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800000006

第6章 贪生怕死:人最基本的权利

在现代汉语里,“贪生怕死”是个贬义词,出自《汉书·文三王传》。其实,“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本能”只能升华或超越;若与人的“本能”作对,企图抹杀它,比如否定人的利己本能搞“斗私批修”或“大公无私”注定是要失败的。

古语说“蝼蚁尚且贪生”,这种修辞隐含的不言自喻的意思是:何况人呢!“贪生怕死”既然是人的本能,那就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将基本人权排序,安全(免于死亡的恐惧,包括受伤害横死、因匮乏冻饿而死、生病暴死等)肯定位列第一。

另有一个听起来无骨气却被世世代代人实践着的大俗话就是“好死不如赖活”。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与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分别讲了死亡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威慑和摧残。前者有个场景是男主角“葛优”在镇压地主的枪声中吓得尿了裤子;后者是不惧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兵痞的京剧大腕“张丰毅”。我们当然不是要嘲笑“葛优”和“张丰毅”贪生怕死的怯懦,而是试图追问是什么力量把人变得这么胆小如鼠。

本来,最美好的生死状态,应当如庄子所说:“适来,时也;适去;顺也。”庄子的顺生论即顺其自然,享受天赋寿命。可是,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人要实现这一点谈何容易?历朝历代中国人死于非命的太多了!

粗略梳理一下,严重“逆生”(基本人权不保,专制极权的酷虐使人做出违背“贪生怕死”本能的选择)的情形大约有四种。

其一,严刑之下,但求速死。

严刑逼供是中国“司法”的传统。连中国人理想中的“包青天”也是不例外,不是抬出龙虎狗三种铡刀威慑当事人,就是动辄喊“大刑伺侯”。这种“司法”模式的价值预设是视人命如草芥和“有罪推定”。这种前现代的“司法”传统,在今日仍然强势存在,虽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天下有几人能做“江姐”,竹签穿指不动摇?京剧《玉堂春》里刘潘两位大老爷重审苏三“谋杀”亲夫案时说:你不该招供呀!苏三道:“无情的拶子,我难受刑。”

美国大兵上战场身上带着多国语言的“护身符”,军方和道德舆论不仅将抵抗无效时的投降视为当然,而且容许在被俘受刑时招供(为此,当然要有相应的保密和防范措施),就是对“贪生怕死”权利的尊重。连麦克阿瑟那样强悍的人,对胜利后从日军战俘营解救出来的将士也表示了相当的同情、敬重和歉疚。

最野蛮的统治者,往往连“敌人”但求速死的愿望也不予满足,反而故意折磨之以增加临死的痛苦。莫言的长篇《檀香刑》和周实的短篇小说集《刀俎之间》,对凌迟等反人性的杀人“艺术”有惊心动魄的描绘。

其二,峻法之下,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有两种。一种是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去感动掌握生杀大权者反而保全了生命。《蒙田随笔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里都有这样的事例。这种情形要求“司杀者”有惺惺相惜的品格或刘备、宋江那样的揽才之心。

另一种,俗话叫“死里求生”、“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元年七月,陈吴等900人被征戍渔阳,在大泽乡遇大雨,道不通,不能按期赶到,依法皆当斩。陈胜、吴广乃谋曰:现在我们失期当斩,逃亡也是死罪,“举大计”造反也不过是死罪,同样是个死,何不赌它一把,兴许还死不了有好日子过?这种严峻到不近人情、逼人拼死一搏的效果,是秦王、李斯当初订律时没有想到的吗?不得而知。

其三,暴政虐民,厌生轻死。

对此,老子有最透彻的表述。《道德经》第74章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75章解释道:“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为什么人民填不饱肚皮?因为统治者吞吃的赋税太多,所以人民只能挨饿。为什么人民难以管理?因为统治者恣意妄为,所以人民难以服从。为什么人民不怕死?因为统治者自我奉养太奢靡,所以人民了无生趣。)这里有一点需要解释,即为什么统治者“厚生”,人民就只能“轻死”。因为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总财富没法跟今天相提并论,正如高亨所说“厚养则苛敛”。

所谓“民不畏死”,就是说,苛政猛于虎,会搞得人民“生不如死”;若搞得人民生不如死,你再用死刑来威胁他们有什么用呢?

老子说:“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即,如果能够使人民常怀恋生畏死之心,而对那些越轨作恶者,我们能够把他们逮住消灭,谁还敢犯法?有人说这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但其中隐含的两点前提确是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一是要让人民觉得活着还有一点生趣,生命值得珍惜;二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像明末李自成起义,为什么一呼百应,大落能大起?饥民太多,与其老老实实等死,当然不如跟闯王闯一闯。此外,朝廷剿抚不定的机会主义,使“杀人放火受招安”成为一条晋身之路,自然也是鼓舞投机冒险的原因之一。

其四,以理杀人。

提到“以理杀人”,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男权社会的妇女贞操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其实,“以理杀人”的“理学”的经典表述“存天理,灭人欲”,所杀所灭不仅是妇女,也包括被程朱理学洗脑的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男性士大夫。明朝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是明初的方孝孺,他忠君忠到不怕自己杀头也罢,还要放出不怕“灭十族”的狠话,让他的师门一“族”也受了株连——虽然主要的罪责在极其残忍的明成祖朱棣,但他的偏执与“大义凛然”无疑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另一个是嘉靖皇帝时期的状元、大学者杨慎(升庵),因所谓“大礼议”(关于以旁支入继大宝的明世宗的生父与叔父的称谓之争),与大臣们一再哭谏于宫门,等于向皇上示威抗议其不守礼制,致使旬日之间两被廷杖,流放云南烟瘴地面直到老死。他自以为是存天理,实为于民生无所谓损益的政治自杀。

以理杀人在近现代,最多用最凶险的就是“洗脑”。关于这一点谈论起来颇为费辞而多有不便。我们知道纳粹靠洗脑,在人文底蕴不薄的德国煽动了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日本军国主义者靠洗脑,训练了“神风特攻队”之类“人机合一的炸弹”;当代的恐怖头子本·拉登一伙也是靠洗脑来培训“人肉炸弹”。

这种种“以理杀人”,其实也不是纯粹靠“精神原子弹”,同时兼有威胁和利诱。有人采访过日本幸存的“神风特攻队员”,受访者说当年自己的同伴们临阵也怕死,也思亲,但没有回头路可走。而我们知道恐怖组织培养的“人弹”想的是,死后可以上天堂,那里有数个美女在等着英雄的到来,或者家族因自己的死而荣耀,家人因而得到优恤摆脱生活困境——这是以理杀人兼以利杀人。

既然是个人的权利,个人就有处置的自由。换句话说,我可以“贪生怕死”,也可以舍生忘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死不屈。

至于“杀身成仁”的“仁”是否真的仁,值得杀身以成之,那由个人的信仰来决定。至于舍生取义的那个“义”,也多是由本人来感知取舍,并非全无疑义的(比如《史记》中记载的那些颇重信义的刺客,今天看来不过是做了权势者复仇的工具)。

然而,不可否认,人类文明史上总有许多超越个人得失、舍生取义的英雄。不然,我们没法解释像沙俄时代贵族出身的“十二月党人”那样一批志士仁人的存在。信仰、信念的力量确实很伟大。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而为万物之灵长的缘由和理由。

你虽然有“贪生怕死”的权利和自由,但权利和自由是有边界的,个人选择是要负责的——你可以为竞技冒生命危险,你可以为探险而冒生命危险,甚至找刺激为冒险而冒险,但无权捎上别人,也要尽量顾及家人的感受,理性地采取减少风险的措施。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既然应征入伍,上战场就不能临阵脱逃而要英勇杀敌;既然当了警察,就不能临危退避,该出手就要出手;既然当了医生,就要跟病人打交道救死扶伤,不能扔下传染病人逃走;既然当了记者,要就不遗余力追寻真相,不能怕被揭露者威胁而放手……诸如此类,依此类推,这原是本分,做到了不算崇高,做不到则是耻辱。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白鹿洞书院的秘密

    白鹿洞书院的秘密

    本书以章回体形式,对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史按朝代顺序进行叙述,并介绍了白鹿洞兴废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热门推荐
  • 首席大人请自重

    首席大人请自重

    相恋七年,男友却当着自己的面,把同父异母的妹妹搂在怀里,还让她成全!一心买醉醒来却在陌生的床上,接着消失多年的未婚夫突然出现,高调宣布要履行婚约。她从被人耻笑的女人摇身一变成为众人羡慕的豪门太太。他是世人眼中的霸道总裁,但在她眼里却腹黑无耻。他为了攻占她的心房,不惜上演各种诱惑,沐浴后他睡袍半敞的来到她身边“老婆,此刻我发现我又多出一根骨头了。”向来低沉磁性的声音,此刻暗哑了几分。“说人话!”“老婆,我想你了。”谁能告诉她为何那个高冷的不要不要的霸道总裁哪里去了?说好的相敬如宾呢?说好的井水不犯河水呢?
  • 小兵的修行

    小兵的修行

    叶凡,一个修仙家族培养的专职杀手,听人差遣,不得违抗。一场突如其来的任务,更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杀手,成为了棋子,在深不可测的漩涡斗争中,他只是一个供人驱使的小兵。小兵要想自保,就得变得更强,而且还不能让驱使自己的人,提前感受到威胁!
  • 无花道果

    无花道果

    非人非妖,亦神亦魔。正耶邪耶,自在我心。
  • 惹火小魔仙

    惹火小魔仙

    与人拜过堂,与妖同过床,与仙卖过身,与魔共过房,三年怀胎,一朝分娩,孩子的爹爹是谁?师傅?天狐?南宫?夜魔?还是……“魔仙娘,我爹到底是谁?”“哦,小煞星,让娘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 重生摇滚之王

    重生摇滚之王

    1965年是摇滚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鲍勃迪伦在新港音乐节上开启了民谣摇滚时代;披头士发行了革命性的专辑《橡胶灵魂》;滚石乐队发布了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单曲《(ICan‘tGetNo)Satisfaction》,当然更重要的是加里欧德曼开始走上摇滚之路——BBC纪录片《摇滚七纪》。猫王给了摇滚乐存在的理由,披头士使摇滚乐风靡天下,鲍勃·迪伦赐予摇滚乐灵魂,而加里欧德曼则让摇滚乐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时代周刊》这是一个重生者从1965年的美国开始走上摇滚之路的故事。
  • 终极一家珍惜你

    终极一家珍惜你

    夏美最喜欢的一部台剧就是危险系数不低于世界大战的终极一家,因为里面有某个女主角跟她一样叫夏美,但是某天当她突然变成夏美,她发现她喜欢不起来了。
  • 万古狂尊

    万古狂尊

    身拥最强仙体,历经诸代大帝更替,万年后聂宇苏醒,自此开始了一场与天才争锋的踩天之旅。在聂宇面前,连龙皇、凤主都要谦卑,因为连天帝、圣贤都是聂宇的后生晚辈王者归来,且看他踩诸天,踏万道,睥睨九天十地,成就万古狂尊
  • 极品骷髅

    极品骷髅

    刘昂是一个‘武术’冠军,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穿越到异界成为一具骷髅,成为一具只能眼看着美女们在面前‘果体’,也不能‘吃’的骷髅。为了能再次成为人类,为了能将美女们都收入后宫,刘昂只好开始一段牛比无比的骷髅之路。
  • 灵魂中转站之灵保人

    灵魂中转站之灵保人

    灵保人,摆渡人,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灵魂,人有三魂七魄,死后灵魂可以通过灵魂中转站去投胎转世,可以令生者释怀,死者安息。
  • 火种之信仰

    火种之信仰

    地球被外来势力侵略,‘火种’被抢夺时即将熄灭,无妄之灾也随之降临...为了找寻复原‘火种’根基,王峰带着所有地球人的希望,驾驶着地球人送给自己的座驾开始了他寻找袁人的旅程。殊不知,一切的根源都是泰坦妄想统治宇宙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