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600000015

第15章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五行之道,生我者休(体),其气虚也,居吾之后而来为邪,故曰虚邪。我生者相,气方实也,居吾之前而来为邪,故曰实邪。正邪,则本经自病者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心为例,以发明上文之义。中风为虚邪,从后而来,火前木后也。伤暑为正邪,火自病也。饮食劳倦为实邪,从前而来,土前火后也。伤寒为微邪,从所胜而来,火胜金也。中湿为贼邪,从所不胜而来,水克火也。与上篇互相发,宜通考之。

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藏府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府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藏也。何以言之?府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纪氏曰:府为阳,阳病则热有馀而寒不足,故饮食、衣服、居处皆欲就寒也;阳主动而应乎外,故欲得见人。藏为阴,阴病则寒有馀而热不足,故饮食、衣服、居处皆欲就温也;阴主静而应乎内,故欲闭户独处而恶闻人声也。

五十二难曰:府藏发病,根本不等(等不)?

[然。不等也。]其不等也奈何?

然。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府病者,仿佛贲向,上下行流,居处无常,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

丁氏曰:藏为阴,阴主静,故止而不移。府为阳,阳主动,故上下流行,居处无常也。与五十五难文义互相发。

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藏者生,何谓也?

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藏者,传其子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有图。

纪氏曰:心火传肺金,肺金传肝木,肝木传脾土,脾土传肾水,肾水传心火。心火受水之传,一也;肺金复受火之传,再也。

自心而始,以次相传,至肺之再,是七传也。故七传死者,一藏不受再伤也。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子母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曰生也。

吕氏曰:间藏者,间其所胜之藏而相传也。心胜肺,脾间之;脾胜肾,肺间之;[肺胜肝,肾间之;]肾胜心,肝间之;肝胜脾,心间之,此谓传其所生也。按《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盖并者,并也,相并而传,传其所间,如吕氏之说是也。独者,特也,特传其所胜,如纪氏之说是也。越人之义,盖本诸此。详见本篇及《灵枢》四十二篇。但二经之义,则以五藏与胃、胜(膀胱)七者相传,发其例,而其篇题皆以病传为名。今越人则以七传间藏之目推明二经,假心为例,以见病之相传,若传所胜,至一藏再伤则死;若间其所胜,是子母相传则生也。尤简而明。

五十四难曰:藏病难治,府病易治,何谓也?

然。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传其子也。与七传间藏同法也。

四明陈氏曰:五藏者,七神内守,则邪之微者不易传。若火气入之,则神亦失守而病深,故病难治,亦或至于死矣。六府为转输传化者,其气常通,况胆又清净之处,虽邪入之,终难深留,故府病易治也。愚按以越人之意推之,则藏病难治者,以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以传其所主(生)也。虽然,此特各举其一偏而言尔。若藏病传其所生,亦易治;府病传其所胜,亦难治也。故庞安常云:世之医书,惟扁鹊之言为深,所谓《难经》者也。越人寓术于其书,而言之有不详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今以此篇详之。庞氏可谓得越人之心者矣。

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

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积者,五藏所生,五藏属阴,阴主静,故其病沉伏而不离其处。聚者,六府所成,六府属阳,阳主动,故其病浮动而无所留止也。杨氏曰:积,蓄也,言血脉不行,蓄积而成病也。周仲立曰:阴沉而伏,初亦未觉,渐以滋长,日积月累是也。聚者,病之所在,与血气偶然邂逅,故无常处也。与五十二难意同。

五十六难曰:五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肥之言盛也,有头足者,有大小本末也。咳逆者,足厥阴之别,贯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咳而逆也。二日一发为痎疟。《内经》:五藏皆有疟。此在肝为风疟也。抑以疟为寒热病,多属少阳,肝与之为表里。故云:左胁,肝之部也。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伏梁,伏而不动,如梁木然。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肺(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痞气,痞塞而不通也。疸病,发黄也,湿热为疸。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郁,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息贲,或息或贲也。右胁,肺之部,肺主皮毛,故洒淅寒热。

或谓藏病,止而不移。今肺积,或息或贲,何也?

然。或息或贲,非居处无常,如府病也,特以肺主气,故其病有时而动息尔。肾亦主气,故贲豚亦然。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积之要法也。

贲豚,言若豚之贲突,不常定也。豚性躁,故以名之。令人喘逆者,足少阴之支,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也。此难,但言藏病而不言府病者,纪氏谓以其发无常处也。杨氏谓六府亦相传,行如五藏之传也。或问天下之物理,有感有传,感者情也,传者气也,有情斯有感,有气斯有传。今夫五藏之积,特以气之所胜传所不胜云尔。至于王者不受邪,是固然也。若不胜者反欲返所胜,所胜不纳而留结为积,则是有情而为感矣。且五藏在人身中,各为一物,犹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非若人之感物,则心为之主,而乘气机者也。然则五藏果各能有情而感乎?曰:越人之意,盖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势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论其情感,亦不必论其还不还,与其必然否也。读者但以所胜传不胜,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结为积观之,则不以辞害志,而思过半矣。或人问子言情感气传,先儒之言则曰形交气感,是又气能感矣,于吾子之言何如?曰:先儒之说,虽曰气感,由形交也。形指人身而言,所以感之之主也。

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否?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此五泄之目,下文详之。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属土,故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有声无物为呕,有声有物为吐。脾受病,故腹胀泄注,食即呕吐而上逆也。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谢氏曰:此肠寒之证也。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溲,小便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脓血,谓小便不、大便不里急后重也。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此五泄之要法也。

瘕,结也,谓因有凝结而成者。里急,谓腹内急迫。后重,谓肛门下坠。惟其里急后重,故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谢氏谓:小肠大瘕二泄,今所谓痢疾也。《内经》曰:肠澼,故下利赤白者,灸小肠俞是也。穴在第十六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累验。四明陈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肠泄,即涸泄也。小肠泄,谓凡泄则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肠癖也。

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变,当作辨,谓分别其脉也。纪氏曰:汗出恶风者,谓之伤风;无汗恶寒者,谓之伤寒;一身尽疼,不可转侧者,谓之湿温;冬伤于寒,至夏而发者,谓之热病;非其时而有其气,一岁之中,病多相似者,谓之温病。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上文言伤寒之目,此言其脉之辨也。“阴阳”字,皆指尺寸而言。杨氏曰:温病乃是疫疠之气,非冬感于寒,春变为温病者,散行诸经,故不可预知。临病人而诊之,在何经之动,乃随而治之。谢氏曰:仲景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万类收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又曰: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今按仲景例,风温与《难经》中风浮(脉)同,而无温缊(湿温)之说。又曰:《难经》言温病,即仲景伤寒例中所言温疟、风温、温毒、温疫四温病也。越人言其慨(概)而未详,仲景则发其秘而条其脉,可谓详矣。庞安常《伤寒总论》云:《难经》

载五种伤寒,言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所在而取之。据《难经》,温病又是四种伤寒感异气而变成者也。

所以王叔和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成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斯乃同病异名、同脉异经者也。所谓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者,此也。庞氏此说,虽不与《难经》同,然亦自一义例。但伤寒例言温疫而无湿温,叔和言湿温而无温疫,此亦异耳。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受病为虚,不受病者为盛。唯其虚也,是以邪凑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台》所谓“表病里和,里病表和”之谓,指伤寒传变者而言之也。表病里和,汗之可也,而反下之,表邪不除,里气复夺矣;里病表和,下之可也,而反汗之,里邪不退,表气复夺矣,故云死。所以然者,汗能亡阳,下能损阴也。此“阴阳”字,指表里言之。经曰:诛伐无过,命曰大惑。此之谓欤?

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热者,皮不可近席,毛发焦,鼻藁(槁),不得汗。肌寒热者,皮肤痛,唇舌槁,无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灵枢》二十一篇曰: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谓一身百脉无有是处也。汗注不休,齿本(未)槁,取其少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愚按此盖内伤之病,因以类附之。东垣内外伤辨,其兆于此乎。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

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狂疾发于阳,故其状皆自有馀而主动;癫疾发于阴,故其状皆自不足而主静。其脉三部阴阳俱盛者,谓发于阳为狂,则阳脉俱盛;发于阴为癫,则阴脉俱盛也。按二十难中,“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四句,当属之。此下重,读如再重之重去声。重阳重阴,于以再明上文阴阳俱盛之意。又推其极至,脱阳脱阴,则不止于重阳重阴矣。盖阴气[盛]而极,阳之脱也,鬼为幽阴之物,故见之;阳盛而极,阴之脱也,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盲。四明陈氏曰:气并于阳,则为重阳;血并于阴,则为重阴。脱阳者见鬼,气不守也;脱阴者目盲,血不荣也。

狂癫之病,《灵枢》二十一篇其论详矣。越人特举其概,正庞氏所谓引而不发,使后人自求之欤?

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

然。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

详见《灵枢》二十四篇,厥逆也。

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真头痛,其痛甚,脑尽痛,手足青至节,死不治。盖脑为髓海,真气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

其五藏气相干,名厥心痛。

《灵枢》载厥心痛凡五,胃心痛,肾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皆五藏邪气相干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灵枢》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为真心痛。又七十一篇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心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藏坚固,邪不能客,客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其真心痛者,“真”字下当欠一“头”字,盖阙文也。“手足青”之“青”,当作清冷也。

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已(色)见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炱者死,赤如衃血者,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者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欲如以缟裹朱;生于肺,欲如以缟裹红;生于肝,欲如以缟裹绀;生于脾,欲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欲如以缟裹紫。此五藏主色之外荣也。《灵枢》四十九篇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又曰:赤色出于两额(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庭者,颜也。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又七十四篇曰: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黑、多赤、多青皆见者,为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又如验产妇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青沫出,母死子活;唇口俱青,子母俱死之类也。袁氏曰:五藏之色见于面者,各有部分,以应相生相克之候,察之以知其病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四明陈氏曰:五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劲;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沉而深;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袁氏曰:闻五藏五声以应五音之清浊,或互相胜负,或其音嘶嗄之类,别其病也。此一节,当于《素问阴阳应象论》、《金匮真言》诸篇言五藏声音,及三十四难云云求之。则闻其声,足以别其病也。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同类推荐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照世杯

    照世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洞山岕茶系

    洞山岕茶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血千凌

    血千凌

    那一场空前的人魔之战,让两个从小到大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的少年失散,从此开始了他们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们是否会忘记彼此?一言约定真的会消失吗?茫茫众生于水火之中,岂能无男儿裹黄巾而自强?历练,修行,成长。天地间正魔之斗从未停歇,即使已过去多年,我们的一言约定,天地为鉴。
  • 至尊法神

    至尊法神

    沐云降临一万五千年前的远古世界,人族文明刚刚诞生,人类才掌握修炼的技巧,初识炼药、炼丹、制符和阵法。大陆动荡,异族强势,妖魔横行,魔兽四起,人族地位风雨飘摇!这是一个古老而野蛮乱世,这也是一个热血而震撼的故事!
  • 闪婚厚爱:偏执老公宠上瘾

    闪婚厚爱:偏执老公宠上瘾

    她是上京上层圈子里”恶迹斑斑“的裴家大女儿。为了救弟弟,她只好妥协,替同父异母的妹妹顶罪。为了报复,她睡了墨氏总裁。可没想到,这一睡就睡出了一个孩子。两年后。“要我把孩子给你养,也不是不可以,嫁给我!”“……”“嫁给我,以后我跟你结婚后,就算对你做什么事,也是天经地义的,比如——家庭暴力。”“……”可是没想到,结婚之后,他睡她成瘾,宠她成灾。
  • EXO喜欢你不是一点点

    EXO喜欢你不是一点点

    注意:内容纯属虚构!!!不要带入明星本人!简伊,是一个忠实的EXO粉,也就是行星饭。为了EXO,努力学习,立志要进入SM,也就是EXO的所属公司。于是努力征询家长的同意,考进了艺校,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唱歌出众的她被SM星探发现,成功进入SM当练习生,又会和EXO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已将此小说改编成橙光游戏
  • 溺爱成婚:总裁青梅萌萌哒

    溺爱成婚:总裁青梅萌萌哒

    夏紫慧一直认为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始作俑者就是穆梓枫,年仅八岁的她已经在众人面前上演了苦肉计顺理成章进入穆家成为穆家的养女,穆梓枫将她宠上了天,就算要星星也要摘下,可夏紫慧却始终记得自己来到穆家的真实目的,十八岁成人礼当晚亲眼看着他喝完那杯下了料的红酒,亲手将自己完整的交给他,第二日一早只有凌乱的床铺还有那点点红梅预示着昨晚发生的一切。夏紫慧却早已经踏上去往他国的飞机~三年后,她翩然归来,男人邪魅一笑掐住她的腰肢“小慧,可玩够了?”像是早就笃定她会回来似的,薄唇凑在耳边吐气道“你可知道,爷有多想你?”
  • 银眼里的泪

    银眼里的泪

    在一块新大陆上有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把人类的小女孩与妖魔进行身体融合,就这样,被融合者成为了“大剑”,她们以斩杀妖魔为主要生活内容为组织工作着。洛丽塔的父母都惨遭妖魔的杀害,于是她和一起幸存下来的姐姐一起加入了这个“组织”,立誓要为父母报仇,她们的命运将会何去何从?
  • 月影血

    月影血

    他是魔教魔主,武艺独霸天下,他冷漠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无爱无情却独独爱上卑贱冷漠的她。她是十王爷的月亮,圣上的宝贝,是夜阑国最尊贵的金枝玉叶,却因仇家的追杀使得年幼的她流落民间,在饥饿与寒冷中她遇到了他,他救了她却给了她最卑贱的身份---影卫,这个比烟花之地中的人更卑贱三分的影卫,她在永无光明的黑暗之地生存着,唯一支撑着她信念的是那个在桃花树下朦胧的儿时梦境。他是夜阑国的十王爷,他宠溺着他的小月亮,可他却不知他的这种宠溺之情早在思念她的无数个日夜之中慢慢变质,他不知他宠溺的小月亮早已成为了他心中的所有,他的爱,但是他的小月亮早已不再是属于他一人的了,他只有将这种不伦之恋埋藏在
  • 我的失界

    我的失界

    一男一女的寻人奇事。
  • tfboys之偶像爱恋

    tfboys之偶像爱恋

    作品已删除,作者从此退出小说圈,谢谢书友长久以来的支持,谢谢!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