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我们能够意识到应该重新调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己的欲望要有所约束,努力与自然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在这方面电视新闻传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媒体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对发生的各种灾害迅速及时、全面客观地报道,并且可以结合画面以活生生的事例来探悉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加以评论,把将来的环境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这类新闻报道中,只有让所有的受众都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承认自己与自然界的共同利益,对自然界承担着道义与伦理的责任,才会真正地唤起人人自危而自律的环境伦理行为。
第三,新闻媒体对污染问题的报道可以有所侧重。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白色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各种垃圾和各种物质燃烧所造成的污染。相关人士对环境污染的注意,主要来自 “二十世纪十大环境公害”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尽管触目惊心,却没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引起公众的关注与沉思,这不能不说是新闻传播的疏漏、缺席与失职。如果新闻传播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环境污染的宣传与纪实报道,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公众会从内心意念、自觉意识方面逐渐约束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减少环境污染是会有更好的效果的。
①《下个世纪世界将面临超级灾难》,载《参考消息》1999年6月26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指出:“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可挽回的灾害”,环境问题逐渐开始深入人心。在我国注重环保的过程是缓慢的,直到最近几年才骤然升温,从1999年下半年起,北京及其它省市的一些媒体,开始每天公布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这是新闻媒体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正是这种原因与方法时时引起了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各类污染中,重视水质污染的环境新闻报道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反复讲。水是生命的摇篮,是除了空气之外人们最需要的物质,与任何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可事实上,我国的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七大水系无一不受到污染。曾几何时,绿如陈酒的秦淮河映衬着蓝天明月,如今都已成了明日黄花,风光不再。河两岸的几百家工厂和造纸厂,每天向河里排放上万吨的有毒废水,再加上城市的生活污水,早已使秦淮河变成了一条污水河。沈阳的混河也真是应了它的名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混水河。如果新闻媒体能以此为典例,突出、强化、警示,一定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水污染是直观的,其后果也是即时的,所以水污染的报道能产生及时的效应,对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的影响比较普遍而强烈。以此为着眼点,以此为突破口,以此为宣传环保的契机,既可以加强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意识,又能够推广绿色产品,倡导健康生活,整体提高生活质量。从这一点上,环境新闻的职能可以唤起作为个体的普通受众、作为企业的公众、作为政府的公众、作为志愿者的公众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媒体与各类公众之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既能提高个体的环境意识,又能给各级政府以舆论的适当压力。
最后,环境新闻传播不能忽视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这一手段,让这种环保理念层层深入人心,国家宏观决策需要各级、各类政府的具体实施,在这方面媒体传播政令畅通,无疑会使普通的大众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媒体只需要快速、独家、有冲击力的事实报道佐之以政府的政策举措,就会收到良好的功效。同时新闻媒体对有关事实的地域的曝光报道,也会提高所在地政府的责任意识与荣誉意识。关于环境道德的宣传,大众传媒永远是最好的渠道,而这个事业最终会使大多数人受益。
二、关于环境新闻记者
环境问题既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那么,所有的新闻记者都应该重视环境问题。记者本身应该从不同的视角———地理学的、生态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历史的、美学的、伦理学的角度来发现、解释环境,提高每个记者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参与环境问题,把这种积极的态度融进每一次的新闻报道中。
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往往都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句话说,环境问题渗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记者在做经济、文化、艺术、音乐、体育各个方面的新闻时随时都会遇到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关注环境,匹夫有责,更何况是肩负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理应用自己的声音为环境呐喊。期待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新闻作品是时代的记录,新闻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在人类文化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细节,都是新闻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生动事实,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或奋不顾身到事变的中心实地观察,或目光四射搜集到当时的某个关键时刻,为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篇章。郭沫若在《新缪司酒神礼赞》中满腔热忱地写道:“无数勇敢正直的新闻记者,他们正是今天的左丘明、司马迁......把现实抓得那么牢,反映得那么新鲜,批判得那么迅速!他们成了我们每天的生命。我们每天清晨和晚上,就像中世纪的人要受着神的启示一样,我们是受着新闻记者的启示的。”在当代文化史上,新闻记者应做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突出的贡献,这就是真实地反映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就是要一马当先,及时掌握时代的脉搏,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从各个角度来发现、解释环境,在每一次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出鲜明的倾向性,用自己的声音为环境保护呐喊并推波助澜。
而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无处不在的大问题,在这一点上环境新闻报道大有可为。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介的主体,是开发、传播新闻信息,体现倾向,引导舆论的主角。新闻记者重视环境问题,既是对新闻反映时代的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可喜尝试,也是新闻以立足于人民生活为宗旨的真实反映。
做好环境新闻报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记者本人对环境发展理念的看法,甚至应该认为,可以把它提高到与计划生育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新闻记者本人首先要有强烈的环境意识,保持一份高度的环境敏感,对任何已经遇到的和隐性的环境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除了态度问题,还需要一种视觉的、心灵的敏锐,同时需要相关的环境常识储备,这些常识又必须是确切的,而不是模糊的,这样所做出的环境新闻报道才会有说服力,并使之在背景运用、阐释介入、宏观表述、具象说明、时空延展等方面得到深度开拓。
第二,辩证的关注环境的美丑问题。“新闻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而新闻的形成有赖于事实,如何赋予环境报道中的丑陋以新闻美感是一个问题,如何向观众提供尽可能真实准确的信息又是一个问题。法国作家雨果早就说过,“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这种论述意在说明美丑对照原则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艺术的真实性,大自然本身就是“永恒的双面像”,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共存,那么新闻作为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既无权把它们分开,又要在报道中透着希望,使美与丑的现象相互映衬,最终使环境问题成为美的呼唤。丑是千姿百态的,只有接触过千姿百态的丑,才会更强烈地感受到美,在与丑的接触与对照中显示出美的纯粹,引起受众对环境美的渴望。从美学的角度而言,悲悯也是一种审美情感,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下作业环境的报道日渐增多。每当人们从环境新闻中看到灾害造成的废墟、悲凉的惨景,都会激发内心的悲悯情感,这种悲悯情感反过来会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也为事件之外的为官者敲响了警钟。环境新闻中形形色色的丑陋,并不是要纯客观的展览、描摹。在真实、准确地反映环境丑的面目时,事物的原有性质固然没有改变,但毕竟要加入记者的主观倾向于“移情”,渗透传播者的审美观。对丑的报道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扫除丑、呼唤美。没有一件事是完美的,更何况一个国家,负面新闻总是每天都在发生,记者要在正面与负面环境新闻中找到一种平衡,需要避免的是以偏概全,既要“独立、独家、独到”特立独行,又不要背离现实,走得太远。
第三,环境新闻记者要大局在怀。如果环境新闻报道仅仅联系局部实际,而不联系大局,就不能了解局部中的问题在全局中占什么地位,有什么本质上的意义。即使发现问题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因为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它经常牵涉到事件的方方面面,大局在怀是环境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而新闻记者的敏感又要求记者大局、小局要结合,即:从大局着眼,从小局出发。环境问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还要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意义,这才是环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
第四,必备的环境知识素养。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诸多原有的知识在迅速更新,而新的学科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具体到环境问题,更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对专业术语、实际问题的深入了解,所谓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比如酸雨的问题:不但要知道酸雨的危害及后果,还要熟知并说明它的形成过程、防御措施,这样技巧性的报道会使其有深度、有内容,其报道更充实、深刻而富于说服力。这种知识储备的获取,一种是随时随地的长期的积累,一种是“临阵磨枪”式的快餐进食。前者固然重要,后者也应该做得很好,这要求记者临时调集资料的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并将有关知识化到报道中去,减免差错。
第五,关于环境新闻记者的知识结构的问题,这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哲学、环境政治学等等。环保的意识与观念,这是做好环境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态度,仅仅有一个好的态度还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还要从宏观上了解与环境相关的上述学科知识。这就是所说的知识储备,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要通过多年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显然,急功近利是不行的。此外,环境新闻记者尤其要注重与现实的联系,这种联系不能是“蜻蜓点水”式的,需要耳濡目染,亲临目睹,切身经历,这有利于真实、直观、形象的表达,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第六,做好环境问题的报道所要具备的其他能力与身份定位。环境问题的发生有时是突发的,有时是危急的,这需要环境新闻记者强烈的献身精神,而更重要的是一些长期的艰苦的跟踪式的努力,多数时候需要记者身临其境,需要一种吃苦耐劳的奉献,并且要认识到这通常还是一种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因此,除了一般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丰沛的体力与精力对于环境新闻记者也是事关重大。做好环境新闻记者,还需要多多的走访各类环境社团,多掌握环境局的各路信息,多报道环境方面的各种会议,使环境专家、学者好的说法与建议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宣传、普及。总之,要集多功能角色于一身。环境新闻记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的时候甚至需要用心血与生命来完成,环境新闻记者又是崇高的、光荣的,因为这是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优秀的环境新闻记者是中小学生的良师,大学生的益友,环境美的播种者、倡导者,同时又是政府的参谋、新闻传播事业的实践先行者。
三、开办环境新闻栏目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渐成显学,随着媒体上环境报道数量的急遽上升,环境新闻学日趋成熟,成为新闻学家族中的一个亮点。
环境新闻始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TheConservation Movement1850—1920年),20世纪60年代走向成熟,到70年代,随着各国环境组织的建立,北美、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的环境新闻报道此起彼伏,蔚为大观。1985年,《中国环境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1986年,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立,199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环境新闻记者协会,至21世纪初,中国的环境新闻已融入了世界潮流。
环境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渐升温,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表,需要一个专门的传播途径,来加大环境新闻报道的力度。开办环境新闻栏目有利于环境问题的集中,有利于受众的高度重视;对于弥补新闻评论中预测评论的缺失弥足珍贵。从媒体自身来看,环境问题由于频道定为模糊、盈利模式单一,以及频道对环境问题经营管理方向、制作水平的不足,使得环境新闻报道只局限于现象的展示,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如果细心地浏览每年订阅报刊的目录,就会清楚国内现有的与环境相关的报刊并不多,尤其是与文艺类报刊相比,显得更少。我国现在的电视环境新闻也大多是在综合新闻里报道,这与环境问题的传播所应具有的地位极不相称。相应地,从事环境新闻报道与评论的专业记者也相对地要少,除了几家全国性的环境报刊有自己的专门记者之外,从事其他领域报道的记者就很少注重环境新闻报道的细节与实质。一个社会的环境新闻报道与环境问题在这个社会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应该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即:随着环境问题被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媒体中关于环境新闻的报道应该越来越多。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讲,是因为环境新闻的报道越来越多,环境问题才更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政府重视环境问题以及媒体中的环境新闻报道逐渐增多,无论是对于社会的环境保护事业还是对于环境保护主义者来说都是件好事。而电视传播环境新闻的优势当仁不让,无可替代,这不仅是一种合理的传播理念,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一)广泛关注环境,注重环境细节
环境新闻栏目化可以更广泛地关注环境、注重环境细节。一览新闻报道中本可以触及的有关环境的问题,却总是被轻易地忽视掉,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重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