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对压力的简要介绍,那么压力究竟和冠心病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般认为,压力性事件通过产生负性情绪,以此影响生物学过程和行为模式,从而诱发病理生理的改变而导致疾病。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身体平衡失调,发生器质性功能障碍,导致心身疾病。对一个健康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心理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对的各种压力都和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工业化社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社会经济地位呈负相关。已有研究显示,经济压力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猝死及其他冠心病的危险预测因素。还有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婚姻压力或婚姻质量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相关。在对患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女性病人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有婚姻压力的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无婚姻压力人的29倍。在一个针对男性的多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的随访研究中,离婚的男子与维持婚姻的男子比较,冠心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预测值为1:4。另一个对存活4年的心力衰竭病人的研究发现,不论男性和女性,存活时间都与“婚姻质量”有相关性。婚姻质量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工作压力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相关性。关于工作压力与冠心病的关系,两个理论模型已经提出并用于很多研究:一个是Karasek等早先提出的工作压力模型(JD-C模型),这个模型提出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负担、工作压力,这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另一个付出——获得不平衡模型提出,高付出低报酬引起的工作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有报告显示近50%的冠心病病人的危险因素与高工作压力有关,即低工作控制、高工作要求、低回报和组织部公平。另外,研究发现,健康人中早期经历过创伤事件(如子女死亡、情感问题)的人群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同样,经历了自然灾害和战争的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增加了。
由此可见,压力和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压力是怎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