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聪明者喜爱水,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跃,仁德者娴静;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知者”,指聪明的人,“仁者”,指仁厚的人。在孔子眼里,“知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孔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是我故意作此解释的。
“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这是连起来的意思,千万不要跟着古人乱解释:聪明的人一定喜欢水,仁慈的人一定喜欢山。那问题就很大了。
孔子谈论,往往是仁智对举,而学生们也往往仁智对问,足以说明这仁与智相同也不同,各有妙处,但却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标准。孔子认为能够教导人民懂得正义,拥有道德,就是智慧。因为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给他灌输智慧和文明;敬礼鬼神但却加以疏远,就是智慧。因为鬼神之事即使是有,但人们却很难看到或者琢磨得透,讲得越多,就会越陷入不可知论或者神秘主义中去,反而会给现实的生活带来麻烦,就不明智了。可见,孔子认为智慧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务实,领导人民的行为达到合情合理;二是远虚,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好不讲。
仁德的人总是会自己艰苦奋斗,踏踏实实地实践仁义道德,然后便会有所收获,从而得到快乐。可见,仁的标准就是实践道德,为人表率。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而且享受到了幸福的快乐,便是仁。
自己在人生之路上真实地走,而且得到了好处就是仁;把这种好处传播给更多的人,使他们也得到快乐,就是智。智慧的人以水为乐,就仿佛《道德经》中说的“上善若水”。为而不争,流而不竞,但却无所不能;仁德的人以山为乐,坚定不移,安详和乐。由此类推,智慧的人好动,思维活跃,快乐无限;仁德的人好静,意志坚定,寿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