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改变形体动作练习
过桥。每人改变5—10次不同形象来过桥。目的、动作、速度节奏、方式方法都不能雷同。
学10种不同人物形象的外部动作。要有特点,要自然。
模仿大家熟悉的有特点的人,让大家猜是谁?
化装舞会。可以是历史人物、领袖人物、神话人物,也可以是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用15至2分钟,观察一个正在积极地做着形体动作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
对所观察的人的个性不作任何判断,只是再现形体行为和身体语言的精确细节。
在一连串无声动作中,模仿一个你曾经在某种活动中细致观察过的亲戚或密友。在你做完这段无声的动作后,给他加上言语。
我们说内在情感要通过外部动作表露出来,外部动作又总是有其内心活动的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这还表现在,不仅内在情感能激发产生相应的外部动作,而外部动作也能反过来激发产生相应的内在情感。例如:激怒的情绪使你大声争吵、拍桌子,甚至摔东西;而猛地一下拍桌子、摔东西,这些外部动作也会刺激情感,帮助你内心产生相应的激怒情绪。这种生理上相互刺激、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表演很重要。
在表演强烈激情的场面时,千万切记不能为了求得真实的内心感受而去“挤”感情,越想“挤”出内心的激动,越会把感情吓跑。可以通过外部动作帮助自己,准确的动作以及与对手真实的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诱导情感的作用。
表现力就是控制情感体验和准确体现。高度控制下的极度敏感是表现力的重要属性。
既然表演艺术的基础是行动,那么在掌握表演艺术的创作方法时,首先要让学员掌握在舞台上行动的规律和具有在舞台上真实、有机地行动的能力。学员对于这些规律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是通过一系列的表演练习和小品来进行训练的。可以是由学员事先构思好并经过排练后再拿到课堂上表演的练习,也可以是由教师出题学员在课堂上做的即兴练习。
③“做什么”的练习
在帮助学员了解与掌握舞台行动时,首先要求学员一走上舞台就要先抓住“做什么”。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会给自己提出要去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我要做什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批评的马洛列特柯娃的表演,就是因为她忘记了“寻找宝石别针”这个任务,忘记了她要做什么。
为了使学员真正地抓住“做什么”,在舞台上真正地做一件事,就要做一些有关的练习。在做这些练习时,教师把学员分成三至五人为一组,各组同学可以在做练习之前先共同商量布置出一个环境,如候车室、宿舍、医院候诊室、图书馆、四合院、客厅等等。练习可以在各组同学自己设计的环境中进行。
A.简单的“做什么”练习
要求各组的同学先后在自己设计的环境中去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也就是说,去做一件事。
每组同学在做此练习时,可以有人先做,有人后做;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做。在做练习之前,教师应先说明,同学去完成的任务不必非常复杂,尽可能地去找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如刮胡子、洗脸、化妆、擦皮鞋、缝纽扣、洗衣服、熨衣服等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是认真地去做,并且是为自己去做,而不是演给别人看。此外,尽量使你所做的事情与所设计的环境有联系。
每个组的同学做完练习之后,可以大家来评议:你是否看清楚了台上的同学做的是什么事情?谁做得真实?为什么?然后可以由做练习的同学来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对自己所做的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自己有哪些收获和发现。
最后,根据学员所做的练习与评议,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在反复进行这个练习时逐步做得更好一些。
a.是否真正地在完成自己所提出的任务?如擦皮鞋的是否真的把鞋擦干净了?
b.以生活中的行为逻辑为标尺,检查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逻辑?如有的同学在缝扣子时,穿上线后忘了在线头处打一个结。
c.在做这种简单的“做什么”练习时,学员是否调动起了自己的想像?即使是在非常简单的练习中,也应该让自己的想像活跃起来,参加到创作中去。例如:即使是缝纽扣,你也应该想像纽扣是什么样的,它有多大,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缝到什么样的衣服上去?是衬衣、西服,还是棉大衣?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如此等等。
d.在做这种简单的“做什么”练习时,是否注意到了分寸感?往往是过分地用劲,或者是有意地夸张。两者都是学生急于想要表现而引起的。是为自己做,千万不要想着是做给别人看的。
这个练习要反复地做。直到学员能够做得非常真实、有机为止。
B.在“做什么”时找一点障碍
教师可以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员在完成某个简单的“做什么”时为自己设置一个小的障碍。例如:你要擦皮鞋,可是发现皮鞋上粘了一块泥,而且粘得很结实,你就要想办法抠掉它。可是抠掉之后,又发现上面留下了一个黄渍,你就要想办法把它擦干净,或者是用鞋油把它给盖上。之后,你又发现鞋面与鞋底的缝隙间还有很多的泥。你又要去抠掉它,擦干净。你还发现鞋尖与后跟上磕破了皮等等。还可以要求学员不一定事先把所有的障碍都设计好,而是尽可能地在做的过程中即兴地展开想像,不断地发展。练习仍可采用分组的方式来进行。每组做完之后,学员可以在一起评议、讨论。
这种设置小障碍的练习,原则上只要求去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如果有的同学在做这个练习时有所发展,从一个任务合乎逻辑地引向了另一个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又是真实和有机的,不必去阻止。
C.给“做什么”找个理由
在做练习时提出要求,就是每个同学都要给自己所做的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提出要求。做练习时,不要去想着把这个理由演给别人真正成为推动你去行动的动力,且就必须选定一个剧烈的形体行动,如劈柴、打桩等。但谈话的题目却是触及细致的情感问题,可能讨论其中一个同学失恋的问题。还可以要求学员选择的形体行动是必须小心仔细地去做的事情,如修理收音机或绣花之类的事,而双方争论的问题却是非常尖锐的,如有一方坚决反对另一方和某人相爱等等。
做完练习之后讨论形体行动与心理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同学总结实践后的体会。
D.言语动作的练习
这个练习可以由两个同学一起来做。在练习之前,让这两个同学各自选定一句简单的话。例如:
甲:你坐下。
乙:把衣服穿上。
在学员选定了自己要说的话之后,教师就指定一个行动,两个同学说这些话时,必须把他们所说的话变为行动。他们在说话时作出相应的形体行动也可以。例如:指定的行动是“请求”,那么这两个同学在说“你坐下”和“把衣服穿上”时都要认真地完成“请求”这一行动,并作出相应的手势和形体动作。当他们说出的话确实是一种行动时,就可以提出另一个行动,让学员根据教师指定的行动说出同样的话,不断地对学员提出新的行动。如教师可以先后指定为“命令”、“责备”、“安慰”、“说服”、“警告”、“嘲笑”、“劝哄”、“逼迫”、“要挟”、“诱骗”等等,学员要努力按照教师提出的行动让同样的一句话变成为不同的行动。
在学员利用所选定的不同“台词”反复地做过这个练习之后,可以引导学员一起来讨论言语行动的重要作用。让学员认识到在完成心理行动时,言语行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④“为什么”的练习
在生活中,任何一个行动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在舞台上,行动也是如此。演员一走上舞台,在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的同时,还应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并且在心中产生去做这件事的欲望和把这件事做好的意愿。这就是说,在舞台上的任何行动都必须有它的目的,甚至比在生活中行动时的目的更加明确。因为在舞台上,行动的目的不仅是推动你去“做什么”的动力,通过这一系列行动中的目的,能够揭示出你所扮演的人物的思想和灵魂。因此,目的———为什么去做这件事,可以说是行动的最本质的内容。没有目的的行动,在舞台上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在基本上掌握了“做什么”的一系列练习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员进入“为什么”的练习。
A.给“为什么”找个理由
这个练习的做法与简单的“做什么”相似,也是由学员分组在自己设计的环境中去做一件事。练习之前,教师先向学员提出要求,就是每个同学都要给自己所做的事找出一个理由来,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还要申明:学员在做练习时,不要去想着把这个理由演给别人看。只要你自己找到,并且真正成为推动你去行动的动力就可以了。同时要学员在行动中去感觉,找到一个理由之后再行动起来,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
做完练习之后,可以去了解每个同学为自己所找到的理由。针对某个同学所说出来的理由追问下去。例如:有一位女同学说她梳头的理由是去赴“约会”,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不惜死缠烂打问到底。
问:你是去赴谁的约会?
答:男朋友的。
问:你很愿意赴这个约会吗?
答:当然,很愿意。
问:为什么?你很喜欢他吗?
答:(有些不好意思地)喜欢。
问:他喜欢你吗?
答:不知道。......我想他也喜欢我。
问:你为什么在约会前梳头呢?
答:让自己整齐漂亮点呗!
问:为什么要让自己漂亮点呢?
答:(一时回答不上来,同时也有点不好意思回答)我刚才没去想......
问:你现在想也可以。为什么?
答:我想给他一个好印象。......让他更喜欢我。
问: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答:(脸红了)我想让他表个态......
问:表什么态?
答:(豁出去了)跟我把关系定下来......
当然,还可以更深入地询问下去,使学员从一般化的非常理性的理由,发展到说出发自内心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愿望就可以了。在此时应该引导学员了解到:演员为自己的舞台行动所找出的理由不应该是干巴巴的,完全理性的,而应该是通过想像,在自己内心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愿望和欲求。也许这种愿望和欲求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但作为演员一定要很具体地感觉到它。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地创造与把握住了行动的目的。
同时,应该指出,为“做什么”找到一个理由,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种艺术创造。这就要展开艺术想像,让自己找出来的理由具有一种诱惑力,千万不要自己敷衍自己,把它当成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询问。在舞台上行动,只有当你所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充满诱惑力时,你在行动时才会更有积极性,并且会使行动产生质的变化。
领会到了“为什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愿望和欲求之后,可以继续进行这个练习,并要求学员为自己在练习中找到一个充满内心愿望和欲求的理由,同时感觉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有的同学可能会在练习中感觉到有了目的后,在行动中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例如:那个梳头的女孩发现自己有了内在的愿望与欲求之后,行动更积极了。在以前梳头时,只是一般化地去行动。而这次做时就总会想到让男朋友更喜欢自己。因此梳头时觉得自己的额头长了一点,不好看,所以把刘海儿往下压一点,让它遮住自己的额头。同时她还想到男朋友看见她的新发型之后会有什么样表情,在行动的过程中产生了男朋友一定会喜欢她的自信。
在学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总结:
a.任何行动都应该有它的目的。
b.这种目的绝不是干巴巴的、理性的道理,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愿望与欲求,是通过想像创造出来的,应该具有推动其行动的诱惑力。
c.创造出这种具有诱惑力的目的之后,注意不要去演目的本身,而是让它来推动自己的行动,让自己的行动确实是实现自己的目的。目的本身是无法表演的,它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展现出来。
d.由于行动的目的不同,行动的方式也就会不同。为了能够理解与掌握行动的目的与行动的方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入到下一个练习。
B.同一行动但目的不同的练习
这个练习要求为同一个“做什么”找出不同的“为什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做什么”是梳头,而“为什么”则在每次做的时候是不同的。第一次做时,是演出前的试妆,想要看看自己的发型是否合乎自己所要扮的人物,使这次演出能够获得成功,得到观众的赞许;第二次做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小姐,混进一个高级社交场合去和地下党的同志接头,不能让敌人发现自己;第三次做时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小丫头”了。总之,用不同的目的去完成同一个行动。这就要学员一定要展开想像,使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和每一个目标都具有诱惑力,以此来推动自己去完成所要做的事情。
舞台上的任何一个行动,都应该是有目的的行动。只有在有了“为什么”之后才会去“做什么”。“为什么”是“做什么”的思想基础和推动力量。“为什么”越是明确、具体和充满诱惑力,“做什么”就会做得越生动、细致,并富有特点。另一方面,“为什么”总是通过“做什么”来体现,只有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富有特点的“做什么”,才能使观众感觉到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的总是通过行动来实现的。因此,“做什么”和“为什么”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
在反复地做过这两个“为什么”的练习后,向学员说明舞台行动的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a.它是由意志产生的;
b.它总是有一定的目的。
行动的目的永远是想要改变行动的对象———人或物,让他(它)们符合自己的愿望和欲求。明确了这一点,学员就会和直接地表演情绪划清界线,使自己的表演立足在一个正确的起点上。
C.克服障碍练习
这个练习仍可分组在自己设计好的环境中去做。在练习开始前,提出要求。
a.首先要明确自己在练习中要“做什么”;
b.要找到做这个事的目的———“为什么”,并使之成为真正的内在的愿望与欲求;
c.在完成“做什么”时遇到一些障碍,经过努力,最终克服障碍,完成自己的任务。
例如:为了和女朋友去参加舞会,要换一身笔挺的西服。但在换衣服时发现西服的纽扣掉了,于是就要找一个合适的纽扣。找到纽扣后,又发现没有合适的线,西服是黑色的,但家里只有白颜色的线,这时就只好想办法用蓝墨水把线染了。
可以事先设计出一些障碍,也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即兴地展开想像,发现一些新的障碍。有时,教师也可以用提示的方法给学生提出障碍。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员在开始把握舞台行动时,就把行动与矛盾冲突挂上钩,认识到行动的发展是与克服一个又一个矛盾、解决一个又一个冲突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使学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要从克服障碍开始,让学员感觉到每个障碍都是与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相悖的。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克服障碍,这实际上就是矛盾。因为有了这种矛盾,行动才有了发展,内在的愿望与欲求也就会随之变得强烈,同时也就会引起相应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