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5000000025

第25章 发热的辨证论治

发热一证在祖国医学的古典著作《内经》中就早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阳胜则热”、“重寒则热”、“寒极生热”的记载,这是在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说明人体阴阳属性和自然的转化规律,并以此为据还说明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对立统一性。《内经》一书还描写了寒热虚实性质,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并进而提出了治疗原则,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后,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上,有伤寒学派和温热学派,都是治疗发热为主的病,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一、发热概论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的病种和兼证内容很广,大体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外感发热多为实证,由气候异常或疫疠等外邪侵犯人体,正邪相交而致发热。其中有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咳嗽、鼻塞等肺经卫分症状。半表半里热的主要症状是寒热往来,胁肋苦满,口苦咽干呕恶,脉弦数。里热则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舌苔黄干,大便燥结,脉多沉数有力。若邪盛深入“营血”则见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症状。“内伤发热”多为虚证,大多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其中有“阳虚”(气虚)与“阴虚”两种。阳虚发热有二,一指素体虚弱,尤其脾胃功能低下,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反映,其症有自汗身热,恶风身倦,少食纳呆,发热多在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二是素体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现浮热,其症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痢,脉微等。阴虚发热是指阴津耗损过度而出现的内热,其症见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在中医四诊中,问诊首问寒热,此说明是四诊中的重点。单就发热进行辨证论治时也要运用一套完整的理法,使用这些理法时,主要先辨别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再以外感或内伤分析其不同的原因,从而根据证候的具体情况和患者个体的特殊情况再进行适当的治疗。

二、辨证论治

1.外感发热

(1)风寒外感: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肌肉关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而数(太阳伤寒)。治宜辛温发汗。如麻黄汤、香苏饮。

(2)风温外感:发热恶寒、自汗出、头胀、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发汗,如银翘散、桑菊饮。

以上两证皆为表证,与肺有密切关系,故共同症状是喉痒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两者区别在于风温轻而风寒重,风温鼻孔有热感、咯痰不利或咽喉梗痛。除上两种外还有湿邪、暑邪和秋燥之气也能引起发热,即所谓“六气皆可化火”之义,然其性质和临床表现及用药上也就有所不同,但因同属表热,其治疗原则仍离不开辛温和辛凉两类。

根据临床所见,用桑菊、银翘之类较多,乃因风热原因居多,也由于“六气皆可化火”之故,即使是风寒外感也极易化热。故临床每遇此证,作者常用自拟方“清瘟汤”,对流感和病毒性上感效果比较满意。其方为:桑叶、芦根各15g,生石膏、生甘草各9g。因温热性质的外邪变化较多,故须加减化裁:瘟毒痄腮可加牛蒡子6g,马勃6g,板蓝根9g;咽喉红肿可加桔梗9g,金果榄6g;眼赤目痛可加菊花9g,木贼6g;牙痛加牛膝9g,细辛3g;龈肿加生地、元参各12g;纳呆加鸡内金9g或焦三仙各9g;夹湿者加佩兰12g,藿香9g;夹暑用滑石9g;化燥可用知母6g,麦冬9g(1961年曾报道过用此方治疗百余例流感的疗效,1975年此方刊入《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一书中)。但发汗时还须注意,如当汗而不汗,邪自不去,不当汗而汗,轻则伤津液,重则亡阳,故应注意病人的体质和严格掌握好剂量。

(3)伤风发热:发热鼻塞,自汗出,脉浮缓,这是伤寒的太阳中风证,属于表虚证。由于卫分感受风邪造成卫强营弱的情况,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方中桂枝祛风,芍药可养阴和血,生姜能发表,大枣可补中,这样互相配合,起祛邪扶正之功。桂枝汤在临床应用上范围已扩大,如用于阳气虚弱引起的脏腑功能低下的各种慢性病的治疗,如慢性胃炎等。

(4)少阳发热:寒热往来,胸胁痞满,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此乃伤寒的半表半里证。治宜和解法,方用小柴胡汤。和其里使邪不再内犯,解其表使邪从外出,目的是祛邪存正。邪正盛衰,取决于内因,解表为扶正,和内为祛邪,主导思想相同。

此外,疟疾发热,一日一发或兼日一发或三日一发,有规律,发时先寒后热,兼见头痛口渴,汗出则热清。古人将此证分多种类型,治以常山饮和七宝饮为主,也可用小柴胡汤,但也应视虚实而加减。

(5)阳明发热(邪在气分):经证: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初在肺则身热持续而不恶寒,进而犯胃则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口渴引饮,舌苔薄黄,脉象滑数。当热邪入胃便有“四大之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邪在肺治以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并加石膏;邪在胃则用白虎汤,此属于清气退热法。腑证:寒邪和热邪传至中焦,胃中热藏必耗津液,影响及肠使大便秘结。证见大热不退,日晡更甚,甚而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而糙或起芒刺。治宜下法通便,方用大承气汤。注意须具备痞满燥实坚五症者才用此方,否则用化裁承气汤。

(6)表里俱热:表应汗解,里应清下,表里俱热同时并见或传经后表证未解即见里证,此时要汗下同用,也即双解法。如上下均热、脉洪数用三黄石膏汤,如泻热则用葛根芩连汤。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既可疏表也可清里又不伤正,临床常以此药治疗皮肤风毒刺痒,且对顽痰也很有效,但要掌握体质。

(7)湿热发热: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胶结、难分难解。故证见:热势缠绵,头痛自汗,心烦胸闷,恶心,口干不欲饮,舌苔腻等。治宜清热化湿,如三仁汤。湿热证的清热不难,湿邪却不易化,不先化湿,又很难使热清解,因此治疗上应突出化湿为主。

(8)邪入营血发热:温毒或伤寒化热传入营血所致之发热,使病邪又深了一步。邪入营分,舌质红渐深而为绛,见心烦神昏和斑疹出血等,常用方剂为清营汤或清宫汤等。有神昏谵语者用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至于斑和疹的治疗,疹以辛凉透邪为要,适加清血分之品,斑则需清热凉血。

2.内伤发热

(1)郁证发热:本病系七情所伤、“五志化火”所致。证见午后低热或遇情志不遂时即现周身烘热,烦躁易怒,头胀耳鸣,夜寐不安,多梦易惊,胸胁不适,纳差,妇女月经不调等。治宜舒肝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

(2)瘀血发热:发热若狂,少腹拘急,小便自利,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如患少阳证未罢,经水适来,突见谵语,胁肋脐腹疼痛,为“热入血室”,治以小柴胡汤加减。瘀血发热,用退热药不能奏效,必须以祛瘀为主。临床上遇妇女经期低热,按养血通经,少佐清虚热之药治疗,很有效,尤在产后,益气养血药中加入芥穗炭,有除风退热的理想效果。

(3)食滞发热:食滞不消而呕吐或泄泻,身热伴随而起,此病小儿多见,每用多种方法解热不除,投以消导则滞除热退,方如保和丸之类。临证常以鸡内金、生石膏同用治疗伤食发热,且治流清涎效果满意。

痢疾发热是里滞不化,用消导药后热方退,若慢性痢疾发热则属阴虚之热。小儿疳积(多指小儿营养不良)常见形体消瘦,肚大青筋,兼见潮热,即所谓“大人为痨小儿疳”。此种疳积不可攻代消导,正如钱乙所载:“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转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临证用“疳积散”治疗此类疾病。药含龟板、鳖甲、穿山甲、太子参、白术、茯苓、生杭芍、鸡内金、麝香、雄黄、天竺黄、龟板、鳖甲、芍药意在养阴,既补先天,又能消积;太子参、茯苓、白术以益气养后天;穿山甲、鸡内金健脾消滞;雄黄消积杀虫;麝香回阳开闭。此种补先天、养后天,使阴生阳长的作用适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治疗小儿疳积每顺手而应。大病之后的患儿如慢性肾炎、慢性肝炎、支气管哮喘等,服此药后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运用。

(4)阴虚发热:发热多在下午,骨蒸发热,五心烦热,盗汗,形体消瘦,脉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如清骨散。

(5)阳虚发热:自觉热势多在半夜或上午,平素形寒恶风、神疲懒言、饮食无味,脉大无力,治宜甘温清热法,用补中益气汤。

已故名老中医秦伯未对阳虚发热做这样的论述:“如果误于发汗则汗出不止,误于清凉则呃逆频作,或误于滋阴则神疲昏愦、大便溏泄。我的体会,阳虚证与气虚有密切关系,单纯的阳虚与气虚又不可能引起发热,因阳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阴虚发热也能促使阳气虚弱。所以虚证发热虽可分阴虚、阳虚,但不能偏执一方治疗”,这些经验极为宝贵。

(6)血虚发热:和阴虚发热同类而症状稍轻,如热亦在下午,遇劳即发,自感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汗出,体困无力。治宜养肝,因肝为血海,用归芍地黄汤加减。

综上所述,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一是祛邪,一是扶正,祛邪的目的在于扶正,扶正的目的在于祛邪,其间的道理应细心领会。发热一证,可引申出许多证候,应在四诊的基础上,按八纲、病因进行具体辨证,若辨证得当,治法也就在其中了。

同类推荐
  • 养生笑话荟萃

    养生笑话荟萃

    本书共收集740个古今中外有关健康的养生笑话。分为饮食篇、运动篇、旅游篇、生活篇、医疗篇。这些笑话反映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天真、误解,在健康养生方面闹出的尴尬、无奈的言行。
  •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本书由多名心理学专家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分别对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嗜好和怪僻等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中老年心理和两性心理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就这些心理问题的治疗与保健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 大道无形:彻底学会经络养生

    大道无形:彻底学会经络养生

    本书介绍了经络手法使用说明;十二经脉——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保证;奇经八脉——人人都可以成为养生高手等内容。
  • 从头到脚辨健康

    从头到脚辨健康

    本书介绍了依据身体各部分表现来辨别身体健康情况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为何人体能发出健康信号、皮肤是判断健康的镜子、面色是健康的红绿灯、嘴唇“说出”健康状况等。
  • 不吃药的养生智慧

    不吃药的养生智慧

    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非药物疗法出发,加之简单实用的中医传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熏洗等方法。
热门推荐
  • 笑忘语

    笑忘语

    这一切,我不懂,但我不想再失去一切了......这世界,我无法改变,世人也无可奈何,我又有何故......望着这瑰丽的世界,我突然笑了,笑的不知所以然......
  • 凡神回忆

    凡神回忆

    这是一个以现代为背景衍化而出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它让现代人有了重新跨入修真的机会,但它不同于普遍小说,主角既不是高人重生,也不是废材,主角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他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向高峰。而之所以想以此为背景,是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热血男女,都有一个武侠梦甚至是修仙梦,作者我也是其中一个。在武侠修真世界,你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人,一言不合便可刀剑相见,只要实力够强,一个手掌下去,便可镇压魑魅魍魉,不用受现代生活中的规规矩矩束缚,只要心够大,敢打敢拼便能叱咤一方,笑傲江湖甚至笑傲仙界。喜欢武侠小说,喜欢玄幻小说,遂写此书!让我们遨游在天际,一起闯荡仙境,做一回人生的主宰。
  • 神君宠妃.萌妃好妖娆.

    神君宠妃.萌妃好妖娆.

    她傲视天下脾睨众生.他清冷无欲不食烟火.她前生是天庭玉帝小女儿.是为人称道的清月神女.他前生是天庭的战神.是墨卿神君.他对她一见钟情.两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玉帝知晓便有意夺他性命.她为了救他放弃百年修为甚至性命.下一世他寻到她便对她死缠烂打.“小清璃.我玩世不恭却唯独爱你”“千墨卿.我冷若冰山却唯独宠你”
  • 姗姗来迟:魏

    姗姗来迟:魏

    【已弃文】中考来临,她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为了自己深爱的男神,她选择了男神所在的学校,只为能更一步的接近他,和男神在一起。陈末黎:“给我介绍个对象!”男神挑眉:“像老子这么优秀的人都没个对象你要什么对象?”陈末黎:“那我是不是应该庆幸我曾和你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好过?”男神:“对,你该庆幸!”
  • 邪修毒医在民间

    邪修毒医在民间

    秦玉轩意外获得邪修传承,邪修可杀人于无形,可救人于死亡边缘。鬼眼神通看透世间万物,赚取亿万家财;控灵之法控人控兽,灵宠奴仆誓死相随;邪修炼毒化解世间奇毒,癌症艾滋也是毒,按一按就好……富家千金,异国公主,御姐警花,火爆军花,刁蛮小萝莉……望着美女蜂拥而来,秦玉轩脸色微变,女人可比天下间最难解的毒还难解啊!
  • 甜宠来袭:风纪委员会

    甜宠来袭:风纪委员会

    一个在学校是铁面无私的风纪委员,一个在学校是玩世不恭的学校第一,一个在家是温柔体贴的姐姐,一个在家则是离开家自己生活的正牌大少爷,她苦苦恳求他当风纪委“算我求你了,你就当吧!”“当也行,不过我有一些条件,上学的每一天你都要把早中饭给我做好带来,还有就是你每个周末必须抽出一天时间来给我做饭,怎么样?你要是不答应我可就走了。”不就是当煮饭婆嘛!为了学校的风纪,我当!“成交!”由此,关于风纪委员会的故事就开始了[本文是不会弃文的,请大家放心收藏和订阅]
  • 我的刁蛮老婆

    我的刁蛮老婆

    家里老头子跟我说,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里面全是女的,她们洗澡都得经过我的同意!但特么的就是一个保安而已,一个女生宿舍的保安。
  • 王妃不要太狂妄

    王妃不要太狂妄

    那一个转身,不过为他,殊不知,他已走远。今生无缘,来生可否与我携手?
  • 嫡女逆凰

    嫡女逆凰

    她丞相掌上明珠,家世显赫,才貌一流,竟沦为和亲工具!果断逃婚,竟邂逅桃花无数!啧啧,这磨人的穿越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霸王圣骑

    网游之霸王圣骑

    项少羽因一次意外,重生到十年之前。为了拟补心中的痛,为了守护她。其又毅然决然的投入到《缔造辉煌》之中。机缘巧合之下,其转职为霸王铁骑。在获得无与伦比的属性之时,其也丧失了所有的主动技能。从此,一个只靠buff和被动技能的骑士,走向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