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肠粘膜上见有突起,临床初步诊断可统称为息肉,中医则称为息肉痔或珊瑚痔。发生在大肠下端即直肠上的息肉为大肠息肉的一部分。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8岁的儿童,儿童发病占90%以上。单发性息肉多见于儿童,多发性息肉多见于青壮年,其中少数还有可能发生恶变。成人患者多发性息肉恶变的可能性较大。
一、病因病机
直肠息肉病因病机的阐述最早见于《内经》,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以后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将息肉的病因病机多归于湿热瘀毒或虫积下注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局部病邪与气血交阻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婴儿胚胎期的上皮细胞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长成息肉;长期炎症和机械性慢性刺激,如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和血吸虫病等感染刺激,发生表皮、腺上皮及其下层组织的局限性增生所致。
二、分类
根据其组织形态学待征,大致可分为肿瘤性、息错构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五类。肿瘤性:其中有腺瘤、乳头状瘤、绒毛乳头状瘤和家族多发性腺瘤病和结肠息肉病;息错钩瘤:因一种或几种正常组织过度生长形成,有幼年性良性息肉,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不属新生物,无恶变倾向;炎性息肉:属炎性病变,故称假息肉,常可由肠粘膜溃疡(如溃疡性结肠炎)引起;增生性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生于直肠和结肠粘膜,为无蒂的小结节,直径数毫米,单个或多发,颜色与周围粘膜相同;息肉病综合征:不属以上分类的息肉和息肉病,合并有其他特殊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三、治疗
以手术方法为主;保守内外治法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息肉病患者。
直肠息肉内治法:宜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可采用以下基础方内服:山豆根30g,半枝莲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白花蛇舌草30g,桃仁9g,石见穿12g,黄药子12g,薏苡仁30g,白术12g,炙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三次。血瘀气滞者酌加当归、川芎、红花、赤芍、木香、川楝子等;便血者酌加地榆、槐花、银花、丹皮、生地等;腹痛者酌加元胡、橘核、茴香、白芍;腹泻者加黄芩、黄连、马齿苋等;气血亏虚者可选服十全大补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等。
直肠息肉外治法采用保留灌肠法。可选用下列方剂:6%明矾液50ml,每睡前灌肠;或乌梅、海浮石、五味子、五倍子、牡蛎、夏枯草、紫草、贯众等,浓煎成200ml,每次50ml,每睡前灌肠或用化腐生肌栓治疗。
直肠息肉手术法有:明矾液注射法、套扎法、结扎法、指捏断蒂法。明矾液注射法:适用于广基息肉。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麻,扩肛,找到息肉,消毒后将6%的明矾液03~05ml注入息肉基底部。术后服王氏痔瘘消减丸,防止便秘。每日便后坐浴,肛内注入化腐生肌膏。套扎法:适用于高位息肉。在乙状结肠镜下,用长柄套扎器对准息肉吸引,推扳机套扎于息肉蒂根部,待其自然脱落。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窥镜下用止血钳夹住蒂基底部(包括肠粘膜,不要夹断或扯断蒂部,以免出血)拉出肛外,用圆针在钳下行贯穿“8”字形结扎,剪断余线,线头留1cm长,息肉剪去,常规消毒,断蒂送入肛内,肛内注入生肌玉红膏。每日便后坐浴后肛内注入生肌玉红膏,一周可痊愈。也可用指捏断蒂法,适用于儿童低位带蒂息肉:用右手食指勾住息肉,在蒂与息肉相接处捏断,取出息肉。然此法易出血,残蒂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