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也许很难达到老和尚的那种境界,但我想,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在碰到吃亏、遇到吃苦的时候,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地把吃亏和吃苦转变成明天成功的资本。这样,你的思想就不会出现太大的起伏,你的内心就会获得一种宁静,一份和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南存辉说,“正泰也是在这种忍辱负重、吃亏吃苦的过程中走过来的!”
他据此希望公司的所有干部、职工,一定要甘于吃亏,乐意吃苦,并在吃亏吃苦中升华我们的事业和人生。
诚信从“心”开始在温州第九个“诚信日”来临之际,南存辉受邀参加温州电视台推出的一期特别节目,主题是“信用温州从信出发”。
访谈中,南存辉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说,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一个叫昌邑县的地方。这个县的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一直想找机会报答他。
于是,王密深夜带了十斤黄金私赠杨震。
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王密回答:“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
南存辉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即使没有人监督也不自欺的“慎独”境界,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第二个例子说,古代有个叫曾子的人。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哄儿子说:“你就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不能同小孩开玩笑的,孩子年纪幼小,没有辨别能力,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
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
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给孩子吃。
南存辉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不但要做到不自欺,还要做到不欺人,即使是对一个孩子也要信守承诺,不可当儿戏。
第三个例子说,在南存辉自己还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经常到邻居家借粮借番薯来充饥,邻居有时也会到他们家来借些别的什么东西,却从来不见他们打借据。父亲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近邻之间是不需要什么借据的,因为大家彼此信任,老祖宗就是这样传下来的。母亲还给他讲了“牛皮写字人老实”的道理。意思是如果做人不守信,就算把这件事情写在牛皮上磨不掉都没用,大家都是本分善良的老实人,肯定会把欠人家的东西时时刻刻记挂在心头的。
“一等人说了算,二等人写了算,三等人说了写了都不算!”父母告诉他,真正讲信用的人,写不写借据都是一样的。
南存辉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心里有诚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是应该坚守的。
第四个例子讲的是他在美国的一次经历。
那是很多年前,南存辉在美国一家银行交了5000美元的押金,办了一张信用卡。因初到美国,不知道相关规矩。他办了信用卡后,刷卡消费了160美元,然后回国。他想的是,他已存了5000美元的押金,应该不存在透支的问题。其间银行寄了还款通知单,但因他已回国,无法送达他的手上。等到下一次去美国的时候,因为办公司,需要租赁一个仓储。价钱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却被告知不能租给他,原因是他在银行有失信记录。而按照美国法律,一个人只要有失信记录,那是办什么事都要受到限制的。
南存辉跑到银行问明情况,这才明白,押金是押金,消费是消费。他消费了160美元,而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补上,就算是信用卡透支了,所以有了失信的记录。事已至此,南存辉赶紧说明自己不知道这些规定,并按相关程序补办了手续,这才消除了不便,恢复了正常,否则真的是寸步难行。
“不是说美国什么都好,美国也有不诚信的事情发生。但据我所知,出现此类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最终都遭到了应有的惩罚!”南存辉说。
他由这个例子说明,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和信用管理体系,何其重要。
基于这些例子揭示的深刻道理,南存辉自然而然得出了他的结论:要推进信用建设,一是要加强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二是要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让个人和单位的信用情况有案可查;三是政府要通过立法,加强监督管理,让守信者受奖,失信者受罚。
而在三者之间,他认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因此,必须将这一条作为重中之重,要让诚信意识像“牛皮写字”一样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再加上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督奖罚机制,那么,“信用温州”乃至“信用中国”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
南存辉常说一句话:“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
他说这句话,多在这样一些场合:
比如,谈到财富观的时候。南存辉说,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企业创办初期主要是为了钱,但到了一定程度,更多的是为了一种责任。所以,他不会来者不拒,只要是赚钱的机会都紧紧抓住,而是要看这个赚钱的生意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有损他人利益。“尽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但不贪心、不贪婪,顺势而为。假如这事做起来对国家、社会、大众、环境都有利,就可以去做,而不是仅仅为钱。”
这种时候,南存辉说“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他会强调一句:
“财富不等于幸福,不要去眼红别人。”
比如,谈到授权经营的时候。很多人担心引进职业经理人后,公司授权给经理人管理,还要给予相应的利益,到时候会不会失去控制权。南存辉对这样的担心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制度设计合理,管控到位,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企业家也没必要患得患失,这也不放心,那也放不下,到头来累死了自己却没什么作为。所以心态要放平一些,心胸要放宽一些。身为董事长,南存辉说他只做三件事:做决策、引人才、看财务报表。
这种时候,南存辉说“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他会有感而发:
“看淡一些名,看淡一些利,你会感觉天地很宽广!”
再比如,谈到产业投资的时候。在过去20多年中,正泰一直坚持“一心一意做电器,聚精会神创品牌”。对此,有人质疑南存辉是否保守了一些,放弃了很多快速扩张的机会。有人甚至替南存辉惋惜,认为正泰在房地产市场最火暴的那几年没有动作,至少丢掉了100亿的收入。南存辉却不置可否,不为所动。还提醒大家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这种时候,南存辉说“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他会告诫大家:
“世界上值得投资的东西太多了,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做我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电器市场空间巨大,再加上新能源产业,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了!”
……
关于“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佛家、道家、儒家皆有解释。比较相近的说法是,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点。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作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烦琐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冷静全面地看问题,也就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普遍的理解,是放下心中的杂思妄想,以真我的生活态度,在世俗的生活中专注最重要的一两件事情,并把它做好。
按照儒家的说法,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求修身、养德、济世。
以南存辉讲述这句话的场合观之,其用意可理解为做人超然一些,做事积极一些。
笔者将之解读为:“以平和的心态做人,以积极的心态做事”。
延伸阅读:
在成长中走向成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什么是改革开放?我认为,改革就是市场化,开放就是国际化。作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我们生逢其时,碰上了一个好的政策环境,碰上了一个好时代。
好时代带来了大变化,正泰就是一个缩影。24年前,正泰创立初期,8个人,5万元资产;24年后的今天,18000名员工,销售额200亿。这24年,正泰的产品由单一的低压电器到现在覆盖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汽车电器、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等几大产业。这24年,正泰由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发展到中国工业电器行业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
大家一定更关心,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不利因素面前,在许多民营企业陷入重重困境的情况下,正泰是怎样一种状况。
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正泰调研时,我向他汇报,今年二季度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双双上升,销售额同比增长25%,利润增长26%,税收增长34%,出口增长107%。李克强副总理听后非常兴奋,频频点头肯定。
正泰为什么会逆势而上?李克强副总理用三句话对我们给予点评,他说我们是“敢闯市场,依靠技术,打响品牌”。这当然寄予了李副总理对我们的热情勉励。
结合今天的主题来思考,我认为首先是离不开我们对“战略经济”层面的长远考虑,离不开我们对“宏观经济”的未雨绸缪,更离不开我们自身对“微观经济”的行动把握。比如,我们对国际市场动态建立了监控网络,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快速反应。天晴了才能晒被子,天下雨了就要撑伞,天热了就要少穿衣。情况不明决心大很危险。如果情况在变你却不变,那就不合时宜,就会“很傻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