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9700000031

第31章 读谚语,调起居(1)

1.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

(民谚释义)

春捂,就是春天天气回暖,但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帽。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灵活运用。人们的体温一般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上下身没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全身机体是否协调。

中国有句俗话:“二八月乱穿衣”, 就是指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这两个时间段里人们的衣装打扮容易出现“混乱搭配”的现象,而在阳历上,这两段时间也是冬春换季时和秋冬换季时节。

经常在街边看到一些美女,二三月很冷的天气,穿着短裙和丝袜,抱着双臂瑟瑟站于风中,让人看到都起鸡皮疙瘩。这种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外面做给人家好看,回到家里感冒流鼻涕还不是自己的事。

专家指出,春捂秋冻也要因人而异。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所谓“春捂秋冻”的含义是,通过适当的“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就像是潜移默化的煅炼,“秋冻”能在无形中提高人的体质。另一方面,在中医理论上,秋天是养阴的季节,如果穿得太多,就会助长阳气,对身体不利。

(养生原理)

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摄氏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冬去春来,是从冷转热的过度阶段,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但是气候经常变化,一会暖一会冷,往往是太阳出来后,风和日暖,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所以,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慢慢的减衣服。

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由于中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降)温最急,因此才诞生了中国特殊的“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

夏去秋来,是从热到冷的过度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但有个转变的过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赶紧穿上许多衣服,甚至过早地穿上棉衣,这种做法不好,因为过早地穿上棉衣,就会使身体得不到对冷空气的锻炼,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结果,到了三九严寒,真正大冷季节,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侵袭,里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引起抗菌能力减弱,躲在鼻子或气管里的病菌乘机活动,引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使人伤风感冒。所以,秋季又应该冻着点,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养生小窍门)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

初春季节,气温的急升骤降,天气的忽冷忽热会刺激人体植物神经系统,使一些体质较差的人,体内功能发生紊乱,调节失控,出现不平衡,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被某些病菌、病毒攻破“防线”而疾病缠身。因此,在这个“非常”时期即将到来之际,大家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1.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3.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4.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5.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

把握时机在冷空气到来前24小时未雨绸缪。许多疾病发病高峰与冷空气的到来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应在气象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小时增加衣服。

同类推荐
  •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是一部全面解读汪宏《望诊遵经》的图书。本书根据原文进行译解,通俗易懂,并根据文中内容增加了相关图解,增强了可读性。
  •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要想设法谋取营养,就需要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保健功能,也需要了解各种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性味以及它们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然后通过科学的调配,均衡的摄取,才能让疾病远离我们,身体更健康。
  • 冬病夏治与调养

    冬病夏治与调养

    所谓冬病夏治,是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适当的调治和补养,以预防或减少发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疗法。该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
  • 中老年保健大全

    中老年保健大全

    随着社会发展和各种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去,我国人民由于受到传统世俗的影响,把健康单纯的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明确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热门推荐
  • 无极归墟录

    无极归墟录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劫数,在这些劫数中最为重要的劫数便是极劫,以九为极,过极必先渡劫,正如岁逢十祝大寿,然而越是难渡的劫人生之路就越是辉煌。顺极劫,融山川;逆极劫,破天地;九九极劫长生仙,无极上仙重归墟。
  • 守护甜心之虚伪的面目

    守护甜心之虚伪的面目

    [不定时更文]还记得那年,你对我在樱花树下的表白,却是破碎的一堪不击。本已冰封的心,却被他融化…
  • 仙道悟

    仙道悟

    传说,人修炼到极致就可成仙,仙人有着无穷寿命;而仙修炼到极致可成神,神则无所不能,拥有不死之身。据说一为始,九为极,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九之数,而今三千大世界,六千小世界已经成型,当九千世界共生成一个极世界后又会发生什么。魔法,道术,丹药,药剂,鬼怪,妖兽,世间的一切都将融合在一起,而这融合的过程中,一代天骄崛起。本书是千回的第一本小说,新人求支持,求点赞,您的点击是我写作的动力,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微笑。
  • 王俊凯请相信我爱你

    王俊凯请相信我爱你

    她,冷沐雪,刻意接近王俊凯为了报仇却不料越陷越深…………在那一个夜晚后他便是她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最后一个,可当王俊凯发现这些都只是一场骗局时狠心的离开了,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小小凯的存在………而一直守护在冷沐雪身边的居然是易烊千玺,三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孩,爱情与兄弟情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女主最后会和谁走在一起呢………这究竟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不管怎么样,请相信我爱你…………ps:纯属瞎编
  • 玉兰花醉

    玉兰花醉

    复杂世情中的灵肉挣扎;网络时代下的人生沉浮;饕餮盛宴旁的寂然独立;爱到一无所有的旷世之恋。
  • 绝域龙猪

    绝域龙猪

    一代蛮族大圣为后裔传下旷世魔功“天魔寄胎诀”,圈养天外神魔作为宿主灵魂的养料。一枚神奇的天外指环,造就了一个天才金融家的风华,却改变不了灵魂“肉猪”的命运。一个末代黄金血统蛮族少年,同室操戈误中奇毒,提前引来域外天魔。一段神奇的灵魂大逆转,域外天魔噬主重生。这是朱八成长为大圣的故事!这是二师兄向大师兄的逆袭!猪者!铜皮铁胃扮猪吃虎吞天噬地!龙者!潜龙在渊战龙在野飞龙在天!亦龙亦猪——《绝域龙猪》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本书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内在力量——积极思想可以创造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迹,负面思想则常常吸引失败的来临,同时详细阐述了自我激励的原则和技巧。细细品味,并按照其中的原理反复练习,等待你的将会是无数奇迹。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做一个懂得思考的人、相信自己、身心富足的法则等。
  • 头痛眩晕对证自疗

    头痛眩晕对证自疗

    本书详细介绍了头痛、眩晕的中西医治疗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于头痛、眩晕的证治心得和分型辨治医案。其中医案部分收集证型全面、治疗效果确实,体现了中医学对头痛、眩晕的临床治疗特色。本书适宜于中医临床专业人士、学生阅读,也可供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 再见,我永远的公主殿下

    再见,我永远的公主殿下

    当安顾若知道自己要离开时,心里百般滋味。有伤心,有遗憾,更有一丝不知名的窃喜......伤心的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所爱。遗憾的是,无法与他长厮相守。窃喜的是,自己终于无法爱他了,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