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中文台创立之初是以《相聚凤凰台》等节目为主打的,但现在他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借鉴国外的做法,完全转向以新闻传播为主。《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新闻节目广告量呈上升之势。香港回归使之初尝电视传播新闻的甜头。让我们回顾一下,以香港回归为例,据报道,凤凰卫视对中央台按部就班的直播计划先做了认真的研究,做出了60小时滚动直播的安排。由于他们台里新闻意识的觉醒,使每一细节的背景都交待得特别清楚,让人看了觉得轰动又不乏幽默。港督彭定康撤离前乘车绕港督府转了两圈,中央台主持人的现场解说是:“看,彭定康的车绕了一圈”,“他又绕了一圈”。而凤凰卫视的解说是:“按惯例,历任港督离任前都要坐车绕总督府二圈,彭定康也不例外。只不过和他的前任不同的是彭定康没有继任了。”这样的解说不仅清楚地交待了“绕行两圈”的由来,而且有大快观众之心之感,让人们觉得他们执政的日子一去不回了,这不过是他们绕行的最后仪式与奠礼而已。中央电视台的解说让人觉得既不知是惯例,又觉得好似是彭定康一圈二圈的留恋。两相比较,高低不言自明。因此对重大新闻播出时可能出现的事情都要做充分的准备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放过任何细节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些现场信息时空中,如果能及时地插入一些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历史故事、知识介绍,或者插入事先拍好的相关专题、人物专访,将他们与现场信息有机结合,可以使现场信息增值,增加信息的厚度与深度。这涉及到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知识背景与文化素养的问题。由此可知,新闻蕴含着深厚的常识与文化因素,必要的准备是新闻节目质量的关键,只有有备而来才能在新闻传播中略胜一筹。每个台的新闻也许只有这细微的差别,但正是这一个个细微的差别关系着一个台的新闻质量与节目声誉。
香港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香港亚视的《城市追击》和无线台的《今日看直睇》一直龙争虎斗,花样翻新,使得电视改革从此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新闻并不是搞几个轰动性的曝光片,这些远不是主流,不是改革的目的。CBS、ABC都把大部分精力、物力投在新闻的传播上,各台之间的竞争在趋向拼抢各类重大新闻,同时特性、背景、内幕分析、评论十八般武艺都派上用场。只有这样,新闻才能真正地深入到百姓的心中。只有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电视传播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而不是自钻小胡同。
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时效性是其它新闻媒介没办法相比的,一场关于水灾的报道,可以亲眼目睹记者们如何冲上大堤,站在齐腰的水里,这种新闻报道中可以有领导的同期声,波涛声,号子声,战旗的呼啦啦声,人群鼎沸声,文艺团体的歌唱声,这一声声的凝聚能够震撼全国人民的心,产生一种全国上下一致的凝聚力。现场直播总是能具有生活的同构性,并以其技术能力所提供的无尽可能性,与鲜活的生活唇齿咬合,结构了一个更为人性化的现代生存空间,让人获得生活中所无法实现的体验,在满足受众的需求中培养受众的新闻敏感。
现在新闻栏目仍在默默地耕耘,努力把新闻引入更深的一层,比如今天的《第一时间》,先是新闻每天发生,第一时间准确传送,后是专门以报纸新闻的搜集为主,在电视上我们既可领略报纸新闻的层出不穷,又可以听到主持人对报纸新闻的评论,既减少了看报的中间环节,又不至于面对一大堆的新闻信息无所适从。个人的心理欲求总是超过自己的生理能量,媒介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人延伸自己的心理欲求。我们仍需开辟有分量的新闻栏目,引入竞争的机制,让电视传播新闻成为主流和趋势,只有这样电视才会充分发挥它视听综合、现场直播的价值。
另外,在中国,受读者欢迎的媒介都有自己的个性,以晚报为例,《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的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的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很好地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这三家晚报之所以历经几十年而发展势头强盛,就在于它们以各自鲜明的风格牢牢地吸引着固定的受众,争取着目标受众,挖掘着潜在的受众,吸引着边缘的受众。报纸尚且如此,电视新闻媒介的个性更应该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与众不同。各种媒介的风格要有所区别,同一种媒介的风格也要有所区分,以英国BBC和美国四家电视台比较,其个性风格一目了然。BBC的新闻严肃,比较客观、公正、可靠。而美国四家电视台的新闻争分夺秒,编排灵活,但主观倾向性外露,炒作痕迹显而易见。美国三家无线电视NBC(全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个性也很鲜明,ABC德国及新闻报道周详而深刻,NBC始终以硬新闻报道见长,CBS则在竞选、选举的报道中独树一帜。
推进我国新闻传播的市场转型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转型要靠产业化的方式来完成。产业化的实现以新闻传播公众化与职业化为前提,职业化和公众化在产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在建构新闻传播体系的同时提高新闻传播的专业水平,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公众空间,推动新闻需求的市场增长。电视是21世纪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快捷方式之一,电视新闻传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会占据整个电视更大的份额,它不仅是社会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大众传播渠道,而且会成为社会公众表达“公意”的舆论工具,所以,只有在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公众新闻需求的基础上,电视新闻才会形成具有一定目标和规模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媒介。
§§§第三节环境新闻栏目化
环境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升温,成为了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在各个领域普及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新闻信息传播就是要及时掌握时代的脉搏,为全民、全社会提供获得这些环境知识、传播价值、认识、公共义务和技能的素质与机会。因此,环境新闻应该像体育新闻、财经新闻一样成为一个固定的传播栏目,在更广泛的传播声音中普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环境传播中存在着“内行有意见,外行看不懂”的问题。内行觉得存在的错误太多,外行获得的大多是信息数字、概念术语,缺失兴趣点。环境新闻缺乏既能指点江山具有前瞻性的报道与评论,理解环境传播的内涵,又能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领航人。环境新闻栏目化有利于环境问题沿着正确的、科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传播,深入挖掘环境方面有价值的素材,像一棵大树一样,涵盖在新闻中的环境问题仅仅是树中的一枝一杈,难以呈现大树的全貌,更不用说树木与土壤与空气与阳光雨水的关系了。环境新闻栏目化会更有利于解决环境的问题,而不只是反映环境“皮毛”,纸上谈兵。在新闻学发展的长河中,环境新闻占据一个独特的地位:它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期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TheConservationmovement),到20世纪60年代趋于成熟,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环境新闻学迅速发展成蔚为壮观的世界性课题,并随着人类环境的恶化,逐渐成为一门显学。
在世界文明史中,虽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诸国共同关心的主题,但1850—1920年在美国发生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以其规模、气势、理智成为人类保护自然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有成效的壮举。南北战争以后,一些西部开发者认为美国地大物博,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开始疯狂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19世纪的最后30年,在蓬勃的工业化运动中,人们无节制地采集石油、煤炭和铁矿,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使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壤和植被,成千公顷的良田被毁,河道堵塞,水位下降,环境恶化不仅使通航和农业灌溉受到影响,也给动植物带来灾难。一些野生动物被肆意捕杀,几近灭绝。
面对人类的灾难,一些自然主义者发起了保护资源运动,他们意识到大自然的经济、美学和精神财富,意识到自然资源正日益受到人类的威胁,他们呼吁人类科学、明智地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此,环境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人与环境
艺术的对象是人生,即人的生活,人的现实活动,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是人与现实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息息相关、唇齿相依。恩格斯很早就告诫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①今天,当我们面对文明所带来的异化,重温恩格斯的这一世纪预言,无不感到它的深刻与震撼。胜利蕴含着某种失败,获得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失去。大量的关于环境问题的新闻信息报道,已经催促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生态良知。但是,这不是一个学科或一个领域的问题,这是当代社会人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人们在环境伦理中的态度是对人类文明程度的大检阅,当代大众传媒应该从全新的视角与时俱进去重新认识自然、正确地解读环境问题、传播环境伦理。
第一,新闻传播要迫切、务实。近年来新闻报道所透漏的物种濒危的消息确实令人担忧,人类的各种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生物物种正在逐渐减少。生物多样性是亿万年来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它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正是有了生物多样性资源,人类才得以长期地生存与发展。
现代科技虽然给人类增加了许多超越自然的能力,但绝不意味着人类就具有了对其他的物种赶尽杀绝的权利。生物学家们证实,“目前物种的灭绝应归罪于一个物种的活动:人类。因为在生命史上,人类是唯一有能力导致其他物种大量灭绝的物种。”②动物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同类,但恰恰是人类使得动物数量减少、灭绝的速度加快,这不能不令人叹息。
环境新闻报道可以及时、准确地传播动物濒危的原因,一个是人类的大规模开发活动使得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由于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财富的急功近利,使得人类盲目地滥伐森林,焚烧植被,开荒垦殖,采矿筑路,使得区域性生态体系严重失衡,动物的栖息地数量和质量严重下降。人类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人为地破坏了动物生存的家园,无家可归的动物失去了生息繁衍的依托。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野生动物的围猎与滥捕滥吃。近几年新闻报道不断传出一些地方偷猎珍稀动物及捕吃野生动物的行径,新闻报道的披露无疑会对这种行为起到为人所不齿的作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83页。
②法新社:《世纪环保回顾》,载《参考消息》1999年12月28日。
人类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与畜牧业和农业取代狩猎、采集野生动植物的过程同步的。饲养和终止狩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飞跃。野蛮人啃咬野兽,文明人食用家禽,这本属正常,文明人吞噬野生动物实在是自己的无知与文明的退化。用事实说话,在这方面新闻传播的力度无可代替,用动物正在减少的严酷事实,强化生物生存环境的报道,加强公众对环境伦理道德的认识,可以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同时把生物学家的研究结果及时向广大受众渗透:一种生物往往同时与几十种其它生物相依共存,某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引起严重的连锁反应。恩格斯曾指出:“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同样也改变外部自然界,虽然程度上不如人的行为。我们也看到由动物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先改变环境的动物,使他们起变化。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①每一个生物物种的消失,对人类来说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当然,在环境新闻传播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语言的使用,要避免环境悲观主义的产生,要给人对大自然以希望。关于生物多样性状况的资料在一些权威机构比如联合国环境署的《全球环境展望》系列资料中都有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不同的是,一些从哲学或者社会科学角度来考虑物种多样性的学者分析问题的着重点主要不在于对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的描述,而在于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所持的悲观的观点及态度。诸如要适度使用“濒危”、“消失”、“灭绝”这样的语言,传播还是要给人类以希望,让最普通的人们从希望中寻找力量。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第二,环境新闻传播能够及时报道、评论各类灾害信息。洪水、滑坡、沙尘暴、泥石流、崩塌......这是从新闻报道频频传出的灾害消息,灾难向我们发出通牒,自然不是随意盘剥的对象,不是无止境的吸取的源泉,它是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因此,英国的《独立报》满怀忧虑地警告说:“世界如今已踏上了发生‘超级灾难’的旅程,自然灾害将具有前所未有的破坏力,给人类造成生命的损失。”①发生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大家仍然心有余悸,它以时间长、区域广、损失重被载入人们心灵的史册。关于这次社会灾难的原因,我们正是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得知,当然我们也只能从此渠道得知:长江上游森林人为破坏,水土流失使泥沙冲进江河,造成的淤泥使得洪水宣泄不畅,滥砍滥伐加剧了这场自然灾害,媒体报道与评论的作用就在于及时与追根溯源。
恩格斯很早就论证过这种关系:“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②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经验与事实是我们早该珍视的一份财产。如果新闻传媒及早地以一种前瞻意识调整视角,使人们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关系,如果环境道德意识能够借助新闻传媒深入人心,至少可以亡羊补牢,警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