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500000028

第28章 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1)

近年来中国失业问题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失业人口及下岗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存在。失业人口的增加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我国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关键。

7.1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7.1.1高失业率会降低经济的高增长率

不论在哪个国家,失业的代价都是高昂的。首先,失业影响经济的增长。失业使生产规模缩小,政府税收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从而使得经济增长放慢。从整个社会经济来看,失业在经济上的最大代价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于1962年提出了引人注目的“奥肯法则”。该法则说明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的变化。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一般来讲,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缺口之间的比率是1:2.5,即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2.5%左右。其次,失业导致了部分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劳动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不可保留性,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使劳动力闲置,不能与生产资料有效结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再次,失业使失业者及其家庭失去了正常的经济收入,遭受贫困和精神痛苦,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危及到劳动力的再生产,也使得劳动者无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技术水平,进而影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最后,长期大量的失业人口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们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大量失业人员如果长期找不到工作,会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失业导致贫困人口的增加,还会使社会贫富差别进一步扩大,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进而产生其他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过高的失业率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和不可忽视的,因而许多国家都把降低失业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

7.1.2高经济增长未必带来高就业率

要扩大就业需求,降低失业率,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在技术条件变化不大的环境中,一定的劳动投入与相应数量的资本结合可以推动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反之,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的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就高,失业率就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就低,失业率就高。因而,保持稳定的较高经济增长,可以防止因经济衰退而导致的失业率激增。

经济增长无疑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是,并非经济增长速度愈快,就业增长速度也愈快,高经济增长并不必然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1981-1985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77%,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32%;1985-1990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1991年以来,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较高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仅仅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作用是片面的,仅仅依靠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业问题是难于解决的。因为就业增长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就业增长弹性。就业增长弹性是指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增长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是促进就业增长的关键。要使经济增长成为连续性创造就业的过程,必须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而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能够使就业弹性系数提高的经济增长,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

7.1.3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互动模式

奥肯定律将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其实也为失业与经济周期阶段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该定律虽然并不是很精确,但它提供了由经济增长到失业的一种实用性的转换方法。根据奥肯定律,降低失业率要有高经济增长率与之相配合,也就是说低失业率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1968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阿·奥肯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降低3个百分点。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个百分点或者2.5个百分点这就是奥肯定律。

虽然奥肯定律反映了一种趋势性的普遍规律,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就业弹性的强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增加就业和经济增长并不总是同步的,这取决于经济周期,相关的经济增长政策和增长模式。因此,必须把增加就业与其他三个目标一道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从理论上讲,有四种发展情景:一是经济高增长,就业高增长;二是经济低增长,就业低增长;三是经济高增长,就业低增长;四是经济低增长,就业高增长。

增加就业的目标是把失业率控制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比如:目前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7.8%,我们增加就业就是要把城镇调查失业率为降为5%左右。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基本上是“经济高增长,就业高增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10年来中国是典型的“经济高增长,就业低增长”。前10年,美国基本上是“经济高增长,就业高增长”。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3年8月15日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重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对全面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领导,通过不断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就是要实现“经济高增长,就业高增长”的理想情景。

增加就业和控制失业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要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制定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政策,应突出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的战略目标。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应把就业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并积极体现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产业、财税、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上来。努力做到在加快发展中扩大就业,在推动内需中扩大就业,在优化结构中扩大就业,在推进开放中扩大就业。

7.2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与低就业”

7.2.1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

我们先来看一看我国城镇的就业与失业现状,也就是城镇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观察一些劳动力市场指标。首先,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劳动力市场指标是失业率。我们通常看到和听到的失业率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常常不能确切地反映就业形势的好坏。例如,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最严重的1998-2000年期间,这个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近两年就业形势开始有一定好转,这个指标却大幅度提高了,从2001年3.6%,2002年4%,到2003年4.3%和2004年的4.2%。原因是,凡是具有下岗身份即领取下岗基本生活费的,不管是否有工作,都不再进行失业登记。这样,第一是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那些下岗后没有工作的人,因而低估了失业率;第二是随着从下岗向公开失业的并轨,下岗人数减少而登记失业增加,而这个增加可能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状况变得更糟。国际上,通常采用ILO推荐的一种方法计算调查失业率,用这个指标既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也具有国际可比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我们计算了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个指标与我们感觉到的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是相一致的。从90年代中期的4%到90年代后期以来超过6%,2003年以后失业严重程度有所缓和。

这个城镇失业率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还不够充分,因为一部分想工作却长期未能如愿的人可能失去信心而不再积极地寻找工作了,而一旦他们不积极寻找工作,按照城镇失业率的定义,他们就不被统计为失业了,这样,一定程度上失业率就被低估了。如果很多人是这种情况,就反映为城镇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并且这个劳动参与率会与失业率呈相反方向变化,即失业率越高劳动参与率越低。所以,我们可以有两个办法来比较实际地观察劳动力市场状况,一是把近年来因不得已而不再找工作的人加入到调查失业人口中,形成一个比前者更高的“广义失业率”,另一个办法是在观察调查失业率的同时,也看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的变动具有负相关性,在90年代中期以后是下降的,但2004年有所恢复。

从中外发展经验看,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带来最大化就业。实行不同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将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导致不同的就业结果和社会经济后果。比如,虽然亚洲四小龙和拉美国家在过去的20多年里经济都获得了增长,但它们的就业效果却差别悬殊。亚洲四小龙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同步,但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却没有相应增长。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只有与就业增长同步的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增长。

我国的经验也表明,同样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同等的就业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能拉动就业增长约0.4个百分点,相当于带来180万个就业岗位;而到90年代初,则只能拉动约0.3个百分点;到本世纪则进一步下降到0.1个百分点,约80-90万个就业岗位。总的来看,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

7.2.1经济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原因

(1)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调整,造成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无法适应新的岗位需要,产生结构性失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根据计算,我国的自然失业率1978-1984年平均为3.79%,1985-1988年为0.33%,1989-1995年为1.77%,1995年以后为4.43%,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近年来我国失业率的提高,自然失业率的上升是主要原因。由于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法调节自然失业,所以,尽管近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却难以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

(2)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调节周期性失业,但其拉动就业的效果与其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密切相关。如果其引导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就业吸收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则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效果就非常明显;否则,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将大大削弱。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显著拉动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其引导的投资方向,主要是资本密集度高、就业吸纳能力低的行业,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效果比较微弱。

(3)能够有效创造就业机会的非传统经济部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经济成分的日益多样化,我国的就业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正规就业的绝对数和比重都迅速下降,主要由民营经济和非正规部门提供的单位外就业比重逐渐上升,已成为我国就业的主渠道。2004年,我国城镇全部就业人数为2.65亿,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单位外就业人数高达1.6亿,占全部城镇就业的58.7%。但是,民营经济部门无论是在融资还是在市场准入等方面,都明显处于不对等地位。近些年经济增长的就业效果不明显,与这种政策倾向有很大的关系。

7.3就业弹性和产业结构变化

为了方便地观察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使用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这一概念。所谓就业弹性,就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含义比较简单、直接和容易解释:弹性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弹性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低。在就业弹性为负值时,弹性的含义就变得比较复杂,形成一种“海绵”效应,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挤出”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减少的情况,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小;另一种为“吸入”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的情况,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小。严格说来,“吸入”效应不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典型的农村经济对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此外,如果就业弹性为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当然,在经济增长率为零的情况下,就业弹性也就不存在了。

7.3.1就业弹性变化趋势与特点

同类推荐
  • 激活你的下属

    激活你的下属

    本书通过经典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讲述了最大限度激活下属的方法。内容有:告诉下属“你真棒”;听懂了再说;充分授权、轻松管理等。
  • 高技术企业集群

    高技术企业集群

    本书首先建立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继而综合参考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得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最后探讨了诸如政府治理、信任机制、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品牌化、国际化等高技术企业集群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第三意大利等世界知名高技术企业集群地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治理高技术企业集群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 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率先到来,企业间剧烈竞争的现实传达出一个基本的事实:企业的竞争模式已经开发生了变化。把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并有效利用,是构成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于是,智力资本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与青睐。本书分析了国内外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现状,系统回顾了智力资本管理在学科演进和企业实践应用上的整个发展中揭示了智力酱管理中的7个关键问题。
  • 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本书讲述了中国银行业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喜人,规模已能与华尔街巨人比肩,创造的利润甚至还要远超过它们。尽管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并非完全适合于中国,但不可否认,中国的银行在体制、管理、产品、人才等方面仍然需要向华尔街学习,而最终目的则是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搭建属于中国的“华尔街”。
  • 老板就做老板的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9个关键

    老板就做老板的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9个关键

    为了争取客户,也许你忙到凌晨才睡下,可一大早又被公司的电话吵醒了。虽然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但你还是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公司。会议室里,中层干部们早就已经在等候你了。满室的烟云,显露出他们等你做决策时的焦虑情绪。工厂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生产线已经停了。事故的善后赔付、生产线怎样重启、耽搁的订单怎样才能如期完工……突如其来的种种麻烦刺激着你尚未完全苏醒的神经。而你心里明白,这些都只是近忧,你还将面对更令人困扰的远虑。
热门推荐
  • 无限之剧情的破坏者

    无限之剧情的破坏者

    在无限的世界里无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真搞不懂这些穿越者,明明都警告过他们不要随便改变剧情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最终都要他们自己负责。---------------------身为凡人因为对弱小的不甘心而死命变强的男主角……身为大神转世穿越到作品里知晓剧情成为主角运气爆表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女主。当这两种完全没有任何交集点的存在相遇后,会发生什么呢?本书慢热。
  • 校草公主复仇联盟

    校草公主复仇联盟

    一场没有目的的绑架,让她从天堂坠落地狱,彻底沦为他人的玩物!两年后,她终于逃出了地狱,但却再也不是曾经单纯的她。她被送去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那里每天都上演杀戮的电影。即使是这样她也从未放弃,成为了十万人里面的唯一幸存者!这一次她强势归来与她们携手联盟,发誓要让伤害她们的人付出代价!不过复仇的道路上总有那么几块‘绊脚石’……
  • 风雨江湖哪得渡

    风雨江湖哪得渡

    一个少年人,没了义父,他学会了喝酒,也学会了杀人。
  • 在异世界不会魔法这种事

    在异世界不会魔法这种事

    “嘛,嘛!反正我早就习惯了!”使劲摇着贤肩膀的纱织一脸抓狂“在异世界不会魔法这种事!”
  • 奇风之子

    奇风之子

    故事起源于一个很古老的大陆,主角诞生于一个边陲小镇,面对兽人入侵,父亲早早离开自己。灾难有天降临这个边陲小村,村子毁于一旦,背负着全村人的仇恨,背负着众人的不解,主角踏上自己的征程,周游列国,遇侏儒,助矮人,守精灵,战巨人,闯龙谷,爱恨情仇纠缠一身,风天心能否从这跌拓起伏的命运中摆脱出来?群院大赛,能否夺魁;战士工会大赛,魔法工会大赛,是否技压群雄;佣兵王之争,究竟花落谁家;战诸国群雄,能否找出幕后真凶;与黑暗势力的较量,究竟孰强孰弱;最后凶手面貌揭露,自己究竟能否下手呢?
  • 凉色倾世—执手天下

    凉色倾世—执手天下

    他为他倾尽天下,他为他散尽年华.在没有遇到他之前,夏凉的人生或许只是完成母亲的遗愿而已。
  • 梦一样黑白世界

    梦一样黑白世界

    这里没有YY,只有被性格命运裹胁向前的人;这里没有马,只有真挚的情感;------
  • 月光下的星之国

    月光下的星之国

    熙平来到星之国,经历的各种有趣而诡异的事。。。。。。。。
  • 女特种兵重生:帝少,别闹

    女特种兵重生:帝少,别闹

    【全文免费,全文完】颜月,一个未来世界的特种兵,重生到现代。还没来得及消化自己瞬间“老”了千多岁的事实,就被一惊天雷劈中了:她,已婚?Excuseme?她好好的一单身美少女,怎么就成已婚少妇了?颜月表示:本上尉有点懵圈,让我缓缓先!可是,这个又是送粥,又是暖胃,还经常给她撑腰的男人,好像真的挺不错的哈!要不,就这么过下去?某少也有点懵,自己娶回家暖被窝的老婆,什么时候点亮了这么多技能?打得跑流氓,写得好剧本,破得了奇案,当得了黑客,演得了戏,关键是:撩妹技能还max!某少:“夫人,放着我来!”颜月:“走开,别闹!”
  • 异界灵武破天

    异界灵武破天

    穿越到灵武大陆之后,楚鸿飞发现这个世界灵武者和普通人并存。灵武者吸天地灵气,翻江倒海,无所不能,寿达万岁,堪比神魔。普通人无法修炼,依附于灵武者,低等下贱,被称为“贱民”。而他,就穿越到了一个“贱民”身上!看一个“贱民”如何崛起,最终凌驾于灵武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