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恩格斯提出了“大自然报复”的预警,这警世名言提出100多年后,人类在国土资源持续恶化、自然灾害频频袭来的今天才有所醒悟,才认识到自然报复的可怕。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除了自然报复,还有社会报复。20世纪50年代,我们批判了马寅初先生的节制人口的正确人口观,其结果是让中国多了7亿人口,使中国有限的国土上人满为患,不堪重负。1958年,在唯意志论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到湖中央”。于是,山秃了,湖小了,河床淤高了,导致了连连的洪涝灾害;而违背自然规律的“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为所欲为的“重整山河”,超过了大自然承受的度,使大片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可谓是“误入歧途一瞬间,积重难返数十年”。诚然,社会报复是通过自然报复来惩罚人类的,但它比自然报复更为严酷。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土整治规划实施中,类似错误仍在重复。顺自然规律办事,警惕大自然和社会报复的警钟还需长鸣。
2.在国土整治中要高瞻远瞩,切忌鼠目寸光
国土整治是百年大计。历史告诉我们:200年前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社会由农而工,也使人类生存空间由地及天,工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人口也呈指数增长,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也越紧张,越需协调。200年前,全球气温积100年之变不足1℃,到本世纪中,全球气温将升高3.5—4.5℃,这个变化再次提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国土整治中要因时制宜,面对未来,未雨绸缪,这并非是杞人忧天。杜绝野蛮开发,提倡综合开发,保护耕地,禁止毁林开荒。对那些有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资源开发,如果找不到妥善解决的方案,宁肯不开发。加强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的原料进口。
强化资源储备意识,建立资源储备制度。建立资源战略储备库和资源战略储备基金。对于一些重要资源预先储备,市场价格高时卖出,市场价格低时买入,抑制原料资源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平衡发展造成的影响,同时保证这些重要资源在非常情况时不致匮乏。
3.战略资源的稀缺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由于自然的变化,人口大量的迁徙以及自然资源的日趋减少,人类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战争的机会也随之增大。战争给人类和环境造成的灾难就更为严重。如果说,20世纪是能源危机的世纪,那么可以预计,本世纪将是水资源危机的世纪。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德国汉堡能源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冲突研究所的报告:二战后80多次局部战争都是争夺资源所引发的。贫困和资源争夺已经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一滴水和一滴油等价,将有可能变成一滴水和一滴血等价。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搞好国土整治,不仅关系到经济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样要保证质量和效益
我们必须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现代技术进步的成果,在保证质量效益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劳动力资源积累,一定要解决好部分开发和整体价值的关系,坚决避免部分开发导致整体价值下降的现象出现。
5.国土整治,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协调
重整山河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掌握好度。这是国土整治的根本指导思想。要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不能亏待生我养我的母亲,不能对母亲过度地掠夺和索取;人是自然之友,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朋友之间是平等的,要尊重朋友,“商量”着办事。
自然灾害绝不是真正自然的。天灾八九是人祸。从灾害学中寻找人为原因,是防灾减灾的最好办法。洪涝灾害就其根本来说,是人错了位,水才淹了人。
8.5坚持面向国内市场的生产经营方针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选择。但主要依靠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来推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讲,显然有很多局限。
8.5.1 立足国内市场是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要求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方面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双方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世界便把目标集中在中国。中国近几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面对中国经济的起飞和大国的兴起,一些西方大国心态比较复杂。一个非西方化的、未被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有着庞大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他们不愿看到的。“中国威胁论”的出台正反映了西方大国对中国崛起的惊恐与偏见。“中国威胁论”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达到了甚嚣尘上的地步。它自出笼以来,被人为地任意炒作,影响不断扩大,大有演变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不断发展成为较系统的理论。它配合了一股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实际发展构成了极大限制和阻挠。
1.出口市场面临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新地缘政治变化的特征之一是地区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美欧在扩大地区共同市场的同时,实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给我国扩大传统市场带来了很多困难。欧盟市场一体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其成员国统一了进口标准和配额。在发达国家的带动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以反倾销为名对我国出口产品实行制裁。美国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更为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将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国际市场也难以维持出口的高速增长。东亚金融危机后,亚洲市场收缩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中国开辟亚洲出口市场的压力会增大。
从整体和发展趋势看,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贸易开放政策,很多国家都把加强国家竞争力和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作为实现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市场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有限的国际市场份额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间进行分配,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条件越来越艰巨。
2.过分依赖外需带动的局限性
首先,虽然中国是一个穷国,但也是一个大国,经济规模巨大,以购买力衡量,其经济实力也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不可能在追求比较优势时随意进出某一特定市场而鲜为人知。但某个新的竞争对手证明它能够在进口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活力时,竞争进口的公司肯定会发出违规抱怨,而且,无论有无WTO,这些公司总会找到新办法来设置新障碍,加大市场准入或市场扩张的难度。目标越大,竞争进口的公司及其政治盟友就越容易煽动公众的不满情绪,反对不断增加的双边贸易赤字。尤其是中美贸易,逆差那么大,美国的容忍度是有限的。从战略角度考虑,美国迟早会像20世纪80年代对日本那样对中国施加强大的压力。长达20年的日美经济冷战以日本失败告终,日本失败的根源在于美国控制了市场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中美贸易顺差如果继续累积下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美国和中国爆发经济冷战的可能不是降低,而是越来越大。一旦美国关闭进口市场,中国沿海庞大的加工能力将往何处去?
第二个局限源于沿海城市巨大发展所造成的中国经济的内部矛盾。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使这些城市得以繁荣,但却没有给内地省份同样的机遇;致使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的地区断层阻碍,单靠沿海地区内部的市场,已经无法吸收越来越庞大的生产能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缺少内陆腹地的支撑,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的战略利益和长治久安。面向国内市场,面向农村市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最终目的。
过分依赖外需的战略已经表现出局限性,如果这一问题不加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就可能在以后的岁月中导致发展的中断。
3.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已经很高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据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资料,2000年我国外贸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3.98%,已经高于美国(18.79%)、日本(17.78%)等发达国家,也高于潜在的发展中大国印度(19.77%)和巴西(23.18%)。国民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容易使我国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在中美、中日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对美日贸易的依存度也高于美、日对我国贸易的依存度,这对我们来讲都是潜在风险。自1978年以来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并利用亚洲新兴工业地区处于比较优势转变和结构转型时期,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在发达国家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时机,使中国的比较优势逐步得以实现。也使得近20多年来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和外资企业出口增长。由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据较高份额,难以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出口的进一步增长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升级和新市场的开拓。因此,未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将会逐步减缓,在2010年外贸占GDP的比重将降到30%左右。这与大国通常的贸易依存度更为接近。过分依靠出口和外资导向,外围国家一有风吹草动,中国经济肯定在劫难逃。
8.5.2 开拓内部市场在大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能够在独立后100年就居于世界头等经济大国的位置,走的是以内需扩张为主的道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路线,是通过引进大量移民,不断开发中西部地区,造就国内统一市场。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方面长期实行高关税政策,保护本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对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网络等持续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内部投资,造就庞大而深远的经济腹地。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出口占的比重非常小,19世纪的出口主要以农产品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出口汽车等制造业产品;美国出口大量增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欧洲的生产能力以后的事。总的说来,出口一直没有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占居主导性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工程,例如人们熟悉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胡佛水坝、大古力水坝等,对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了有效的开发和整治。
苏联20世纪30年代如何奠定强国基础的呢?从19世纪末期到苏联诞生前夕,俄罗斯虽然是全世界幅员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综合实力在国际上并不领先。但苏联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天下无敌”的德国法西斯并与美国进行长达30年的冷战,得益于30年代的重工业化。这次重工业化进程,虽然饱受人们诟病,也被主流经济学描述为资源浪费、被政治学者刻画为残酷无情,但从国家战略利益的角度看,它奠定了苏联现代化的基石。从技术上,它采用当时西方最现代化的设备;从企业组织行为上,是20年代最流行的托拉斯生产方式;从动力看,依靠的是大规模的内需推动经济超高速增长。正是这10多年的发展,使其工业基础彻底摆脱旧沙俄的烂摊子,成功地避开了全球蔓延的30年代大萧条。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大力加强了对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开发(包括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等),使苏联经济获得了广阔的腹地,奠定了世界强国的基础。
日本基于自己人口过剩、资源不足的小国现实,采取的是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企业为提高出口效率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出口景气带动下,日本各大企业放弃和更新陈旧设备,建立新的重化工业项目,钢铁、造船、石化、家电等新产业相继诞生和发展。生产力获得了迅猛发展。60年代晚期,日本企业实现了国际最高水平的设备巨型化和自动化。经过石油危机之后,1980年,日本通产省正式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口号,宣告日本已经完成战后的“追赶现代化时代”,正迅速迈进“世界一流国家的时代”,“技术立国是日本奋斗的目标,有效利用头脑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技术开发,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才是日本的必由之路。”然而,技术立国和内需扩张型的发展道路并没有成功。整个80年代日本走的依然是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尤其是在1987—1991年再次进行了庞大的出口型设备投资。尽管日元升值使日本人暴富,但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的日本居民生活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日本的实质内需没有增长起来,却刺激起了资产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房地产和股票价格飙升。然而,1990年开始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90年代成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经济增长率在发达国家中从第一位跌到最后一位,至今仍然饱受金融危机的煎熬,被日本国内称为“第二次战败”,10年大战美国经济的豪情已经荡然无存。
8.5.3 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大国只能走内部市场扩张为主的道路。为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我们不可能设想如此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单纯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在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世界能否容忍我们这么做。近年来对我国出口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与日俱增,并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对华反倾销行列中来,我国事实上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首选指控对象。虽然欧美等国对华歧视性反倾销毫无道理,但却使我方找不到解救良策。而且,频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多系出口竞争力强的大宗商品,且反倾销制裁有效期长达5年之久,对我国的出口商品打击很大,构成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头号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