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15

第15章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6)

首先,凡战略都事关全局,是针对着主要矛盾制定的。如果主要矛盾没有改变,那么,战略就不应该改变。如果硬要改变,必然导致全局的失败。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能改变。有人提出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以应对次要矛盾的战略来代替解决主要矛盾的战略,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目前“战略”一词用得比较广泛。但战略也是有层次的,不能笼统地不分主次地放在一起讨论。尽管人们也把某些措施称作战略,但相对于全局而言仍不过是战术性的。比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相对于全国总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言,都是从属性的;各省市也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但这些战略必须服从于全国的发展战略;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同样这些战略也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不能本末倒置。我们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相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一种手段,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手段的完善不能看作是战略的改变。

其次,就目前而言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道理。与时俱进是指人们的认识应该随着变化了的实际而变化,否则,认识落后于实际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是,当全局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局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事物还处在量变阶段,还没有达到质变阶段时,以解决局部矛盾的方法去改变解决全局矛盾的战略,这显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以偏盖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这里不再重复。

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从侧面充分证明了全面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都是对前者的完善,而决不是替代。有人之所以要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因为割裂了其中的关系,没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貌似与时俱进,实则是缺乏统帅全局的辨证思维。某种战略的正确与否,不在于是某个人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是否有效地针对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在于是邓小平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准确地针对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战略正在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

再次,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说明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突破旧唯物主义的地方正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形式,而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地遵循着这个基本原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战争结束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列宁把坚持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但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斯大林尽管犯了许多错误,但是总的来说也是把经济建设当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对待,并且领导苏联人民把苏联建成为世界第二强国,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只是方法不完全对头,才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正是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邓小平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对于上述的理论和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没有必要再罗列和证明。可以讲,主张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人,对于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他们很可能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背得很熟、记得很清,但是,一到分析现实问题时,就不自觉地把这些理论放在了一边。这说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邓小平讲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有针对性的。

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能动摇。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理由来改变它,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改变了这个战略,就将有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害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发展中心论就是讲发展的重点问题

总揽发展全局,必须抓住发展重点。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强调的都是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国际国内一切问题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全局,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丢掉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丢掉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这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至少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历史阶段上,主要矛盾始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不能改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点,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收入分配中矛盾较多,处理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加大,如此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统筹加以解决,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相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四)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大。我们要着眼有利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看待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问题。GDP是世界通用的、反映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GDP的持续快速增长。GDP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其缺陷主要是不容易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和效益,不容易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准确地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因此,我们不能把GDP等同于经济发展,更不能将GDP等同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GDP,不能把GDP作为衡量发展和考核干部政绩的惟一标准。我们在使用GDP考核指标时。还应当辅之以其他指标。比如,社会成本指标,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付出的代价指标,以及技术进步指标等等。

四、发展整体论

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社会作为整体向前发展,因此,指导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发展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还有围绕中心的东西,否则中心也就不成其为中心了。邓小平明确地说:“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打一”。党的基本路线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就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一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鲜明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系统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我们要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作整体把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一)整体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的整体发展。这种发展观以唯物辩证法为根基,把“自然一社会一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然一社会一人”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新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也体现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整体发展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内核。在当代中国,能否树立社会整体发展的观念,坚持走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业已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资本、商品为核心的异化社会,为了扬弃这样一个“物性膨胀”的单向度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实现整体发展。马克思的社会整体发展思想源于对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把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整体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由于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人类社会应该走整体发展的道路。

同类推荐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热门推荐
  • 王源你是我的专属天使

    王源你是我的专属天使

    他是他们学校的校草,而她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却只喜欢一个人,她暗恋5年的少年,突然有一天向自己求婚,而他又是全宇宙最火的tfboys组合里的主唱。。。。。。。
  • 时光的祭奠

    时光的祭奠

    “何皓,你还爱我吗?”“我爱你,周以晓,这辈子我都爱你!”“爱我?真的吗?”她爱他,但她恨他。爱他的人,恨他的无能,恨他的心。恨他的背叛。她拿她十年的青春押注,赌他的回心转意。她错了。大错特错了。十年青春毁于一旦,她已经无法再挽回了。
  • 少年神尊

    少年神尊

    众神之王,只羡鸳鸯不羡仙!穷屌丝程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数月无果,于七夕牛郎织女桥震之日见义勇为偶遇一位修真者。修真者见程锐心性良好,品德极佳,身体根骨更是奇正,有极高的修真天赋,遂收其为徒,传其门派上古功法。程锐亦未没让修真者失望,终成一代宗师!一人挑战修真界,终发现其不过是一枚上古仙人玩乐的棋子,一怒之下竟冲上了凌霄宫。
  • 凌绝天宇

    凌绝天宇

    十多年的养父转眼成为自己的灭族仇人,他的复仇在仇人隐藏的强大实力下土崩瓦解,命悬一线,及时赶到的少女保护了他,面对少女无声的眼泪,他自废经脉,用传送符离开了那里,爱哭的小萝莉,腹黑的强大老师……少年的命运也因为他们而渐渐发生改变……
  • 星月:暗夜传

    星月:暗夜传

    浩瀚世界,魔兽纵横星月帝国,唯一生存的帝国守卫力量,还有暗夜者,拥有神秘的力量浩瀚世界,如此渺小的星月,与魔兽抗衡
  • 王子王牌记者吃定你

    王子王牌记者吃定你

    一个是比较优秀的王子易非翎、一个是王牌记者路安暗。一个并不特别优秀,但非常努力的王子、一个非常受欢迎,堪比学校校花的记者。她喜欢他,可他貌似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不像其他男孩一样对她有意。一个貌似不喜欢她的王子与一群追求她的少年,她到底何去何从,是与少年来一段无忧无虑的爱恋,还是做吃定王子的王牌记者呢、、、、、、
  • 旧时恋人的总裁萌妻

    旧时恋人的总裁萌妻

    ‘不!你不能这么对我,啊!’‘闭嘴!’‘啊。。恩。。。。姓佟的!你属狗的吗??’‘你怎么知道?不过,我这只狗有些特殊。’‘?’‘我只咬你。’霸道帝王总裁偶遇旧时恋人,失忆和已有婚约的她再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会怎样面对可是,时光不会重来,一段段虐心爱恋步入眼前
  • 卿顾

    卿顾

    作为一名公主,是要有职业道德的。慕浅若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她开始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名五讲四美好少年。为了争做宣辰好公主,于是她把自己托付给一个长的很好看的少年,然后拍拍屁股人不见了。等到我们公主殿下想起来的时候,那少年竟然不认她,公主怒了,“拿了本宫玉佩就想翻脸不认人,哪有这么便宜”注:文案纯属摆设,和正文基本没什么关系。1.本文架空,非历史向,考据党勿进2.拒绝任何形式的撕逼3.作者拙笔,如有错误,请指正,拒绝任何恶意教育
  • 明情传

    明情传

    明妃處在險惡的環境中,究竟是如何逃脫呢?
  •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叫张小凡,母亲死得早,15岁时,身为道士的唯一父亲张守明也突然得“怪病”死了。我家老头子死之前,除了把他一些降魔除妖的:法器,道符等交给我外。还交给我一张看起来很旧很旧,旧得都有些发黄的一张“羊皮纸”,而我正是因为这张古老的羊皮纸,18岁那年我遇到了,我最爱的那个“她”。魔法,道术,我们一起灭僵尸,魔鬼,吸血鬼,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