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他的成绩为什么会忽高忽低?
星期六的晚上,我在办公室接待了LHY的父母,我们就孩子在新学期的初期表现彼此交换了意见。通过初步交流,我发现孩子的父亲对LHY的成长教育很重视,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比较开明,多以说服教育为主,是一位有想法、个人素养很不错的家长。孩子进入高中后,家长的说服教育越来越不管用了,稍微放松管理,LHY的各种小毛病就会暴露出来。他们为此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希望我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我找出了LHY的“心灵档案”,对家长说:“开学后,我让孩子们填了一张表格,是关于他们的早期记忆、学习经历的一些事情,我想里面会有答案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早期记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全息图”。大名鼎鼎的王晓春老师就通过组建学生的“心灵档案”研究并成功转化了很多问题学生。所以,我准备从LHY的早期记忆作为突破口与家长一起研究孩子的问题。
LHY的早期记忆是这样的:
1.我从小都是枕着外婆的手睡的,那天也不例外,我记得我睡着不久后就被什么吓醒了(也可能是没有了外婆的手枕着睡)。因为没有看见外婆,我就哭了,我知道外婆肯定下楼打牌了,因为麻将声特别大。我就站在阳台上喊:“外婆,外婆,你快上来。”果然是外婆的声音,她一会儿就上来了,抱着我睡着了。但不一会儿,我又醒了,外婆又不见了,还隐约听见外婆打麻将的声音,后来的事我忘记了。
2.小时候我和同院的几个大一点儿的伙伴玩弹珠,但每一次都是我输。结果外公给我买了一大堆,他们却说和我不好玩,就不和我玩了。后来外公就和我玩,教我怎么弹。
3.以前我们院子下有一条卖菜的街,街边是一个个木棚,院子里有一株很大的酸楂子树,成熟的时候,大家爱去拾来吃。但我非常害怕,因为那时我胆子非常小,有时要踩在木棚上,木棚也不牢固,我的朋友就帮我踩在木棚上拾了很多给我吃。
家长看完后,我问道:“LHY是外婆带大的?”
“是的,当时我还在乡镇上工作,孩子跟着他的外婆,而且(沉吟了一会儿),我和他的妈妈离异了,这是他的继母。”说着指了指跟着他来的那位女士,接着说道:“但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可能当时孩子还比较小。我们后来生了一个儿子,现在5岁了,LHY和他弟弟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我最满意的。”
“他很依恋他的外婆啊,没有了外婆睡不着觉,而且还要枕着外婆的手睡。”
“是的,LHY后来和我们一起住的时候也问过我会不会等他睡着了就出去玩。”他的继母回忆道。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只有外婆为依靠,外婆的手成了他依靠的一种象征性物质;二是因为母亲的离开,他害怕再一次失去母爱,外婆的手成了母爱的象征。后来遇到了继母,很自然地把对母爱的渴望寄托在了继母身上,所以他能从内心接受继母,才有了现在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他的父母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频频点头。
“他小时候都是外公陪他玩的吗?”我继续问道。
“是的,白天外公带着玩,晚上外婆带着睡。”
“这样的好处是外公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同伴不和他玩的空白,坏处是替代后会让他觉得在游戏中失败了会有人帮他,在生活习惯上就会懒懒散散的,成绩上就会忽高忽低,而且成绩提高的时候一般都是靠别人帮忙。”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在他放松的时候对他严管一段时间,他的成绩就能提高,一旦放松管理他的成绩就下降。”
“问题就在这儿,外公的疼爱滋生了他的惰性和依赖。从他记叙的第三件事情也反映出这个问题,想吃东西也需要朋友的帮忙。这都是小时候留的根啊。”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仍然不慌不忙,让家长接着阅读了LHY在“你对小学和初中最满意的是在哪个年级?为什么?”一栏的叙述:
1.在小学的五、六年级时最满意,因为那个时候玩得很开心,成绩也不差,考试的那个时候总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内去无人监考,那时做完卷子就可以在老师的办公室玩得天翻地覆,又能和很多同学耍得很好。特别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坐在一起,有时上课和她一起吃零食、摆龙门阵,她还教我英语。
2.在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最满意,那时因为初一、初二的沉默唤起了初三的爆发。物理常第一,化学常第一,数学前几名,和同学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和老师也耍得很开,作业也很少。
等家长看完后,我勾画出了其中的关键词,让家长着重看(文中着重号部分)。
“这孩子,从小就贪玩!”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些信息说明孩子喜欢在玩耍中学习,这样的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
“是的,LHY在画画、钢琴、拼图、模型等方面都很有天赋。初中的时候也是做实验的学科如物理、化学学得最轻松,成绩也最好。”还是继母对孩子了解得更多些,这是一个典型的“严父慈母”型家庭。
“对!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学习类型是运动型的,你非要他像您希望的那样‘安安静静’地学习不是在和他的天赋对着干吗?不就没有能很好地发挥他的天赋吗?既然他不属于那种能安静学习和思考的孩子,就不要老把他往‘安静’上引。他啊,得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成长。”
父亲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两眼凝视,眉头紧锁,沉思着。
“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家长,太着急了就忽略了一些东西,我想您看看下面这段话,可能更清楚应该怎么教育LHY。”
LHY在“你最喜欢的老师或班主任是谁,为什么?”一栏里是这样描述的:
初中时的化学老师,雍伯伯,雍老大。他讲课十分有趣,质量很高。平时也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开玩笑,并很有教训人的一套。他很爱笑,喜欢自编歇后语,而且听说他在家里是一个好爸爸,好老公,在校又是好老师,好主任。特别崇拜他,而且他一点也不怕我们那个校长,酷得让人难以想象。
“很幽默的语言,里面隐藏着他的需要和价值观,还有他对好爸爸的理解,其实也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憧憬。”我一边说一边勾画出了里面的关键词(着重号部分)。
“那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他的父亲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啊,可以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来。从LHY的早期记忆以及对小学、初中学习史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LHY的活动轨迹中都有人帮助:睡觉有奶奶;玩耍有爷爷;摘酸楂子有朋友;学习上有同学;考试的时候有老师的特许(可以在办公室无人监考考试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帮助,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和独特感)。所以,如果有父母的介入,LHY的成绩和生活习惯就有进步,否则就会后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热病”。因为他一离开别人的帮助就不知所措,就要出状况,心理学上称为人际交往依赖。就目前而言,需要给LHY找一位同学,综合素质要比他高一点的,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要强的,先陪着他走一段。再通过我们的引导让他与这名同学较劲,竞争,把这名同学的角色定位于朋友与对手的关系,这个事情我可以来做工作。在家里就需要你们继续监督,但要逐渐放手,如果一下子放手他会不习惯,反而不好。
“另外,LHY是一名心理素质很好,心地很善良,而且阳光的孩子。这是你们家长精心培养的结果。但现在孩子大了,简单的说教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用我们成人的视角将一些概念化的东西套用在孩子身上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用孩子的语言,孩子期待的一些东西来引导他,把他引导到正确的轨迹上。他喜欢朋友,喜欢‘耍’,还特喜欢‘爆发’,这两点很重要,如果我们能从这两点出发与他交流,就能走进他的心灵,帮助他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原动力。”
家长沉思了好几分钟,缓缓地说:“今天我与您交流收获太大了,以前我老是用我的思维方式和LHY说教,还一直以为我的教育方式很好呢。没有想到一直忽略了孩子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要。今天才算明白过来,我们做家长的惭愧啊。”
“家长您过谦了,孩子教育要家校合作才能做得更好,离开了您这样开明、通达的家长,我的工作也是做不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儿,随时保持联系。”
……
这次与家长的交流高效愉快,我的收获也不少。随后,针对LHY的心理问题对学习产生的影响,我实施了以下干预方案:
1.我找到LHY交心,并帮着找到了一位有竞争力、成熟、理性、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同学和他结“对子”,成为了同桌。
2.我教会LHY以画“脑图”的方式梳理和总结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脉络,在数学上建议他多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解题;物理从构建物理模型上入手分析(有的物理模型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实物);化学科中部分简单实验让他给同学们做演示;英语上改编短文为情景剧,说明文的可以上网搜索更多的信息等等。就是要发挥他爱动手的优点促进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方法。
3.我再次联系了家长,要求家长给孩子买些模型和基本材料,为孩子设计模型做物质上的准备。另外建议家长让孩子多参与家庭活动,特别是独立设计、开展部分家庭活动,可以适当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不能参与麻将或其他纯娱乐消遣)。
通过以上性格形成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的干预,就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消减LHY的“冷热病”。
三周过后,通过对LHY的观察,我发现他上课的神情更专注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人也更有精神了。从他的周记中也反映出他与父母的交流非常愉快,家庭生活很和谐,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真不错。
案例解析
王晓春点评:
学生成绩为什么会忽高忽低?这个问题老师们通常都有“标准答案”:那是因为学生有时重视学习,有时不重视(松劲了);有时努力,有时不努力(怕苦了);还有就是教师和家长有时抓得紧,有时抓得不够紧(放松了),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把螺丝再拧紧一些,一刻也不能放松”。于是你就明白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永远一味地吹“冲锋号”了,我们对问题的简单归因决定了我们应对之策的盲目、单一和莽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无节制地增加了师生(包括家长)的压力,实在是非常愚蠢的。
哲学告诉我们,如果某个答案能笼统回答所有的问题,那它实际上往往是一个具体问题也回答不了,它就只能是“大忽悠”。学生成绩为什么忽高忽低?此事并无标准答案,要一个一个学生,一类一类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梁老师采取的正是这种态度。
据梁老师的分析,这个小恒同学的个性特点是有某种依赖性,他在有人帮助有人协同的情况下学习效果较好。另外,他善于在活动中、动作中学习,这是他的智力发展特点。(请注意很多人不是如此。比如和尚就不喜欢在活动中学习,他们更需要在打坐中冥想)梁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基本特点,然后对症下药,终于使他有了明显的进步。梁老师的三条干预措施很精彩,很具体,一点都不公式化概念化,第二条尤其专业,这才叫因材施教。还可以看出,梁老师的干预措施从容不迫,并无剑拔弩张之势,这才像个内行,所谓会者不难。你看许多教师,学生成绩一下降,就急赤白脸给家长打电话加压,其形象怎么看怎么像一介武夫。当然,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是没有终结的,梁老师一定会根据后来的实践,不断加深、调整自己对小恒同学的认识,并修订干预措施。我们的经验、心灵档案需要反复读,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读得明白的。
请注意,梁老师的工作重点不是像许多教师那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多半都是陈词滥调和无谓的煽情),而是用科学的手段了解学生内心。他也关心学生的外部表现,但是更关心其内部,就好像医生,注重的不是病人的外表,而是你的心电图、B超图像,因为这些东西更能说明病情的本质。所谓学生的“心灵档案”,就可以看作学生个性的心电图、B超之类,它们往往能更本质地告诉我们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经常见教师写的案例,把学生的外部表现(尤其是缺点)写得活灵活现,这种描写或许有点文学价值,却没有科学价值。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停留在现象上谈不上科学。当然,采集早期记忆等资料不难,难的是解读。解读是需要专业训练的,需要真正的专业训练。
我经常听到人们大谈“研究型教师”,但多半是空话。科研型教师究竟什么样子?请看这个案例,请看梁老师的工作方式,这就是研究型教师。科研型教师不见得每件事都做得对、做得高明(科学实验不也有失败吗),关键是他们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他们的路子是对的。梁老师把科学精神渗透到了自己的具体工作中,而不是挂在嘴上或写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做招牌。如此,教育才能走向科学。
组建、解读“心灵档案”是一种探究学生发展的新方式,我在王晓春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心灵档案”的运用探究获得了一次次了解问题学生问题根源并转化问题学生的成功体验。在这一次的探究中我首次尝试了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的方式,先根据孩子的“心灵档案”结合个体心理学知识提出产生问题根源的假设,再根据孩子的平时表现、在家中的表现(包括成长过程中)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认知程度等诸多因素多方了解后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了“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活动,效果非常好。此外,这次“心灵档案”探究的成功还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一是家长的素质比较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很大,家长自身的开明、通达为我们一起研究孩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孩子自身很阳光,心理素质也不错,这种开放的研究对孩子的培养很有利。
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老师帮助家长理解了孩子,家长也帮助老师更准确地把握了孩子。这种研究是一种双赢,一种相互的启发,真正的家校合作,家长、老师、学生都获得了提高,真是愉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