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的经济杂志《商业周刊》写到:“著名的中型企业”在战后为德国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工作位置,使德国前所未有地富裕起来。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体系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作为一种经济概念,在德国有其特定的涵义。凡是雇佣职工不到500人,年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下的工业、商业、手工业、服务性行业中的企业以及自由职业者,均属此类。据统计,德国大约有330万个中小企业及个体企业提供了80%的培训位置和70%的工作职位,在全部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总和之中,占了将近60%的比重。中小企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
(一)
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些企业的老板们大获成功,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长处和强项,小企业是怎样成功地参与确定最大经济强国之一德国的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科隆企业杂志社“Impulse”(脉搏)、德累斯顿银行和位于波恩的中小企业研究所做了一项关于“中小企业在德国”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中小企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一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具有鲜明的企业家个性。二是在考虑到未来时,中小企业的领导人更倾向于以年为单位,而不是以季度为单位。三是即使是小公司也敢于进入国际市场。四是在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中小型企业总是领先一步。五是中小企业领导人不是将他们的雇员作为经济手段而是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来对待。
典型的德国公司领导人在自己的企业里拥有绝对权威。于是没有人会想到对他的决定进行劝告,他极少允许把权分散在所有者和管理层之间。“德国中小企业”调查负责人贡特,凯泽尔博士认为,“三分之二的德国中小企业的75%到100%的所有权都掌握在该企业的领导人手里”这一鲜明的企业哲学可能是其它国家所绝无仅有的。对于公司领导来说,作为企业家往往是使命多于职业。管理公司对他们来说不是一桩暂时的工作,而是一件毕生的事业。在调查中90%的领导都承认:“我是有意识决定办企业的”。
长远目标:德国的公司领导人不喜欢股市,他们不会把股市作为资金的来源。因为他们不愿意在股东和监事会前公开自己的秘密。他们不上市的更多原因是因为:每个季度必须出示自己的营业数字,才能保证股市不会动荡,这与他们的企业自由性甚相矛盾。更严重的是,股市的规则会阻碍中小企业最喜欢的经营方式:走一条并不舒坦、耗时费力而又有很大风险的路从而最终成功获得新的、大有潜力的市场。德国十有九个企业家会认为:作为企业家,必须有长远目标。这些长期战略也使大多数企业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比如开拓亚洲、东欧等市场,或是最早涉足网络业。德国经济界十分欣赏中小企业从长计议和行动的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保时捷的老板文德林·威德金。这是一位德国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他认为:如果作为一个中型企业家,他会感到很自豪,他也不同意公布每个季度的营业数字。
但是近年来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德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难题而举步维艰。为了给中小企业创造条件,使之不仅能长期生存,而且还能充分挖掘其在技术创新和吸纳就业人员方面的潜力,德国政府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如减轻其纳税负担(至2005年将累计减负300亿马克)以及减少有关法规与办事程序方面的官僚主义。同时,还通过政策银行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新企业的创建和现有企业的发展。为使中小企业能够正常地参与市场竞争和保证就业,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实行了政策扶持。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立法保护。德国的一些经济立法都较多地考虑保护中小企业平等竞争的权利。(2)行政管理。德国政府经济部下设反限制竞争局和中小企业局,专门负责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3)中介服务。德国各州都有工商协会,专门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廉价的工作场所、组织参与外贸活动和争取政府的投资资助以及贷款担保等。(4)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率。加强技术和业务培训,建立跨行业的培训中心,训练企业主和徒工,推广厂房设备合理化。组织企业间的协作,促进科研和技术革新。建立情报中心,促进信息交流。(5)投资资助。德国政府利用战后欧洲重建贷款滚动使用之际,向中小企业提供资助。各州政府也筹资资助中小企业,具体形式为发放长达8—10年低息抵押贷款、参与部分无决策权的股份资本、成立专门的担保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服务等。
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0年,银行每年向中小企业承诺提供的贷款金额总计分别为133亿、128.8亿、114.8亿、100.8亿马克。又如1990—2000年,为了提高其中手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提供了近9.6亿马克资金,主要用于加强为该行业服务的职业教育与再教育机构并对其咨询费及信息服务费用予以补贴。
作为中小企业老板,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压力,他们一方面试图在新的竞争中保护国内市场之外,愈来愈多的企业老板同时也在策划扩大自己出口计划。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小企业正积极地开拓国外市场。敢于走出国门的企业,首先到欧盟国家(60%),然后是中欧和东欧(30%)。只有25%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敢于走出欧洲。增加出口的趋势愈演愈烈。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渴望随同联邦经济部长出国访问,从而能够籍此与国外建立联系。德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另外一标志是他们对欧元的态度,由反对到赞同,逐步确信欧元有助于改善他们在竞争中的地位。
德国中小企业具有很快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的能力,并根据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因特网的使用,目前已有80%的中小企业在使用(1999年为56%),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超过十分之四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将他们的年销售额提高了10%。同时,中小企业对网络数十亿马克的投入,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就业潜力。
创新思想。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革新压力很大,企业老板们也使这种压力有增无减。这不仅仅是在网络方面。尽管要节约成本,但仍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打算在未来五年中投资新的产品和服务。联邦德国经济部长米勒说: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对于德国的未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犹如市场经济这块面团里的发酵粉。
重大责任。事实上,300多万中小公司的领导人作为企业界的精英,他们认为有义务为社会创造多于其它团体的财富:58%的企业家认为,他们比其它社会团体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他们热衷社会工作,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参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活动。关于税务方面的义务,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老板认为要承担20——40%的义务和责任。
(二)
值得一提的是外籍侨民对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德国人口总数(大约8200万)中,外侨占8.9%(大约730万人),也就是说,十个德国人中间就有一个人持有外国护照。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外籍劳工应招进入德国以来,他们成为德国经济腾飞和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资源之一。过去他们把在德国挣的钱积攒起来汇回家乡,今天他们仍要寄钱回国,不过其数量却日益减少。据统计,1984年外侨就业者总计160万人,总共汇回家乡90亿马克,而2000年外侨就业者增加至290万人,其汇回去的钱却减少至大约68亿马克。这表明,他们已经将德国当作长期生活的第二故乡。其中特别有益的是,2000年已有28万(1989年13.8万)外籍侨民自办企业(当然基本上都是小型企业);据统计,其中约5.5万家是由土耳其侨民所创办的,其投资额总计超过120亿马克,合计销售额(1999年)达到大约500亿马克,雇用了大约30万人,其中40%并非土耳其裔。所以德国朝野各界有识之士均认为外国侨民过去是现在和未来依然是德国经济繁荣的共同创造者,任何危害外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言行都将损害德国自己的总体经济利益。
关于中小企业在德国东部的发展,德国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自东西德统一以来,历届联邦政府均重视原民主德国的东部几个州经济的发展。1990—2000年,为东部企业(主要是新创办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的资助大约为660亿马克。另外,政策银行还提供低息长期贷款,以支持中小企业增强生存的能力、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等。据统计,2000年,在由联邦和各州政府及欧盟共同提供用于资助德国工商业投资项目的40亿马克中,仅德国国家给予东部经济弱势地区的资助便将近23亿马克,而给予西部同类地区的仅有2.42亿马克。同时。在上述40亿马克资金的带动下,经济界向接受资助的4800多个项目共计投入了大约190亿马克,从而产生了42200个新职位,同时还使原有的12万个职位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489个与经济事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共获得资助14.6亿马克左右,并带动了大约22.4亿马克的投资。这类措施对于降低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弱势地区的失业率,加速东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长维尔讷·米勒在对德国中小企业进行评价时说: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没有富有竞争力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自由职业等高效率的中小企业,我们社会的市场经济将不可想象。中小企业勇于创新,它们创造了具有未来发展能力的就业和培训位置,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做出很大贡献。在开发新的市场发展和技术、提升国际形象、与外国伙伴的合作等等方面,中小企业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中小企业的适应能力将会通过激烈竞争而得到增强。因此德国中产阶级政策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并改进中小企业的结构,以便使它们能够发挥其创新潜力。德国中产阶级政策涉及到许多领域,例如为新创建和业已存在的企业提供资助,改善股权资本的渠道,保障技术技能的获得,促进企业创新。此外还要开展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和培训,帮助企业开展与国外的合作,消除官僚,增强文化的独立性。总之,强化中小企业就是强化德国的经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