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广典
以往我们对《诗经》的讨论与研究,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站在政治的、阶级的立场上,用政治的、阶级的视觉和观点以及在政治的、阶级的视野和观点指导下的艺术视野和观点进行的。
我们没有理由说这种讨论与研究是错误的,但是这种讨论与研究显然是狭隘的,是存有缺陷和局限的。如果用文化学、用文化人类学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讨论与研究,也许会更加全面,更加接近《诗经》的本真。
在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诗经》本身,还看到了《诗经》得以产生和形成的西周时期的文化环境,窥一斑而知全豹,看到了西周的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这两种端点文化形态的互动与融合的种种状况,无疑,这种发现的价值不仅仅是文化的、文学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的。
一、民间文化的良好发育,奠定了西周宫廷文化发展的基础西周从武王灭商建国到幽王被杀亡国,共经历了275年的时间。这个近三百年的时期,是中国文学奠基的重要时期,也是《诗经》得以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时期。
《诗经》最初成编时叫《诗》,或者叫《诗三百》,称作《诗经》是自春秋之后的事情。《诗》源于民歌,源于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化的荣衰,则取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环境。也许正是因为过于强调了社会形态和社会环境,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学者过多地用政治的、阶级的视野和观点来研究《诗经》,造成了对《诗经》的误读和漏读。
《诗》孕育于西周的武、成、康这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正是西周的黄金时期,也正是民间文化发育良好的时期。特别是在历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时期,国家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些因素,是民间文化发育的首要条件,我们不可能想象在国家动乱、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环境下,民间文化会有良好的发育,会有民歌的广泛产生。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里产生的民歌都是欢愉性的,没有针砭和讽刺,也并不等于说所有的民歌都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才能产生。这应该不需要作特别阐述。
周武王灭商建国,创建了历时八百年的周朝。这个八百年的王朝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正是因为初期的武、成、康打下了良好的国家基础。国泰民安,是国家全面发展、富裕强盛的根本,显然也是民间文化能够良好发育的根本。民间文化是一个层面意义上的相对的概念,历史上它相对于宫廷文化,同理,宫廷文化也是个层面意义上的相对概念,它相对于民间文化。今天我们使用的民间文化概念,通常是对应着国家上层的文化而言的,层面不同,其内涵和品质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关于民间文化对应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说法,是不妥切的。民间文化不能说一定就是非主流文化,更不能说一定就是非精英文化(且不论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提法是否成立,从字面上讲,主流和精英与民间也构不成对应关系)。
否则我们就会无意识地陷于一个误区,即民间文化永远都不会成为主流文化,更不能成为主导文化,也永远不能出现精英,这是天大的谬误。如果这样,我们当前进行的家喻户晓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我们当前进行的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就成了无稽之谈。
这里并非刻意界定民间文化的概念,刻意彰显民间文化的内涵,而是便于讨论由属于民间文化范畴的民歌汇编成的《诗经》,为什么能够成为文化经典,被历代传颂,被视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民间文化的良好发育,民歌的广泛产生,构成了西周文化的繁荣。民间有歌,宫廷有乐,这应该是一个朝代安定、和谐的象征。《诗经》里描写男女爱恋的民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女子出嫁的民歌《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描写祝福人多子多孙的民歌《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描写祝福的民歌《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还有描写欢乐的劳动场面的民歌《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等,不仅证实着西周时期民间文化的良好发育,也生动地反映出西周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是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社会景象的真实描绘。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按照诗的“六义”之说,风、雅、颂是一种类别,而《诗经》中的风、雅、颂则是有内在区别的,“风”大多是民歌,“雅”是宫廷乐歌,基本上都是王室的贵族作品,而“颂”是祭祀乐歌,多是文人的作品。百姓的歌与王室的诗、文人的诗在文学意义上显然是有高下之分的。汉代经学家郑玄认为:“乐歌大者称夏。”夏即雅,雅借为夏,是“正”和“规范”之意。
最近,上海新发现《孔子诗论》30枚战国竹简。孔子将《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定为《邦风》、《大夏》、《小夏》和《讼》。这是“秦火”之前的《诗经》分类的名称,与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版本的分类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夏与雅、讼与颂古字相通,而“邦”本来就是分封的诸侯国的称谓,就本来意义说,“邦”比“国”更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特征。然而,无论是《风》、是《雅》、还是《颂》,都源于民间,源于民间文化。
在西周王朝的版图上,依然也有王畿之地和边陲之地之分。虽然《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区域涉及到如今的陕西、湖北、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但是,对宫廷影响最多、最大、最经常、最普遍的区域应该是王畿和紧傍王畿的地域,其次是腹地、再次是边陲。这一点,鄂西北地域的民间文化的大量遗存,是很好的证明。
鄂西北属于历史上的古房陵地域,紧傍建都于陕西沣水东岸的西周王朝,正处于王畿边缘。
在今天的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和神农架林区等地,民间文化积淀相当丰厚,民间习俗、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等,都打着深深的历史印记,带着浓郁的远古风韵。人们歌不离口,上山有山歌,下田有田歌,农时有劳动歌,素常有生活歌,娱乐有盘歌,爱恋有情歌,歌成风,歌成俗。在鄂西北,特别是古房陵的中心地域的房县,唱民歌的人数众多。房县门古寺镇有3万人口,民间歌手就有5000多人。神农架西北坡的九道乡,几乎没有人不会唱民歌。如若要他们唱民歌,他们最谦虚的话就是“唱不好”,难得遇到说“不会唱”的。在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竹山县柳林乡借“堵河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大会之机,举行了一次锣鼓歌大赛。全乡的13个村村村参赛,一色的农民,一样的服装,地域文化的特色非常鲜明,从他们的歌喉和脸庞上可以看出民间文化的深厚积淀,可以看出歌是他们的血脉。在房县的上龛乡有一首叫《打呱呱鸡》民歌,和《诗经》里《野有死》这首诗异曲同工。据初步考证,《诗经》中涉及到130多种植物,这些植物在古房陵地域都可以找见。2004年10月笔者在鄂西北考察时,提出了房陵文化的概念,认定诗经文化是房陵文化的主要成分,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颇有特色的示例。
二、宫廷的文化制度,是西周民间文化持续发展的保证历史证明,西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文化和文学的朝代。不仅《诗经》,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文化经典《易》、《书》、《礼》、《乐》、《春秋》等,也大都是在西周时期产生并逐步形成的。西周时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文化成就,有两个最直接的因素:一是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文字的日臻成熟和广泛的应用,文字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相互激励,语言的发展越来越快,语汇越来越丰富,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对某种事物和状态的表述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于是韵律就产生了。这是乐歌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韵律就没有乐歌。韵律的产生和韵律的美感,使乐歌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二是西周的文化制度。西周有良好的有利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制度。西周重视民间文化的存在与传承,特别是王室里有到民间采诗的制度,定期派被称作“遒人”的公卿士大夫到民间采风。
这些生活在宫廷里的公卿士大夫,他们在无意识中将宫廷文化带到了民间。他们到民间要听歌、要记歌,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与民间歌手的沟通,比如,他们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态度才能够获得歌手的好感,从而让歌手心悦诚服地为他们唱歌,为他们唱好歌,为他们唱好的歌。这种沟通和交流,以及后来听歌、记歌,再听歌、再记歌的过程,实际上不再仅仅是个体意义上的活动,而是两种文化层面、两种文化圈层的某种交流与对话。民歌被记录到了宫廷,公卿士大夫在选择、整理和运用这些民歌以及将这些民歌作为了宫廷乐歌演唱时,民歌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载体,与宫廷文化发生着悄然的融合,为宫廷文化增添了鲜活的因子。
宫廷里献诗制度,是公卿士大夫必须定期向王室奉献诗章的制度。公卿士大夫们都极力要用最美好的诗句赞颂王室的英明和功德。于是,他们在民间所采录的民歌,就成了他们作诗的母本。他们或借用民歌的创意、或借用民歌的立意、或借用民歌的格律、或借用民歌的词句,或嫁接、或填词,完成他们敬献王室的诗作。在重大庆典上,在盛大的宴会间,公卿士大夫们也常常要用民歌或用已经被他们加工过的民歌来为王朝歌功颂德,即使在非正式宴席间,公卿士大夫们也往往用他们采诗期间的奇闻趣事来取悦王室,民歌在这种场合往往就成了这些公卿士大夫邀赏取宠的资本。还有一种情况,这些公卿士大夫们再次到民间采诗时,会在适当的时机和特定的场合把他们加工过的升华了的民歌吟诵给民间歌手听,把已经染有宫廷文化色彩的民歌返还于民间。无论是何用场,无论是何动机,无论是何形式,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都在悄然地发生着融合。而且公卿士大夫们把染有宫廷文化色彩的民歌返还于民间,实际是宫廷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反哺。这也是西周民间文化能够持续发展、良好发育的一个因素。
宫廷派人到民间采诗,是对民间好歌的传统的肯定和策励。这种肯定和策励使民间好歌的传统更加发扬。民间的诗歌到了宫廷,在宫廷里经过公卿士大夫的锤炼升华由风到雅,又以种种方式返回到民间,以雅润风,完成了从民间到宫廷再从宫廷到民间这样一个轮回。民歌民谣丰富了宫廷里的诗,宫廷里的诗反哺了民间的诗歌和歌谣。这种宫廷与民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宫廷的诗带有浓郁的民间“风”味,使民间的诗歌带有鲜明的宫廷“雅”韵。
历史证明,西周的这种采诗制度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也为之后的秦朝、汉朝等朝代所效法,甚至成为了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