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在宋代就已有流传,是一种站式武术导引功法。此后衍生成多种流派。大约在明代初年,出现了“坐式八段锦”,于是将“站式八段锦”称为“武八段锦”,或“外八段锦”,而将“坐式八段锦”称为“文八段锦”或“内八段锦”,“坐式八段锦”传入嵩山少林寺后,被辑入《内功图说》中,称其谓“易筋经十二段锦”,当今的《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站式练习,是中国健身气功中心正在推广的竞赛套路,也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之一。由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副教授率课题组创编而成。该项练习是有氧运动,安全可靠。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间;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八段锦对身体的益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炼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用现代科学医疗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八段锦》习练要领: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兼、循序渐进。
一、八段锦动作名称
预备式
第1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2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3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4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5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6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7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8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收势
二、八段锦的分解教学与呼吸配合
预备式
动作1: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2: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动作3: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4: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抵下腭,双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2)呼吸徐缓,气沉丹田,调息6:9次。
“呼吸配合”
左脚开步时吸气,两脚平行站立时呼气,两臂内旋时吸气,两臂合抱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第1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1:接上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2: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动作3: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动作4: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本式托举、下落为1遍,共做6遍。
“动作要点”
(1)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抻拉。
(2)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呼吸配合”
两手上托吸气,下落时呼气。初学时,也可在两手托至胸前时呼气,头平视时吸气,两手下落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通过两手交叉上托,缓慢用力,保持抻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2)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防治肩部疾患、预防颈椎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2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1: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侧开步站立,两腿膝关节自然伸直;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两掌心向内;目视前方。
动作2:上动不停。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掌屈指成“爪”,向右拉至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侧推出,与肩同高,坐腕,掌心向左,犹如拉弓射箭之势;动作略停;目视左掌方向。
动作3:身体重心右移;同时,右手五指伸开成掌,向上、向右划弧,与肩同高,指尖朝上,掌心斜向前;左手指伸开成掌,掌心斜向后;目视右掌。
动作4:上动不停。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5~8:动作相同,唯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l遍,共做3遍。
第三遍最后一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屈紧,肩臂放平。
(2)八字掌侧撑需沉肩坠肘,屈腕,竖指,掌心微凹。
(3)年老或体弱者可自行调整马步的高度。
“呼吸配合”
两手交叉时吸气,开弓时呼气,分掌时吸气,交叉时吸气。
“功理与作用”
(1)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同时刺激手三阴三阳经等,可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
(2)可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
(3)有利于矫正不良姿势,如驼背及肩内收,很好地预防肩、颈疾病等。
第3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1:接上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经面前,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左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棍,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动作2: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3、4:同动作1、2,唯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第三遍最后一动时,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右臂屈肘,右掌下按于右髋旁,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力在掌根,上撑下按,舒胸展体,拔长腰脊。
“呼吸配合”
上托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静力牵张),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胁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俞穴等,达到调理脾胃(肝胆)和脏腑经络的作用。
(2)可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等。
第4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1:接上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臂伸直,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然后上动不停。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略停;目视左斜后方。
动作2: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3:同动作一,唯左右相反。
动作4:同动作二。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第三遍最后一动时,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头向上顶,肩向下沉。
(2)转头不转体,旋臂,两肩后张。
“呼吸配合”
143144两臂伸直、外旋时吸气,两臂内旋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本式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静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脏腑。
(2)本势动作中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刺激颈部大椎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3)可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预防眼肌疲劳以及肩、颈与背部等疾患。同时,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疲劳。
第5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1:接上式。身体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两腿膝关节自然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同高时,两臂内旋,两掌继续上托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动作2:上动不停。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肘关节微屈,小指侧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3:身体重心向上稍升起,而后右移;上体先向右倾,随之俯身;目视右脚。
动作4: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
动作5:身体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起,随之下颏微收;目视前方。
动作6~8:同动作3~5,唯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做完3遍后,身体重心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同时,两掌向外经两侧上举,掌心相对;目视前方。随后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屈肘,两掌经面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2)摇转时,颈部与尾间对拉伸长,好似两个轴在相对运转,速度应柔和缓慢,动作圆活连贯。
(3)年老或体弱者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可强求。
“呼吸配合”
两掌上托时吸气,两臂下落时呼气,起身、右倾时吸气,旋转时呼气,右移、成马步时吸气。
“功理与作用”
(1)心火,即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盛的病机。通过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
(2)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屈、环转及回旋,可使整个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股部肌群参与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的关节灵活性,也增强了这些部位的肌力。
第6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1:接上势。两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时,两掌指尖向前,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2:两臂外旋至掌心相对,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动作3:上动不停。两臂外旋,两掌心向上,手指转向腋下,变手背贴背向下反插摩运;目视前方。
动作4: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随之上体前俯,两掌继续沿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置于脚面;抬头,动作略停;目视前下方。
本式一上一下为1遍,共做6遍。
做完6遍后,上体立起;同时,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随后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向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反穿摩运要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
(2)年老或体弱者可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调整动作幅度,不可强求。
“配合呼吸”
两臂上举时吸气,下按时呼气,两掌后插时吸气,至臀部向下摩运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通过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命门、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方面的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作用。
(2)通过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
第7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1: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固,抱于腰侧,拳眼朝上;目视前方。
动作2:左拳缓慢用力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朝上;瞪目,视左拳冲出方向。
动作3: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朝下;目视左掌。左臂外旋,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固;目视左拳。
动作5~7:同动作2~4,唯左右相反。
该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做完3遍后,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马步的高低可根据自己的腿部力量灵活掌握。
(2)冲拳时要怒目瞪眼,注视冲出之拳,同时脚趾抓地,拧腰顺肩,力达拳面;拳回收时要旋腕,五指用力抓握。
“呼吸配合”
开步时吸气,冲拳时呼气,回收抱拳时吸气,两手下落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本式中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泻,有强健筋骨的作用。
(2)两腿下蹲十趾抓地、双手攒拳、旋腕、手指逐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俞穴和督脉等;同时,使全身肌肉、筋脉受到静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全身筋肉结实,气力增加。
第8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1:接上式。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动作2: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目视前方。本式一起一落为1遍,共做7遍。
“动作要点”
(1)上提时脚趾要抓地,脚跟尽力抬起,两腿并拢,百会穴上顶,略有停顿,要掌握好平衡。
(2)脚跟下落时,咬牙,轻震地面,动作不要过急。
(3)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呼吸配合”
提踵时吸气,颠足时呼气。
“功理与作用”
(1)脚趾为足三阴、足三阳经交会之处,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同时,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
(2)颠足提踵而立可发展小腿后部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3)落地震动可轻度刺激下肢及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并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复位,有助于解除肌肉紧张。
收式
动作1:接上式。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2:两臂屈肘,两掌相叠置于丹田处(男性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目视前方。
动作3:两臂自然下落,两掌轻贴于腿外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体态安详,周身放松,呼吸自然,气沉丹田
“呼吸配合”
两臂外旋时吸气,两掌相叠时呼气;两手不动,再做1~3次深呼吸,然后,做自然呼吸,调节身体。
“功理与作用”
气息归元,放松肢体肌肉,愉悦心情,进一步巩固练功效果,逐渐恢复到练功前安静时的状态。
1.教学原则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既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又如春蚕吐丝相连无间,使人神清气爽,体态安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的上托、“左右弯弓似射雕”的马步拉弓、“调理脾胃须单举”的上举、“五劳七伤往后瞧”的转头旋臂、“攒拳怒目增气力”的冲拳与抓握、“背后七颠百病消”的脚趾抓地与提肛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黏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抻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能够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的强度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神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本功法每式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了意动形随、神形兼备。气寓其中,是指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习练本功法时,呼吸应顺畅,不可强吸硬呼。
2.教学方法
第1步:讲解八段锦的功理、功法。主要是要学生明确学练八段锦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对八段锦的学习热情,强调学练八段锦的科学性和健身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第2步:学练八段锦的基本身型和技法。将八段锦的基本身型、手型手法、步形步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八段锦运动技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第3步:从站桩开始教学,逐动学练技术动作。通过学练习八段锦的“抱球桩”进行调身、调息、调心训练,再开始逐动教学八段锦套路。
第4步:复习提高。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分解教学和集体练习、分组复习以后,再采用观看教学光盘、聆听教师的理论分析和教师的课件教学,纠正错误,这样,经过理论——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全面掌握八段锦技术要领。
第5步:动力定型与终身锻炼。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以后,就要鼓励学生持之以恒,选定八段锦为进行终身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也只有坚持长期的锻炼,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