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解释,这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
孔子教育人,觉得那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没有任何分别,只要你虚心去请教,他都会耐心地加以教导。好人通过教育会变得更好,甚至成为同自己一样的教育家;坏人通过教育可以改正错误,也变成好人。
理解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什么人都要尽心尽力地教育,不论机灵鬼,还是小白痴,无论他是富家子弟,还是平头百姓,无论他是风流少年,还是垂垂老者。另外,除了要考虑受教对象的类型之外,还要考虑到受教者的学习心理。如果受教者本身就是厌学的,那么,不消说孔子,即使是神仙,也不可能教会的。因为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教,或者只有学,都称不上是教学活动。
所谓有教无类,是收学生不分种类,不分贵贱。当时的社会,能受教育的大体是贵族子弟。一般人上不了“贵族学校”。孔子提出这个主张,很圣贤了。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七十二位高足。这七十二贤人,大概比现在的博士还博士。一部经典之作《论语》,就是孔夫子和这些弟子们搞出来的。他的学生分布在各地,不分华夏,不分“夷狄”。学生也够杂的。有种瓜推车的,有贱民鄙民之子,还有犯人盗贼,大体是下层平民。当然也有些贵族子弟。学生的年龄也没有界定,年纪大的比孔子小五岁;年纪小的,比孔校长小五十岁。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人,坚持搞平民教育。这教育观念,好像比千年之后还超前。譬如,我们想像力再丰富,也很难设想把我们的高干或富豪子弟跟犯人盗贼同窗。早年“血统论”之盛行,所谓“出身不好”的学生被叫做“狗崽子”,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可在孔夫子那七十二贤人中,“狗崽子”是很有一些的。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地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