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为劳动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如1979—1981年间,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0.44个百分点,相当于约1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小。总的来看,80年代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较大,但90年代以来这种拉动作用逐步减小,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观察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中国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趋势。无论总的来看还是分三次产业来看,就业弹性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弹性从1979年的0.44下降到2000年的0.10。而1990年以来,这种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一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即每带动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加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这一下降趋势,意味着在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发生了变化:劳动含量(不包括人力资本因素)逐渐下降,而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含量不断加大,中国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和知识正在逐渐增加。
其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产业为0.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尚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
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但波动较大。考虑到第一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其就业弹性的这一变化特点实际上反映了该产业作为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实际上很难反映该产业有效就业的变化,其波动更大程度上折射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升高;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下降。事实上,每当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大批流动劳动力首先被排斥出去,被迫回到农村和农业中。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反映企业消除冗员的效果。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并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1998年以来,就业弹性一直呈现负值。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出现负的就业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因此,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的这种趋势,一方面表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并不表明其没有就业增长的潜力。
中国目前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拉动。尽管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存在着总体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的趋势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幅度小得多,而且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该产业就业弹性之所以也存在降低趋势,主要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有关。第三产业既包括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这样的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在内的新兴部门。前一类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后一类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由于相对于传统第三产业来说,新兴服务行业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就业形势。虽然就业弹性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就业形势的好坏,其总体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糟,而是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些特征。但是,从就业弹性的结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对就业状况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越低甚至为负值时,总体就业形势就越好;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高时,总体就业形势就会比较严峻。由此看出,1980—1986年和1992—1997年两个时期是中国总体就业形势较好的阶段。1998年以来,就业形势趋于严峻。
7.3.2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
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经济结构变动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经济结构来说,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约30%下降到目前的16%左右;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在20多年的时间内基本上保持不变,一直维持在50%上下;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则是产值份额不断上升,从1980年代初期的20%多上升到2000年的33%左右。
与经济结构相比,就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程度都有所不同。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虽然保持了和产值份额相同的方向,但下降的幅度则要大得多,从1980年代初的70%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50%左右;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在最近20年间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8%上升到2000年的23%;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虽然表现了和产值份额相似的上升趋势,但增加的幅度要大得多,从改革初期的大约12%增加到2000年的27%,增加了一倍还多。
把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综合在一起,基本上可以观察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描绘了每创造亿元GDP所对应的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1978年以来,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每创造亿元的GDP所需的劳动力数量都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这说明无论哪个产业劳动生产率都大大提高;同时,无论是总的来看还是分三次产业来看,每创造亿元的GDP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呈现趋同现象。
分析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比重与GDP比重的比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这一比率变化呈提高趋势,其方向是越来越接近1。从1978年到2000年,第二产业的这一比率从0.36增加到0.44;第三产业的该比率则从0.51增加到0.83。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这两个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过低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第一产业这一比率的变化波动较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鉴于第一产业的该比率总体上大大高于1,其下降说明变动方向趋向1,意味着劳动密集程度过高的状况有所改善;其上升则表明变动方向远离1,意味着劳动密集程度过高的状况更加严重。
为什么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过低的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而第一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过高的状况却不能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技术变化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第一产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增加速度超过了其转移速度所致。如果第一产业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超过其增加速度,那么,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表现出趋向于1的方向。因此,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对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说,仍然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从而可以预见这两个产业今后仍然应该享受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7.3.3竞争优势与就业吸纳
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莫过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宜的劳动成本。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中出现的劳动更加密集化的趋势正是其比较优势的具体反映。这种优势在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变得更加明显。因为,WTO虽然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经济体系内的自由流动,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拆除影响上述自由流动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并没有在WTO自由流动的框架之内。在产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无法自由流动的结果必然是中国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加便宜。在劳动力无法在国际上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便宜的劳动力价格意味着便宜的产品价格,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将长期保持。
那么,中国今后就业机会主要来自哪里呢?换句话说,到底是哪些部门或行业在吸收就业呢?这可以通过分析分行业就业弹性的变化、就业份额的变化来推之一二。
从就业弹性来看,2000年就业弹性为负值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工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从最近三年的平均情况来看,就业弹性为负的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工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
最近三年平均就业弹性为负值的行业在最近一年的就业弹性也基本上都为负值。而负的就业弹性(在该行业经济增长率为正的情况下)意味着该行业的经济增长不仅不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相反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
因此,如果用最近三年的平均弹性来判断目前到底哪些行业是在吸纳还是排斥就业,则可以看出,吸纳就业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业以及其他不便分类的行业。排斥就业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工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等行业等。
从就业结构来看,就业份额不断减少的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份额不断增加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其他不便分类的行业。份额相对变化不大的行业主要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业等行业。如果把就业份额不断减少视为排斥就业,而把就业份额不断增加视为吸纳就业的话,那么,所得出的吸纳或排斥就业的结论和使用弹性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观察就业的行业结构变化时,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是被分为“其他”行业的就业份额的快速增加。在1980年时,“其他”就业份额在就业结构中的比例微不足道,仅占1.28%,可到了2000年这一份额上升到7.93%。如果把这一类就业看成一个行业,其就业份额仅次于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是吸收就业的第三大“行业”。由于行业是根据就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划分的,非单位就业所属的行业显然就很难被归于任何已知的行业。因此,这些就业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非正规就业。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非正规就业在就业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具有吸纳劳动就业潜力的部门是非国有经济,而非国有企业一般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如果我们把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分别按照行业结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并与各个行业的资本节约程度(将“固定资产净值与增加值的比率,由低到高排序)作相关分析,得出国有及控股企业与资本节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535,即国有企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全部非国有企业为0.535,三资企业为0.488,这两种类型的工业企业都具有明显的资本节约型特征。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本节约程度,反映了各自产业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反应。
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城市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而随着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其就业比重也相应下降。例如,在1978—2000年期间,国有企业雇佣劳动力比重从占城市全部就业的78.4%下降到38.1%;城市集体经济就业比重从21.6%下降到7.0%;其他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就业比重则从无到有,2000年达到54.9%。在国有经济和传统集体经济就业比重的这种下降中,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实际上,正是城镇非公有经济就业的扩大,保持了城乡就业的一个基本增长趋势,而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大幅度增加。
7.4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7.4.1中国就业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只有缓解日益严峻的失业压力,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顺利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2003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为76075万人,就业人口为74432万,失业人数已达1643万人。在今后的十几年,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难题。到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将分别达到81142万人、83729万人、85860万人。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几年,除了现有的失业人口之外,我国年均增加劳动力将达到600万人。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在劳动力供给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在2001年之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劳动作用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增长就业弹性在0.13以上,但是从最近两年来看,增长对就业的劳动作用有很大的下降,在2003年,就业增长弹性只有0.1。[1]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小。
在1998年至2003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8%。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未来的十几年,我国经济还会保持高速增长,但速度会稍微放慢。因此,假设在2005年至2020年间,我国GDP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7%。[2]据此,表2分别得到了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为0.1、0.09、0.08时的历年劳动力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