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500000021

刘炳在朝上将汪广洋一本参倒,使中书省参政胡惟庸吃惊不小。胡惟庸本以为早年在圣上帐下当差,如今又得李善长的援引,根基牢固,无可抗衡,谁知自进了中书省以后,却处处受着杨宪的辖制,伸不开手脚。后来汪广洋当了左丞,才觉得稍稍宽松,刚想一展自己的才华,谁料汪广洋竟被一个小小御史扳倒,心中断定,若光刘炳,恐怕无此能量,想那杨宪自汪广洋回朝后处处与他为难,分明心怀嫉恨,而刘炳与杨宪关系非同一般,说不定内幕深重,不由心焦。想那李善长日渐失宠,若任杨宪这样发展下去,自己还有何前途可言!再也忍耐不住,匆匆赶往李善长府上报信。

李善长那天被宣进宫去,一路暗自欣喜,谁知圣上并没有命自己重操旧业,方才大失所望。后来也懒得去中书省走动,仍旧呆在家中赋闲,好在朝廷内外淮西人极多,前来拜望的大有人在,故不十分寂寞。这天正在家中闲坐,听说胡惟庸到了,命引进上房相见。

胡惟庸坐定,顾不得寒喧,说:“今天汪广洋被御史刘炳一本参倒,丢了官职。”

李善长一愣:汪广洋是本朝旧人,刚被重用,怎么就败了?问:

“犯了何罪?”

胡惟庸心中不平:“只不过一个居家不孝的罪名。”

李善长心想,什么大事,能摇动一个大臣!恐怕是圣上借题发挥。

胡惟庸见李善长沉吟不语,捺奈不住,又说:“依下官之见,背后必有缘故,刘炳一个小小御史,能有此胆量?”

李善长也想,刘炳本是元时旧臣,他吃了豹子胆!

胡惟庸又说:“杨宪与汪广洋不合,满朝看得清清楚楚,这回汪广洋去职之后,圣上立即封了杨宪,下官以为绝非偶然。”

李善长何尝想不到这里!又听说杨宪升了左丞,更深信不疑。

胡惟庸见李善长一味沉默不语,不由焦急:“上回下官就向丞相陈明,若杨宪掌了大权,必没有我淮西人的出路。”

李善长深知其中的利害,只是如今圣上一味宠信杨宪,无从下手而已,因胡惟庸逼得急迫,只得说道:

“小人得志,安能长久!”

胡惟庸本想来讨个主意,见李善长一味高深莫测的模样,难得要领,敷衍了几句,怏怏告辞出府。

胡惟庸在时,李善长确实没个头绪,待他走后,才想,既然圣上一味信任杨宪,为何不久前又将汪广洋召回朝来,而且放在杨宪之上?想那圣上历来深奥,对杨宪未必没有戒心,才觉得敞亮了许多。正如此想着,恰巧经自己保荐过的刑部侍郎左安善过府问安,便对他说:

“老夫听说汪广洋为人忠厚,居官清正,居然被人以不孝之罪参倒,恐怕不实,你们刑部是掌管刑名的衙门,对此能无动于衷?”

左安善原是李善长的门客,后被一手提拔起来,向来对老恩公毕恭毕敬,听了以后,知道是让自己给汪广洋鸣不平,心中犹豫,只得敷衍道:

“小人正要寻个机会奏明圣上。”

李善长不放心,又说:“你先将汪广洋居家的行状打听清楚,再奏不迟。”

左安善却想,圣上向来处事果决,既然已经降罪,恐怕难以进言。

李善长见他似有顾虑,又道:“待问清了缘故,果若有诬,只管奏明,圣上降罪,自有本相替你担待。”

左安善想,丞相与汪广洋并无至交,为何如此重视?后来想起如今杨宪得宠,李善长只得居家赋闲,心中必然不乐,因想到自己做官是人家提携,李善长真的丢了相位,于自己也是不利,这才爽快地应承下来。

过了几天,左安善果然上朝奏道:

“御史刘炳诬奏左丞汪广洋居家不孝,罪名不实。”

朱元璋听了,脸上不悦。朕已将他发落,竟敢来鸣冤叫屈?

左安善往上看了一眼,鼓足勇气奏道:“据臣所知,汪母在老家自有汪广洋的胞弟奉养,汪广洋按时送钱送物,并没有不孝的名声。”

朱元璋冲口责道:“汪广洋自己都不曾辩白,你反来替他申冤?”

左安善心怀惧怕,低头奏道:“刘炳言过其实,臣不敢不奏。”

朱元璋将脸一沉:“朕命他回乡侍母,莫非有错?”

左安善吓得魂不符体,忙奏:“陛下英明。”说完,见圣上不再答理自己,忙又谢罪,才敢归班。

同类推荐
  • 三国志

    三国志

    把麻烦的三国风云,简写,Q版写,呵呵
  • 抗日土匪乱世情

    抗日土匪乱世情

    我们经历过苦难。但是我们却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我们邂逅过爱情。但是那些郎情妾意早已被历史尘封。从那些泛黄的岁月胶片里,我试图寻找某种现实力量。本书从夏许两家争夺金矿写起,描写了一段国仇、家恨扑朔迷离,爱情、亲情错综复杂的往事。
  •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

    爱情,亘古不衰的话题军人,中国社会的特殊群体当军人变成一座关于爱情的山有人就再也没有爬过去……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对爱情保有着最纯粹热情的人们并真诚的祝愿他们快乐、开心拥有真正的幸福……说到大韦,郑源禁不住笑了。大韦也姓郑,身高183厘米,体重80公斤,绝对是个坦克级的人物。他和许凯峰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经常开玩笑说,除了老婆什么都可以共用,连团里的领导都知道他们俩是黄金搭档。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大韦的另外一个身份——老团长的未来女婿。
  • 藏地奇兵(全文)

    藏地奇兵(全文)

    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究竟是怎样的胜地?超自然力量是否真的存在?比玛雅文明更加扑朔迷离,曾经纵横捭阖于藏地的象雄文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象雄文明之后,历经700年沧桑的古格王朝又是如何神秘地消失?雪豹侦察分队和黑猫特种部队的生死较量,究竟鹿死谁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天资聪颖的藏族北大考古系学生、学识渊博的藏文化专家、参加过越战的退伍老兵、娇气的舞蹈演员、勇敢的藏族猎人和一只神勇的藏獒阴差阳错地组成了一个探险队,揭开层层谜团,最终穿越传说中的“箭道”,到达隐秘的香巴拉王国……本书以原始宗教久远的传说和历史记载为背景,神奇刺激的地理探险拉动故事,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做铺垫,探索框架之外的历史和真实的人性,揭秘藏地千古传说——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之一 大风起》经过了八年的时间,其中五年积累、收集资料,翻阅古今有关书籍千部以上,查找网上最近的研究成果,仅打印的资料就有千万字之多(在小说的最后列出《主要参考书目》五百部),用三年时间写成,五易其稿,全书五十七万字。小说分为四卷:卷一“始皇之死”,从秦始皇第五次巡行,到秦二世继位大治宫室;卷二“秦末逐鹿”,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至秦王子婴降轵道,刘邦攻入咸阳;卷三“楚汉相争”,项羽鸿门设宴,至乌江自刎;卷四“大风悲歌”,刘邦于定陶即帝位,至返故乡作《大风歌》止。
热门推荐
  • 五百万买回幸福生活

    五百万买回幸福生活

    本书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作者(李建)从生活感悟中得来的,其中《穷人难做》、《哑巴保安》被江西卫视改编拍摄成电视短剧。本书旨在弘扬真善美,鞭达假恶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读者点燃一盏心灵之灯,顺应时代,创造和谐社会。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盛唐天下

    盛唐天下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天宝五载,大唐帝国如日中天。然而繁华的盛世之下,却是暗潮涌动。这一年,帝都长安中,一位拥有后世灵魂的书生踏歌而来。波诡云谲的朝野政斗、硝烟弥漫的边塞战争、环环相扣的阴谋诡计;世家门阀、文臣武将、皇子夺嫡、宗教之争。盛世与危机并存,热血与阴谋同在,伴随着安史之乱的火种,东西两大帝国的碰撞,士族与寒门的对立,共同营造了一场饕餮盛宴。
  • 天使哥哥:姻缘劫

    天使哥哥:姻缘劫

    五和村传流着一个谣言,月老不禁能牵姻缘,天使也可以,并且掌握着人的生死,一个大晚上,安陌宝成功的使用秘诀召唤了天使哥哥,一向单纯幼稚的她便开始了为天使哥哥打工的历程,即使她一直不明白牵姻缘为什么也要钱……“天使哥哥,我们之间的姻缘要钱吗?”“要啊……”“啊!要多少啊,我怕给不起诶。”“嘿嘿,不贵,1314就够了……”
  • 便秘奇效良方

    便秘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便秘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便秘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10余年来中医临床治疗便秘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 阴阳梦道

    阴阳梦道

    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世界上发现了!!!!
  • 三十六女进都市

    三十六女进都市

    三十六个女人进都市的故事,她们的未来如何,敬请欣赏。
  • 神奇宝贝之阿血

    神奇宝贝之阿血

    一名穿越到精灵世界的孤儿,面对他的不仅仅是原作中的危机。新浮起的大陆,不断逼近的死亡诅咒。金色的巨龙,白发红瞳的少年,又有着怎样的谜团?这部小说将会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精灵世界!
  • 樗庵类稿

    樗庵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史精品年度佳作所收录的文章正是以此为目标的。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而《共和不和》《末世摄政王载沣的角色》《辛亥百年》和《三0二九广州起义之罗生门》从清朝、北洋政府、广州起义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卢荻、吴韶成和莫栋梁、项小米的文章向读者们介绍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斗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生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而最后一类文章更为有趣,李洁非和吴正格的文章则分别从桃色与党争的关系和满汉全席的发展入手,揭示了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见微知著,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