务状况虽然从理论上讲有利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传导,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一个是紧缩性政策可能会给投资和消费活动造成过于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传导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因此,从长远看,不能仅仅为了有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而忽视财务的脆弱性对经济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而应该把政策的传导建立在健康的银行、企业和家庭财务状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