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的提出
1984年马歇尔、彭罗斯和理查德森共同倡导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推动了战略管理领域由波特的战略观向巴纳德(1938)、萨尔尼科(1957)、钱德勒(1962、1990、1992)和安德鲁斯(1972)等人推崇的古典战略观回归,并发展出企业能力理论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流派,他们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沃纳菲尔特,1984),他们强调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二是企业的动态能力论。他们侧重发展了理查德森的组织间协调的著述和提出的“协调专门化活动”和“互补性资产”的理论。
1984年,博格·沃纳菲尔特在彭罗斯、里普曼和罗曼尔特的论文基础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沃纳菲尔特认为在经济学的传统分析中企业的资源禀赋主要是劳动力、资本、土地,把企业看成是包括技术在内的更宽泛的一套资源组合的观点(彭罗斯,1959)很少受到真正的注意,原因是像技能这样的资源特性不符合模型化的需要。但是传统的经济学无法解释多产品公司如何从与财务无关的联系(如成本分摊)中获取利润。沃纳菲尔特认为资源基础观的视角解决了多样化公司在战略形成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司的多样化应该建立在公司哪一种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多元化要开发哪一种资源,依照什么次序、进入什么市场,等等。沃纳菲尔特依旧使用了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企业的资源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高额回报,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会产生资源位置障碍,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组合”比“产品组合”在解释企业的利润差异时更富有洞察力,资源视角为企业拓展生产机会提供了有益的工具。沃纳菲尔特的理论是一个最简单形式的静态模型,给定一套外在的企业间的特殊性资源的差异,企业处于市场的不同位置是这些资源差异产生,并把利润解释为资源所带来的收益。由于沃纳菲尔特(1995)的理论采用了给定原始资源的假定,一定程度上使他更接近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能力导向的研究者由于现代产业组织的技术魅力而依赖这一理论,把企业间的独特的资源差异看成是市场位势差异以及利润差异的源泉。而不是企业能力理论。
2.2.2 资源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2.2.2.1 关于企业资源的定义
企业的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有机组合体。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资源是在某一时点的公司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名称、技术诀窍知识、雇员的个人技能、交易合同、机器设备、高效的流程、资本,等等。Barney(1991)认为资源包括企业所控制的、能用以制定和实施战略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禀赋、信息、知识等。企业的资源是企业能够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实力。企业的资源分为三类:实物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实物资本包括企业使用的有形技术、厂房和设备、地理位置和原料使用权。人力资本包括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个体的训练、经验、判断、智力、关系以及洞察力。组织资本包括企业的正式报告结构、正式和非正式计划、控制和协调系统,企业中团体内的非正式关系以及企业和其环境中团体中的非正式关系。并非所有的这些资源的所有方面都是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相关资源,有些资源的特性或许会阻碍创造价值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些资源则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和效果,有些资源则没有什么影响。Amit和Schoemaker(1993)认为资源是由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能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满足人类需求的有形和无形、人力和非人力的所有投入要素。Grant(1996)把企业视为知识的集合体,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而企业是一个知识协调机构,企业最重要的作用是将个人中的各种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2.2.2.2 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Barney(1991,1995)进一步发展了沃纳菲尔特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在实施价值创造战略时,资源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有价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
第一,有价性。资源的有价性是指资源能够在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价值中发挥作用,能够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没有它,企业就无法抓住战略性机会。这些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商标,等等。
第二,稀缺性是指这些资源不像一般要素商品一样在市场可以买到,它只是被少数企业所占有。
第三,不可模仿性是指企业的竞争对手无法自行复制这类资源,或者复制成本很高。这样,拥有这些资源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竞争优势,而且可以延续这一竞争优势。资源的不可模仿性可能是许多原因造成的。
第四,不可替代性是指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替代现有资源在战略机会的把握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兼具稀缺性和不可模仿特性的资源。
Peteraf(1993)分析了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与模仿对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影响。他认为异质性、竞争的事前限制、不完全流动、竞争的事后限制是竞争优势产生的必要条件,进一步丰富了Barney的理论。
Collis和Montgomery(1997)也研究了资源和竞争优势关系。他们认为公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公司与它所赖以竞争的环境在需求性、稀缺性和可获得性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有价值的资源必须能够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公司必须不断地重新评估他们的行业吸引力,以及他们的资源对当前和未来需求的满足程度。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只有当公司的资源比竞争对手的资源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时,公司的资源才具有价值。只有当某种资源有利于形成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资源也才是有价值的。对特定资源的需求就是该资源的价值,一个独特的资源能否被另一个不同的资源所替代是判断其价值的重要指标。资源稀缺性是指资源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必须是处于短缺供应状态,必须是不同寻常的、独特的。而且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必须是长期具有稀缺性。资源的长期稀缺性要求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物质独特性、路径依赖性、因果模糊性和经济制约是不可模仿性的四大源泉。资源的可获得性是指资源创造的价值谁能获取。资源创造的价值经常是在许多参与方,包括顾客、分销商、供应商和员工之间进行讨价还价。企业把战略基于不是与企业整体捆绑在一起的资源将很难获取利润。
2.2.3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贡献与局限
资源基础观可以总结为:解释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战略—绩效”的RSP的分析范式。与波特的SCP分析范式相比,RSP分析在分析视角和重点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它基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在战略执行中的资源禀赋研究企业的异质性,认为企业成长过程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稀缺的战略性资源,这一观点向打开企业“黑箱”的理论进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资源基础观论述了战略性资源通过战略的价值创造过程获得了优势,并着重分析论述这些决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特征,但是他们并没有阐述这些资源是如何产生竞争优势的,因此,资源基础观仍带有企业理论“过程黑箱”的弊病,他们把企业的异质性简单地归结为企业初始资源的异质性,这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背离。在管理实践中,有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不是有资源优势,而是能够创造性运用资源。此外,资源基础观在强调竞争优势内部分析的同时忽视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Teece等,1994)以及在竞争优势建立的过程中新的资源的创造,等等。由于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基于资源稀缺的理查德森租金和市场垄断的张伯伦租金,所以在面临所谓“熊彼特的破坏性冲击”时,这一理论在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时就缺乏说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