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一言不发,思虑了好久,才坚决地说道:“不可,这是韩信的阴谋!他让老百姓天天在城下骂阵,无非就是要激怒我,汉军日见松懈更是为了诱我上当。韩信此人太可怕了,老夫生平只败过两回,一回是败给项羽的勇猛,一回是败给韩信的狡诈。我军一旦出城,定会再次遭遇韩信的埋伏,到那时,老夫恐怕再难活命。”
在一旁的赵贲也是这么认为的,章邯能活到现在,多亏了赵贲的英明和拼死相救,既然他都这么认为,章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任凭外面形势如何大好,都坚守不出。
韩信率十余骑快马加鞭不日回到淮阴,由于他的家人早已不在,也就没有回家的念头,而是直接来到了淮阴市井上。
韩信为了将那伙曾经欺侮他的混混们一网打尽,他想出了一个计策。
韩信脱去了军装,只一身朴素穿着来到淮阴市井上,身上只佩了一把元戎剑,手里拿着两根金条,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市井上的人们看到韩信的举动,迅速向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恨,有的在算计着。
韩信只顾若无其事的在人群中间走着,他的身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跟来了一帮混混,韩信不慌不忙的用余光扫视了一番,他确定当年那伙欺负他的地痞们已经盯上了他,正在打他的主意。
当年欺侮韩信的混混们加快了脚步,跟紧了上来,一眼便认定此人就是韩信,于是都尖叫起来:“哟,韩信!不,是胯夫!真是他!他又回来了……”
在这些人的眼中,韩信什么都没有变,还是一身的落魄,只是手上多了两根金条,身上的那把剑也还在。只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这把剑已然不是当年的那把剑了,而这个人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人了。
混混们既然认定了韩信,那就没有什么顾忌的了,直接跑上前将其拦下,然后围了起来。
韩信假装惊吓不已,惶恐地问道:“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混混们用一双双吃人的眼睛盯着韩信,有的甚至开始去抢他的宝剑,有的去夺他手上的金条,还有的要去扇韩信耳光……
就在此时,紧随韩信身后的士兵冲了上来,将所有的混混按翻在地,然后一些拳打脚踢,场面一片混乱。
韩信重新拾起元戎剑,抖落了身上的尘土,打起精神,睁圆眼睛大声喝道:“睁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看看,看看我是谁?”
混混们自然知道韩信是谁,但他们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但经过一番的殴打,他们似乎明白了,韩信已今非昔比,他是回来报仇的。
“元帅,该怎么处置这伙强盗?”这时,为首的军士报告韩信,说:“是杀了他们,还是……”韩信自然明白士兵的意思,只是犹豫不决。
混混们听士兵称呼韩信为元帅,再看这些士兵一个个勇武异常,便断定韩信确实是元帅无疑了,当听说要杀了他们时,这些人早吓得半死,连忙叩头求饶。
韩信是不可能会放过这伙混混的,他等这一天等了多少年了,现在终于得报大仇,一雪前耻,他怎么会善罢甘休,做一个大善人呢!只见他背转身子,打了个手势,士兵们便当着市井上的观众将那伙地痞无赖们斩杀了个干净。
韩信报了大仇,长舒了一口气,命令手下的士兵说,你们自己去找个地方住下,我还有点事要办。
韩信离开了淮阴市井,沿着熟悉的小路来到了一个村子前。此时恰逢阳春三月,正是江南好风景,无边的春光让人陶醉,但韩信却没有心情去欣赏这江南春色,而是径直的来到一家房屋外立住。
这里曾经住着一个女孩,她是韩信自从多年前至今一直暗恋和思念的对象。
他们彼此一见钟情,他们曾经两情相悦。
他们虽然偶尔见过几次,但从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牵过手,更没有接过吻,也没有拥抱过,只有过含情脉脉和会心的一笑。但这就足够了,足可互相倾心,足可海誓山盟,足可私定终生。
韩信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与众不同,从此为之勾魂摄魄,再见几回,他便从心底的认为,今生再也离不开她,她就是自己一生的全部。
当韩信在深夜里、孤灯下发愤苦读,觉得寂寞孤苦时,他就会想起她来,他想,为了她再苦都值得。
当年在淮阴市井受到市井之徒欺侮时,他本想拔出宝剑与之拼命,但一想到她,他便屈从了。
韩信投军前,他远远的看着她住的地方,心里默默地说,等我功成名就,就来你家提亲。
韩信以为自己身穷家贫,在没有成就一番功名前,他不能向她表达心中的爱,等他大富大贵了,才能迎娶她,然后给她幸福。可他哪里知道,世间最纯真的爱,只在于彼此喜欢,相亲相爱一生,不管苦也好,不管甜也罢,只要风雨同担,相濡以沫,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于是,韩信自以为是的认为,她一定会理解他的一番苦心,等着他回来的。
但是,他错了,彻底的错了。
韩信怀着彷徨的心情在院门外立了一时,他既希望快点看到她,又害怕看到她时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此时的心里很矛盾。
可是过了多时,他就不再矛盾了,因为他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像是好久没有人居住过的。韩信带着怀疑的精神再三察看了这户人家,他确定这里已经一年多没有人居住了。
韩信大胆的推开院门,来到房屋下,只见春草丛生,燕去燕来,已然荒芜了许久。
眼前的情景本是春天,可韩信的心里却是从秋天顿时转入了冬天,异常的寒冷。
韩信此时最想问的话,自然是她去哪里了。
韩信转了出来,既然人去楼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他失魂落魄地走在路上,如果他来时是春风得意,那么他去时则是冬雪寒心。
在路上,韩信遇到了一个妇人,他鼓起勇气向她问道:“婶子,你可知道那户人家搬到哪里去了吗?”妇人说:“姑娘嫁人了。她爹被逼疯了,不知去向,从那之后,这里再没有人来居住过。”
韩信听了,心里七上八下的横竖不是滋味,这家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不得而知,但他确定一件事,她再也回不来了,她再也不是他认定的将来的另一半了。
韩信不想再问什么,他只是一味的认为,是她没有等他回来,是她抛弃了他。可他从没有站在她的立场想过,从来没有去想过她的感受,一个生活在乱世的女子的感受,纵使他心里曾对她矢志不移,但他什么都没说过,也什么都没做过。
韩信从此死了心,对爱情再不抱希望,他暗自立誓说:“我以为你会懂我,我以为你会等我回来,可是你却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痴心和苦心。罢了,罢了,什么天长地久,什么海誓山盟,都通通的去死。从今天起,我韩信就此发誓,他日我若功成名就,定要左拥右抱、三妻四妾、十情九蜜。”
韩信总算尝过了什么叫刻骨铭心,什么叫痛彻心扉,他在爱情方面的失败给他带来的痛苦要比事业方面的失败给他带来的痛苦大很多很多。元帅丢了可以再找回来,可爱情没了再找回来也不是原来的了。
韩信再也不想在淮阴多呆一天,他恨透了这个地方,恨透了这个地方的人和事。
第二日,韩信去他母亲的坟前祭拜了一番,然后就启程回关中了。
韩信回关中后,每日醉生梦死,完全无心恋战,爱情和事业给他带来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韩信离开关中回淮阴的这些日子,章邯都是小心谨慎的观察着汉军的动态,完全不敢出战。但渐渐的他从各方面报来的消息中发现,韩信似乎不在军中,他立即恍然大悟,肯定自己中了韩信的计了。
可当他才要准备出兵突围,打算再度将关中占为己有时,又有消息报告说,有人看见韩信在军中成日喝得酩酊大醉,章邯于是放弃了突围的想法,他认为,韩信之前一直都在军中的,但见自己没有中计,这才又使用酗酒这一招来企图骗他出城。