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30

第30章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9)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已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口号,它是我们基于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一,整体性新生态观念的确立。首先是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切实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是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它们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最后必须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要强调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第二,可持续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事实上是以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为前提的,否则和谐也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人类的生存就与它们是充满矛盾的。人要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发展,人类首先要能理解自然、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和谐中既有服从又有“斗争”,和谐是以人类的科技、文化进步作为核心内容的。

第三,科学技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与自然界进行谈判的砝码。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控制、影响自然的时候,才能彻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大多数自然灾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类社会初期那样的大自然灾害已经能够基本避免了,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生态问题属于全球问题,而科技发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以印度洋海啸为例,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海啸预警机制,即使美国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做好准备,但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有效途径,造成了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分享相关信息时渠道不畅。

第三,科技、人文、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人类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生态圈环境的一体化才是根本的途径。因为在当代社会,地震、江河洪灾等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威胁、破坏力已大大缩小了,全球气候变化有2/3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其他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当代自然灾害一般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比如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专家们研究认为,造成这次大洪灾的原因是除了雨量过大造成洪水外,更在于生态破坏严重、盲目围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建设所致。我们所提倡的新自然观将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不可分割和内在统一,以承认自然价值的多样性为基础,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不仅要支付其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还要支付其生态等其他价值。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第一,追求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到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成了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体,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大量排放、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征服自然在给人类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与当初人类征服自然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巨大的反差使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革命导师站在了这一思考的前列,从哲学和实践的层面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中生,和而不同。学者们普遍认为,与西方文明的“争”字特质相反,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一个“和”字。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最生动的表述,则要数“太极图”。在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共含,两条鱼的内边结合得天衣无缝,外边则共同构成一个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协调吻合,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三点内涵中,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利于自己;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损于自己。学者把它称为“太极和谐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深刻、极为重要。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第二,以人为本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宗旨。本质上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和谐的重要性是在它受到破坏之后才更加深刻地被人类所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更高层次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今天我们所讲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绝不是要回到原始社会式的和谐,而是要在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基础上,寻求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和谐会伴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升华,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是动态的、演变的,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改善自然、完善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当今世界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人,既是自然中的普通一员,同时也是自然中的特殊一员,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归宿,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目的在于合理和科学地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更好地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了今天,自然已经受到了人类太多的伤害而元气大伤,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大自然的自行修复和自我发展,根本不可能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平衡与和谐。人类欠自然的实在是太多了,现在正处在“还账”时期,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去科学地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那种一切以人类为中心去盲目地“改造”自然是错误的,是主观唯心论的认识论;而那种人类只能服从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同样是错误的,是机械唯物论的认识论。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核心是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如果说,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是保护自然、恢复自然、改善自然,那么,生态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关键环节,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改善生态是当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中之重。生态系统是当今各种自然因素的集中体现:所有的生物都要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生态是所有的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运行的环境载体,是许多可再生资源孕育和循环的母体;几乎所有的自然问题都要在生态系统中展现。

六、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一)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走向的科学概括,是指导我们今后一切经济工作的重要指针。其中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一,符合和顺应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性。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已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才能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于有效地利用了国际资源和国际环境,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并使本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关联性更为紧密。但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和发展模式的转型期,这就要求对外开放也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使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高度的协调与统一起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综合运用贸易、对外投资、对外援助等手段,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

第二,保证我国经济维持适宜发展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是维持和保障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我们不仅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还应将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相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首先,国内发展要为对外开放创造良好条件,根据新形势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为融合;构建具有跨国经营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优势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和市场竞争力。其次,对外开放要为国内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一方面为本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扩大出口规模,另一方面要调整好进口产品的结构,优先进口国内发展必须的、重要的和紧缺的石油和矿产等战略性资源。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利用资源,但从我国来看,95%以上的矿产品是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进的,在国外投资开发资源、拥有控制权的矿产进口量比例不足5%,如果一旦国际市场上供求出现紧张、价格大幅度波动,会马上对我国的进口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统筹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才能从战略角度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和建立对应体制,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今后的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第三,提升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还基本处于粗放型的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状态;从对外贸易上看,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和拼数量的方式占有国际市场;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主要处于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出口商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及知名品牌的品种有限。这种以数量扩张为主的贸易增长方式,不仅日益受到国内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制于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向转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一方面,在国内发展中,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发挥本国的人口和资源等优势,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的效果最大化;从对外开放来看,要根据国内发展的实际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因此,通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以使我国经济运行与国际社会更为紧密地接轨,还可以从总体上提升经济的运行质量。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儒学概论、天人之论、人禽之辨、心性之学、人伦之理、做人之德、修身之方、为政之要、处世之智等。
热门推荐
  • 创新世纪

    创新世纪

    一个懵懂的鬼剑士少年,一路坎坷,经历了毁灭纪的灾难,目睹了创新世纪的形成。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作品,祭奠毁灭纪,迎接创新世纪。是这部小说的宗旨,爆笑的小说内容,激情的战斗场面,你准备好和主角一起体验阿拉德大陆冒险的日子了吗?
  • 网文至圣

    网文至圣

    这是一个文能提笔生萝莉的世界。这是一个靠口活就能横扫千军的世界。卢瑟,一个死胖子,安详的死了,留下一堆破事给了占据他身体的穿越者。机智的穿越者选择学习上古先贤户华腾——抄抄抄!!“莫欺少年穷”说完卢瑟装B一笑。=======下周开始,每日二更保底,偶有爆发。
  • 醉帝途

    醉帝途

    天焱大陆,强者为尊,皇道帝途,豪杰歃血。身怀古老血脉的不屈少年,神秘组织的惊天密谋,引动了大陆千年来的动荡乱世。血腥的帝国战场,一夜之间毁灭的势力,弱者只能沦为争斗的牺牲者。“世人欺我弱小,难道弱者就没有生存的尊严?待我成皇之时,尔等宵小休猖狂!待我登帝之日,屠尽奸邪又何妨?”凌云面对寂静的山谷立下了豪情誓言。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古神传记

    古神传记

    宇宙万物,皆有本源,源而存,存而生,源合而存生,源散而存灭。时天地初开,鸿蒙遍于天地,神魔因源而生。又有天法地则,洪荒之斗,存万世而载千代。......天地初生,有书云之:古来天地生源录,神魔生死六道书,传世灭代逐苍莽,记孰能载万秋著。——古神传记......蛮荒时代,强者为尊,修仙之路生死不定,纵使身死也无怨无悔。
  • 总裁追婚记:娇妻哪里逃

    总裁追婚记:娇妻哪里逃

    三年前,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徐扬青带着全世界的光芒跌跌撞撞的闯进傅司白的世界。“别动!再动把你从这儿扔下去!”从此威胁恐吓是家常便饭。消失三年,当徐扬青再次出现时,傅司白不顾一切的将她禁锢在身边,再也不能失去她。“敢碰我我傅司白的女人还想活着走出这道门?”从此眼里只有她一人。“我没关系啊,再说不是还有你在嘛!”“真乖,不愧是我的女人!”
  • 丧尸危机之战

    丧尸危机之战

    突如其来的末世,丧尸横行的世界,毫无反抗的人们亲情、友情、爱情,在这危机时刻又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抉择当生命变得脆弱,死亡变得随处可见,活下去再也不是简单的三个字我们开始祈求能活过下一秒,但死亡的阴霾却一直跟随着我们的脚步这个世界注定是炼狱般的存在。丧尸不息,求生不止!TheWalkingDead(本书以同时间多线发展为特色)
  • 天嵇圣尊

    天嵇圣尊

    他重生在天嵇大陆边缘小镇,是韩家嫡长孙。可他是父母早恋早婚“早产”的孩子……被认为是天资差的废物,七岁了都没能进族学……天资差?废物?我可是七岁的武士一阶!家族的惑天珠内竟然另藏玄机,令他获得了玄皇强者家底儿!韬光养晦的日子开始了……
  • 腹黑王爷的痴情妃

    腹黑王爷的痴情妃

    只是一眼,变认定了你。不管你怎样我一定不会放弃,因为认定了你。
  • 混沌来临

    混沌来临

    “风冥消逝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行走在黑夜中,这是他永远无法改变的宿命!”传承了千万年的混沌火一道,突然发生转变,新一任混沌火魔断桥,突破重重磨难,本以为改变了自己命运的魔王断桥,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成了别人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