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500000029

第29章 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2)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为劳动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如1979—1981年间,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0.44个百分点,相当于约1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小。总的来看,80年代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较大,但90年代以来这种拉动作用逐步减小,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观察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中国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趋势。无论总的来看还是分三次产业来看,就业弹性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弹性从1979年的0.44下降到2000年的0.10。而1990年以来,这种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一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即每带动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加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这一下降趋势,意味着在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发生了变化:劳动含量(不包括人力资本因素)逐渐下降,而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含量不断加大,中国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和知识正在逐渐增加。

其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产业为0.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尚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

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但波动较大。考虑到第一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其就业弹性的这一变化特点实际上反映了该产业作为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实际上很难反映该产业有效就业的变化,其波动更大程度上折射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升高;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下降。事实上,每当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大批流动劳动力首先被排斥出去,被迫回到农村和农业中。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反映企业消除冗员的效果。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并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1998年以来,就业弹性一直呈现负值。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出现负的就业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因此,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的这种趋势,一方面表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并不表明其没有就业增长的潜力。

中国目前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拉动。尽管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存在着总体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的趋势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幅度小得多,而且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其就业弹性本来就较高。该产业就业弹性之所以也存在降低趋势,主要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有关。第三产业既包括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这样的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在内的新兴部门。前一类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后一类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由于相对于传统第三产业来说,新兴服务行业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就业形势。虽然就业弹性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就业形势的好坏,其总体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糟,而是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些特征。但是,从就业弹性的结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对就业状况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越低甚至为负值时,总体就业形势就越好;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高时,总体就业形势就会比较严峻。由此看出,1980—1986年和1992—1997年两个时期是中国总体就业形势较好的阶段。1998年以来,就业形势趋于严峻。

7.3.2产业结构变化与就业

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经济结构变动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经济结构来说,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约30%下降到目前的16%左右;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在20多年的时间内基本上保持不变,一直维持在50%上下;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则是产值份额不断上升,从1980年代初期的20%多上升到2000年的33%左右。

与经济结构相比,就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程度都有所不同。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虽然保持了和产值份额相同的方向,但下降的幅度则要大得多,从1980年代初的70%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50%左右;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在最近20年间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8%上升到2000年的23%;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虽然表现了和产值份额相似的上升趋势,但增加的幅度要大得多,从改革初期的大约12%增加到2000年的27%,增加了一倍还多。

把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综合在一起,基本上可以观察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描绘了每创造亿元GDP所对应的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1978年以来,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每创造亿元的GDP所需的劳动力数量都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这说明无论哪个产业劳动生产率都大大提高;同时,无论是总的来看还是分三次产业来看,每创造亿元的GDP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呈现趋同现象。

分析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比重与GDP比重的比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这一比率变化呈提高趋势,其方向是越来越接近1。从1978年到2000年,第二产业的这一比率从0.36增加到0.44;第三产业的该比率则从0.51增加到0.83。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这两个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过低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第一产业这一比率的变化波动较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鉴于第一产业的该比率总体上大大高于1,其下降说明变动方向趋向1,意味着劳动密集程度过高的状况有所改善;其上升则表明变动方向远离1,意味着劳动密集程度过高的状况更加严重。

为什么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过低的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而第一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过高的状况却不能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技术变化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第一产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增加速度超过了其转移速度所致。如果第一产业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超过其增加速度,那么,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表现出趋向于1的方向。因此,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对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说,仍然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从而可以预见这两个产业今后仍然应该享受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7.3.3竞争优势与就业吸纳

中国最大的竞争优势莫过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便宜的劳动成本。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中出现的劳动更加密集化的趋势正是其比较优势的具体反映。这种优势在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变得更加明显。因为,WTO虽然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经济体系内的自由流动,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拆除影响上述自由流动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并没有在WTO自由流动的框架之内。在产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无法自由流动的结果必然是中国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加便宜。在劳动力无法在国际上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便宜的劳动力价格意味着便宜的产品价格,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将长期保持。

那么,中国今后就业机会主要来自哪里呢?换句话说,到底是哪些部门或行业在吸收就业呢?这可以通过分析分行业就业弹性的变化、就业份额的变化来推之一二。

从就业弹性来看,2000年就业弹性为负值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工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从最近三年的平均情况来看,就业弹性为负的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工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

最近三年平均就业弹性为负值的行业在最近一年的就业弹性也基本上都为负值。而负的就业弹性(在该行业经济增长率为正的情况下)意味着该行业的经济增长不仅不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相反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

因此,如果用最近三年的平均弹性来判断目前到底哪些行业是在吸纳还是排斥就业,则可以看出,吸纳就业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业以及其他不便分类的行业。排斥就业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工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等行业等。

从就业结构来看,就业份额不断减少的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份额不断增加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其他不便分类的行业。份额相对变化不大的行业主要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技术和综合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业等行业。如果把就业份额不断减少视为排斥就业,而把就业份额不断增加视为吸纳就业的话,那么,所得出的吸纳或排斥就业的结论和使用弹性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观察就业的行业结构变化时,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是被分为“其他”行业的就业份额的快速增加。在1980年时,“其他”就业份额在就业结构中的比例微不足道,仅占1.28%,可到了2000年这一份额上升到7.93%。如果把这一类就业看成一个行业,其就业份额仅次于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是吸收就业的第三大“行业”。由于行业是根据就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划分的,非单位就业所属的行业显然就很难被归于任何已知的行业。因此,这些就业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非正规就业。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非正规就业在就业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具有吸纳劳动就业潜力的部门是非国有经济,而非国有企业一般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如果我们把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分别按照行业结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并与各个行业的资本节约程度(将“固定资产净值与增加值的比率,由低到高排序)作相关分析,得出国有及控股企业与资本节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535,即国有企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全部非国有企业为0.535,三资企业为0.488,这两种类型的工业企业都具有明显的资本节约型特征。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本节约程度,反映了各自产业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反应。

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城市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而随着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其就业比重也相应下降。例如,在1978—2000年期间,国有企业雇佣劳动力比重从占城市全部就业的78.4%下降到38.1%;城市集体经济就业比重从21.6%下降到7.0%;其他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就业比重则从无到有,2000年达到54.9%。在国有经济和传统集体经济就业比重的这种下降中,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实际上,正是城镇非公有经济就业的扩大,保持了城乡就业的一个基本增长趋势,而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大幅度增加。

7.4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7.4.1中国就业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只有缓解日益严峻的失业压力,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顺利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2003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为76075万人,就业人口为74432万,失业人数已达1643万人。在今后的十几年,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难题。到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将分别达到81142万人、83729万人、85860万人。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几年,除了现有的失业人口之外,我国年均增加劳动力将达到600万人。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在劳动力供给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在2001年之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劳动作用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增长就业弹性在0.13以上,但是从最近两年来看,增长对就业的劳动作用有很大的下降,在2003年,就业增长弹性只有0.1。[1]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小。

在1998年至2003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8%。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未来的十几年,我国经济还会保持高速增长,但速度会稍微放慢。因此,假设在2005年至2020年间,我国GDP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7%。[2]据此,表2分别得到了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为0.1、0.09、0.08时的历年劳动力需求量。

同类推荐
  •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本书经过一线作者深入调研,总结出一套优秀企业之所以获得成功的行政管理经验,希望广大经理人从中汲取精华,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学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历来不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国学和管理学,看似是毫不相容的。国学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管理上,能有用武之地么?!甚至有人偏激地认为,在现代社会,国学已没有立足之处,国学就是那些之乎者也,毫不实用。事实上,如果你抛开对本国文明偏激的虚无主义,平心静气的接触、了解、熟悉本国固有的学术,就会知道国学的价值和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Ⅱ: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三分管人 七分做人Ⅱ: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本书分为“成大事者,内圣而外王”、“其身正,不令而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三篇,收录了311则管理智慧。
  •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把团队里的“庸才”变成干将,可以把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不同意见整合成统一的行动方略,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心服口服地接受命令,坚决执行;优秀的团队领袖可以把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的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协作,使大家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团队战斗力。身为企业老板、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员工,一定要学会激励员工,一定要学会正确用人,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制度”和“规章”为关键词,详细阐述规章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介绍制度化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及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按制度、规章来做好管理工作。
热门推荐
  • 追爱365:校草的冷酷甜心

    追爱365:校草的冷酷甜心

    【修改文文中,请耐心等待】【三对三宠文】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南宫幻灵和梦夜伊霜果断地选择了逃婚,并且拖上正在离家出走的风沁雪诺。四年后,她们逃到圣格瑞学校,结识了三大校草,莫名地成了全校女生公敌,天天与三大校草和三大校花斗智斗勇。某宸:“做我女朋友吧!”某诺一脸懵逼:“哈?”某陌:“从今天开始,你是我的专属小甜心了。”某灵:“我不做花心大萝卜的小甜心!”某夜:“宝贝,惹上了我,就别想跑!”某霜:“唔唔唔……”圣格瑞学校与樱格垃学院的绯闻蜜爱就此展开,敬请期待。『本文自带黄金狗粮,自带纸巾,自带去污粉』
  • 玄御天下

    玄御天下

    林薄六亲缘薄被抛弃在田野,认识了李善钧师傅,李善均仙风道骨为人行善,却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欺负他徒弟的!都得付出代价!一段林薄寻找本心的奇异旅程,魑魅魍魉丛生的世界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尽在玄御天下!
  • 异眸传奇

    异眸传奇

    当暗影族袭来时,是他们挺身而出,只因为身上的使命:守护自己的家园。与普通的修炼者相比,他们有漫长的寿命,有惊人的天赋,但,陪伴他们的却往往是孤独与血腥。他们,自称异眸者。而这,便是关于他们的一段传奇,一段不朽的传奇。这儿,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在面临大陆劫难时的一段历史,一段让无数后人无法忘却、让整个人类为之骄傲的历史传奇!一切,尽在《异眸传奇》!(感谢前世凡尘的帮助,谢谢!)
  • 我的口袋妖怪王国

    我的口袋妖怪王国

    现代都市青年罗何被一群未知图腾给带入口袋妖怪世界,随后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随意来往现实与口袋世界!在口袋妖怪世界旅行成为训练家,在现代都市带回口袋妖怪们打造属于罗何的都市口袋传说!
  • 从未遇见我更好

    从未遇见我更好

    “那个男生好帅啊!”楠竹说。就是这句话才上霍唯一关注他,也打开了她孤独的内心,才有了她与他的一世缠绵。最后竟是那个给过我温柔的他,一次一次的在我心口插剑。无论谁对谁错,结局又如何呢?
  • 江素云传

    江素云传

    今生的恩恩怨怨今生就了了吧,不必拖到下辈子。爱恨情仇已化作一场空。阿昱,下辈子你做老鹰,我做小鸡,这样,你就不会难过了。
  • 阳雪瀚云

    阳雪瀚云

    此文,纯属消遣,文笔有限。她为它取名阳雪,阳雪唯她一生。他和她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是关于阳雪的。她叫王瀚云,他叫刑天。她跟他之间,曾经彼此是最亲密的爱人。如今,他却有了新欢,她也只能选择放下。至少,她还有阳雪……
  • 邪飘渺

    邪飘渺

    从小逝去双亲的小男孩长大后会有怎样的经历。从小被秘密训练的小男孩长大后又会怎样呢。两个男孩的身世都是一个迷。其中牵扯出一个神秘组织。极为强大!
  • 玄殿之巅

    玄殿之巅

    符术大陆上,无数强者留名在玄殿之中。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无数强者拥有拥有着威力巨大的符术,只为了能够在玄殿留名而努力拼搏着!
  • 红杏出墙记9:重振事业

    红杏出墙记9:重振事业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