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连续的奔波操劳,毛泽东回延安后感到身体疲乏。在他离开延安的40多天中,这里的情况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毛泽东顾不上多休息,便急切地要了解动态,进人工作。
然而毛泽东的身体却顶不住了。他感到周身不适,睡不着觉,有时躺在床上全身发抖,手足痉挛,冷汗不止。他让人用冷湿毛巾敷在额头上以减轻痛苦,但毫无效果。无奈之下,只好住进医院边治疗边休养,刘少奇继续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有关东北战局及其指导方针,刘少奇及时向毛泽东汇报并得到认可。12月27日毛泽东出院,2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中共东北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指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不是国民党已经占领或将要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而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重申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思想。
深入中长路两侧广大乡村和中心城市的我东北人民军,发动群众,消灭土匪,清算汉奸,减租减息,分配大汉奸的土地给贫苦农民,发展人民自卫武装,建立地方民主政权,发展生产,改善职工待遇;派出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清匪反霸,建设有利的战略基地。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实行,使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军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从此摆脱被四面包围的态势,打破了蒋介石在未来内战中对我人民军队实施南北夹击的梦想;撤出了江南一些蒋军势力在争夺而我又难以巩固的解放区,避免了被敌各个击破的厄运,达到了收缩摊子、集中兵力的目的;人民军队伍迅速扩大,至全面内战爆发时,已达120万,这就为我军反击蒋介石的军事进犯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寸土必争”到“不以保守地方为主”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有些时机,为着集中兵力歼击敌军的目的,或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以利休整再战的目的,可以允许放弃某些地方。只要我军能够将敌军有生力量大量地歼灭了,就有可能恢复失地,并夺取新的地方。
1946年6月26日,人们最不愿意看见的事实终于出现了:国民党军以围攻中原人民解放军为起点,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此开始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我党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呢?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两个党内指示中提出了基本内容。后来毛泽东又把它明确地概括为:“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
原来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为什么又变成“不以保守地方为主”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解放战争前夕毛泽东一系列的战略设想和战略作战计划讲起。
蒋介石在完成全面内战的准备和部署之后,于1946年6月17日,通过美国特使马歇尔向中国共产党提出要立即撤出陇海路以南、胶济路全线以及长江以北大部地区。这些蛮横无理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在发动进攻之前,向共产党发出的最后通牒。
面对国民党军即将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严重情况,毛泽东于6月19日致电各战略区,对形势作了如下分析:“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这说明,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认为争取和平的可能性并未完全消失,而且对国民党军的战略企图和进攻部署也没有完全摸清。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曾经提出一个外线出击的战略设想,即以外线出击给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接受和平停战的格局。
根据外线出击的战略设想,毛泽东于6月22日拟定了一个南线出击津浦路,北线夺取“三路四城”的南、北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其要点是:
在南线,以太行区(即刘伯承、邓小平所部)、山东区(即陈毅所部)为两个主要作战方向。太行区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毛泽东除对太行、山东两个主要作战方向做了详细的部署外,还提出以华中的粟裕所部进击津浦路的蚌(埠)浦(口)段,以配合太行、山东两个主要方向作战。当太行、山东两个方向作战取得胜利后(不一定要攻占开封、徐州),如果形势有利,还可以考虑以刘邓所部和陈毅所部两支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
在北线,以晋察冀和晋绥野战军及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用半年或较多的时间,夺取三路(平汉路北段、正太路、同蒲路),并相机夺取四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使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火解放区连成一片。
显然,这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进攻性战略计划,它与国民党着重向北进攻的方向相反,将战略重点放在向南的外线出击上。实行这样的战略计划,可以乘敌主力向北进攻而南线不备之机,在南线歼灭一部分敌人,并占领广大地区;若南线能够得手,可将很大一部分国民党军队抛在北面,使其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地位。
但是这个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当6月底国民党军发起全面进攻后,战争情况和原来估计的不完全一样。蒋介石凭借其军事力量上的优势,采取了速战速决的军事战略。战争的规模比原来估计的大得多,战争展开的速度比原来估计的也快得多。
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用193个旅(师)约160万人,即占全部正规军80%的兵力,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他想在三至六个月内,首先消灭关内的中共军队,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
7月初,毛泽东已获悉国民党军同时向华中、山东、豫东、豫北等解放区进攻。这时毛泽东看到,如果再实行南线出击战略,势必与国民党军主力迎头相撞,势必要在不利的情况下,在战争初期就与国民党军决战。知彼方更知己。于是,毛泽东果断地改变了原来的战略设想和作战计划,也就是彻底放弃了外线出击的作战方案。
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这一改变是正确的。它又一次说明,毛泽东对人民解放军队的战略指导,是以敌我双方实际情况为依据的,是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这也正是毛泽东指导战争善于从实际出发的高明之处。
放弃外线出击的战略计划后,毛泽东首先指示南线各部队,要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然后再转至外线,以便看出敌人的弱点,取得作战经验,并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然而,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这时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十分明确的设想,毛泽东还需要根据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各个战场作战的经验才能考虑出比较成熟的方案。
毛泽东以往提出战略方针,都要对敌我双方各种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有时还要看一看战争最初阶段的作战经验,然后再作出决策。对于将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场大决战,毛泽东当然更要慎之又慎。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已经掌握了许多战场作战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45年9月至11月进行的上党战役、津浦路阻击战、察绥战役、邯郸战役、山海关阻击战,1946年2月至5月进行的秀水河子战斗,本溪保卫战、四平保卫战、鞍山海城战役等。这些战役战斗,有的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运动战(如上党战役),有的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阵地防御战(如四平保卫战),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为毛泽东考虑战略方针提供了经验。东北的四平保卫战的经验,就是这些经验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1946年4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10个师的兵力,向东北战区的战略要地四平发起进攻。东北人民解放军先后投入主力3个师、1个纵队共10万余人,在四平地区进行坚守防御作战,以阻止国民党军向北满进攻。国民党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猛烈进攻,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终因伤亡重大,顶不住国民党军的进攻而撤出四平。当时任师长的黄克诚,在作战中曾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撤出四平,不要同国民党军主力决战,避免同敌人拼消耗。战后黄克诚再次致电中共中央,他根据四平保卫战教训,在电报中说:“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作战方针不能死守城市,因在近代炮火、坦克、飞机攻击下,我军现有技术是无法守住一个城市的。故虽不能完全放弃消耗部分敌人的防御战,但应以消灭敌人为主,避免被动的守城战,争取主动的歼敌。”
黄克诚的上述意见,从普遍意义上讲,无疑是正确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这个意见是不是对毛泽东的战略决策起了某种作用,但起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四平保卫战期间,毛泽东起先致电林彪:“集中六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非常正确。”“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10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但同时毛泽东又指出:“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地放弃四平,以一部在正面迟滞敌人,主力撤至两翼休整,准备由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如果采取此项方针,我军必能从目前的被动与不利地位转变到主动与有利地位”。后来毛泽东看到四平保卫战得不偿失,又指出:“四平防御战为一时特殊条件所致,不能成为我一般的作战方针。”
当战争打了近一个月之后,毛泽东心中有数了,他在规定全军作战方针和原则的指示中,逐步明确了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方针。
7月20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中提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毛泽东在这个指示中,明确地提出以打运动战为基本方针,从而也就明确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方针,因为运动战是大量歼灭敌人的主要作战方法。同时明确了可以放弃若干地方和若干城市,从而也就明确了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原则。
战争进行了两个多月后,毛泽东根据各部队作战经验,特别是苏中战役和定陶战役的经验,于9月16日发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更进一步地明确提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有些时机,为着集中兵力歼击敌军的目的,或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以利休整再战的目的,可以允许放弃某些地方。只要我军能够将敌军有生力量大量地歼灭了,就有可能恢复失地,并夺取新的地方。”毛泽东在这个指示中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的方针,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关系。
至此,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方针就形成了。后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作了这样的追述:“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每个月平均歼灭国民党正规军的数目约为八个旅(等于现在的师),终于迫使国民党放弃其全面进攻计划,而于1947年上半年将进攻的重点限制在南线的两翼,即山东和陕北。”
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对于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优劣的情况,毛泽东在全面内战爆发之初曾经作全面分析。他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
毛泽东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有没有根据呢?有。这就是科学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如果以我之长攻敌之短,粉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就有成功的希望。那么敌我双方优劣条件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第一,国民党在军事力量对比上占有很大优势,人民解放军还没有本钱同它争夺地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同国民党的军队比较起来,仍然有很大差距,敌强我弱仍很悬殊。按毛泽东的说法是用我们的小米加步枪,对付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
在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方面,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时,其总兵力约为430万人,其中正规军86个整编师(军),248个旅(师),约200万人,特种兵、海空军及后方机关、军事学校等约156万人,非正规军74万人。
由于国民党军接收了日本侵华军队100万人的全部装备,并得到美国的大量援助,其装备已有很大加强,拥有大量的炮兵和为数不少的飞机、军舰和坦克。在其86个整编师中,有22个师为美械、半美械装备。
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面内战爆发时,总兵力仅有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地方部队及后方机关共66万人。与国民党军对比,解放军的数量处于1:3.4的劣势。人民解放军的装备,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缴获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和为数很少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