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2200000010

第10章 春季养生

第一节 春应祛阴寒以助阳

《黄帝内经》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刑,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为四时之首,为万象更新之始。此时冰雪消融,绿意归于大地,一切皆呈欣欣向荣之景象。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人与大地相应”,所以人体内的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外向上抒发。

中医认为,春季是肝旺的季节,而肝气偏亢,则会影响脾。因此在饮食上,《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肝主春,……且肝苦急,既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所以在春季饮食上,养生要符合于春季阳气初生这一特点。可多吃辛甘发散的食物,如蒜、韭、葱等,以祛阴散寒为主,不宜多食酸味。因为五脏和五行的关系中,酸入肝,有收敛之功,会阻滞阳气生发与肝气疏泄。在春季的饮食养生方面,应多选择可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一些食品。

春季饮食养生总的原则,就是宜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韭、蓼、蒿、芥等新嫩之菜,及杂和面食,因为如今蓼、蒿等野菜已经较少食用,因此葱、蒜、韭也是养阳的佳蔬。此外,除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之外,也应注意少食酸、多食甜,有助于补益脾胃之气。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向荣,人体阳气也向外向上第二节 春季重养神

智者养生之道必定是顺应四季气候变化,适应寒暑,情志和平,喜怒有度,居住平安,善于调节运动与休息。春季养神遵循顺时养生法则的关键,在于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使自身内心世界同外界蓬勃发展的万物生机一致,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到,春季三个月,为万物推陈出新的时期,人应晚睡早起,清晨起床后可到庭院中走走,将头发披开,放松身体,让自己情志生机盎然,切不可扼杀压抑,让自己郁闷不快,使情志无法舒畅。可赏心怡情,但绝不抑制摧残、逆生理。

春季风多且风大,《黄帝内经》中记载:“风者,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医疗气象学证明,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音会让人感到烦躁不适,尤其是当大风音频太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时。科学家也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令人感到头痛、恶心、烦躁,致使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的体内会发生化学过程的变化,同时会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令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及疲劳,甚至会增加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

那么,为什么谈到养生就一定要说养神呢?中医认为,神为生命的主宰,它统御精气,为生命存亡之根本与关键。《黄帝内经》中也记载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可见,在养生时不应忽略神气对于生命的作用。于生命过程之中,人体容易动而致耗,难静而内守。所以历代很多养生家皆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

第三节 养肝应抓住春季好时节

“春日宜养肝”为中医四时养生观点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因此人应当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和外界统一。中医认为,“肝,其地在血海,故其脏为血脏,其部为血部,而其职,主藏血而摄血。”

人体的新陈代谢都是通过血液来运输的,而肝则为新陈代谢的枢纽。

它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与防止出血,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让面色红润光泽起来。

春季来到的时候,人体往往因为肝气旺盛,会引发种种不适。其实这是因为肝有“主疏泄”的功能,中医学认为“肝”不仅仅单指那两片肝叶,而是指“整个生化反应系统”。“肝主疏泄”意思是肝主管着整个生化系统的“疏泄”。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活动也正常。但如果“肝失疏泄”了,则会引发 “肝实证”,或“肝虚证”等病理现象。

因为春季为万物更新、生机涌动的季节,因此肝阳旺盛,人体内部也被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倘若疏泄不及时,则会因肝气升发太过造成血热上行,上冲于头,导致头顶部胀闷、面部潮红,人的情绪也会很激动,容易出现大发脾气等现象。另外,肝火旺盛也会致使维生素A的不转化,眼部因充血目赤。

根据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以养肝为先,同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以肝补肝:鸡肝味甘而温,可补血养肝,还可以温补脾胃。

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能治疗肝血不足,眼睛干涩流泪等症状。肢体麻木者,可用鸡肝5只,天麻20克,同煮服食,每天一次。

以血补血:鸭血性平,且营养丰富。因为肝主藏血,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以血补血。

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服食,能养肝血,辅治贫血,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品之一。

以味补肝:醋味酸而入肝,有平肝散淤、解毒抑菌之功效。肝阳偏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可用食醋泡鸡蛋或黄豆。平时因气闷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冲服,可快速止痛。

以菜舒肝:春季的应时蔬菜之中,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功效,对肝气不舒、胃病的辅助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四节 春季给身体降降火

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人体内的水分非常容易丢失,再加上春季天气变化反复无常,无法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与稳定,从而引起生理机能失调,导致人体的“总管家”——大脑因指挥失灵而引发“上火”症候的出现。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鼻腔热烘火辣、眼睛干涩红赤、嘴唇干裂、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

为了躲避漫长冬季严寒的侵袭,人们常常喜欢穿着厚厚的衣服,拥坐在炉火旁,喜欢吃热气腾腾的饭菜,喝烫口的热粥、热汤,有的人还喜欢喝点酒。在酷寒的冬季看来这些都是必要的,可是却令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或痰热。到了春季,体内积蓄的郁热被风气所鼓动向外散发,人体相应的病患也就会伴随出现。轻者头昏、烦闷、胸满、咳嗽、痰多、四肢重滞,重者则会形成温病,甚至会侵害内脏,所以春季应注意及时清除体内的积热。

其实,清除体内积热有许多方法。症状轻微的情况下一般不需服用药物,可通过春游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中,尽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以排出体内的郁热之气。

此外,也可适当选用一些稍微偏凉,又有解除内热作用的饮食疗方:

竹叶粥:竹叶50片洗净,石膏150克,砂糖50克,粳米250克作为原料。首先将3大碗冷水文火煎石膏、竹叶,煎至剩下2碗水时取下,待稍凉后,滤去滓渣。放置片刻,用上部澄清液煮粥,粥热后,放入少量砂糖便可食用。

常喝菊槐绿茶饮。

如果是症状严重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理气化痰、清热利膈的中成药。

此外,预防春季“上火”的方法为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连续劳作到午夜。多吃水果蔬菜,忌吃辛辣的食物。多喝水,或喝些清热饮料,以促进体内“致热物质”由尿、汗中排出。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牛黄上清丸、三黄片、青果丸等。提醒大家,不要见清火药就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

第五节 春天食补可防顽疾复发

春季虽然暖和,为生机盎然的时期,但早春还处于乍暖还寒的季节。天气的骤然变化,很容易使人患上感冒。而且人体的皮肤因秋收冬藏收敛之性也已削弱,春季人体的皮肤变得松散,毛孔开泄,减弱了对寒邪的抵御能力,而且因为春季阳气升发,正是推陈出新、温暖多风之期,所以很多人易受寒邪侵袭,导致顽疾复发。

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压变化大。医疗气象学家证实,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持续降温密切相关。如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捷足先登的感冒、消化不良等疾病,同时老年性疾病,如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也伴随出现。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开始生长、繁衍,传播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吃些可以补充人体抵抗力的药物。

玉屏风散:小粒丸剂,由黄芪、白术、防风诸药组成,适宜于卫气虚弱、体表不固、容易患感冒伤风者。风为春季之主气,最容易侵袭人体,平时服用此药,可以有效抵御风邪的侵袭。为了防止旧病复发,体质虚弱的老人春季更应当服用此药。

服 法:每天2次,每次服15克,以温开水送服。

黄精丹:大粒蜜丸,每丸重15克;内有黄精、当归各等成分,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效,对身体虚弱、精神疲倦、腰膝酸软、面黄肌瘦、饮食渐少、自汗盗汗者适宜。“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只有气血调和,身体才能健康。老年人在春季尤当服用此药。

服 法:每天2次,每次服用1丸,以温开水送服。

第六节 “春捂”应该怎么“捂”

春季虽然为万象更新、生机盎然之期,但仍处于乍暖还寒的季节。人体的皮肤因秋收冬藏也已削弱了收敛之性,皮肤变得松散,毛孔开始开泄,也减弱了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春季又是传染病多发之季节,所以春季性交之际应当注意保暖。中国民间有一条保健谚语,即“春捂秋冻”,从气候学分析,它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春和秋皆为过渡季节,但这两个季节也存有差异。通常将3~5月称之为春季,9~11月称之为秋季。温度上,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春季高于秋季,最低气温平均值则为秋季高于春季。春季时,白天温度高一些,但早晚温度仍比较低。为防止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发生,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不要因春风得意反而患上疾病。

而且,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春捂”很重要,它既顺应了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过:“春季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明代医家汪绮石也指出:“春防风,又防寒”。

但是怎样做到正确的“春捂”呢?《摄生消息论》中记载:“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简单理解就是,不可过早脱去棉衣,应多备几件夹衣,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有增有减。

第七节 防“春困”,有妙法

大诗人孟浩然有诗云“春眠不觉晓”,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天气渐渐变暖,很多人常常会感到昏昏欲睡、困倦、疲乏、提不起精神的现象,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

西医认为“春困”不是病,它只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与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冬季时人体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保护体内温度而防止热量散发,皮肤同微细血管皆处于紧张的收缩状态,以维持机体的生理恒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信息增多,所以人的大脑较为清醒。而到了春季,因为气温适中,皮肤与肌肉微细血管都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而相应减少了流入大脑的血液,从而减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人则会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

中医则认为,春季在六气中主风,同时多湿,湿和风皆为耗气伤津之物,均可引发人产生困重、缠绵的现象。易“春困”的人,也常常存在着失眠多梦、湿痰、肝阳上亢、五心烦热、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除了会产生困倦感外,同时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好激动、易脱发、记忆力下降、大便失调等症状。

春季人体阳气升发,气血趋向体表,从而形成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特征。这时可适当摄食养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雀肉、黑枣等,可纠正阳虚体质,恢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协调,当人体精力充沛时,也就不会再出现“春困”了。

另外,春季湿气较重,气温回升,所以人不应劳累过度,睡眠也不应过度。如果产生困倦感,可适当按摩头部以缓解症状。还可以多做深呼吸,及可以增加肺活量的有氧运动,在阳光充足、绿化多的地方多活动,因为舒筋活血可以让大脑兴奋起来,给大脑更多的氧气。此外,还可以闻风油精、清凉油等,但一定要记住不可随意服用药物,也不要试图用喝咖啡、浓茶来改善“春困”的症状。

第八节 中老年人春季应平补

春季多风少雨,气候也较为干燥,人体内的水分也易通过出汗、呼吸大量流失。而且春季天气变化反复无常,好比三岁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因此,无法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与稳定,致使生理机能失调而引发“上火” 症候,如咽喉干燥疼痛、目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缺乏、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

因此,春季老人的饮食原则以平补为主。适合春季食用的食物有梨、莲藕、荠菜、百合等。这些食物多食性偏凉,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有利于改善不良体质。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老年人进行进补,一般多以清凉、素净、味鲜可口、易消化食物为主,可选用大米粥、莲子粥、青菜泥、肉松等食品。反之因为油腻的食物则容易让人产生饱胀感,妨碍摄入多种营养,而且饭后人也很容易出现疲劳,嗜睡。,使工作效率下降等,同时这也是诱发“春困”的原因之一。因此春季宜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植物油腻的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

此外,由于春季气候转暖,又风大物燥,常常会出现皮肤起屑、口干舌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所以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多汁的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春季乃物之始发,阳气发越之季,则应少吃油腻食物,避免助阳外泄,不然肝木生发太过,会克伤脾土。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干,以养脾气。”五行之中,肝属木,应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

第九节 中老年人春季饮食指导

春季饮食调养,可分早春时期、春季中期、春季晚期三个阶段。

早春时期是冬春交换时期,此时春寒料峭,人体内消耗的热量也较多,所以适于食用温热食物。饮食原则是宜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重补充蛋白质。除米面杂粮外,还可以增加豆类、花生、乳品等食物。

春季中期,此时气温忽冷忽热,变化较大,适宜多食用温热食品,可参照早春时期的食物。气温逐渐升高之后,可渐渐减少对肉类的食用,而增加对青菜的食用量。

春晚期是春夏交换时期,气温偏热,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可适当增加青菜的食用量。除一日三餐外,还应多吃些水果,有利于提升正气,增强体质。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的季节,在饮食上应少酸多甘,以养肝护肝、保养脾胃为主。甘味食物有大枣、山药、大米、小米、苡仁米、黄豆、豇豆、扁豆、甘蓝、菠菜、芋头、红薯、胡萝卜、马铃薯、栗子、黑木耳、香菇等。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偏寒性的食物,以免阻碍春季体内阳气生发。此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季多风且干燥,许多人常出现咽喉疼痛、口臭等症状,长时间坐办公室的中年人还非常容易发生便秘,因此,应适当多吃些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梨、百合、冰糖、香蕉、甘蔗、白萝卜等。

人到中年以后,常常有很多应酬,所以肝脏的负担也比较重。因此,趁春季发陈之时,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

第十节 中医春季调补方

虾仁韭菜

材 料: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制 作:1.将虾仁洗净水发胀,在大约20分钟后,将其捞出淋干水分待用。

2.将韭菜择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以备用。

3.

鸡蛋打破后盛入碗内,拌匀后放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将虾仁倒入搅拌均匀待用。

4.

待炒锅热后放入植物油,油热后放入虾仁进行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加入韭菜一同翻炒,韭菜炒熟后可放食盐、淋麻油,拌匀后即可起锅。

功 效:具有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治便秘等作用。

韭菜,又叫起阳草,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入药。性味甘、辛,性温,无毒。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作用。将根、叶捣成汁,还具有消炎、止血、止痛的功效。但是虾仁忌与大量维生素C一同食用,否则可能生成三价砷,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也不适宜和猪肉同食,可损精;也不应与狗肉、鸡肉、獐肉、鹿肉、南瓜等同食;忌糖;另外,果汁与虾相克,同食会引起腹泻。

山药扁豆

材 料:粳米100克,山药30克,白扁豆20克。制 作:1.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约30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

2.

将鲜山药刮洗干净,切小块备用。

3.

白扁豆洗净备用。

4.锅内放入大约1200毫升冷水,然后将白扁豆、粳米放入,用旺火烧沸。

5.

搅拌几下后,再将山药块放入,改用小火熬煮。

6.

当米熟烂成粥时放入白糖,拌匀再稍等片刻即可食用。功 效:具有美容养颜,调节血糖,健脾开胃之功效。

山药原产于我国喜温性、特优珍贵的蔬菜,可入药,性平,味甘,无毒。《神农本草经》内记载山药“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聪目明”,《本草纲目》中也认为,山药可以“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蒜茸茼蒿

材 料:茼蒿、蒜茸、葱花、姜末、盐、味精、白糖、香油各适量。

制 作:1.茼蒿洗净,用刀切成长段放入沸水中焯一下。

2.

在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然后用葱花、姜末炝锅。

3.

把用水焯过的茼蒿翻炒均匀。

4.

放入盐、味精、白糖调好口味。

5.

然后进行勾芡,再放入蒜茸,淋上香油,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功 效:可健脾开胃,防治便秘。

茼蒿是菊科草本植物茼蒿的茎叶。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入肝、肺经。有化痰止咳、清利头目、和中健胃的功效,可治痰热咳嗽、肝热头昏目眩、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此外,茼蒿也不宜加热太长时间。

大论篇》记载:“夏三

月,此谓蕃秀,天地气 天 气

交,万物华实。夜卧早

起,无厌于日,使志无

怒,使华英成秀,使气

得泄……”所以夏季三

个月里,万物皆处于繁

茂兴盛之期,人也处在天地气交之中,生活规 地 气律应顺应气候的变化,夏季 天气下降,地气上 腾,天地之气相交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拉伸

    办公室拉伸

    本书介绍了34种职场常见疾病的危险信号、导致因素、相关知识、办公室拉伸及预防措施。这些疾病包括:肩周炎、失眠、颈椎病、胸膜炎、乳房肿块、坐骨神经通及腰椎疾病等。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99%的中国人曾经陷入用药误区!专业药师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如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等用药误区和国际上最新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故事,讲知识,全面解析30多种常见疾病和近40种非处方药,为您配备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小药箱,帮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美食与保健:家常菜谱

    美食与保健:家常菜谱

    食品在治疗作用方面虽然往往只起辅助疗效,但长期食用,对预防保健具有天然的作用,其最大特点就是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起到固本培元、祛病强身的功效。为此,编者根据中医的药膳理论,特别编辑了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本册为《家常美食菜谱》。书中介绍了如何制作家常菜、大众菜,这些美食都有预防保健的作用。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员工健康手册

    员工健康手册

    本书从工作、饮食、睡眠、心态、运动、习惯、预防疾病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办公室工作员工如何保健的基本知识。
  •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每个女人都爱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紧身衣、高跟鞋、眼影、口红之类的东西。可女人往往又很胆小,不敢面对美丽过后的健康问题。于是,女人开始在高跟鞋和平底靴之间左右摇摆,迟疑不决,放下哪个都舍不得。《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便教给你一些美丽过后的补救秘诀,让你轻松把握美丽与健康之间的平衡。做女人,就要做到美丽——不受伤。《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包括身体、形体、生活三部分,介绍了99个美女健康生活的补救方案,是女性的必备手册,也是男士送给妻子、女友、女儿的贴心礼物。
热门推荐
  • 混血豺王

    混血豺王

    作品以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表现了混血豺王白眉儿屈辱、苦难、奋斗的一生。它为种群的发展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照顾孤老病残和种群的传统观念决裂;为挽救种群不被消灭和围追堵截的猎人浴血奋战。白眉儿是豺,是动物性的豺,然而它又是一只有思想、有灵魂的豺。它的屈辱,它的豁达,它的奋争,它为救旧时的主人,它为豺群的生存所表现的感情波澜,它那大而无畏的精神,无不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 TFboys之梦想中央遇见你

    TFboys之梦想中央遇见你

    当他遇上她,爱情的种子慢慢萌芽,可又有谁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句诺言加上无数谎言的一场游戏,谎言被揭穿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她已爱上了他。她会尽力挽回这场已破碎的情缘吗?而他是否会原谅她?(当富家千金遇上当红明星;当傲娇遇上霸气;当毒舌遇上高冷;当二货遇上吃货。)(此剧情有点虐,四叶草们不喜勿喷!!!!!!!PS: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的夫君是太子

    我的夫君是太子

    性格开朗的小可,因被男友抛弃,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散心,被街头一枚戒指??吸引,却不曾想,将她带入了时空隧道,穿越到了古代,爱上了一直为她付出的八皇子。却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原谅,她的未来只能注定嫁给当皇太子的人,如果爱上的不是皇太子,那么此人便会遭遇生命危险,直到遇上他,小可的命运能就次改变吗?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冰玉宫传奇

    冰玉宫传奇

    二十五年前的一场血战,邪教教主负伤而逃,只留下:“二十五年后,我将血洗武林,以雪前耻”这句话。中原武林一宫、二堡、四大世家和九大门派的侠士虽不敢对此话有所殆慢,但二十五年的时间足够休养生息,以应付这一场正邪之战。二十四年后,邪教人士蠢蠢欲动,中原武林再掀风云。当年的侠士们大半已经不在,新生代的侠士,有能力与邪教一决高下吗?请看他们如何谱写新的武林传奇。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首席霸爱99次:萌妻,消消火

    首席霸爱99次:萌妻,消消火

    从古代火爆公主化身现代柔弱女子,帝倾尘表示,混呗,还能抹脖子咋滴?从堂堂首席化身火爆公主、无赖萌妻的贴身跟屁虫,北冥邪无奈,忍呗,还能反抗咋滴?部下一:真的不能反抗?部下二:也许……能吧?帝倾尘掀桌:“反抗?你窜天猴啊!还想翻了天了!老公,给他瞅瞅咱家的五指山!”墙角君看着自家萌妻,无奈黑线,反身就势压倒,“乖,别闹,咱们一起消消火!
  • 总裁的闪婚蜜恋

    总裁的闪婚蜜恋

    “殷佑铭,我要离婚!”刚闪婚,对方就失踪,刚刚毕业的她成了被弃少妇。两年后再遇到他,自然是要离婚的,但为什么他却忘记了她?一头嚷嚷着要离婚,另一头却被吃干抹净。他温柔地对她说:“我这辈子只结一次婚,不会离婚。”跌跌撞撞,她终于明白,原来她只是替身而已。
  • 嬴氏传奇

    嬴氏传奇

    其实,有些爱并不一定要有权有势。我想说得,只是他与她之间的那份爱......
  • 有夫难求

    有夫难求

    天下四国,谁不知道浮幽木家。本是高门大户,身价不凡,二姑娘木夕更是和太子有着一纸婚书。偏偏众人只道:木夕就是个傻的。放着太子妃不当,拐了门中食客,两人趁夜离开浮幽。不只是这满身荣华被抛诸脑后,更是连家中老父,长姐幺妹一并舍弃,和这食客做了亡命鸳鸯。一路躲躲藏藏,几经磨难。大皇子的追捕,三皇子的戏谑,五皇子的死缠烂打,都成了她生活中的调剂。木夕却是自得其乐,满心欢喜。只为,身边的这人,正是自己所想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