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向人求助,恰恰可以激发他的热情,他不以为烦,反以此为耀,这就是处事中反手的正用。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在一位大人物未发迹的时候,曾受过某甲的帮助,解衣推食,无微不至。有一天他出门时发现乡民某乙落水,于是他奋力将其救出。后来因缘际会,大人物成了人上之人,这时,对于曾救助过自己和自己曾救助过的甲乙二人,他又是如何对待的呢?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事实上,是大人物给了某甲一笔钱,打发他安度晚年,从此不再见他了——他使自己常记起贫贱的过去,心意黯然。而对某乙,他则时时带在身边,作为自己英勇仁慈的见证,继续关心他,照顾他,对其宠爱有加。这就是人心的微妙,有时候,向人求助,恰恰可以激发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他不以为烦,反以此为耀,这就是处事中反手的正用。卡耐基指出:“请求对方帮一个忙,不但能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而且也能使你赢得友谊与合作。”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初到一个海滨城市,有一次在暮色苍茫时,我要去一个自己没到过的郊区。前半截的路线我知道怎么走,可是下了公共汽车换乘另一路车时,我怎么也找不到另一路车的车站。于是我走到一群下棋的本地老人面前,请教他们该怎么换车到我想去的地方。
“没想到这么一问效果惊人。他们听出我是外地口音,而且是在快要天黑时往郊区走,就感到事关重大,于是就七嘴八舌地为我指点路线,连下车后该怎么走都告诉了我。有一位老人为了这稀有的机会而兴奋不已,他站起来让所有的人都不要讲话了,他要独自享受这指示方向的快乐。“因为我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军事基地,故而这些人听说我和这样的地方有关联,倍感能够有机会给我这样的人指路非常重要。那位站起来的老人还放下手中未下完的棋,专门把我送上了末班公共汽车。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运用这项原则,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生的朋友。那时,富兰克林凭着自己的年轻才干,不但建立了一个小印刷厂,还当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可是,他的才干却招致了议会中一位议员的敌对。这位议员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责他。富兰克林觉得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自己发展,于是他决心使对方喜欢自己。他听说对方家里存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就写给他一个便笺,表示自己非常希望能借来一阅。这位议员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了过来。过了大约一周,富兰克林把那本书还给议员,并附上一封信,表示非常感谢。以后他们再相遇的时候,这位议员居然一反常态,跟富兰克林打起了招呼,并且很有礼貌。自那以后,他随时都很乐意帮一帮富兰克林。最终,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富兰克林是两百多年前的人了,而他所运用的心理方法,也即“请求别人帮忙”的心理方法,对现在的我们都还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