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练习可以反复进行。最好是让学员自己为自己确定“做什么”和“为什么”,并且尽可能在练习中为自己设置一系列合情合理的障碍。要引导学员从生活中去寻找,特别是寻找可能发生的障碍,而不是故意去编造。学员在表演上一定要真正地去做,真正地发现出了什么问题,真正地去思考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时遇到了某种障碍,一时无法解决,或者解决得不理想,但只要同学在表演时是真实的,合乎逻辑的,就应该予以肯定。
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的相互关系的练习
为了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到舞台行动总是要受到规定情境的制约,怎样做往往是和规定情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随着规定情境的发展,舞台行动也会不断地变化。采用递增式的方式来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可分为:
a.在何地———你是在什么地方,为了某个目的去做一件事;
b.在何时———你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为了某个目的去做一件事;
c.谁在做———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了某个目的做一件事;
d.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何时何地为了某个目的做一件事,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问题(这种练习将在舞台事件的训练中进行,因为它已经涉及矛盾冲突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已经是规定情境的变化与发展了)。
必须指出,这绝不是说何时、何地、谁在做以及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把规定情境完全概括了。规定情境当然要比这种概括复杂得多,这样做只是从训练的角度提出来的。
A.上场练习(从哪儿来?)
练习开始前,可以在教室内的一侧布置一个门,或者是一块挡片,然后要求学员在做这个练习时,按顺序从门里或者是从挡片后走出来,但是在走出来之前必须展开想像,想想门后或者是挡片后面是什么地方?你在里面干了些什么?当你走出来时,必须通过你的行动让观众看明白你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
例如:把门里想像为宾馆的客房。自己在里面刚刚做完了清扫工作,于是提着清扫工具从门里走出来。出来后,把挂在门把手上的牌子翻到“请勿打扰”一面,然后走下。
再例如:想像门里面是公共浴室。自己刚洗完澡,穿着拖鞋,一手拿着毛巾,另一只手端着放有肥皂和脏衣服的脸盆从门里走出来。出来后,用手里的毛巾继续擦拭着头发上的水,然后把毛巾放进脸盆,边走边用手掸着头发上的水。
每个同学做完之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同学是否看明白了他(她)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如果看明白了,这个同学就可以下去,否则他(她)就要再去想,等其他同学做完后再做一遍。
这一练习可以反复多次地做,让学员逐渐养成一上场就要想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习惯。
B.下场练习(到哪儿去?)
在教室的另一侧布置一个门或者是一块挡片,然后要求学员想像门里或者是挡片后面是什么地方,你进去要干什么?尽可能地通过进去前的行动让观众看明白你进去的是什么地方。
例如:拿着病历和挂号单上,边走边把挂号单别在病历上。走到门口,见门关着,先是侧耳听了听里面有没有人声,听不见,就试着轻轻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往里面看了看,并把病历举了举,然后走了进去。
再例如:提着行李上,把行李放在门旁的传送带上,然后从口袋里掏出钥匙等金属物品,放在门口小桌上的托盘里,整理一下衣服,从门口走了进去。学员自己充分展开想像,按顺序进行这个练习。凡是练习做得让人看不明白的同学,必须再做一次。这个练习也反复多做几次。
C.布置环境练习
学员可以分为三至五人一组。让每组同学商定一个地点,然后利用教室里的布景、积木和大小道具,布置成他们所商定的环境,如卧室、办公室、候车室、饭馆、商店、公园、海滨、河岸、码头、山坡等等。
商定好地点之后,要求学员认真地进行讨论,充分展开想像,把所商定的环境布置得非常真实,尽可能在所有细节上都具有特色,不要搞得一般化。例如:车站的候车室,是像北京站那样的大车站的候车室的一角呢,还是偏僻小站的候车室的一角呢?假如是个偏僻的小站,那么是东北的小站呢,还是南方的小站呢?是山区的小站呢,还是平原上的小站呢?总之,要调动学员的生活积累,充分展开想像,使所布置的环境具有生活的气息与氛围。
D.在何地做什么的练习
这个练习以三至五个同学为一组,最好每组不要超过五个同学。每组先由一个同学设计出一个环境,并在这个环境布置好以后自己确定一个目的,然后在这个环境中做一件事。当这个组的任何一个同学看明白了第一位同学是在什么地方做的是什么事之后,他(她)就可以上场,同样在这个环境中为了某种目的也去做一件事。第三、第四、第五个同学都可以在看明白了前面的同学所做的事后,上场去做自己要做的事。
在做这个练习时,先上场的同学如果已经做完了在这个环境中所要做的事,他(她)就可以合乎逻辑地下场,也可以合乎逻辑地从他(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发展到做另一件事。当后面的学员上场时,他们之间可以不发生任何联系,也可以发生关系,有所交流。如果他们之间有交流与对话,就必须是在这个环境中合情合理地进行,并且不能丢开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例如:同学A设计的环境是一个北京四合院,有街门,两家的房门,院子一侧有棵树,树下有小石桌和小凳,另一侧有一个安着公用水龙头的水池等等。当他布置好这个环境之后,他就可以上场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一些韭菜。他走到石桌旁,把篮子放下,坐到石桌旁的小凳上去择韭菜。同学B看明白了以后,就可以上场了。他从自己的房门中出来,怀里抱着一床被子,手里拿着一条绳子。他先把被子放在石桌上(这时同学A与B可以打招呼,也可以不打招呼,均由表演的学员自己去决定),然后,他把手里的绳子在自家的门框和树上拴好,再从石桌上抱起被子晾在绳子上,并拍打被子上的灰尘(A此时如果感觉到B在拍打灰尘时对他有影响,也许会有所反应。B如果发现了A的反应,则应该即兴适应)。同学悦看清楚了A和B的行动之后,也可以上场。他从屋里端着一个装满衣服的脸盆出来,到水龙头前去洗衣服。这时,也许同学A的韭菜已经择完了,走到水龙头前要去洗菜,同学A和悦这时就会有所交流,他们之间可能会互相谦让一下,同学悦在盆里放满了水之后,就把盆端到一边去洗衣服,而让A去洗菜。同学阅这时上场,他端着一个铜火锅出来,放上了引火的纸和炭要生火。同学耘在看明白这些之后,推着一辆自行车上来,发现车胎没气了,就拿出气筒给自行车打气......
练习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大家都合情合理地把自己的事干完,或者是因为某种理由没有做完而下场为止。例如:洗衣服的同学发现自己没拿肥皂,就回自己的屋里去拿肥皂。
当一个组的同学做完练习之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评议,看谁做得真实、有机,谁做得还有不足之处。然后由另一组的同学根据自己所设计的环境再开始做这个练习。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学员相互适应,但必须注意符合生活的逻辑。如上面所说的那个练习中,当同学阅生火时,B发现火星与炭烟燎到了自己晾的被子上,他就先把被子向旁边拉了拉,但还是受到炭烟的影响,于是走到阅的面前,让他把火锅挪个地方,阅就可以即兴适应,也许他把火锅挪到顺风的位置,这样矛盾就解决了;也许他在挪动火锅的时候嘴里嘟囔了一句:“事儿妈!”正巧同学B听见了,就想上前去讲理。而悦把这一切都看到了眼里,就拉了一下要去理论的B,用眼色进行劝阻,并且小声地说:“算了,街坊邻居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呀!”只要学员的表演是真实可信的,教师就可以让学员继续表演下去。
如果所发生的矛盾变成了吵架、争执,只是在那里说话,并且也不太合情合理了,就可以让学员先停下来,然后尽可能地引导学员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上,即使有了矛盾,也要尽可能地少用语言去解决。这个练习反复做多次,同学都应该有一次自己设计地点和环境的机会。
做这个练习时,要鼓励学员展开想像,设计出各种非常具体、非常真实而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点和环境,千万不要一般化。因为这个地点与环境设计得具体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学员在舞台上的行动。因此,在开始做这个练习时,要求学员在环境的设计上要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具体,注意细节,使学员比较容易地产生信念,能够真实、有机地在这个环境中去做一件事。
E.在不同的地点做同一件事的练习
做这个练习时,仍可以三至五个同学为一组。练习前,先让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行动,即他(她)所要做的一件事。每个同学确定之后,可以先做一遍。做法与“做什么”的练习相同。学员都做完之后,可以要求第一个上场的同学设计一个环境,并在其中完成刚才所做的事。其他同学则要展开想像,即兴适应,并在同学设计的环境中完成自己刚才所做的那件事。
例如:第一个同学原来确定的行动是洗脸,而他设计的环境是郊外的一条小河边上。这样,他就没有拿脸盆,而是走到小河边上,用手捧着水往脸上撩,对着水面看自己脸上的泥污是否洗干净了。然后,他又从兜里掏出手绢来擦脸。第二个同学如果原来确定的是修理半导体,他就必须是在小河边上来修理。这样他就要展开想像:他和学员一起来郊游,休息的时候想听足球比赛的消息,但发现半导体出毛病了,只好先修理一下。他没有螺丝刀,只能拿出一个硬币来拧开螺丝等等。就这样,原来这个组的同学所确定的行动都要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来进行。
在全组的学员做完之后,要求另一个同学来设计一个环境,但学员还是要做自己原来所确定的行动。例如:原来修理半导体的同学把环境设计在火车的车厢里,他可能在打开半导体后,由于车厢的屏蔽作用,听到的只是半导体里发出的干扰声。他以为是半导体坏了,于是打开后盖,检查修理;原来洗脸的同学,觉得自己脸上黏糊糊的十分难受,就从牙具袋中掏出毛巾到洗脸池去洗脸,可是那里已经没有水了。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从茶缸里倒出一点水来把毛巾浸湿,然后擦了擦脸。
在做这个练习时,一时找不出在某种环境中去做自己原来所确定的那件事的理由,也不必强求,他可以不参加这一组练习。但在练习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员进行研讨,鼓励学员尽可能展开想像,找到在不同环境里做自己确定的事情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