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6300000035

第35章 后记:我们的优势便是我们没有先例

创业之初我们没有任何“有利”条件,几乎是白手起家。我们所拥有的,都是靠自己挣来的,是通过不懈努力和对原则的坚持挣来的。不玩把戏,也没有花言巧语,我们将本来被当作奢侈品的汽车,变为了生活必需品。当我们开始制造如今这种汽车时,整个国家没几条像样的马路,汽油稀缺,而人们也都认定了汽车最多不过是有钱人的玩物。我们唯一的优势,便是我们并无先例可循。

当我们开始制造如今这种汽车时,整个国家没几条像样的马路,汽油稀缺,而人们也都认定了汽车最多不过是有钱人的玩物。我们唯一的优势,便是我们并无先例可循。

我们按照一个当时在行业内闻所未闻的理念开始生产。新事物总被视为异类。而有些人是如此古板,认定了新事物一定是另类,甚至是古怪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方式不断改变。我们总在不断寻求更好的新方法,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但从不认为有必要改变我们定下来的原则。我也没法想象有改变这些原则的必要,因为我坚信,这些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可以让所有人过上更美好、更广阔的生活。

如果不是抱有这样的想法,我就不会继续工作——因为再赚多少钱已无关紧要了。只有当金钱以实例证实并发扬原则时,它才是有用的。而这原则就是:只有企业提供服务,其存在才是合理的;企业对社会的付出须多于它索取的;只有让人人受益,企业的存在才有价值。我已经用汽车和拖拉机证实了这一点,现仍打算用铁路和公众服务机构来证明。这样做并非出于自我满足,也不是为了赚钱(虽然比起以逐利为目标,运用了这些原则反而能获更大利润)。我想要证明这一点,这样,人人都能拥有更多物质,企业提供的服务日益增加,人们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光靠公式是无法消除贫困的,只有辛勤和智慧的工作可以消除它。事实上,我们都是证实原则真伪的实验站。我们的确赚了些钱,而这只是用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原则的正确性。

在前言里我已经阐明了这一理念。现在让我根据遵照该理念完成的工作,再将其重申一遍——因为它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所在:

(1)不惧失败,不囿于过去。一个人若对未来充满恐惧,害怕失败,终会故步自封。吃一堑只意味着可长一智。诚实付出而失败并不丢脸,害怕失败才是可耻。而过去,只有在为我们的发展指明方法时才是有价值的。

(2)对竞争淡然处之。谁干得最好,就该由他来完成这件事。试图从这个人手上抢走生意不啻于犯罪——因为这等于是为了一己之私而降低同胞们的生活条件,是凭玩弄权力而非智慧来竞争。

(3)服务先于获利。没有盈利,企业难以扩展。追求利益本质上并没错。一个运营良好的企业一定会获利,但利润必须在,也肯定会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后作为回报得到。利润不能是企业的基础,它应是服务的结果。

(4)生产并不意味着低买高卖。生产的过程,是用合理价格购入材料,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这些材料转化为商品,再将它们提供给消费者。赌博、投机,和欺诈行为,都只会妨害这一过程。

我们必须生产,但最重要的是生产背后的精神。只有具有那种真心想提供服务的愿望,才能进行服务性生产。如今,针对金融业和工业,建立了各种完全人为制定的规则,它们还被通过称为“法规”,然而通常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也从而说明了,这些“法规”甚至连好的设想都算不上。所有经济推论的基础,应该是土地及其产品。使大地各种形式的出产物,产量够大,质量够可靠,并以此作为真正生活的——不只限于吃喝的真正生活——基础,这才是服务的最高境界,才是经济制度的真正基础。我们能制造产品——生产中的问题已被极高明地解决了。我们能以百万计地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充实。现在还有不少改进方法,如果它们都可一一得到实现,我们的物质生活会更臻于完善。然而我们过于关注所做的工作,却对工作的初衷漠不关心。好像整个竞争机制,整个生产创造过程,以及所有员工的劳动,都是以物质生产和它的副产品(即成功和财富)为中心。

例如,有人认为,个人或某一团体可以为了自身利益去牺牲他人或其他团体的利益。然而,这样做损人而不利己。假设农民击垮工业主,或是工业主打压农民,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么·如果资方压倒劳方,或是劳方摧毁了资方,他们谁就能因此受益么?或是商人能通过打压竞争对手而获益?不能。

破坏性的竞争于哪一方都无裨益。我们应该摒弃那种多数人失败,残酷的少数人获得垄断的竞争。破坏性竞争没法促使进步;有风格有水平的竞争才能产生进步。恶性竞争是个人化的,它不过是某些个人或集体扩张的爪牙。恶性竞争与战争是一个道理,驱使它的是一种意图“击垮”他人的欲望,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也就是说,它背后的动机并不是对自己产品的自豪,不是想要在服务上高出一筹,也不是出自探索科学生产方法的远大抱负。它只是想将他人排挤出去,为获金钱利益垄断市场。一旦目的达成,便以伪劣产品充塞市场。

将自己从这种琐碎的破坏性竞争中解放出来,可以使我们不再思想僵化。我们被牢牢束缚于陈旧的方式,束缚于单一、单向的使用方法,需要变得更为灵活。我们使用事物的方法、运送货物的渠道都过于单一。一旦货物的使用量下降,或是渠道被中断,生意便陷于停滞。然后,所有由所谓“萧条期”

引起的糟糕结果纷至沓来。以玉米为例,现在全美玉米的仓储量达几百万蒲式耳,却看不到任何出路。只有一部分玉米被用作人畜的食物。在禁酒令颁布之前,还有一部分用于酿酒,但这对于好粮食而言,算不上好用途(福特一生都是极为坚定和彻底的禁酒者——译者注)。很长一段年岁里,玉米只有这两种用途。一旦其中一种用途被中断,大批的玉米存货堆积如山。通常,玉米库存的流通会因金钱因素而受阻;但有时库存会多到,即使我们资金充裕,也没法将它们全消耗掉。

如果粮食过多,无法全作为食品消费掉,那为何不另辟蹊径?为何只将玉米用于喂猪和酿酒呢?为何只知坐叹玉米市场所面临的空前危机?难道除了喂猪和酿酒,玉米便毫无用处了么?当然不是。我们应该能为玉米找到许多用途,而且只将其中重要的用途进行充分开发。我们总归会找到足够多的渠道来使用玉米,避免产生浪费。

以前,农民把玉米作燃料烧——那时玉米遍地,煤却稀缺。这样处理玉米的方法虽极为原始,却闪现着新点子的火花。玉米中含有燃料,可以从中提取植物油和燃料乙醇。是时候开发这一新用途,把堆积如山的玉米解决掉了。

谁说弓上只可安一弦?安双弦又有何妨?这样,一根断了,还有一根。要是养猪业萧条了,何不将玉米用于拖拉机燃料呢?

我们需要全面的多样化,应在生活各处都形成灵活通达的机制。我们现在的货币体制是一条道、死脑筋的。对掌控这一体制的人来说,它自然再好不过。对那些坐享其成、操纵信贷的金融家来说,这体制可谓完美。那些金融家不仅拥有了“金钱”这个商品,还几乎掌控了金融体制这一制造和使用金钱的机器。既然他们喜欢,就让他们留着吧。但在“艰难时期”,人们发现这一体制极为不利,因为它使得生产停滞,阻碍流通。既然有对利益集团的特别保护,那也应该有针对黎民百姓利益的专门保护。出路、用途、金融途径的多样化,是我们应对经济突发事件最强有力的武器。

劳工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应该由年轻人成立流动工作队,当庄稼丰收,或是矿场、车间、铁路人手不够时,这种流动工作队就能随时去帮忙。当成百的工厂因为缺煤而面临着熄火的威胁,百万工人因而面临着事业的威胁,如果这时,有足够多的人能自愿去矿上和铁路上帮忙,那么这样的举动既帮助了商业、又具有人道主义精神。这世上总有有待完成的工作,也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完成。也许世界经济整个不景气,也许工厂里“无事可做”,也许这里那里都无事可做,但其实总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去完成那些“有待完成”的工作,将失业率降到最低。

进步总是从小事开始,从个人开始。集体本就是个人的总和。进步由个人开始;当他从心猿意马进步到目标明确;当他从犹豫不决进步到坚决果断;当他的判断从幼稚进步到成熟;当他从初学者进步到行家;当他从一知半解进步到从工作中感受到真正的乐趣;当他从需要别人监督进步到无需监督和鞭策便可做好工作,值得信任——那时,世界便进步了!进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我们处在一个毫无斗志的时代,人们被教导认为凡事都轻松容易。然而有意义的工作从来都不会是轻松的。一个人的职责越大,他的工作也越难。当然,闲适也很重要。每个工作的人也都应能充分地休闲放松。一个辛勤工作的人,理应也有权享有属于自己的安乐椅、温馨的家庭生活、惬意的环境。但闲适必须以工作的完成为前提,不能把闲适装点混杂在工作中。有些工作并没必要那样辛苦,刻意通过适当的管理来减轻负担。我们应想尽办法,让工人去做人该干的活。如果钢铁机器完成得了,那就没理由让血肉之躯去承担重负。但是,即使条件已达到最好,工作还是工作,我想,每一个全身心投入于工作的人都会有感于此。

对工作不能挑挑拣拣,一个分派到的工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一个人真正的工作并不总是他本意想选择的工作,而是他被选择去做的工作。也许将来仆人这一类的工作会比现在少,但只要这一工作还存在,总得有人去做。但谁也不该因为从事佣人的工作而被看不起。这一工作具有的优点,是许多所谓更有社会责任感的工作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它有用,诚实,值得尊敬。

应该让工作变得不再繁重。人们反对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苦役。

一旦我们发现工作哪处过于繁重,就应设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每日的工作不再单调繁重,否则,我们的社会就不能算彻底的文明。现在,各种发明已使情况有所改善。在让工人摆脱沉重、费力的工作这一方面,我们已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但即使减轻了工作负担,我们仍无法消除工作中的单调乏味。我们将朝这一方向继续努力。而在试图消除单调的这一过程中,我们肯定也将发现体制中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今,工作和进步的机会,较之过去要多得多。比起25年前刚入门槛的年轻人,今日的年轻人所面对的企业体制已大不相同。整个体制井然有序,大大降低了敷衍工作、发生摩擦以及任意妄为的可能。现代工人发现自己已成为组织的一部分,这自然难以发挥个人能动性。尽管如此,认为“人只是机器”,也有违事实。工业组织也给工人们提供了机会。如果年轻人能摆脱错误想法的桎梏,正确地看待工业体系,他将发现,先前认为是阻碍的,其实正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工厂组织之所以存在,并不是为了阻挠人们能力的发挥,而是为了减少因平庸造成的浪费及损失。它的存在并非为了妨碍目标远大、头脑清楚的人才施展才华,而是为了防止无责任心的人酿成大错。如果放任工人偷工减料、不负责任、缺乏工作激情,工厂里的每个成员都将受损。工厂会因此萧条,从而付不起工资。当工厂组织的监督使得本来没什么责任心的工人做得更好,这对这些工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他们的健康、心智、收入都将因此而受益。如果我们就让那些缺乏责任心的人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步调来生产,工厂哪里开得出工资呢?

如果一个工厂的体制,虽促进平庸之材提升到一个更高标准,却也拖垮了优秀人才,那这个体制着实糟糕透顶。然而一种制度再怎么完善,总归得由有能力者来负责其运行。制度是无法自行实施的。而比起旧制度,新制度的运行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虽然对人才予以要求的工作可能已发生了变化,但比起过去,如今的工作需要更多人才。这跟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道理:以前,所有机器的运转都是靠脚力;且这脚力是直接作用于机器上的。而如今,我们已将动力提供后移至——或者说集中到发电厂。因此,最具智慧的人才再不必疲于车间操作。脑力更好的人才,被安排到了对技术要求更高的发电厂工作。

企业发展,必然能同时为人才提供新的工作机会。这并不是说每天都有新工作机会接踵而来。事实绝非如此。工作机会是辛勤工作的结果;只有那些承受得住每日辛劳工作的枯燥,并仍保持工作热情与敏锐度的人,才会最终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华的岗位。在企业中,一个人追求的不该是光鲜一时,而是稳定、踏实与可靠。大企业的发展应循序渐进,审时度势。有鸿鹄大志的年轻人,应当高瞻远瞩,为成功的到来做充分准备。

有太多的事需要我们作出改进。我们应学会做自然的主人,而非奴仆。

即使有如此先进的技术,我们仍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并认为它们无可取代。我们挖煤开矿,乱砍滥伐。这些煤矿为不可再生资源,而要树木成材则需要数十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热能提供动力,而不再依赖于煤炭,例如,我们现在刻意利用水力发电产生热能,且这个方法会得到进一步改良。我坚信,随着化学的发展,我们终能觅得新方法,将自然生长物转化为比金属更耐用的物质。比方说,我们尚未认真开发过棉花的用途。我们还将能开发出比自然生成的木头更优质的木材。只要具有提供真正服务的理念,我们就会创造出这一切。而我们每个人所需做的,便是尽心,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一切皆有可能……“凭借信念,我们承托全部希冀;凭借信念,我们求索于茫茫未知世界”(原文出自《圣经:希伯来书》——译者注)。

全文完

同类推荐
  • 京东的秘密

    京东的秘密

    本书不仅真实记录了一位商界领袖的创业传奇,更完整呈现了一个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经济大时代的画卷。揭开众多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亲历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革,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走进刘强东,一起遇见真相。
  • 做最好的管理者

    做最好的管理者

    本书浓缩了企管大师白崇贤几十年的管理功力,特别值得各级各类管理者认真研读。因才能出众,他被“经营之神”王永庆挖到台塑集团,并在短时间内跃升为总经理。1992年,他全程策划了“康师傅”进入祖国大陆,一举夺得行业头把交椅,从此他被誉为“康师傅”的师傅。几十年来,他一直是正大、顶新、金利来、东方希望、清华紫光、TCL、海王药业、富士康等名企的特聘顾问。他将自己几十年的管理经验浓缩为培训课程,历时30年热度不减,帮助无数管理者走向卓越!本书由同名课程整理而来,相信能帮助更多的管理者做得更好!
  •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本书是针对企业和公司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和公司中责任与执行的行为准则。责任能够让一位员工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执行能够让一位员工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也是企业的一名员工,你做到了吗?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时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与执行。
  •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以培训管理实战为导向,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培训的理念导向,构建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优秀企业的培训管理的案例,对企业的培训体系构建和培训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多替公司着想

    多替公司着想

    《多替公司想想》自从2006年年初推出以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频繁冲击各大书城畅销排行榜前端。目前,神州大地已形成“公司多为员工想想,员工多为公司想想”的优良从业新风尚。
热门推荐
  • 废恤诡异事务所

    废恤诡异事务所

    你相信幽灵的存在吗?你相信超自然的灵异吗?在你身边奇奇怪怪的幽灵又像是无所不在但当幽灵有了麒麟的东西幽灵却又有了它们自己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又让人感到好奇但看到了却又让人心里产生了恐惧感另外,你相信人性吗?一个人凶悍起来还有人性可言吗?报复?报仇?有比灵异来得可怕吗?那么这世界到底是人可怕还是灵异可怕呢?就让MONSTER故事带你走进不可思议的诡异事件里....
  • 中年革命

    中年革命

    林正英是今古传媒集团某杂志的主编,属于集团的中层干部,在竞聘集团高层领导岗位的过程中,遭遇了事业上的挫折。与此同时,妻子卓嫣然却与初恋情人王子奇重逢。王子奇刚从法国归来,已经成为身家千万的钻石王老五。为了得到卓嫣然,报林正英当年的夺妻之恨,王子奇无所不用其极,在事业上打击林正英,林正英面临失业的危机。在婚姻、事业、友情多方受挫的情况下,林正因奋起革命,决定开启自己的又一春!
  • 零点旧时

    零点旧时

    零点想起旧时的夜
  • 权力的围棋——血泊中盛开的的花

    权力的围棋——血泊中盛开的的花

    “实在没想到,曾经那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废材,如今也能够独当一面了”玥曜擦了下额头流至鬓角的血,嘲讽的语气里带着叹息。当初他遇见这个废物般的女骑士时,隐约猜到她会有一番作为,而却没有想到是和他并肩御敌的地步......让世界濒于毁灭的战争,留下了仇恨的根基。8年前孤独的残影和8年后的彷徨,似乎是过去与未来交织的距离。鲜花盛开的地方,地下一定埋着无数具尸体。因为,那样的土地才会更肥沃......
  • 陌上花开人还在否

    陌上花开人还在否

    她,22世纪的佣兵之王,因为一条紫晶手链穿越到历史上没有的王朝,在现代呼风唤雨的她却在那个地方受到重重挫折,为了变强,为了活的更好,她付出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最后留在她身边的又是谁?
  • 世界巨星

    世界巨星

    当你怀揣梦想,又有能力时,你会不会成功?当你站在无数灯光海洋之中,作为全场最为瞩目的一人时,你会不会欣喜?当你举手投足让全世界的人为你疯狂时,作为最负盛名的男人,你会不会自豪?没有什么成功是不需要经历黑暗的。任非也是,当他最终完成自己的梦想时。他在想些什么?
  • 云炼玄武

    云炼玄武

    一个失去所有记忆的少年,因误入万年前的神秘古洞被传送到云溪村,结识少年星夜与少女霜儿,从而踏上成就传奇的旅途。他背生黑翼,俊美如画,纯如白纸,却力能拔山,手撕暴熊。在这个实力为尊、强者至上的世界,因为死亡、鲜血和背叛,他渐渐地明白、看清了一些事情。有些人,生来就要在血腥与死亡中厮杀,在痛苦与绝望中堕落,在炼狱与抉择中成长,在众生万物、诸天神魔之上建立尊荣,成就主宰!
  • 与月同眠

    与月同眠

    如何介绍你才会进来看一眼,我不知道。所以,我诚实的告诉你,这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它不严谨,但不荒谬;它不成熟,但会成长。ps:简介仅供参考,具体以内容为主。时隔多哉,回复更新.
  • 神酱传

    神酱传

    一杆游龙、枪百万、诛神、弑佛、破天。爱恨情仇,生离死别,过眼云烟。
  • 将旧爱

    将旧爱

    校园故事,一个女生遇到的那些男生,在她的生命里终于变成一段又一段伤痛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