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3900000001

第1章 脾胃虚实传变论

人以水谷为本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者,是禀受天的阳气而生的,它们运化水谷,传化不已,像天一样运转不息,所以主泻而不藏。它们受纳五脏产生的浊气,叫“传化之腑”。它们受纳水谷浊气却不能久藏,需要把其中的精华输送给五脏,把糟粕排出体外。所谓五脏,其功能是藏精贮阴而不泻泄,保持阴精充满,而不收受水谷。所谓六腑,其作用是要把食物消化、吸收、输泻出去,而不贮藏精气,虽然常常是充实的,却不像五脏那样一直呈充满状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食物下咽以后,胃里虽实,肠中却是空的,等到食物下行后,肠中就会充实,而胃里又空虚了,所以说六腑“实而不满”,五脏“满而不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五谷之气感应于脾,脾助胃以行津液。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手足六经好像河流,肠胃好像大海,目、耳、鼻、口、前阴尿道与后阴肛门等九窍是水浊之气贯注之地。因为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而“心为五脏之主”,与各窍都有密切联系。既然九窍都与五脏有关,而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又有赖于胃的功能正常,那么九窍功能的正常与否也应与胃气相关。也就是说,胃气旺盛方能增进饮食,输布精气,五脏得精气之养,九窍才能通利。《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是肠胃病变引起的。胃气亏虚,营养不足以供给五脏的需要,因此九窍就会出现各种病症。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物进入胃里,消化之后,一部分精微被输散到肝脏,然后其精气传送到周身的筋络;另一部分精微经过脾的转输上注入心,再浸淫到血脉里去。气血在经络里运行,并上归于肺,肺在会合百脉以后,就把精气输送到皮毛。气血相合,又流归膻中之腑。膻中为宗气所系,司呼吸、循经络,行肺气以达于心、脾、肝、肾四脏,使精气归于平衡。这种平衡调和的状态,能从寸口部位的脉象表现出来,从而就可以判断病人的死生。水液进入胃里,放散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脏;脾脏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送到膀胱。这样,就使水液精气四布于周身皮毛,通灌于五脏经脉,并随着春、夏、秋、冬四时气候、五脏功能状态以及阴阳的盛衰,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大概就是水谷精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正常生理现象。

《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精血的产生,根源于对饮食五味的摄取。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可因过食五味而受到伤害。过食酸味的东西,会使肝气偏盛,脾气因而受到克制,而呈现衰弱。过食咸味的东西,会使骨气受伤,肌肉枯槁,心气受抑。过食甜味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肾气衰弱,面色发黑。过食苦味的东西,会使脾气受伤而不濡润,胃气也就壅满。过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渐渐纵弛,精神也就颓废。因此,如果随心所欲过食五味,必会招致各种疾病,故必须约束自己,使饮食有所节制,不要太过,太过就会伤其正。五味应当调和适当,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这样筋骨就会强健。如果能够严格地遵循养生的法则去调摄,就可以享有天赋的寿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的生命活动以水谷之气为本,所以断绝了水谷,人就会死亡;经脉没有胃气,也是要死亡的。什么是无胃气?就是没有从容缓和的脉象,并非表现为肝脉不见弦象,肾脉不见沉象。这是因为即使肝脉春弦,肾脉冬沉,如果脉象失去从容和缓以及正常的节律,就表明出现了没有胃气的真脏脉,真脏脉一出现,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垂危。

我多次翻阅并参考《内经》的相关篇章,逐渐领悟到人体的元气充足,都是由于脾胃之气没有受到损害,经过胃纳脾输,将化生的精微物质输送给脏腑、经络以滋养元气,使宗气旺盛,营卫畅达,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正常。倘若脾胃本来就虚弱,又不注意饮食节制,饮食过量,就会使脾胃损伤更重;脾胃一伤,饮食水谷的精微不能供养全身,人体的元气自然不能充沛,防御机能减退,也就不能抵抗外邪的侵袭,各种疾病都由此而产生。

胃化生人体气血

《素问》中的各篇经文,旨意明朗,好像天空中的太阳和星辰一样明亮,可是仍然害怕后世学医者理解不透,所以再援引《灵枢》中的相关篇章进一步阐述其含义。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水谷都从口进入体内,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注入相应的脏器以及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的四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和髓海。饮食所化的津液,各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经由三焦气化布散的精气,可以温润肌肉、充养皮肤的叫津,那些流注于脏腑、官窍,以滑筋补骨、益脑髓而不布散的叫液。

《灵枢?海论》说:胃受纳水谷,故为水谷之海。胃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为气街(气冲)穴,在下为足三里穴。如果人的水谷之海邪气有余,就会得腹泻的病;如果水谷之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欲进食的症状。《灵枢?玉版》说:人所禀受的精气,来源于食物,而食物又会注入胃中,所以胃是食物化生气血的源泉。在自然界,大海所蒸腾的云气,在广阔的天空浮游。在人体,胃所化生的气血,则随着十二经脉、十五络流动。经隧是经络连结贯通五脏六腑所形成的通道,供给血气通行,故将其比喻为隧。

《灵枢?邪客》又说:食物入胃消化后,分为糟粕、津液、宗气三路。宗气积聚在上焦,出于喉咙,贯通心肺而行呼吸之气。中焦化生营气,分泌津液,灌注于脉中化为血液,在外可以营养四肢,向内灌注于五脏六腑,循脉流行,昼夜流行五十周次,恰好与昼夜时间滴水百刻之数相对应;卫气是一种比较滑利?悍的水谷之气,首先运行在四肢、肌肉、皮肤之中。白天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运行于人体的阳分,夜间以足少阴肾经为起点运行于阴分,不停地运行于周身。《灵枢?营卫生会》中又说:营气也出于中焦胃中,并出了上焦之后,胃所受纳的水谷之气,经过泌别糟粕,蒸化津液,把其中的精微物质,向上传注于肺,然后化生为血液,奉养全身,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再没有什么比它更宝贵的了。先圣谆谆教导我们,不厌其烦地反复申明其观点,足见其惠泽天下有志于医学的后世学者的一片诚挚之心。

三大因素伤及脾胃元气

饮食没有节制,过饥、过饱以及喜吃过冷、过热的食物,都会影响胃的消化,使脾胃受伤。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本来是人的正常情绪,但是如果过度就会变成异常,从而损害人体的元气。如果元气充沛,阴火自然就会下降、收敛。但是如果元气受到损伤,就不能制约阴火,引起阴火过盛,而阴火亢盛就会上冲,并助长心火。火与元气是势不两立的,阴火与心火过盛,就会侵侮脾土,损伤脾胃元气,从而引发脾胃病。

《素问?调经论》说:凡是邪气产生的病变,有生于阴的内伤,有生于阳的外感。生于阳的,是受了风、寒、暑、湿、燥等五气的侵袭;生于阴的,是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欲过度、喜怒无常的缘故。它还说:阴虚就会产生内热,其原因是假如劳倦过度,形体气力就会衰疲,脾胃之气也会不足,其结果是既不能将饮食精华向上正常输送到上焦,又不能将糟粕从下部顺利排出。水谷之气滞留胃中腐化生成热邪,向上熏蒸胸中,因此就发生内热,便会出现内热阴虚的症状。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就会出现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气血升降失常而产生“五乱互作”的病症。如果气乱于心,则心神烦躁、沉默少言、垂头无力而懒惰;气乱于肺,则呼吸不畅、喘咳痰鸣、俯仰不舒;气乱于肠胃,则出现上吐下泻、升降失常的病变;气乱于臂胫,就会造成四肢发冷;气乱于头,就会发生气逆上冲、头重脚轻、眩晕仆倒的病症。在疾病初发的时候,症状多表现为全身高热、头痛、目眩、四肢沉重无力、懒于行动、嗜睡等,这是因为脾胃被热邪所伤,元气不够运用,四肢失于濡养而出现极度困乏的症状。

先圣撰著《内经》,就是告诉人们,人的脾胃才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后世医家随文演义,各有见解,从不同的方面去发挥。学识粗浅和医术低劣的庸医不懂得这个道理,妄用攻伐脾胃的药物,本来是想用来治病救人的,却反而因克伐太过而害人性命。

病从脾胃生的四大原因

现在列举《内经》所说疾病都自脾胃所生以及养生应该充实元气的理论依据,按条目分述如下: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自古人与自然界相通相合是养生的根本,这就是阴阳平衡。大凡天地之间,南北东西之内,无论是地的九州,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阴阳之气相通。苍天之气清净,则人的意志自然平和。顺应了天气的变化,就能使阳气固护,即使有虚邪贼风,也不会构成危害。这就是适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所得的结果。所以善于养生的人专注于精神,顺应天气而明白其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如果不如此,就会内使九窍闭塞,外则肌肉壅滞,固护身体的阳气就会消散,这样便会伤害到自己,阳气也因之受到削弱。人在烦劳的情况下,阳气会显得亢奋外越,这必然使阴精耗竭。如果久积到夏天,就会因阳气亢盛,煎熬阴精,导致阳盛阴虚的昏厥病。昏厥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耳朵闭塞听不见。病势之危急,犹如堤坝溃决,水流汹涌,不可遏止。由此而知,苍天之气贵在清净,人体的阳气厌恶过度烦劳,这就是病从脾胃所生的原因之一。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阴精上承的地方,人多长寿;阳精下降的地方,人多寿夭。阴精上承,脾胃功能调和,脾气升清,水谷精气就能上升输布,和调五脏,润泽六腑,内滋血脉,外溉肌肤,表里脏腑都得到营养,就像春夏之季万物生长升发茂盛一样,人自然健康长寿。相反,阳精下降,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气下流,好像秋冬季节万物凋零一般,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营养,人就自然体弱多病,寿命不长。这是疾病常常自脾胃产生的第二个原因。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贮藏水谷的脏腑,是水谷营气化生的地方,叫做器,能贮藏水谷,吸收精华,排泄糟粕,所以它们是转化五味而主吸收、排泄的。脾脏的荣华表现在口唇四周,其功用是充养全身的肌肉,使口有甘美之味,面有黄润明泽之色,属于阴中至阴一类,与长夏土气相应。五脏六腑这十一个脏器功能的发挥,还要取决于胆的正常功能的发挥。胆在脏腑中所起的作用,就像万物循着春气升发的一样,因此,胆气正常升发,各脏腑机能自然跟着正常运动和发展;相反,若胆气不能升发,脾胃中谷气下流,便会出现食物不化、肠鸣泻痢等证,这是疾病自脾胃所生的第三个原因。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还说:天供给人们臊、焦、香、腥、腐等五气,地供给人们酸、甘、苦、辛、咸等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在心肺,能使脸色明润,音色宏亮。五味由口进入,贮藏在肠胃,化生精微,可养五脏之气。五气和化,就有生机,再加上津液的作用,神气自然会旺盛起来。这里所说的气,正如《灵枢?决气》所言,上焦宗气,将水谷精微之气布散到全身,滋体润肤,生养毛发,如同雾露滋润草木一样。如果宗气紊乱,营卫失调,脾胃功能就越发受到损害,气血生化失常,人的生命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这是疾病容易自脾胃产生的第四个原因。

上面列举了疾病自脾胃产生的四种原因,但实际上又何止四种?《内经》还论述到,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热等六淫之邪,也会侵袭人的五脏六腑。但是,一般来说只有体质和元气比较虚弱的人,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如果脾胃元气旺盛的话,外邪即使比较强盛,也不容易入侵人体并导致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人体内部脾胃元气虚弱,外邪的单一因素一般不会导致人体患病。因此,内因是主要因素,各种疾病都是始于脾胃元气亏虚,这个道理很明显。圣人反复而详尽地论述了脾胃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还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告诫我们,要根据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并善于利用导引、气功等保健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再加上他们对饮食有一定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过度劳累,才能做到形体与精神的协调,活到人自然应该有的寿数,度过百岁才逝去。因此,在平日饮食起居中,怎能不多加注意生活规律,更加慎重呢?

脾土居中,主四季万物的化育

五行相生,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循环无尽。在五脏中,肝属木、主春,心属火、主夏,肺属金、主秋,肾属水、主冬。脾属土,主运化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以供养脏腑经络,与自然界中土能滋养万物类似。土居于木、火、金、水的中央,是孕生万物之位,掌控着四时万物的化育而关乎春生、夏长、秋收与冬藏的气化活动,所以四时之气中都有土气。因而脾脏不是只主一季的,而是旺盛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十八天,共计七十二天。阴历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这里所说的每季最后一个月指的是辰月、未月、戌月、丑月。

治病必兼及脾胃

人的身形与九天方位相对应,左足与立春相应,在地支中与丑相对应;左手与立夏相应,在地支中与辰相对应;右手与立秋相应,在地支中与未相对应;右足与立冬相应,在地支中与戌相对应。

天干中的戊,与长夏的湿气相应,它的各种的气是平和的,因为兼有温、凉、寒、热之气,在人体是与胃相应的;天干中的己,与五行中的土相应,它的本味属于咸,又兼有辛、甘、酸、苦等味,在人体是与脾相应的。脾胃兼具运化水谷的功能,对其他诸脏的治疗,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而不能确定统一的治法。肝在五行中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肝木和肺金处在心火和肾水之间,它们为病后的生克传变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温凉不定,所以在治疗时,都应当与脾胃联系,才能设法求得适宜的施治之法。

同类推荐
  • 牙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全面呵护我们的口腔

    牙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全面呵护我们的口腔

    本书内容包括牙病、牙周病以及口腔黏膜病,包括宝宝为什么牙齿容易龋坏,补牙用的银汞合金有毒吗,什么叫牙周病等内容。
  • 前列腺病自控自防自疗

    前列腺病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书中内容介绍了作者多年精心收集的最齐全的腰酸背痛老偏方,经过医学证明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实用的。
  • 经前快乐6要素

    经前快乐6要素

    女人对外物、对情感,对心理、对身体,有着超乎寻常的感受力,每次月事来临之前,她们会早有预感,因此许多女人在经前可能易烦躁、爱生气,甚至有些喜怒无常,有的还可能伴有头痛、烦躁、失眠、乏力、水肿、食欲缺乏等。如此折磨,怎一个“苦”字了得,经前快乐又谈何容易!针对上述经前各种困扰与不适应,作者论述了经前综合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经前快乐六大要素:精神护理、日常起居、按摩推拿、合理运动、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使您能轻松愉快地度过经前期。本书语言通俗流畅,内容实用,是广大女性朋友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调血糖自控自防自疗

    调血糖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堂回眸

    天堂回眸

    每个生在尘世的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往事.那些曾经感动我们的人,影响我们一生的人,有的早已伴随时光而去.今天,当我们去思念,去怀想他们的时候,该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是的,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谢他们曾陪伴我们走过的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感谢他们让我们明白了该怎么样去面对未知的人生!
  • 如果存在奇迹我只属于你

    如果存在奇迹我只属于你

    这是一个让大家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看似平淡,却又惊喜的故事创作,不要太早下结论哦^_^你们还相信爱情吗?你们还相信世上存在奇迹吗?至少本人还是相信的,毕竟人总免不了俗,人们都渴望被爱,也渴望能寻求自己所爱。在爱情面前,奇迹往往屡屡发生。在我的笔下,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的只是感觉,而且是多元的感觉,不信?请多多关注,尝试走进我的世界吧!PS:爱情不是现实的全部,因此也不会是故事的全部,这绝对是一部多元混合体哦,具体暂且先留个悬念啦。另外还须强调的是,该作是不久即将登场长的长篇首创:【命运轨迹之奇迹缔造者】的序篇,精彩不容错过!,同时,任何感兴趣的的朋友欢迎加入【天逸阎辰の亲盟粉丝团】-群号:135467023
  • 情深如顾:天价影后的生存手册

    情深如顾:天价影后的生存手册

    她被亲友背叛,病死狱中!一朝重生,卷土重来!所有笑我、欺我,辱我的都赶紧来排好队!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分分钟打脸!不过那个纨绔少爷是怎么回事?什么?你要当我的金主?男人勾唇一笑,刹那间天地黯淡。晏唯一将自己的钱包砸过去:不,让我来当你的金主。
  • 恨与慈悲

    恨与慈悲

    销声匿迹二十余载,曾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风影社再次重出江湖,杀人手法依旧残忍异常,但是二十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组织一夜间绝迹江湖,到底又是怎样的原因,让其再次锋芒出世?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跨越二三十年的恩怨,被卷入其中的人根本不知原委,而知道原委的人却极深的隐藏在幕后,站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斜着嘴角看着眼前一幕又一幕的厮杀。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是恨,还是慈悲?而得知真相后的他们,又将面对怎样的抉择?这不是一部爽文小说。
  • 炉石传说之浅梦日记

    炉石传说之浅梦日记

    本书已弃,请关注我的新书《炉石传说之电竞之心》起点中文网,梦佳伊宛著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唇属预谋

    唇属预谋

    一声不响消失四年的未婚夫突然出现,依旧帅得飞沙走石。夏晚决定,再拔足倒追一次!靳一城,你可以走进我的世界,但不能在我的世界走来走去!这是一个关于那些年栽手里的男神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一剑风情

    英雄联盟之一剑风情

    将军与公主的故事...凯瑟琳—我最爱的人,是一个能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男人,他叫赵信。赵信—我愿证明我的忠诚,抛弃诚实,良知,爱情,倾起我所有。我想拯救我的爱情,用仅有的生命。还有两只海盗的故事.....普朗克—他现在是老子的人。赏金—我只是一个小海盗,每天得点赏金,买买漂亮衣服和好看的手枪。而你不一样,在我眼中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立志成为海贼王的男人,你喜欢什么,抢来就是了。我喜欢你的银色大魔王!
  • 玉天八破门

    玉天八破门

    一种是以追求身体:开、休、杜、伤、生、景、死、惊,八门的极限,淬炼身体的修门者。一种是以玉石为基温润三魂七魄,追求灵魂极限的炼玉师。到底谁才是力量的极致?千年爱恨情仇,看主人公如何披荆斩棘走向极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