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懂得了它的人不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将它乐在其中的人。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是学习的三种不同用心。了解、喜欢、以之为乐各有程度的区别,对学习所起的促进作用当然有所不同。对于求学的人来讲,则要由了解自觉地上升到喜欢,以之为乐,它是一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关系。
学问与修养,孔子认为有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知道了人生的道理,仅仅是知道而已,如果不去修习,是没有益处的。但是,毕竟得要通过知识才能进入人生的大道啊。知道了,觉得很好,于是心生好感,努力勤行,一定会有所获得。第三步便是乐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从中找到乐趣,那么就会有动力,并且乐此不疲,也就不计得失了。
孔子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精神境界”的说法,但事实上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很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孔子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一是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三类(三境):小人,君子,圣人。二是按心理范畴,把以上三类人各自分为三种(三界):智者,勇者,仁者。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智者是就知识和才能而言,勇者是就意志和意向而言,仁者是就情感和情绪而言。这种划分,与现代心理学的“知、情、意”范畴划分一一对应。除小人这个层次外,不论君子还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一以贯之的“仁”。
但三者与“仁”的关系,又有心理层次的不同: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勇者又叫“好之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认为这是三种高低不同的境界:智者不如勇者(知不如行),勇者不如仁者(意不如情)。这样一来,孔子实际划分了由低到高的九种精神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