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代表,其特征是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政府干预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企业融资模式。主银行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指定一些银行专门为军需企业提供包括存款、贷款、红利分配、公司债认购等多项服务,甚至影响企业的人事安排。战后银行主导企业的做法被保留下来,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作为日本金融体制和产业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直持续到现在。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惊人发展和巨大变化,主银行制适应了公司行为的内在变化及更多的监管和经济环境的外部变化。
2.2.1 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的演变过程
1.政府主导阶段
日本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始于明治维新。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和模式,金融业是在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较为发达,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以后才得到较充分发展的。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欧洲已完成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选择了优先发展银行资本,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使银行业迅速发展,反过来,再促进日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发展。由于政府的作用,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间接融资一直占优势地位,银行持股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企业的融资条件比较宽松,能够比较容易获得资金,银企关系密切。因此,日本融资模式的选择中留下了浓重的政府干预痕迹。
明治维新后,日本当局急速地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迅速移植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等经济组织。第二,通过大会总公司和国立银行制度,使银行、公债、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以此推动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发展。第三,将日本封建特权的俸禄通过国家政权的支持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形态的资本。第四,建立一系列特殊银行,如20世纪初的日本劝业银行、农工银行、日本兴业银行等。这些措施形成了日本银行资本对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压倒性的优势和支配权。
2.证券融资快速发展阶段
在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发展的同时,证券市场也逐步发展。日本政府在1878年颁布了《证券交易所管理条例》,随即在东京和大阪建立了证券交易所。到1891年,日本共建立了137家证券公司。随着股份制度、证券交易所的产生和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20世纪前期,随着各种工业迅速发展,特别需要大量资金,通过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筹资的情况越来越多,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1914年(大正3年)日本约有股份公司7000家,1921年发展到18000家,股份公司缴纳的资本金由18亿日元增加到81亿日元。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统制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进入统制经济时代,日本金融制度也具有强烈的战时色彩,一切为战争服务。为了筹措巨额战争费用,1932年6月日本制定关于发行填补赤字公债的法律,同年11月开始发行由日本银行承购的国债。作为战时经济政策的一环,政府为促进国债消化,以确保军需产业资金为目标,强行指导银行合并。1941年普通银行数目为186家,到1945年普通银行还剩61家(其中地方银行53家)。与银行的合并相对应的是,日本特殊银行和特殊金融机构地位的提高,尤其是日本兴业银行成为重要的扩充军需资金的供应机构,自中日战争后贷款额急剧增加,1936年末至1945年8月所有普通银行贷款仅增加8倍左右,而日本兴业银行贷款增加了36倍。该时期不仅国债市场发行规模急剧扩张,企业债仍然很活跃。相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股票市场历来是以投机色彩浓郁的流通为中心的,随着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不具备金融背景的大企业涌现出来,使股票的公募发行显著增加。1930年,贷款资产总额为131.8亿日元,证券类资产总额为29.65亿日元,而到1936年,贷款资产总额为133.97亿日元,证券类资产总额则增加为79.29亿日元。
4.战后经济复苏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指导下日本开始进行金融制度的全面改革。为了恢复经济,日本金融系统的调整不可避免地支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这样银行体系又经历了一次调整。主要措施有:第一,健全银行体系,促进间接融资的发展;第二,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分离,保证间接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日本的这些举措又一次抑制直接融资的发展,形成了战后间接融资占主导的金融结构。,在1950年,贷款资产总额为14281.82亿日元,证券类资产总额为1422.62亿日元。1960年,贷款资产总额为147481亿日元,证券类资产总额为67604亿日元。到6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开始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7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交易的管制开始放松,大公司的投资及外部融资的需要和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公司调剂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公司的融资渠道从向银行贷款转为市场筹资,企业的融资规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筹资手段日益多样化,通过增资、发行公司债进行筹资的情况增加,公司融资的证券化趋势不断加大。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开始了金融自由化的进程,金融管理当局放松对金融机构和制度中某些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引入市场机制,允许金融业自由经营。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机构迅猛扩张,这时出现了间接融资为主导向直接融资转变的趋势。,在1980年,贷款资产总额为4575600亿日元,证券类资产总额为3128000亿日元。在1990年,贷款资产总额为11474900亿日元,证券类资产总额为10935000亿日元。但是,在日本金融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背离,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直接融资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5.90年代以来的金融改革阶段
进入9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金融业的国际间竞争加剧。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随着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的金融领域也遇到了重大挑战。为此,日本加大了金融改革力度,银行业朝着成熟的市场化方向不断发展。
从日本的融资结构现状来看,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虽然在不断下降,但是仍占据着优势,与此同时,直接融资由于所处的环境在不断改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第一,日本政府从1996年底推出“金融大改革”方案,深化银行业的改革。“金融大改革”内容主要包括:进一步加速金融机构业务的自由化进程;取消对不同行业业务内容的限制;实现资产交易自由化等。改革措施有助于减少政府干预,加深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同时,银行业混业经营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开展综合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纷纷出现,这些都为金融资产的投资多元化、市场化、证券化开辟了道路。
第二,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直接融资增长迅速。近10年来,日本逐步重视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并正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试图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从日本当前证券市场的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资产证券化率)看,1997年为52.5%,2006年达到108%,证券化程度在逐步深化。目前,日本政府正在推行的“结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要改革公共融资部门,提高1400万亿日元个人金融资产的使用效率,加强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方面的作用。
2.2.2 日本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的主要特征
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1957~1974年),企业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占的比重较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其中银行融资又占据了大部分,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只占很小的比重,在这一时期日本的主银行制度达到了顶峰。
1.以主银行制为特征的间接融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是指日本企业资金的筹措主要是通过银行部门。在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20年里,日本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方式获得的资金一直在90%左右,占绝对比重。70年代以后情况缓慢的发生了变化,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日本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然而,就是在直接融资比例提高、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地位。
2.企业“超借”与银行“超贷”现象并存
所谓“超借”是指法人企业部门在融通资金时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非常高的现象。在1966~1970年的5年中,日本企业资金中来自贷款的平均比例为49%,而美国、英国、德国则在10%~30%的范围内,平均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超贷”是指银行长期处于“信用超过”(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超过了存款和资本金),其不足资金主要依存于向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借款这种状况。企业超借与银行超贷并存是日本战后金融的一大特色,从战后重建到70年代末,超借与超贷现象一直存在,只在个别年份上解除,其余年份只是多少的差别。超借和超贷既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
3.银行资金流动不平衡
所谓银行资金流动的不平衡是指,在银行内部,都市银行常常资金不足而其他银行却经常有资金盈余,都市银行通过拆借市场经常性地向其他银行借入资金的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银行不仅出现了超贷,还出现了银行内部资金流动不平衡现象,即都市银行不仅依赖于向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借款,而且还依赖于在拆借市场上向其他民间银行借款,都市银行的净储备资产在1965~1972年间长期为负数。
虽然就整个日本企业界而言,企业融资以银行融资为主这一格局始终存在,但在日本经济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融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70年代中期开始,主银行体制借以发挥作用的根基已经削弱,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交易的管制开始放松,大公司的投资及外部融资的需求和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主银行制的模式发生了转变,企业融资结构形成了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并重的局面,在外源融资中,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融资也相差无几。80年代以来,公司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和公司内部资金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公司调剂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内部融资比例越来越大。公司的融资渠道从银行贷款转为市场,企业的筹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筹资手段日益多样化,通过增资、发行公司债进行筹资的情况增加,公司融资的证券化趋势不断加大,银行融资比重下降,证券融资比重上升,逐渐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
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和企业筹资模式的变化导致银行行为发生变化,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降低,主银行的监察能力衰弱。进入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日本金融面临严峻的挑战,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问题、金融体制的安全问题、金融机构的审慎贷款及风险资金供应等问题使日本政府认识到,过度保护和过多干预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改革进程中,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已成为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