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兴起于美国的“新经济”浪潮波及到欧洲大陆,德国也不例外。“新经济”带来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信息的传播速度迅捷,使用成本低廉,网络为寻找商业伙伴大开方便之门,从订货到结帐付款的全部商务都以电子手段来处理,进入遥远的市场只需举手之劳。
(一)
面对“新经济”带来的变化,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并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推广应用。
于是从1999年起德国政府就制定了“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简称“D21”。计划的实施重点是在教育和工业部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并面向社会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D21广泛吸收IT企业、工业企业和IT用户等各界200多个企业参加,包括BMW、VW、德意志银行等大IT用户都参加了计划。这个计划使全社会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政府与经济界的这种合作增加了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来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也使企业更明确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发展教育、文化和互联网的重要。
但与美国相比,德国尚有着不小的差距。在美国,2000年时65%的居民拥有个人电脑,而在德国,仅为34%。德国在看到信息带来的经济重大效益后,奋起直追,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德国的ITK行业2000年总销售额达到大约1243亿欧元,同比足足增长10.7%,在BIP中占了5.7%(上一年为5.3%)的份额。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因特网的发展、软件和IT服务业。德国的企业中,几乎有90%已与因特网链接,有70%设置了自己的网页(这已接近美国的水平);40%(美国为28%)的企业为客户网上订货提供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一天天转变成知识与信息社会,也就是说,只有加快知识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经济和文化才能实现持续而健康的发展,人民才能获得质量越来越高的物质与精神享受。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法规,如1997年6月13日通过了《信息与通讯服务法案》对网络相关活动的服务提供加以规范。努力优化因特网经济的发展环境。
但是德国政府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而在这方面,与美英日等经济强国相比,德国尚落后一段距离、特别是其IT产业的发展,更由于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而受到制约。虽然2000年德国ITK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0.1%(约7.5万)而达到82万左右。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需求。根据德国信息技术与通信行业协会的估计,该行业总计短缺大约7.5万名专业技术人员。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德国政府主张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同时也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自己操作具体项目,而是致力于营造一种适合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良好的创新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资金走向的投资机制和培养组织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信息人才。于是德国在2000年3月决定打破成规。从外国引进IT业的高级人才,给他们发放最多两万个“绿卡”。引进外国高技术人员,不仅能弥补自有人才之不足,满足高技术企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希望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IT业努力增加培训位置、高等学校想方设法增加IT专业的招生人数。以便从本国的青年一代中培养出更多的急需人才。
(二)
另一方面,在德国的电讯领域里,自1998年初全面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来,也呈现出蓬勃兴旺的景象。2000年,其电讯服务业的销售额达到510亿欧元。据统计,2000年末德国手机的使用人数达到4800万,同比增长106%,普及率58%,明显超过日本和美国。通讯市场开放之前,国营的德国电讯(DTAG)百分之百地垄断着这个领域。而到了2000年,以接通(通话或上网)时间计,在总共2900亿分钟里,DTAG的竞争对手所占份额已扩大至22%;较之1997年独家垄断时的1780亿分钟,总量增长了近63%;而DTAG本身也取得了业务量增长26.4%的喜人业绩。
目前,德国拥有密集的宽带有线接口,仅次于美国。有线电视网所拥有的用户数十分庞大,据统计超过了2000万,因而号称世界在欧洲以较大优势处于领先地位,占欧洲有线电视用户的1/3强。预计到2005年,德国在这方面将明显领先。
德国电子商务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和各种新型软件的开发而飞跃发展,许多大、中型企业、商业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与商业相关的经济部门相继运用“电子商务”。1999年仅企业就有270万在线服务用户G据德国《世界报》报道,1996年每天网上完成的交易额仅16亿马克。2001年达5000亿马克。据悉,目前德国有57%的公司使用电子邮件,超前于法国(45%),但落后于日本(75%)和美国(69%)及英国(64%);35%的德国公司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网址,日本为48%,美国为44%,英国为41%,法国为19%;16%的德国公司采用可视会议系统,日本为19%,美国为17%、英国为5%,法国为10%。2000年,联邦政府所有部门都进入网络。其目的是实现所有办公程序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以最快的速度畅通无阻地将政府的方针、政策等公布于众,增加透明度,使公众及时明确了解政府当前政策的动向;政府可通过网络听取民众反馈的不同意见。德国还重视满足用户随意信息服务需求,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服务,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影视娱乐、出外旅游指南、办理私人商务、各种保险等。
信息技术与电信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98—1999年信息技术与电信业销售额在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长了0.4个百分点,达到5%,这一比重在日本、法国等国之前。
信息经济对德国创造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亦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任何其它的行业能像信息业一样产生如此之多的新岗位。信息、通讯与媒体行业在1999年为德国创造了174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信息技术,1999年信息技术方面创造了37000个新的高素质的岗位,达到43.3万工作岗位。通讯技术与服务有3.8万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