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汤
组成:冬桑叶15g,生石膏9~15g,生芦根15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如寒热头痛者,加荆芥穗、苏叶;身痛骨节疼甚者,加紫苏、葛根;咽干鼻涕带血者,加生地黄、黄芩;咳嗽有痰者加陈皮、竹茹;喉痛者加桔梗、牛蒡子、板蓝根等。
功效:疏散风热,清泻肺火。
主治:四时感冒,证见发热恶寒,身困无力,头痛鼻塞,或流清涕,咳嗽喷嚏,口苦咽干,舌红苔白,脉数。
附注:感冒为一切外感病的总称,乃六淫中之风寒为患,四时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常见,多以内蕴微热,复感风寒所致。方中桑叶清轻发散,能退风热之邪,其性甘寒,可清肝明目,其味辛苦,能解上焦脉络之邪;石膏辛甘而寒,辛能走外,寒能清热;芦根甘寒,清泄肺胃之热,用于热病口渴;甘草生用,能补脾胃之不足而泻心火,且能调和诸药。药味简单且无禁忌,随证加减化裁,用之临床立效。1961年春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119例,2剂痊愈者89例,4剂痊愈者28例,5剂痊愈者2例。
麻杏二陈汤
组成:炙麻黄5g,杏仁泥9g,苏子泥9g,陈皮6g,清半夏6g,云苓9g,前胡6g,荆芥穗9g,生姜4片,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散风寒,镇咳止嗽。
主治:风寒咳嗽,证见咳嗽,咯痰稀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胸闷喉痒,舌苔白腻,脉多浮紧。
附注:本病由风寒感冒而致咳嗽咯痰,治疗应重在疏风散寒,方中炙麻黄、荆芥穗、生姜则有此功,加二陈汤与杏仁、苏子、前胡以止咳化痰,用于临床,易收良效。
失音方
组成:金石斛12g,天花粉9g,桔梗9g,射干6g,僵蚕9g,通大海6g,麦冬9g,甘草3g,莲子心3g,青果6g。
用法:水煎服。如久咳失音者,加诃子肉、五味子、百合、北沙参等。
功效:养阴清肺,滋肾生津。
主治:肺火炽盛或肾阴不足所致之音哑声嘶,或完全失音,亦用于讲话、唱歌用嗓过度所致之失音。
附注:《灵枢·忧恚无言篇》云:“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合不致,故无音。”张景岳云:“声音气而发,肺病则气夺,此气为声之户也。肾藏精,精化气,阴虚则无以化,肾为声音之根也。”治疗本病,宜肺肾兼顾,大合经旨,初病者本方必有良效。
天麻合剂
组成:明天麻9g,何首乌30g,石决明12g,生龙齿15g,远志9g,茯神9g,生铁落9g,淫羊藿12g,活磁石12g,珍珠母12g,枸杞子12g,炒枣仁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镇静健脑,补肾强壮。
主治: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证见精神不振,身困无力,自汗盗汗,头晕失眠,心慌心悸,眠差梦多,食欲不振,便干尿少,舌淡苔薄,脉沉弱。
附注:神经衰弱多见于脑力劳动者,高血压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是由于思虑过度,心脾亏损或肝肾阴亏,相火易动,肝阳上亢所致。方中天麻、石决明、龙齿、珍珠母、磁石、生铁落平肝镇惊;何首乌、枸杞、淫羊藿温肝补肾;茯神、远志、枣仁定志安神,交通心肾。肝阳上亢者加入地龙、龙胆草、夏枯草,或生杜仲、黄芩,则获满意疗效。
息痫停
组成:净地龙180g,制马前子30g,胆南星30g。
用法:将生马前子用清水浸泡1周,每日换水1次,1周后阴干、刮去绒毛,酒炙酥。上3味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服用25g,1日3次,白开水送服。
功效:涤痰息风,定痫止抽。
主治:癫痫。
附注:癫痫一证,颇属疑难。祖传息痫停一方经献方人30年运用,疗效确佳。用时常配伍柴胡龙骨牡蛎汤,其效更捷。上方组成的三味药总量为240g,此系一个月的应用药量,按每日服用3次,以30日计共计90次服用量,减去药物加工过程耗损15g,依此一次量应为2.5g,每日7.5g,一个月共计225g。
定眩饮
组成:僵蚕10g、蝉衣10g、片姜黄10g、天麻10g、半夏10g、白术10g,茯苓12g,晚蚕砂6g,寒水石10g,陈皮、甘草各6g,枳实10g,吴萸、焦山栀、龙胆草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暖肝和胃,清胆安中,升清降浊,理气化痰。
主治:眩晕,属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清浊不分、升降失职型)。
附注:定眩饮针对眩晕之病因病机,由升降散、天麻半夏白术汤、宣清导浊汤、温胆汤、吴茱萸汤、龙胆泻肝汤等化裁组成,经临床30多年运用,每获良效。本方用于治疗属于湿痰阻滞,挟风上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胆胃不和的眩晕,常见于西医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病、肾性高血压等。立方以朱丹溪“无痰不作眩”及“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促升”为理论依据,针对痰湿中阻,挟风上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郁生热,胆胃失和,三焦不利而设。本病位在脾、胃、肝、肾。《脾胃论》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方中半夏、天麻加二陈汤为主,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理气和胃;升降散乃清·杨粟山治疗火郁三焦,寒遏于外之湿热病的名方,其中僵蚕、蝉衣升清解郁宣达,姜黄、大黄降浊泻热导火,本方中用枳实易大黄,即有大黄通腑降浊之效,又辛温燥湿化痰,助中焦健运,仍为二升二降,升清降浊,内外通达,气机调畅,阴阳平秘;肝之经脉行于巅顶,痰湿为阴,得湿则化,吴茱萸味辛性热,归肝肾经,下气降逆,中温脾胃,下暖肝肾,暖肝和胃,助痰湿之化;湿郁日久,化火生热,用龙胆草、焦山栀清利肝胆之热,以助和中;晚蚕砂、寒水石宣清导浊,行滞通腑,分利湿热,以助升降散升清降浊。全方共奏暖肝和胃,清胆安中,升清降浊,理气化痰之功。
若湿邪化火不著者,去龙胆草、焦山栀;呕逆不重者,可去晚蚕砂、寒水石;高压偏高者,加生杜仲、生白芍;头痛明显者,加细辛、升麻;纳呆少食者,加砂仁、鸡内金;夜寐不实者,加远志、酸枣仁;大便不爽者,加生大黄。
老鹳草汤
组成:老鹳草30g,黄精9g,防风6g,白芷9g,乳香9g,没药9g,桃仁9g,赤芍9g,川芎6g,全当归9g,羌活6g,桂枝6g,宣木瓜9g,附子3g,千年健6g,追地风6g,牛膝6g,红花6g,甘草6g,黄酒60ml。
用法:水煎服。
功效:风寒湿痹,历节风,证见汗出气短,关节酸痛不可忍,屈伸不利。
附注:本方为治风寒湿痹重症历节风之经验良方,方中以黄精、当归益气养血;老鹳草、桂枝、防风、白芷、恙活等温通经络,除风胜湿;木瓜、牛膝活血通络,舒筋利痹;赤芍、川芎、桃仁、乳香、没药行血消瘀止痛;附子温散寒邪;黄酒以助药力,通达全身。
扁豆花合剂
组成:扁豆花15g,苍术12g,白术12g,猪苓9g,大腹皮12g,泽泻6g,车前子12g,白蔻仁6g,茯苓12g,葛根9g,炙甘草9g,生姜3片,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和中,利湿止泻。
主治:湿泻,证见腹胀腹痛,肠鸣泄泻,乏力纳差,面色白或浮肿,舌苔白腻或薄白少津,脉濡或沉弦。
附注:湿泻多见于夏秋季,乃湿邪偏盛,脾不健运所致。方中扁豆花、苍、白术、白蔻仁、生姜、大枣、甘草健脾化湿;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大腹皮行气利水;车前子通利小便,水通邪去;葛根升清阳,止泻利,如兼表邪者,用之尤宜。
加味润肠丸
组成:蜜当归30g,肉苁蓉30g,郁李仁12g,火麻仁12g,桃仁泥9g,糖瓜蒌15g,风化硝9g,番泻叶6g,陈皮6g,杏仁泥9g,佩兰叶12g,鸡内金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润燥,通肠缓下。
主治:老年人或妇女产后失血过多,或病后津液不足所致之便秘,证见头晕头闷,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苔黄干,脉象细数。
附注:体虚便秘称为虚秘,乃阴亏伤津所致。本方宗李东垣润肠丸加味,减羌活、大黄两味,加苁蓉、瓜蒌、风化硝、番泻叶、杏仁、郁李仁、陈皮、佩兰、鸡内金、陈皮、佩兰组成,用之辄效。
消滞芙蓉糕
组成:黑白二丑。
用法:黑白二丑压铁锅文火翻炒,以酥焦黄脆为度,将等量之红、白糖入锅中,糖化药中起锅备用。形如芙蓉糕故名之。每日空腹嚼服15g,可连用1~3天,服后当日下午大便出乎意外之多,腐臭异常。
功效:降浊通实,以降促升。
主治:消化不良(湿热阻滞,饮食积滞型)。
附注:在众多疾病过程中,常出现中焦壅实阻滞不通,泻下不爽,苔腻脉滑,烦躁不宁但又不具备痰、痞、满、燥之实证,非腑实可用之承气证。用此方可荡涤污秽,顿觉舒适清爽。为治他病扫清障碍,屡用屡验。消积导滞,可用于各种积滞之证,只是在疾病过程中,有是症便用是药,一效即可,“衰其大半即止”,不可连用,以防虚虚实实之变。
三五合剂
组成:茯苓皮9g,生姜皮9g,猪苓9g,大腹皮12g,冬瓜皮15g,白术9g,五加皮12g,白芥子9g,泽泻9g,车前子15g,葶苈子9g,桂枝6g,肉桂3g,丝瓜络15g,黑白丑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渗湿利水,消肿除胀。
主治:单腹胀,证见腹胀如鼓,二便闭塞,面黄消瘦,纳差腹痛,咳嗽胸闷,精神萎靡,舌苔薄白,脉沉细而弦。
附注:本方为五皮饮、五苓散、五子衍宗丸、三子养亲汤等方化裁而来,减去五皮饮中地骨皮,用三子养亲汤中白芥子,五子衍宗丸中车前子,加葶苈子、丝瓜络、黑白丑而成,有健脾燥湿、淡渗利水、理气消肿之功,适于体壮邪实者,如属身体虚弱者则加减应用。
玉贞散
组成:明天麻6g,白附子6g,藁本5g,土茯苓30g,白芷6g,芥穗炭5g,生龙骨12g,川芎6g,生地黄12g,牡丹皮6g,磁石12g,蔓荆子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养血,镇惊止痛。
主治:偏头风,证见头痛欲裂,或左或右,甚者失明,心慌汗出,精神不安、烦躁,或有寒热,舌质红,脉沉涩。
附注:本方原只南星、防风二味,陈实功加羌活、白芷、天麻、白附子以治破伤风,加减化裁以治偏头风。方中生地、丹皮、川芎、土茯苓、蔓荆子养血活血,清热祛风;天麻、白附子、藁本、白芷、芥穗搜风止痛;龙骨、磁石镇惊安神,潜阳纳气。用于阴虚精神不安之偏头风者,甚为妥当。
佩兰合剂
组成:佩兰叶12g,谷、麦芽各12g,松香6g,鸡内金9g,苍、白术各9g,佛手6g,香橼皮6g,枳壳6g,砂仁壳6g,广木香5g,沉香1g,白蔻仁5g,厚朴花6g,丁香15g,广藿香6g,吴萸3g。
用法:水煎服。如泛酸吐酸者,加乌贼骨、象贝母;大便色黑者,加阿胶、白芨、黄芩炭、生地炭;兼胁痛者,加酒白芍、炙甘草、元胡、青皮;胁下有硬块者,加三棱、莪术;胁胀饮痛者,加半夏、白术、云苓、桂枝;腹泻肠鸣者,去白术,加云苓、炙甘草、扁豆花、大腹皮、桂枝、姜、枣等。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散寒。
主治:胃脘痛,证见胃脘胀痛,泛酸呕吐,呃逆嗳气,食少嘈杂,神疲懒言,面色苍白。
附注:本病皆由脾胃升降失调,气机郁滞,寒留气凝所致。方中木香、松香、白蔻仁、佛手、香橼皮皆行气之品,解郁行气止痛;藿香、佩兰芳香化浊以醒脾;苍、白术、谷、麦芽、枳壳、厚朴健脾燥湿,消食除胀;丁香、吴萸、沉香温阳降逆,使脾气升,胃气降,寒除食消,气顺中和,诸病当自愈矣。本方不但可以治疗慢性胃炎,亦治传染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