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管理还是先教育?
——评《我该不该赶她出教室》
“案例”我该不该赶她出教室?
今天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女学生在下面看课外书。我走过去,要收她的书,她不肯(听说她在读八年级的时候,她们一群女生是专门对付老师的,还曾经和老师打过架)。
我问她:“上课在干什么?”
她说:“在看书。”
“上课不听课,看什么书呢?”
“我不看书,难道要听你的课呀?”
“在我的课堂,不听我的课,你来干什么呢?”
“看你呀!”
“看我?我又不是十七八岁的美女,有什么好看的。”
“……”她无语。
“你既然不是来听我的课的,你可以到外面去!我是来讲课的,又不是来让你看的。”
……
请教同行们,我该不该把她赶出教室?
(摘自“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
案例解析
这是班主任之友论坛上一名昵称为“紫X”的老师发的帖子。帖子一发出,立即引起坛友们的热烈讨论,大部分老师都表示楼主太冲动,和学生不应该太较真。但仔细思考,冷静分析后就会发现紫老师不仅仅是冲动问题,而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路的问题。那么,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呢?我想可以分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当时如何应对(现场应该怎么处理),二是问题生的诊疗(事后如何实施教育)。
1.应该先稳面,后抓点
“先稳面,后抓点”这是课堂管理中的第一原则,课堂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老师都要关注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只顾着和个别学生你来我往地争辩。这样做首先会影响到学科的教学进度,大部分学生很可能会对任课老师产生看法。其次,如果老师和学生争执不下(上面案例中的那位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局面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弄得老师进退两难。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清楚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是教学,不是教育。显然案例中的老师忽视了这个原则性问题,这是教师角色定位不清造成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稳面,后抓点,也就是在课堂上,先进行正常的教学,下课后再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因为学生被紫老师抓了一个现形,证据确凿,不怕她抵赖,下课后再慢慢“教育”。
2.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给学生贴标签
遭遇学生顶撞,多数老师都是受不了的,情感上就过不去,特别是在课堂上,多少双眼睛看着啊!但老师是否考虑过,在多少双眼睛看着您的同时,也就会有多少双眼睛看着和您顶着干的这名学生呀!估计她的感情上也接受不了,面子上也过不去。所以如果性格突出、攻击性强的学生一定会顽抗到底。两难的境地就在师生共同的“感情”基调下形成了:一个下不了台阶,一个死撑到底。如果遭遇的学生战斗力不强,表面上服从,很有可能是由公开转到了地下,暗地里和您较劲,看似问题得到解决,实际上为后期新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遇到这样的学生,说不定更糟糕。所以,当老师遭遇问题学生时,不可感情用事,要理性分析,掂量一下双方的“实力”,再选择作战方案,是暂退还是强攻,是打闪电战还是持久战。
紫老师不但感情用事,还在遇到问题前就已经给学生贴了一张“坏标签”。因为她对这个学生的了解,是“听说她在读八年级的时候,她们一群女生是专门对付老师的,还曾经和老师打过架”。只是听说的结论,不是贴标签是什么呢?而且,我个人估计紫老师还比较好强,她后面采取的行动还有些较劲的成分,多半是想会会这个对手的意思,结果准备不充分,“敌情”没有摸清,初战不利,落得个气急败坏,最后出了一招“教师权威拳”——把她赶出教室。这无疑是告诉所有的学生老师失败了!
3.问题生教育要先探究,再处理
紫老师还有些急躁,遇到这样的学生应该多做一些探究,也就是王晓春老师经常说的要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例如,案例中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如果紫老师确定该生为问题生,就需要事后对这名学生进行教育诊疗。在诊疗以前,我们不妨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师反思两个方面先作如下探究:
(1)这名学生可能真的是喜欢您,故意引起您的注意,而您的反馈出乎了她的意料,说不定是学生在测试您呢。
(2)这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些特殊,也许她是阅读型 思考型的,也就是耳朵不灵但眼睛灵,她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靠眼睛不是靠耳朵。遇到这样的学生,可以先开绿灯,授权给她不用听课,自己整就好,不懂的时候要及时问老师。
(3)这名学生因为智力原因,听不懂您的课,您可以下来后给她开开小灶。
(4)这名学生对您的课产生了倦怠,您可以下课询问一下,找找产生倦怠的原因,说不定会发现一些心理问题。
(5)这名学生对您的课产生了反感,一个老师的课要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是很困难的,但产生反感可能是由缺乏沟通造成的。
(6)如果这名学生以前能很好听课,现在不能正常的听课,那么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如家庭关系紧张、男女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上课前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都有可能引起暂时性的听课障碍。
(7)说得不客气点,您的教学能力是否存在问题,至少不能吸引这样的学生,您也可以下课后找她问问,开诚布公地交流一下,最怕的是明明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却还自我感觉良好。
(8)以上未能预见原因,需要紫老师亲自调研了,解释权由紫老师以及那位学生决定。
如果紫老师能这样一路追问,也许会在找到问题根结的时候,开拓认识、分析、转化问题学生的思维和视角,说不定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所帮助。所以这个案例的问题不是“我该不该把她赶出教室”而应该是“我该不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路”。
我们重管理还是重教育?
——评《关注赔偿,还是关注教育?》
“案例”关注赔偿,还是关注教育?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端 虹 王祥连
事由:体育课上,学生A与学生B在单杠边玩闹。后来B发现系在脖子上的玉丢失了,玩闹时A曾扯过玉的系绳,便找到班主任要求A赔偿。
处理:班主任晚上7时左右与双方家长电话沟通:B家长认为双方各有责任,五五分摊,要求A赔付价值的一半(说玉是10年前买的,当时是500多元钱)。A家长则以看不到发票为由,说最多赔100元。于是,班主任约好双方第二天早上8时面谈协商。
半小时后,B家长突然打来电话给班主任:听说A同学父亲出了车祸住院,就不要A赔偿了,明天也不必去学校协商此事了。班主任希望第二天还是按约见面为好。第二天7时左右,A同学母亲打电话给班主任,推托说有事来不了学校,又说这是个小事情,希望由班主任做主,赔个100元意思一下。班主任正告:希望以孩子的教育为重,按约来校。并说明:B家长未必需要赔偿。
之后,三方在学校见面。班主任首先对两位家长谈了看法:孩子之间发生“纠纷”之时,正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不能不了了之,不能让教育缺席,不能不留下教育的痕迹。赔偿是次要的,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要对孩子及时教育,让孩子从“事件”中认识到自身责任,分清对错,培养是非观念与责任感、荣誉感,起到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此时,双方家长和老师对“事件”处理的态度、方式,对双方孩子而言就是今后行事的“示范”,事关孩子的将来与长远。A、B双方家长点头认同。
接着,班主任向两位家长讲述《爱的教育》中“烧炭工和绅士”的故事。双方家长很是动容,表示应该慎重处理以教育孩子。
然后,班主任把A、B同学喊到场,引导他们一起分析“事件”,指出:双方各有责任,按理各承担一半,但B家长因为得知A同学父亲住院,出于情义,只要A承担50元。在班主任的建议下,A同学当面郑重地向B家长表示感谢,A同学母亲取出50元当着孩子的面交给B家长。
“案例”沟通,以人为本浙江绍兴县孙端镇三条溇小学 沈琴娣
下午第二节课后,我走出教室,还没有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了一声惨叫。我赶紧跑回教室,一看,果然出事了,小许同学正坐在地上,一手捂着嘴巴,大声地哭。站在他旁边的小王,也许是被吓懵了,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在围观同学七嘴八舌的叙述中,我大致明白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小王是楼上四年级的同学,下课后要上厕所,从楼梯上往下冲。而二年级的小许正站在教室的门边,背对着楼梯。两个人一撞,小许摔倒了,一颗门牙被撞了下来,满嘴是血。
1.处置策略
(1)马上把受伤孩子送去医院治疗,同时通知撞人孩子家长,让其赶至医院陪同治疗。
(2)与撞人者小王家长协商,除去保险索赔小许一切医疗费用,全由他家负责,并让其在同意书上签字。
(3)医院清创后,及时与小许家长联系,耐心劝说。
(4)当天傍晚,陪同小王家长去小许家看望小许,向小许及家长道歉。
(5)起草《协议书》。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学生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
(6)给付补偿金。收到家长出具收条。
2.作者反思
这件事最后能顺利解决,有两点可以借鉴:
(1)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及时送去医院诊治,并能劝说撞人孩子家长一同登门道歉,缓解了被撞家长的愤怒情绪;由撞人孩子家长亲口确认孩子的医疗费及日后补牙费用,解决了被撞者家长的后顾之忧。
(2)教师劝说撞人者家长站在被撞者家长的立场解决问题,并能立下字据,确保日后解决经济纠纷时有据可查。
这是一个突发事件,是一个意外。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师要把受伤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的关心,为孩子的痛苦而担忧,对受伤学生及其家长要及时安抚。其次,教师要做好引导者,要劝说撞人者家长,受伤者已经受到了精神上的痛苦,请他站在对方的立场,在精神上和经济上补偿对方。最后,教师双方家长协商后,应把协商的结果写下来,立字为据,确保日后争执时有据可查。
正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这场纠纷才可以顺利解决。
(以上两则案例均摘自《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第2期)
案例解析
这是两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成功的意义不同,成功的原因不同,成功以后的教育影响也不同。先看第一则案例,这则案例之所以成功,我想有几个前提:
1.班主任的思维习惯
现在的很多班主任其实做得并不专业,不专业的成分很多,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缺乏教育思维和教育意识。这个案例很成功,成功的第一前提就是得益于班主任的教育思维。遇到问题,我们肯定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很多种,通过观察班主任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能发现班主任的思维习惯是哪种。以这个案例为例,我猜想可能会有这些不同类的班主任:
(1)难得糊涂:先做学生工作,再游说家长,最后各打50大板。如果B不和A玩闹东西就不会丢,所以丢玉的同学也有责任;如果A不和B折腾,也不会无意地把B的玉扯掉,还有就是玩就玩呀,你A同学为什么要去扯B的玉呢?自己惹祸上身,怨不得别人。最后一个巴掌拍不响,各赔一半。这样的结果有点像是“糊涂官办家务事”,班主任也来个难得糊涂,这个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2)相亲相爱:先做B的工作,你东西掉了是不,为什么会掉呢?哦!因为是和A玩耍的时候掉的,说明你和A的关系好,是好朋友。就算不是好朋友,我们也是一个班的,既然是一个班集体的,那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那怎么能说两家话呢?你这么懂事,老师相信你会解决好的。这样的班主任就给学生扣上了一顶比较暧昧的帽子,至于学生愿不愿意戴,就要看学生的“觉悟”高不高了。如果学生不“领情”,班主任就又会侃侃而谈,大讲道理,甚至有的班主任还会言语间流露出“你怎么这么小气”的语调。如果遇到这样的班主任,这个B同学还真够冤枉的,明明东西掉了,还会被贴上这么多的标签,真是冤啊!
(3)“化”功大法:这样的老师多半对这样的事情有着自己的公式——了解情况、协商赔偿方案、问题解决。奉行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双方风平浪静,我就万事大吉;只要问题得到解决,我就如释重负。这样的班主任多半是那种很会交际,很会拌稀泥的人,尤其在家长面前满口江湖语仁义言。只要理性一点,分析一下这个班主任说的话做的事情,活脱一个“大忽悠”。
(4)独裁主义:有的班主任很独裁,独裁的人多半都有点偏听偏信,信了以后一定会刚愎自用,而刚愎自用的依据却是经验主义。这样的班主任不喜欢调查,不喜欢探究,一听到B同学描述过程和场景,马上会调动起大脑里的相关经验,对A、B同学进行衡量,衡量平时表现,衡量成绩高低,衡量诚信,几乎是一衡量完就能马上裁决。只要裁决好了就是终审判决,该赔就有若干赔的理由,不该赔就有不该赔的理由。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或者双方家长到场都是一个样。遇到这样的班主任才是“秀才遇到兵”,有理可以变成没有理,没有理可以变成有理。
当然还可能遇到一点主意也拿不出来的班主任,他们要么让两个当事人自己协商,要么就是听听家长意见甚或找找领导。
以上的班主任较之案例中的班主任,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习惯,比较之下,案例中的班主任有着“教育”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想的不仅仅是解决之道,更多思考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达到的最大的教育之道。对学生、对家长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作者抓住了,还升华了,这样的功夫不是灵光一现的偶然,而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必然。
2.家长的配合
案例中的家长很配合,难得的是双方的家长都很配合,可贵的是在配合的基础上还很通情达理,这为班主任架设教育管理创造了和谐的氛围。我想这样的氛围一是家长的自身素质,二是家长与班主任的长期合作中,家长受到了班主任的感染,这就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润物细无声”。
看多了歌颂式的、自我吹嘘的、经验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案例(文章或实例),再看到以上案例,突然之间有点进氧吧的感觉:清新、自然、理性、和谐的艺术美感。
接着,我们再看看第二则案例,如果这则案例是解决问题的初期,肯定要拍手叫好,这个老师处理问题及时,处理方式妥当,给一线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处理紧急事件的流程式范本。
如果是解决问题的全部,我想还是有些欠缺。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正应该借此为例对全体学生进行深刻而有意义的安全教育。但这样做很考验老师的水平,因为如果强调安全过头,可能会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让孩子们都保持距离,少了一些必要的碰撞,对孩子成长不利;如果不强调安全,那类似的事件有可能还会发生,那这样的老师又不得不再“以人为本”地沟通一次。
愚以为,应该在第一时间处理完以上问题后,策划一次班会,播放一些竞技体育中的正常碰撞的视频,看一些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正常碰撞。让学生感受到有些碰撞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去避免,最大限度地防护自己和他人,并且一旦出现意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名老师很幸运,案例发生后的一瞬间就赶到了现场,我想如果恰巧老师不在呢?那孩子们会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呢?如果能往下面想,我想这可以成为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水平的契机。毕竟,我们要教会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有怎么去生存,怎么与别人相处,怎么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意外(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同样重要)。
但作为案例,作为一个描写“如何沟通处理”的案例,我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可取之处,对比两篇文章,案例情景不同,程度不同,后果不同,也就不能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